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23-10-12吴薇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吴薇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我国大力呼吁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也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民众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而植物造景就可以结合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调研,落实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将树木与草本植物相搭配,按照植物生长特点来进行修剪与整理,从而在扩大绿植面积的同时,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有效的保护作用,优化城市面貌以及环境条件。而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园林的土壤条件来合理挑选植物,并根据大众审美来进行艺术设计,提升植物造景水平,让植物造景发挥出最大效益,全面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
一、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艺术观赏价值
现如今,我国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力度逐步提升,民众对于绿色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急迫。而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能够提升城市绿化面积,满足民众生活需求。而设计师则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体积、存活率。观赏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行设计搭配,合理改变植物造型,提升植物造景设计的可塑性,发挥出风景园林的观赏艺术价值,让植物造景能够与风景园林全面融合。并且,设计人员也可以利用当地特色植物来进行造景,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打造出具备民族特色的园林风景。
虽然风景园林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体现出园林风景的艺术感,但如果不加管理,就会导致园林过于杂乱,大大降低风景园林设计的观赏价值,而植物造景就可以利用人工造景的手段,对当地的采光、降水量进行全面把控,让园林风景能够在不同季节都能够发挥出艺术观赏价值。
(二)体现园林的多元性
植物造景对于风景园林的整体地形能够发挥出有效的装饰效果,并借助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进行艺术渲染,从而提升风景园林的层次感,凸显出风景设计的多样性。设计师可以将乔木、灌木等植物进行有效结合,利用不同植株的高度以及体积来打造出错落有致的园林风景,进而提升整体设计感。
此外,由于植物的根部分布在土壤之中,能够发挥出加固土壤结构的作用,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等问题,从而凸显出园林内部山石的层次感,丰富风景园林的艺术形态,进一步提升出风景园林的多元性。
(三)改善当时生态环境
植物的枝叶能够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且也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质,有效改善园林的空气环境条件。并且,植物的根部能够有效加固园林土壤结构,即使在发生大规模降雨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降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缓解当地水土流失的现象。
此外,植物的叶片也能够将太阳能辐射进行调节,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与颗粒物质,隔绝外部环境噪音,从而有效改善风景园林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一)植物配置的不合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配置方式对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效果。但是部分设计人员仅依靠平面图纸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并未对风景园林区域进行深入调研,导致园林植物的配置效果与周围建筑存在明显的冲突,难以发挥出植物造景的优势。此外,植物配置的不合理也会导致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园林景观较为单调,且难以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面对病虫害问题时难以进行有效管控。而如果植物种类过多,就会导致园林景观的布局缺乏合理性,园林风景整体过于杂乱,并且由于各个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同,难以保证协同生长,导致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二)缺乏专业维护管理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追求创新,为了保证设计效果,会引入大量的稀有植物品种,利用其独特的外观来提升园林风景的设计感。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植物的生态保护,缺乏相应的维护与养护,导致稀有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出现大规模死亡的情况。此外,部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盲目引入外来的植物物种,没有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这就导致风景园林的后期管理维护成本提升,且引入植物很有可能就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难以适应园林环境而死亡,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三)文化品位较为不足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着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各个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同小异,没有凸显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导致植物造景的设计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当地社会的审美因素,导致实际的风景园林设计缺乏文化内涵。并且,部分设计师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过分追求新颖设计,而忽略了当地的民俗地域风情,导致园林风景中的植物以及造景与当地文化相冲突,整体设计风格较为突兀,难以满足民众的审美。
三、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风景园林造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道路、建筑物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利用风景园林设计来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将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效益凸显出来,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选用能够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植物,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根据植物的生产特点来进行设计排列,将其排布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之中,同时也需要进行美观设计,从而发挥出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
(二)平衡性原则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造景整体需要与建筑群达成平衡,并合理搭配植物色彩、高矮、叶片等,对各类型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管控,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平衡,让园林设计能够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效果,将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三)审美性原则
植物造景与普通植物种植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审美性,需要设计人员在开展植物造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植物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艺术设计,确保风景园林的审美观赏价值。具体来说,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色彩方面进行分析,让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能够与路灯等光源进行搭配,从而保证园林风景的视觉效果。之后还需要对周围的建筑主体进行分析,结合其造型与色彩来进行植物搭配,让风景园林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建筑主体融为一体。此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过快,民众对于公共娱乐、社交场所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设置休息椅以及观景亭,为民众提供休息娱乐场所,从而让观赏者得到有效的身心放松,缓解自身的生活压力。
(四)季节性原则
植物在不同季节阶段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尤其是色彩、花期、枝叶繁茂等方面,势必会因为季节改变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设计师在开展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需要对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全面掌握,根据植物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展现的变化特点来进行合理设计,遵循四季相宜的原则,以此来保证风景园林设计效果。
