小麦品种鹤麦601 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3-10-13张素芬董红星杨国立马洪波夏海东刘海霞
张素芬 董红星 杨国立 马洪波 夏海东 刘海霞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 鹤壁 458030)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 是北方耕作制度中的主体农作物,全国约6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1]。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 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为570 万hm2和3 700 万t 左右,分别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4%和28%, 是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商品粮输出最多的省份之一,在保障国家口粮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结合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及河南气候生态条件, 利用新麦11 号/淮阴9628//郑麦9023 系谱选育出鹤麦601, 于2020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60),适宜在河南省作中晚茬种植。
1 品种选育过程
2005 年以新麦11 号为母本、 淮阴9628 为父本配置组合。 2006 年以新麦11 号/淮阴9628 的F1为母本、 郑麦9023 为父本复交。 2006 年复交F1点播270 株, 优选株高低于70 cm、 综合性状好的单株150 株。 2007 年F2点播1 000 株,结合条锈病接种鉴定,优选株高低于70 cm、长方形穗、条锈病达中抗以上、后期落黄较好的优良单株72 株。 2008 年F3株系分别在正常水肥环境和次级水肥胁迫环境下种植,正常环境下评价丰产性、抗病性,次级水肥胁迫环境下评价抗寒性、 抗旱性、 抗干热风能力, 依据综合表现选留12 个株系31 个单株。 2009 年F4株系选择方法同F3, 选留6 个优良株系14 个单株。 2010 年、2011 年进行株系鉴定,株系2006F052-32-19-02-01性状稳定一致,基本符合育种目标。 2012 年、2013 年在本院进行2 年品比试验,平均较对照周麦18 增产6.5%。 2015 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表现出产量高、抗病、 广适等优良特性, 定名为鹤麦1618。 2016 年、2017 年参加河南省小麦联合体水地组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河南省小麦联合体水地组生产试验,2019 年12 月改名为鹤麦601,2020 年通过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审定。 选育系谱见图1。
图1 鹤麦601 选育系谱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征
鹤麦601 属半冬性、中早熟、大穗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19.1~230.1 d, 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 早熟0.4 d。 幼苗半匍匐,叶片窄长,叶色深绿,长势较壮,分蘖力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 春季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较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成穗率较高。 株高77.0~82.5 cm,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 旗叶较小、上举,穗下节较长,穗层较整齐。 穗长方形、长芒,籽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 较耐后期高温, 落黄好。 产量三因素为穗数552.6 万~633 万穗/hm2、穗粒数32.01~35.5 粒、千粒重44.19~48.6 g。
2.2 抗性鉴定
2016 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中感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高感纹枯病、赤霉病。2017 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中感叶锈病、条锈病,高感纹枯病、赤霉病,中抗白粉病。 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综合抗性较好, 表现为中抗叶锈、 白粉病, 中感条锈病。 2 年区域试验平均株高72 cm,株高偏低,茎秆粗壮、 弹性好,2 年区试倒伏程度≥4 级或倒伏面积≥40%的试验点率为0,抗倒伏能力强。
2.3 品质分析
2017-2018 年连续2 年经原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郑州) 检测, 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6%、13.7%,容重分别为694 g/L、766 g/L,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4.27%、25.7%, 降落值分别为425 s、62 s, 吸水量分别为55.8 mL/100 g、55.2 mL/100 g,形成时间分别为2.4 min、2.0 min, 稳定时间分别为4.9 min、2.0 min, 弱化度分别为117 F.U.、122 F.U.,出粉率分别为71.5%、70.9%,硬度分别为72 HI、70 HI,沉淀指数分别为50 mL、56 mL。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籽粒饱满、半角质,且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适合加工馒头和面条。
3 产量表现
2016 年河南省小麦联合体水地组区试, 增产点率90.9%, 平均产量8 070.2 kg/hm2, 比对照周麦18增产4.0%;2017 年续试,增产点率78.6%,平均产量6 528.0 kg/hm2,比对照周麦18 增产4.6%;2018 年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0%,平均产量8 773.5 kg/hm2,比对照周麦18 增产4.3%。
4 高产栽培技术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 (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中晚茬种植。 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4.1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粉碎秸秆,均匀撒于地表,深翻入土,秸秆粉碎长度≤5 cm。 耕深25 cm 以上,耕后机耙2 遍,粉碎坷垃,达到地面平整、上虚下实。连续旋耕2~3 年的麦田应深耕1 次。 旋耕地块旋耕深度应在15 cm 以上,旋耕2 次,镇压踏实。 播前墒情不足的地块应提前造墒, 使耕层土壤相对持水量在70%以上。 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3 kg 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 mL,兑水1~2 kg,拌细土25 kg,制成毒土,随肥料在耕地前撒施地面,耕翻入土。
