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建校初期教育教学问题研究
2023-10-13孙舒豪张晓刚
孙舒豪,张晓刚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1946年,承载了中国共产党航空理想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又称东北老航校,以下简称“老航校”)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共产党的航空征程迈下了坚实的一步。但光明的前途往往也伴随着曲折的道路,彼时的东北老航校面对的是异常艰难的起始条件:一方面,航空器材、燃料、维修设备等一系列航空必备品极度缺乏且无法自给;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共产党航空人才相对不足,只凭自身无法提供足以支撑一座航校的教学、地勤和维修人员,故而老航校接纳了许多滞华日军以及从汪伪政权和国民党方面投诚而来的航空人员。
由于办学条件极为艰苦,老航校在办学期间产生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但老航校人在“发现问题并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但化解了种种不利因素,并最终实现了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其中,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有效的治理方略功不可没。下文将试述东北老航校办学期间出现过的种种矛盾以及解决方略,研究中思虑不足之处还望方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老航校办学期间的各类矛盾
(一)校内的人员矛盾
1.中日人员相处中的矛盾
老航校成立之初,由于航空相关人才的稀缺,中国共产党选择吸纳了一批思想相对进步、愿意接受思想改造的日本航空人员。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羽飞行团大队长林弥一郎便是其中的典型。林弥一郎在老航校任职期间深刻反省了在战争中的错误,积极为老航校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其归国后依然选择为中日友好而付诸努力。以林弥一郎为代表的来自日本的航空人员为老航校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然而,由于历史偏见与战争原因,自老航校创立伊始,中日两方人员在工作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这些隔阂中有些属于相对较小的问题,如:老航校办学期间由于缺乏专业翻译人员导致长期存在沟通问题、由于日本教员在待遇上受到照顾引发的争议,以及中日两国在文化传统及教学方式上差异所产生的误解与矛盾等。也有中日人员隔阂中所衍生出的较严重的问题,如:老航校飞行训练开始后,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多次航空失事事件,飞行教员吉翔、老航校教育长蔡云翔都在失事中殒命,[1](P204)而当时飞机维护多由日本人员负责,这曾激化了中国教员与学员对日本航空人员的猜疑与抵触。另外,1946年爆发的通化“二·三”暴乱更是激化了中日两国人员的矛盾。这一事件是国民党反动势力伙同一批在通化的日本死硬军人、特务、土匪掀起的反革命暴乱,事件造成了大量伤亡。当时,参加暴乱的日本飞行员小赤在审讯中谎称林弥一郎是暴乱主谋,林弥一郎险些被就地处决。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层出不穷的矛盾,并从根本上解决其背后隐藏的中日民族矛盾,对老航校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2.党内外人员相处中产生的矛盾
老航校还吸纳了一批曾在国民党政府、汪伪政权任职的投诚人员。如:曾任东北老航校副校长的刘善本就是驾机起义的人员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下联合了一批爱国航空人员,这些起义人员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自1945年至1949年的起义人员统计见表1。[2](P138)
表1 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人员统计(含汪伪空军)
由于资历与政治身份等方面的差异,党内外人员在相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一问题在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老航校教员队存在着“不同的经历和近疏关系造成了潜在的两个圈子”的现象,[3](P148)这种潜在矛盾曾产生一些较为尖锐的问题,老航校教员间曾就具有作战能力的战斗机驾驶权归属问题产生过激烈争论。当时老航校收集的多种飞机大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且战斗机较少,而在少量战斗机中有五架日本零式战斗机较为完好,是当时老航校所掌握的最具战斗力的飞机,由谁来驾驶这些飞机成为重要问题。起初,吴恺、魏坚等起义人员主动申请驾驶这些飞机,理由是从新疆航空队归来的红军干部更适合担当教员职任,而没有带兵经验的起义人员拥有更高的驾驶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出这批飞机的能力,更适合驾驶战机。一开始,常乾坤等校领导也较为赞同这一方案。但吕黎平、方子翼等人组成的支委会认为,这一人事任命关乎到党的建军方针,是原则问题,在阶级斗争的大背景下由共产党员来掌握这些重要的武器更为合适。于是,老航校内部就是否改变这一既定任命产生了争议,这一“官司”甚至一度打到“东总”首长那里。这一事件较为直观地体现了当时党内外人员间相处所产生的一些分歧与矛盾。如何将贯彻原则、团结内部与实现人尽其才等问题协调在一个平衡健康的状态,成为当时老航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二)物质条件匮乏的矛盾