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根据植物生长周期以及植物养护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合理的造景排布,让园林风景在各个季节都具有能够观赏的植物,丰富园林风景的观赏类型,满足各个观赏者的审美需要。
此外,针对养护观赏周期较短的植物,则需要利用合理的人工方式来干预植物的生长周期,尽可能延长其观赏周期,并注重植物的日常养护,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以此来保证风景园林设计的可持续性。
四、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一)美化风景园林景观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结合树木以及草坪来进行合理搭配,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搭配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确保植物造景的美观性,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果。并且也需要结合周围建筑的主体,将风景园林与建筑进行相互协调,让两者能够形成彼此映衬的关系,以此来打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风景园林景观,有效打造出符合民众审美的园林景观。
(二)改善风景园林地形
由于园林的地形限制,道路以及建筑物周围会出现部分不规整的地形,从而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美观程度造成不利影响,而设计师就可以利用植物造景,利用盆栽以及花卉来将原本地形的不足之处进行遮掩,并且观赏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也会将注意力放置在周围的花卉植物上,而选择性地忽视原本地形上的不完美之处,从而有效提升园林设计的美观效果,为观赏者带来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
(三)丰富园林山石水体
山石水体是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极为常见的要素,山石水体能够进一步丰富园林风景的视觉效果,增加景色的多元性与层次性,融入植物造景之中,从而增加造景环境的灵动性,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设计感,凸显出植物造景的设计感与美观性。并且,山石水体也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生态效益,能够有效保护园林水土,为园林植物以及花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保证当地的生态稳定性。
此外,干净的水体能够倒映出树木、花卉、山体等风景要素,能够进一步提升园林造景风景的立体空间感,为观赏者带来更具层次感的景色。
(四)保护园林生态环境
植物造景的核心要素就是植物,不仅能够利用植物的枝叶与花果来提升环境美感,也能够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有效的改善作用。
因此设计师同样也需要重视植物造景的环境效益,在提升造景审美价值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位置等各方面影响因素,选择出能够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不可为了追求独特性以及经济效益而盲目选择,让植物造景可以在风景园林中持续生长,并加强后续的养护管理工作,让其能够为园林景观持续发挥美观性以及生态化的作用。
(五)开展园林道路组景
在园林道路组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石子进行铺路,也需要对道路两边区域进行装饰,以此来延伸道路的视觉效果,也能够将不规整的地形进行遮掩,提升园林道路的组景效果。设计师可以使用植物进行装饰,让其充当遮挡体,相比于石板、墙体以及塑料板等材料,这种道路组景方式更具灵活性,且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得益彰,更加凸显风景园林的自然审美优势。
(六)突出园林生态效益
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合理选择植物类型,在保障植物观赏性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健康生长,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开展造景设计,让植物景观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
其次就是植物的组合排布与裁剪,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灵活操作。
比如在设计景观时,如果植株之间存在过大的高度差,那么就需要工作人员考虑到光照因素,尽可能选择喜阴的矮小型植株,让其适应散射光的环境条件,保证植物的长势。
此外设计师也需要对园林的地形与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在挑选植物之前最好在风景园林中划分合理的区域,开展土壤检测以及地形分析,根据其检测分析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物种进行种植,以此来发挥出园林的生态效益。
五、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周期习性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要素,而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与周期,因此设计师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形态、生长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管控,结合其生长特点来进行排布,确保各个植物都能够位于适宜生长的区域,让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具备长期观赏价值。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结合植物不同的生长周期来进行各个区域的植物搭配的控制,让植物与当地环境和谐搭配,在不同季节都能够具备观赏性。
(二)合理划分空间
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对植物造景予以重视,也需要对建筑主体、山体等设计要点进行关注,合理划分风景园林空间,为园林适当增添多样化的观赏因素,对不同植物对园林造景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明确植物生长特点,根据各个空间环境的造景设计标准来开展植物造景,让园林与建筑物能够形成完整的审美空间,彼此协调,以此来确保风景园林的整体视觉效果。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将各个区域的功能性发挥出来,在保证良好环境的前提下,满足观赏者的各方面需求,因此设计人员也需要对园林内的道路进行合理设计,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让观赏者能够跟随路标快速抵达目的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注重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分为独立景观与群体景观等内容,而各个景观设计内容都具有不同的用途与效果。在独立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会在较为宽阔或者明显的位置来进行风景设计,以此来优化整体环境设计效果,提升审美价值,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师能够对风景园林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根据园林面积的空间大小以及所处环境来进行植物的协调搭配,烘托出建筑物以及山体水文景观的美感。而在进行群体景观的设计时,可以选择单一植物作为主要设计因素,而选择其他多种植物来进行辅助,让两者之间形成搭配,以此来凸显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也避免了因为植物种类过多而导致景观杂乱的问题。
(四)水体植物造景
在风景园林造景中,水体植物造景同样也是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在进行水体植物造景的设计中,需要对水体空间中留出一定的空白区域,让这一部分能够与植物相互映衬,增强环境的观赏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水生植物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选择生长繁殖速度相对较慢的植物类型,设置好隔离带,将植物分布空间进行明确划分,避免水生植物占据水体环境,对水体环境的生态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不同种类的水体植物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设计师也需要实现明确园林水体水质及其泥土条件,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水体环境的植物类型。
(五)几何学造景
几何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造景设计的层次感,为观赏者带来更具空间感与新鲜感的视觉体验。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园林区域的地形差异,合理利用几何学设计来排布植物,通过错落有致的排布方式来提升植物造景的观赏性。
同时,设计者还需要充分利用植物的颜色、形态以及线条,让各个植物进行有效搭配,全面增强园林设计的视觉层次感。
(六)明确影响因素
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较为漫长,且在其生产过程中会因为诸多原因而受到影响。
因此植物造景设计的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复杂,需要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园林区域的气候、光照、水文、温度、地形以及周围建筑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并且还需要明确工程造价、成本报价,明确当地的人文风俗,平衡好园林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以此来有效凸显出园林的生态性以及审美性,为当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效推动。
六、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造景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并提升整体视觉艺术效果,为民众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条件。而植物作为植物造景的核心要素,需要设计师能够结合当地环境条件、社会文化以及周围建筑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协调园林设计与建筑空间,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此外,设计师也需要合理选择植物类型,确保植物能够具备观赏性的前提下,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发挥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