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2刘芸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刘芸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为素质教育深入课堂创造了条件,并且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已有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放大了数学科目的趣味性,对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改善教学现状均有促进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针对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 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也为各行各业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技术条件和新的可能.反映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方面,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该问题的探究应着眼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其次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广和普及,使得各行各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促使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成为加深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技术支撑,也能在教学领域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便利条件.当今社会,小学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学的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受年龄因素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也存在专注力不强、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等不足之处.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教学活动,应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教师只有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被充分激发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事半功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进行集体授课的方式开展,通常情况下,教师通过板书或口头讲述等形式,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概念化、抽象化的数学知识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应在小学生接触数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及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然而,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过于重视教学成果、忽视教学过程的情况.这一现象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价值难以得到实质性发挥.对此,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弊端,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及相关的推导过程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视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抽象思维的教育目的.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没有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给予应有的重视,即便是教师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也多以口头或书面讲解的形式给出解答结果.对推导过程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忽视,使得数学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难以被充分发挥出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活动相结合,减少学生因不熟悉数学概念和公式而产生的排斥、厌学情绪.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情境模式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不足

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改革长期规划,将重视和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未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对信息技术给予应有的重视,而是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尊重,在造成沉闷的教学氛围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对于信息技术重视不足的问题还体现在数学教学方式上.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PPT,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人民币的图案,讲解人民币上国徽的含义,使学生对人民币产生更为深刻、系统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正确使用人民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未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一味地以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只能停留于表面,既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普及,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开始有意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技术和应用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得以推广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分析调查数据可知,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掌握及应用信息技术方面,仍旧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此外,一些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其自身却存在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到位、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等现象.上述情况使得信息技术的运用流于表面,存在形式化问题,也导致信息技术难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应在筛选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更多有关“小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在充分吸收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小数”产生系统、全面的认知.然而,部分数学教师虽然能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但由于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过于片面、应用能力不足,其制作的课件只是对教材内容的无意义重复,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优势,不仅浪费了教师的精力,也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信息技术应用思路不明确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核心素养为实施目标.但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应用思路不明确、应用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成效.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也能够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生动、细致地向学生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的信息技术应用目标和应用思路,部分教师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过程中,并未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梯形面积”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信息技术难以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即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应用思路的不明确,使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存在片面化问题:信息技术无法渗透到除课堂教学外的其他教学环节,减少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渠道,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与学习

从根本上看,要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根据“由理念到行动”的常规认知路径,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其一,纠正对信息技术的错误认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教师应重点纠正“多媒体等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影视板书”等错误认知,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时代的应用价值,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其二,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和实操技巧.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要侧重系统性,形成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完整理论体系.而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时,教师则应结合小学教材各章节的内容特点,同步思考对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

(二)以“信息化意识”指导教学规划

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规划的各个环节保持信息化意识,特别应注意纠正这一认知误区:信息技术的运用只需要停留于课堂教学中.实际上,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均能发挥提质增效的作用.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知识要点制作成教学视频,上传到特定教学资源平台上,供学生下载预习使用,同时通过应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实时跟进学生的预习情况,汇总一些典型的问题,在正式授课时重点讲解;课堂讲授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讲述内容制作富有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以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新章节的学习中;完成课程讲授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主要考点,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复习时观看学习,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吸收效果.从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倡的“信息化意识”,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一种围绕信息技术运行的整体化思维,即积极创造条件,使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化为数学教学各环节的整体优势.接下来,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这一课为例,介绍“信息化意识”在教学安排方面的具体运用.

在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同时,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特定的预习辅助教学视频.视频首先以较浅显的语言,简单介绍倍的概念是什么,然后通过一些直观物体的数量比较,为学生演示倍数的运算规律和描述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倍的数学认识和数学思维.

正式授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呈现一些倍数对比图像或问题,作为课程导入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所选取的倍数对比图像,应取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体,不宜过度抽象和深奥,也不能过于简单、直白.比如,简单询问10是2的多少倍,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起到演示倍数运算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創设以下视频情境:“白兔有8根胡萝卜,黑兔有2根胡萝卜,两只兔兔为彼此胡萝卜的倍数关系而困扰了,但最终,白兔通过把自己的胡萝卜分成2根一份,得出结论,自己的胡萝卜是黑兔的4倍.”类似的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形象地演示了“谁是谁的多少倍”究竟是怎样的数学关系.

(三)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能够将枯燥、抽象、深奥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是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一大优势.随着学年的递增,小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难以直观认识的数字、几何概念,如四边形面积、角的运算等.和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思维具有高度活跃的发散性和感性特点,同时,由于思维训练时间不长,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更弱一些.因此,在讲授小学数学的难点课程时,教师应特别注重对知识点的形象化改造,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动态影像呈现功能,以富有画面感和趣味性的视觉形象,牢牢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跟得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动态图像功能,通过演示图像在不同比例数值下的放大和缩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这一数学概念.此外,教师用图像展示生活中呈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实例,如饮料瓶数和饮料重量的关系、买菜钱数和蔬菜重量的关系等,同样能提升学生对比例概念的认识水平.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启发学生的逻辑意识,培养学生化抽象为形象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也应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信息化改造,在直观展示新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时,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量化展示,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如通过快放方式展示树苗在一天、一月、一年等不同时间长度下的成长情况,帮助学生迅速建立对时间的直观感知,使学生认识到时间这一概念和物质的运动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而通过展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特定时间长度下的总路程,也能帮学生初步掌握时间换算的核心原理.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中抽象概念和现实生活的对应关系.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应用数学原理认识客观事物的意识,无疑有着巨大帮助.

总 结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而与新课改精神深度契合.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教师首先应立足实际,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有所侧重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效果.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也需要树立整体思维,通过系统发掘信息技术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复习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场景,力求将信息技术优势全面转化为数学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晨捷.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几何画板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02-204.

[2]田丽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68-69.

[3]吴文瑶,吴静.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01):189-192.

[4]郭宏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146,148.

[5]陈其城.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03):42.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探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维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