由于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步步紧逼,老航校成立后曾数次迁徙,迁至通化、牡丹江时期都经历过国民党军队的空袭,即使后来搬迁到中苏边境的东安也难以幸免。[4](P20)东北老航校在办学期间长期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物质条件匮乏问题,广泛影响着航校教学、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前文所述矛盾。
1.学员心理问题
在老航校最为艰难的时期,学员们要面对的除了知识的晦涩还有条件的艰苦。在东安,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度,教室没有地笼、火墙,只能用汽油桶改装的煤炉取暖,温度只能保持在零下18度。生活中,食材不外乎高粱米,窝窝头、咸菜疙瘩,住宿条件也极为恶劣,均为四面漏风的日伪破旧兵营。[5](P88)老航校师生长期处在风餐露宿的艰难环境中,“在这种气氛中,人们似乎格外敏感易怒”。[3](P174)有人不切实际的想要开飞机上前线打游击,有人疏忽了生活作风问题,还有人难以承受压力而自杀。物质条件的匮乏及其连锁反应给当时的老航校师生造成了相当的心理压力。
2.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教育资源匮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航材短缺问题。对飞行学员而言,缺少教练机会直接限制飞行学员的数量与学习时间。而机务人员也不轻松,由于维修设备、零件稀缺,使从加油到打气的每一道维护检查工作都变得格外艰难。在这一压力下,很多矛盾浮出水面。首当其冲的便是谁能学习飞行的问题,航校的目标除了培养飞行员外,还要培养机务、气象、领航、通信、仪表等多种航空相关人员,在缺少飞机的客观条件下很多学员被划分到飞行以外的科目中。然而,很多学员之所以克服万难来到东北是因为对驾机飞行的憧憬,因此当一部分学员得知无缘成为飞行员时,必然会出现心理落差,此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催化出极大的问题。而对机务人员来说,由于最初机务教员主力是日本人员,日本机务人员面对飞机大多具有很大的维修压力这一现实,出于责任心对机务学员的出师要求极为严格,故而产生了日本机务人员把持机务维护的状况,使得机务学员抱怨长期打下手而不能快速扛起大梁,进而产生了民族情绪。
二、中共党组织解决矛盾的方略
针对前文所述老航校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矛盾的方略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实践层面的应用:一方面,以科学民主的组织原则与立足实践的思想建设,将本不利于航校发展的种种组织内矛盾转化为有利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克服客观条件的不足。
(一)中共组织内矛盾的解决
1.思想教育与文化建设
组织内部的思想建设问题永远是组织内部的重中之重,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优秀的思想教育与组织内的文化建设一直是化解矛盾、保持先进性的利器,东北老航校在治校过程中应用这一方略,解决了学员的心理压力与落差感等问题,有效团结了内部人员。
对于错过驾机机会的学员,以及在压力下身心俱疲的学员,老航校展开了积极的思想教育。如:1947年,老航校以“这里也是前线”为主题展开了教育,[3](P155)理清了无论身处任何岗位都是在“上前线”的这一事实。教育活动强调,所有岗位付出的努力都是在为中国共产党航空与革命事业增添助力,肯定了所有人员的贡献,为所有非飞行学员的付出增添了荣誉感与使命感,避免了因学习科目不同而产生分歧。并且,这一教育活动为共面时艰的每一个航校人陈明了航校的使命和意义,帮助他们牢记使命,坚定意志,为所有人的工作注入了精神动力。同时,老航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组织文化建设,努力为每一个航校人缓解压力,为老航校人的精神世界提供给养。
2.科学民主的治校原则
除了思想层面的建设,老航校也非常注重通过规划组织原则、优化组织管理来合理科学的治校。对于任用滞华日本人员这一棘手问题,老航校贯彻“生活上优待,人格上尊重,工作上严格要求,思想上尽力帮助”的原则,[6](P23)通过组织原则的规范,实现了既给予日本人员应有的尊重,也在思想上改造了这些曾经的侵华日军。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发起反战组织“觉醒联盟”的在华日本人杉本一夫,就曾在老航校组织了“日本觉悟联盟”,帮助了很多穷苦出身的日本军人觉醒思想、悔改战争罪行,让这些曾经的战犯完成了蜕变与新生。通过思想上的改造,如林弥一郎、筒井重雄等许多日本人员都真心悔悟,并积极投身老航校的事业中。同时,改造后的日本人员也在无形之中与同为贫苦出身的中国学员拉近了关系,昔日战场上刀兵相见的敌人,变成了今日航校朝夕相处的战友,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7]共同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对于各路的起义人员,老航校确立了“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有职有权”的原则,[6](P23)既团结、教育、争取各类有能之士,同时也不混淆原则,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党组织秉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精神,使很多党外有志之士都得以在老航校发光发热。