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2023-10-12王海璐
摘 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双减”政策主要内容,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展开研究,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制订分层教学目标、优化新课导入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落实配套教学评价等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希望为加快“双减”政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4-0059-02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减负提质”“减负增效”等,指出要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在此背景下,教师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确保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以满足“双减”政策相关要求。
一、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指明有效教学方向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并据此合理制订分层教学目标,确保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1]。为此,教师可先分析学生学情,之后基于课程教学要求,设定分层目标,为个性化教学指明方向。
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一课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前测,汇总学生前测试卷,并根据学生的前测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基本学情,对学生合理分类。在根据学情将学生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三类后,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征,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例如,针对学困生,教师以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形象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为教学目标,注重夯实学困生的数学基础;针对中等生,教师以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运算问题为教学目标,注重提升中等学生的数学分析、数学运算能力;针对学优生,教师以让学生体会有理数加法法则中蕴藏的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注重拓展学优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思维。这样,教师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优化新课导入设计,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归纳数学规律,抽象数学原理,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提出激趣问题等方式,巧妙引出新课主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新课学习效率。
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为例,为激发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趣味情境,通过情境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双杠、铁轨、比萨斜塔等图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之后,教师基于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观察图片,你发现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由问题驱动学生对比、分析图片内容,使学生关注双杠、铁轨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追问:“两条直线一共有几种位置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几何角度分析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几何思维。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有必要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于课堂教学中,为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通过线上指导、线下交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探索勾股定理”一课为例,为使学生在课上真正掌握勾股定理相关知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教师可综合应用多种教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初始阶段,教师可应用互动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在网格中建立等腰直角三角形,并與学生互动:“观察网格中的不同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发现什么?”教师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使学生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与斜边长的数学关系,即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之后,教师可应用任务教学法,布置具体任务:用公式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与斜边长的数学关系,并分析这一数学关系是否有广泛性。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关系,发现只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符合这一关系,使学生在任务教学中总结勾股定理,增强学习有效性。
四、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真正理解、吸收、内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尽量保证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减少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合理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由活动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为此,教师可综合学生兴趣爱好、课堂教学需求合理组织讨论、探究、实验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原理,形成深刻数学认知。
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教师可先后组织不同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学习认识,巩固学生学习成果。首先,教师可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应用天平、砝码及其他重物进行实验操作,并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a>ba+c>b+c、a
五、落实配套教学评价,巩固课堂教学成效
教师做好教学评价指导,可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学习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反思,提高自身能力。目前,“一刀切”的教学评价标准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反而会影响教学评价质量。对此,教师可针对不同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并依照具体标准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与课堂学习成果,指出不同类型学生的不足,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以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制订个性化教学评价标准,之后应用相应标准评价不同层次学生,通过针对性评价,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比如,针对学困生,教师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明确其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为评价标准;针对中等生,教师以抽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学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刻画现实数量关系为评价标准;针对学优生,教师以学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现实问题,形成良好数学模型建构能力为评价标准。之后,教师依照不同标准对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指出不同学生的学习问题,如某位学生在概念理解方面存在偏差,某位学生在抽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时出现了错误认知,某位学生并未掌握建构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模型的技巧等。教师通过评价指出学生学习问题,可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保证学生不受过重学业负担影响,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过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林慧赞.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理科爱好者,2022(6):105-107.
洪世荣.“双减”,撬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支点[J].新课程,2022(30):20-21.
作者简介:王海璐(1978.1-),女,湖南永州人,任教于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中教一级,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