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路径
——以“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为例
2023-10-12苏烁然程丽云
苏烁然,程丽云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大概念(Big Idea),也被称为大观念,又称上位概念,与建构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布鲁纳认为,大概念就是学科基本结构中链接众多小概念的概念和连接不同情景的概念。奥苏伯尔也大力提倡有意义学习,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所要建构的意义不是指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是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1]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引领思路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碎片化教学,以大概念为核心建构整体的课程框架,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有效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多而教学课时少、教学重点内容难以取舍等问题。
基于新课标及建构主义教学观,笔者认为大概念的定义为:居于上位且能够反映学科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具有统摄性地位的中心概念。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为例,探讨大概念下的教学设计路径,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构建:研究课标教材,明确教学概念
基于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本课对应的大概念,新课标作为纲领性文件,是教师提炼大概念的必要来源。关于“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要求为“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本课中“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概念。[2]其中,本课包括“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和“南宋的偏安”等四个子目,通过分析教材子目的标题和内容能够看出,本课的教学逻辑非常明确,四个子目标题环环相扣。北宋初期的制度变革使得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稳固内部统治的同时,也为北宋积贫积弱埋下祸根。因此,北宋中期,王安石为挽救北宋统治再次对制度进行改革,而变法的失败也导致北宋最终灭亡与南宋偏安一隅的结局,政权终究崩塌。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教材内容的系统梳理,本课大概念确定为“稳固政权”。一方面,“稳固政权”具有一定的统摄性,能够统领教材中的下位概念;另一方面“稳固政权”还具有一定的迁移性,能够引导学生横向推理其他时代稳固政权的背景、措施及影响和意义。稳固政权,是两宋政治变革的根本目的,将大概念确定为此,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凝练,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此为线索将所学知识“填入”大概念的框架之下,形成上位学习。
二、落实:整合教材内容,合理架构知识
大概念属于上位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学会对大概念进行迁移是有很大难度的,“一节课本身不会让学生对大概念有深入的理解,需要围绕主要问题以及单元目标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讨论和探索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3]因此,在确定大概念后,需要研究和整合教材内容,衍生出其所包含的下位概念。通过对下位概念的讲解和探究,让学生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逐渐丰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本课教学逻辑明确,宋代为维护政权统治共涉及两次制度变革。宋太祖时期,为改变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等措施以维护统治。而随着改革措施的推行,其中隐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导致北宋政府内部产生财政危机,外部面临边防压力,形成三冗二积的局面。因此在宋仁宗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目的为富国强兵的变法正式推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各项变革措施急于求成,未能考虑百姓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改革派受到保守派的阻挠,且变革措施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源,变法最终失败,进而导致北宋政治与军事的无力回天,造成南宋苟全偏安的局面。由于两次统治危机的产生时期不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依据时间进行分期,将稳固政权的时期分为北宋初期和北宋中期。在“稳固政权”这一大概念的指引下,其衍生的下位概念可以梳理为稳固政权的背景、稳固政权的措施、稳固政权的影响和稳固政权的结局,并设计表格呈现本课知识框架。表格设计如下:
北宋初期北宋中期稳固政权的背景五代之弊三冗二积稳固政权的措施加强地方控制;分散机构权力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强兵)稳固政权的影响维护统治,预防内患;制度僵化,影响行政效率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加重人民负担,内部分裂严重稳固政权的结局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北宋灭亡;南宋偏安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相同下位概念进行学习和对比,能够让学生理清北宋两次稳固政权的内在逻辑联系,体现出大概念的整合性。
三、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
对于复杂且抽象的大概念,如果仅依赖教师讲授,学生很难对其有深入理解,更不能对大概念进行迁移应用。“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通过历史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等。”[4]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建构后,教师需要围绕大概念有效设计和提出问题。
本文参考李松林老师提出的“1+X”的学科问题设计思路,[5]提出符合教学目标的核心问题和次级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驱动性任务中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和迁移,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核心问题所指向的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学生如果没有完全掌握本课所学知识,那就很难直接回答核心问题。因此,对于核心问题的学习和解答,需要从其衍生的次级问题入手,学生通过对次级问题的回答和掌握,能够一步步靠近对核心问题的思考,最终落实到本课的大概念。
北宋建立后,如何解决五代十国时遗留下来的政治问题,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成为宋太祖面临的难题。关于北宋初期维护政权稳定的背景,教材中的描述非常简洁,但却是“稳固政权”这一大概念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雪夜访普图》的图画情境创设宋太祖和赵普谋划改革的场景,并呈现五代十国各王国建立和灭亡的时间轴,以及各王朝统治者的身份背景,提出第一个次级问题“如果你穿越到宋朝成为宋太祖,在经历黄袍加身之后,你最担心什么呢”,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归纳五代十国灭亡的共性,由此联想到宋太祖作为开国皇帝,不希望重蹈五代十国短祚的覆辙,因此才会在雪夜与赵普商讨改革之策,也为之后北宋在“权”“钱”“兵”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做好铺垫。
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引用赵普提出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相关史料,提出第二个次级问题“赵普为宋太祖提供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他的政治理念又是什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总结教材中提到的具体措施,通过呈现文字史料的方式让学生对措施的内容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接着提出第三个次级问题“这些措施有何特点?是否奏效?”引导学生依据教材所出示的材料,总结对于北宋初期维护统治的评价。以上三个次级问题层层递进,将北宋初期维护政权稳定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次级问题的逐层解读,最终指向第一个核心问题:北宋初期实施的各类措施,在稳固政权的同时,带来哪些隐患?
