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实践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3-10-11郭祥

文理导航 2023年31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道德与法治初中

郭祥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引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对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升级和优化。将生活实践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生活实践内容,增强学生的思考,提出了构建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的青春期,存有叛逆的心思,对于外界的事物缺少正确的判断力,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此时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正确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引入生活化的教育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积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建立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律素养以及正确的判断观念。

一、生活实践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意义

生活化的教育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课堂中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应用和实践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体验、应用,从而可以将生活与学习融合在一起,既可以获得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体验,课堂中教师设定生活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看待和评断生活,适应未来的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引入生活实践来引导学生关注抽象理论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融入到生活中去体验和关注道德观念、法治理念。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固化在教材和书本中,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过于抽象化、理论化,与生活实际脱离。为了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引入生活实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认知不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身投入到生活中去学习以及体验,有助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

不仅如此,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实践可以大大增强学生个体的归属感以及接纳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有极强的积极意义。生活化的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理念,通过生活化、实践化的活动,学生能够与其他的学生、教师、家人等社会成员建立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的体验和认知有助于学生融入生活,在合作、互助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认知、降低焦虑、勇于克服困难,形成积极的情绪,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会提升。生活化的实践和教育引导尊重和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群体中、合作中发挥自我的个性,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有助于学生积极情绪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完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实践的内容,拓宽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生活中蕴藏的知识与理论,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再仅仅局限在教材中,而是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入生活案例、实践活动辅助学生理解、应用,既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实践的措施

(一)从教材出发多元地融入生活化教学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课堂中的应用频率很高,但是教材的更新编辑是无法与学生的生活实时同步的,教师应当在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引入生活化的资源,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力。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取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资源,为此,教师主动与学生接触,调查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资源和内容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又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在实际体验、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吸收知识、获得成长。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亲情之爱》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布置帮助家长做家务、亲自为家人准备一份礼物的活动作业,鼓励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实际体验教材中提到的亲情之爱、孝敬父母的品质,亲自去探索和体会,远胜于课堂中单调的语言讲解,更能增加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认同感以及参与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身的生活阅历作为案例引入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为人、品德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建立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基于学生对于未来生活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参与。教师利用自己实际的生活阅历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以及情感依赖增强。例如,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自己作为教师、作为儿女、作为父母、作为社会大众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教师自己是如何在家庭中孝敬父母、教育儿女,在学校教书育人、承担教师的责任,在社会中如何规范纳税、遵纪守法,基于实际成长经历以及社会生活经验的分享,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融入生活。

除了教师和学生的亲身生活之外,教师还可以搜集社会的时事热点作为课堂中的生活化资源,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带领学生分析社会中的娱乐新闻、社会热点事件、公益活动等,与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融合在一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又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思考。

例如,结合二十大的会议精神,在课堂中为学生分享二十大会议提出的核心会议思想、发展目标,也让学生在学习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作用。在讲解法律德育知识的时候,从最近正在二审的吴谢宇案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父母亲情、刑事犯罪以及冲动犯罪等道德和法律知识,教师借机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和了解法律知识,避免冲动、压抑等负面情感给自己的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紧跟时代的潮流,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知识点,选择社会时事中与之契合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新鲜感,让学生在真实事件中思考、认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生活化课堂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实践资源是为了辅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建立知识实践应用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为了课堂中知识讲解和生活实践内容教学比例不失调,教师要注意好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划,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点和生活素材融合在一起,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资源,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教学不足或者是比例失衡的情况。

合理应用生活化资源,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方式展示和讲解生活资源,构建既定的讨论和理解的场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教师科学设置课堂实践活动的时间,平衡教学讲解以及学生体验的时间,在课堂中开展普法教育、辩论竞赛、法庭情景剧表演、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启动、观看法律对话栏目剧等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扮演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角色,活学活用。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扮演着辅导者、监督者、评价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除了科学安排课堂的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引导学生灵活利用课余时间去体验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感。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体验实际生活中的法律活动、德育活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的法庭中去参观和观摩,学习法院的模式在校园内模拟法庭活动,学生自主组织、发动模拟和践行法律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习、应用以及体验法律知识。

又如,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知识中的“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教师引入最近的热点“618购物节活动”,教师用从网络平台购物这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教师列举实际购物体验中虚假发货的现象:“在购物平台下单后,查看到已经发货,但是使用商家提供的物流单号却没有相关的物流配送的平台,经过多次查询都没有更新后,就针对遇到的这种问题,请大家思考商家侵犯了购物者什么权利?如何进行维权?”在课堂中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索,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法律常识以及平时阅读了解到的网购维权案例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构建问题情境,结合生活中的侵权情境来引导学生调动所学的知识、可以利用的工具去探索和探讨法律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和探索的意识,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科学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多维度地体会和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如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方式时教师要注意科学分配理论讲解和情景模拟的时间,让学生在初识法律知识时能够进入到生活情境中体会、理解。例如,在讲解“依法履行义务”时,教师要先为学生建立法律的权威性与不容侵犯性,违法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的理念,教师模拟法律角色,分配检察官、警察、原告、被告、律师、法官、证人、助理法官等角色,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体验法庭严肃的氛围,体验法律知识在实际场景中是如何灵活应用的,既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又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知识理解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更有代入感。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社会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慈英.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教学法的内涵及要求——培养學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22):51-52.

[2]孙履震.以生活引领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6(30):50-51.

[3]李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8(31):220-221.

[4]刘殷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38):122.

[5]边碧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21(34):187-188.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