4.2 合理施肥
每亩产量550~650 kg, 应施纯N16~18 kg、P2O58~10 kg、K2O 7~9 kg。 磷钾肥全部作为底肥,氮肥总量的50%~70%作为底肥在耕地前撒施或用旋耕机机施,30%~50%作为追肥在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秸秆还田地块, 整地时每亩增施尿素5 kg, 促使秸秆腐烂。 微量元素肥料因缺补缺。 小麦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微肥,可以预防干热风、防早衰,促进灌浆增加粒重,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4.3 种子处理
播种前精选种子,晒种2~3 d,提高发芽率,并根据当地小麦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科学选择药剂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播种前选用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杀菌剂进行拌种, 可有效预防纹枯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病害。 用辛硫磷乳油或甲基硫环磷乳油拌种,闷种2~3 h 后播种,可有效预防地下害虫。 药剂拌种需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4.4 精量播种
为确保一播全苗, 播种时土壤相对持水量应该控制在70%~80%之间,要做到足墒播种,对于缺墒地块, 要先造墒、 后播种。 适宜播期范围为10 月10-25 日,每亩播量10.0~12.5 kg。 若整地质量较差或延误播期时,可适当增加播量。 播期每推迟2 d 亩播量增加0.5 kg。机械条播,播深3~5 cm、行距18~23 cm,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后进行镇压。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力争全苗。
4.5 合理运筹肥水
小麦生长期需根据土壤墒情和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灌溉。对于越冬前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12 月初日均气温降至3~5℃应及时冬灌,沉实土壤,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生长。 小麦返青期,对于弱苗麦田应以促为主,每亩可结合浇水追施10~15 kg 尿素。对于壮苗麦田,在拔节期中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 kg。 对于旺苗类麦田,追肥时间可适度延期到拔节期中期,追施尿素5~10 kg。 小麦进入灌浆后,应适当控制浇水,如遇干旱, 可在扬花后或灌浆初期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灌溉。 小麦乳熟期至收割阶段不应浇水,灌浆后期严禁浇麦黄水,以免影响籽粒品质和引起倒伏。
4.6 病虫害防治
春季小麦返青后,纹枯病、茎基腐病、红蜘蛛、蚜虫等几种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应重点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红蜘蛛等虫害及田间杂草的预防,选用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治茎基部病害,兼防叶部病害,用吡蚍林、噻虫嗪等杀虫剂防治麦田害虫,起身期混合用药综合防治。
小麦中后期是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吸浆虫、蚜虫等多种虫害及干热风的高发期,应准时用药。 齐穗扬花期, 每亩用40%戊唑醇·咪鲜胺30 g,或25%氰烯菌酯粉剂30~50 g+10%噻虫·高氯氟15 mL+磷酸二氢钾200 g,兑水50 kg 均匀喷洒,重点预防赤霉病,兼防叶部病害和蚜虫。 若用药后3~6 h内遇雨, 雨后应及时补喷。 灌浆初期进行 “一喷三防”,每亩用12.5%烯唑醇30 g,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 mL+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吡虫啉10 mL+磷酸二氢钾200 g,兑水50 kg 均匀喷洒,重点防治叶部病害和各种虫害。 配制药剂应采取二次稀释的方法,喷药后6 h 内遇雨应补喷。
4.7 草害防治
田间杂草防治以冬前防治为主,春季防治为辅。11 月下旬至12 月上旬日均气温在8℃以上,3~4 叶期麦田应及时防除麦田杂草。 以播娘蒿、荠菜、藜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二甲四氯、双氟磺草氨、苯磺隆等药剂防治;以野燕麦、节节麦、雀麦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 用甲基二磺隆、 骠马等药剂防治;混生杂草用甲基二磺隆、苯磺隆、双氟磺草氨等按药剂说明书喷施。
对于冬前未除草或除草效果不佳的田块, 春季应抓住返青起身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喷药前后3 d 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 日最低温不能低于0℃,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并注意避开大风天气。 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针对麦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 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4.8 预防晚霜冻害
拔节后, 小麦抗寒能力会逐步降低, 此时如遇10℃以上大幅度持续降温,小麦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3]。 科学预防冻害的有效措施:一是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应在寒潮到来前2~3 d 及时酌情浇水;二是寒潮到来前喷洒芸苔素内酯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应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 kg, 或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促进小蘖赶大蘖、大蘖多成穗,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4.9 适时收获
人工收割应在蜡熟末期进行。 联合收割机收割应在完熟初期进行,此时小麦茎叶完全变黄,但茎秆仍有一定弹性,籽粒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含水量低于18%[4]。 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