本课的第二个子目“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承接上文北宋初期变革措施施行后产生的一系列弊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对王安石变法的重点讲解。在此子目中,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北宋中期的财政收入状况以及北宋与辽和西夏作战的情况,提出次级问题“通过对教材中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的阅读,此时的宋神宗面临哪些危机?”同时,针对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设计驱动性任务,呈现澶渊之盟的经过以及宋辽百年和平期间北宋社会发展迅速的相关史料,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也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之后提出次级问题“王安石在怎样的背景下主持变法?对此,他提出哪些变革的措施?”再过渡到第三个子目“王安石变法”,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呈现各类措施对应的史料,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而通过分析教材中“学思之窗”所呈现的保守派对变法的评价,提出次级问题“王安石变法的利弊轻重如何?是否还能够维护北宋政权的稳定?”以上三个次级问题将北宋中期稳固政权的相关内容串联起来,通过在问题情境下让学生探究史料内容,能够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生思维深层化。围绕北宋中期“稳固政权”所提出的三个次级问题同样反映着第二个核心问题:北宋中期统治危机产生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体会制度变革下的时代诉求,理解维护政权稳定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道理。
通过以上对核心问题和次级问题的设计,以创设问题情境和驱动性任务的方式对教材的基础内容进行贯通,最终指向大概念,学生可以在认知上有所提高和升华。对教师来说,基于问题情境能够在教学中整合教材内容,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化解新教材在教学中所出现的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的难题。对学生来说,教师所搭建的问题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同时,驱动性任务的解决也能够让学生整体构建知识体系,避免初高中学习内容的重复性。
四、升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新课标中强调,“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4]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向学生传达教材的基础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将历史人物作为教学线索,选取子目内相应的历史事件,在营造历史情境的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贴近历史真实,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对大概念有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制度是人类行动的产物’,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人的活动,这些活动充满了生动鲜活的故事,蕴含着历史的大道。”[6]通过人物营造历史情境时,也要发掘历史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价值情感。对于“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王安石变法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材中对于王安石变法主要关注的是其中的措施以及最后的失败结局,而对王安石本人的描述不多。实际上,王安石本人的个性特点对变法走向也有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述王安石变法时,除了讲解措施本身,也可以从王安石本人的生平入手,以人物为主线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不仅能够让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辩证看待历史。通过呈现变法前王安石向皇帝上奏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部分内容,并对其“三不足”的精神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中体悟王安石变法为国为民的初心。教师从人物形象和性格进行分析,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以小见大,将原本抽象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历史课堂之中,使学生在理解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更加贴近历史,与王安石共情,深刻理解制度变革与稳固统治的艰辛,以及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锐意进取的精神与气魄。
在大概念教学下,历史教师需要实时关注课程标准更新的走向,依据课标要求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开拓学术视野,关注史学界的最新观点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及时加以运用,通过多种教学技艺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学科素养,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依据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解决教师面临的现实教学困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大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建构出知识框架,与初中学习的内容区分开并且产生更加深层的认知,更加有效地接受课堂知识,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