比如,从国民党驾机起义的刘善本,在接到“东总”委任他为航校副校长的命令后,万分激动地表示:“今后只有献出一技之长,以尽力报答党对我的栽培!”[8]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也竭尽全力地实现着这一誓言,这也是众多投身老航校事业的起义人员的写照,在充分的信任与坚定的原则下,成分复杂的老航校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发展。
(二)克服客观条件的不足
针对物质匮乏的现实状况,中国共产党人深谙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故而除了在精神层面的建设外,也积极采取各种方略以克服物质条件方面的困难。
1.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航材的开源与节流,是老航校在航材不足的客观现实下做出的选择。一方面是开源,除了长期搜寻各类遗留航材之外,老航校人还巧妙地以自身的智慧来创造条件。例如,当老航校的航空汽油用尽后,林弥一郎曾提出日本曾用高纯度酒精代替汽油经试验成功,[9]在搜集航材过程中也曾在辉南县搜集到日本从木柴中提炼的“松根油”。[10]受这类灵感的启发,老航校人经过一系列研究,最终通过调整气化器喷嘴的口径、进气和排气阀的间隙、点火的时机的方式,实现了以纯度大于95%的酒精燃料供飞机使用。[6](P21)这虽然是在燃料不足的条件下不得已的妥协之举,但也极大地帮助了老航校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体现了老航校人的突破时艰的韧性与智慧。
在缺少飞机的问题上,老航校人也是尽其所能地发挥着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例如,1948年在老航校人孜孜不倦的研究下,成功自产了飞行高度达80-100米,可以滑翔1 000-1 300米,时间一分半至两分钟的“八一”式初级滑翔机。这一成果虽然在当时还非常稚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航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在航空基础极低的情况下的开源。
另一方面,老航校极力通过节流的方式来减少航材的损耗。全校以“航材就是第二生命”为口号,要求学校上下务必利用好每一颗螺丝、每一个垫片、每一根导管。机务的学员努力向日本师傅学习维修技术,希望能将损耗降到最小。这些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下来了不平凡的点点滴滴,支撑着老航校走完了伟大的征程。
2.努力改变条件不足的现状
除了“第二生命”——飞机的缺乏,对“第一生命”的供给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迁至东安最为艰苦的日子里,老航校师生想方设法地改善生活条件。诸如,学校组织师生捡柴、弄煤,割乌拉草加厚床垫、做鞋垫,到上级部门和兄弟部队搞棉衣棉被毛毯等。每一个老航校人都在寻觅途径来改善条件。为了减轻供给压力,站场积极组织联队开荒,搞大生产运动,干部同群众一起投身于生产之中,一幅“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画卷出现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二连开荒五十垧、利用日伪时期的马粪肥田,实现了苞米十七万斤的年产量,[3](P159)其他部队也积极创收,办起了豆腐坊、磨坊、油坊,养起牲畜,到了后期甚至能够做到一周吃一次肉和细粮,大大缓解了生活供给上的不足。
总之,东北老航校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克服黑土地上的艰难困苦,孕育形成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东北老航校精神,而这一精神无疑成为日后人民空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结语
“所谓传奇,是讲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经过怎样艰难曲折的努力使之梦想成真的。东北老航校的传奇,就是怎样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创建并为建空军准备了人才和技术”,[3](P275)郭晓晔的《英雄万岁》后记中的这段文字高度总结了老航校的传奇所在。决定建立航校、掌握航空技术的决定,对于彼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十分大胆甚至有些天马行空的,无论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积累还是国际形势都预示了老航校命途多舛的前路,但在众多矛盾的重压之下选择面对并克服了这些矛盾,伟大便由此而生。中国共产党人在老航校办学期间所面临并解决的矛盾,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今天的人民空军继往开来,不断突破有着鼓舞与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克服矛盾的方略,值得在今天一以贯之地实施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