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音乐多元主题作业探讨

2023-10-11李可

文理导航 2023年31期
关键词:双减

李可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作业设计布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向各地中小学校下沉落实的背景之下,“美育”教育的改革创新、作业的优化布置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音乐学科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平台,音乐作业的设计和优化也应当围绕“双减”的减负提质增效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传统的“当堂作业”“简单作业”的样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现实发展需要,将多种特色化的主题引入到音乐作业之中来,突出音乐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与关键性的综合能力。文章从目前中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的普遍问题出发,重点阐述了在“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多元主题作业模式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双减”;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业创新

“双减”政策的本质内涵在于从“校内课业”和“校外辅导机构培训”两个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无谓的时间浪费,同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学科教学能够提高总体质量和水平,保证学生接受到足量优质的教育指导服务。从“双减”的要求出发,中小学音乐教师就应当关注学科作业的问题,通过改进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来提高作业的整体质量,从而有效提高优质教育服务的供给水平。如何提高音乐学科的作业质量,是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比较困扰的问题,而多元主题作业能够为我们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即从学生音乐学习、成长发展和素养培育的多角度出发将作业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和层次,同时结合教材作品和曲目的情况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将学习内容和作业主题进行匹配,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更能突出音乐作业的育人作用和优势,使得作业有效帮助学生指导学习、开阔眼界、巩固基本知识技能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目前中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的普遍问题

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对于音乐学科加大了关注重视的力度,但是仍有许多学校尤其是初高中学校,在音乐课程规划和教学设计方面相比于语文、数学等“主科”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是音乐老师自己都不重视作业设计和布置的工作,老师往往只是在上级检查、进行示范课教学时偶尔布置一些当堂完成的简单作业,音乐作业“形同虚设”是目前作业设计最大的问题。其次,一些音乐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态度的影响,认为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起不到什么教学的效果,于是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抄写乐谱、歌词,或是在课后自己一人、集体练习演唱课本上的歌曲,这实际上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一种机械性的重复,没有任何的拓展創新与延伸,学生无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到新东西,收获新体验”,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热情。最后,绝大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习惯于“一刀切”,对全班全体学生布置要求相同的作业内容,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现实情况和兴趣偏好,导致一些学生“吃不饱”,而另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出现,这令人十分担忧;由于作业的同质化严重,很多与课堂学习相关的音乐学习元素和课外资源也无法有效融入到作业之中。

二、基于“双减”精神探索中小学音乐多元主题作业的意义

(一)促进作业提质增效

作业的形式是各学科教学方式与具体模式的直接反映,呈现给学生的作业是什么样,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要求教师提升教育质量,也就是要提高作业总体水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探索多元主题的音乐作业就是对“双减”精神的积极回应,它强调打破音乐作业同质化、单一化、传统化的桎梏。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教学条件来确定不同的作业思路,在思路的引导下展现出不同的主题内容,让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回应,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之中体会艺术价值、感受生活气息、收获宝贵乐趣;同时在有着明确主题指向下的作业任务之中,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这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更能够减少作业的总量负担,起到提质增效的综合性效果。

(二)彰显作业育人指向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将音乐、美术学科整合为同一课标,同时在艺术课程“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大方面的内容;基于“双减”精神探索中小学音乐多元主题作业,各个主题实际上就覆盖了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不同主题作业根据教材的规划编排、教师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大致的育人重点,能够摆脱以往音乐作业形式单一、“大水漫灌”的情况,不仅使得学生简单地完成对于课本中乐曲的复习和演唱练习,更带动学生建构思维能力、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艺术综合表现和创作水平,受到优秀音乐作品背后深厚文化与情感思想的熏陶、滋养,学生久而久之就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之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和音乐鉴赏、表达方面的兴趣习惯,使得“作业育人”的功能和效用更加突出。

三、“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多元主题作业模式的建构策略

(一)优化组合鉴赏主题作业

学会欣赏、做一个“小小音乐鉴赏家”,是学习音乐学科、探索音乐“美丽花园”的第一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要重点做好优化组合鉴赏主题作业的工作。很多老师觉得音乐鉴赏是课堂上需要带领学生完成的教学任务,而鉴赏类的作业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殊不知学生如果不在课后对于乐曲进行强化鉴赏和深入学习,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课上所学,仅仅对课堂学习内容保有粗略的印象。组合鉴赏主题作业突出鉴赏的作业要求,但是不仅仅是对单一乐曲的鉴赏,而是对乐曲的组合式鉴赏品评,它借鉴和迁移了“大单元教学”的先进理念思路,教师在组合作业之中确定细化的鉴赏主题,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宏观的知识体系以及对于音乐的更高层面的理解。

例如,《送别》是近代音乐家李叔同的一首代表作,同时也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欣赏”“演唱”“演奏”的多个教学模块展开,具体围绕作品进行教授,往往难以以《送别》作为学习“圆心”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时组合鉴赏主题作业就能“派上用场”。教师应当从作品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从歌曲的流派和风格角度思考,《送别》属于学堂乐歌的一种;从歌曲的历史与人物背景角度思考,《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配乐,属于经典的电影配乐之一。不同的角度代表着不同组合作业的布置思路,从“学堂乐歌”出发,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学堂乐歌大探险”:(1)上网搜集有关“学堂乐歌”的定义,找到这一流派下的音乐作品(三首即可,如《铁匠》《练兵》等);(2)请认真聆听《送别》和你所找到的乐曲,分别说一说它们歌词的主题是什么?它们从速度、节奏和旋律的角度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欣赏乐曲后,你觉得“学堂乐歌”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思想情感上有什么特色?而从“电影配乐”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布置“微课型”的作业,展示包括《送别》《想你的365天》(《宝莲灯》配乐)、《风中飞舞的风筝》(《放牛班的春天》配乐)在内的剪辑MV,同时设计“音乐和电影:艺术大家庭的好朋友”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在视听过程中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和电影情节起伏之间的“默契配合”,要求学生思考“《送别》等电影配乐在歌词、快慢等方面是怎么表达出情感的?请你举例”,学生需要结合某首配乐录制“分享视频”,不断拓展学习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二)拓展视奏演唱主题作业

声乐演唱是中小学音乐作业常见的一种形式,很多教师在布置音乐作业时首先会考虑采取这种形式。但是教师在长期的作业设计和布置中往往不善于进行创新和改造,习惯于维持作业“自行演唱2到3遍课本上的歌曲”的老样子,学生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视奏演唱主题作业”强调在传统演唱作业的基础上加上“视奏”的内容,即要求学生从“体态律动”的角度出发做到会看简谱和节奏型,能够使用身边的简易道具来敲打节奏、进行演唱,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

“视奏演唱主题作业”主要分为朗读、找节奏、配合节奏进行演唱等几个步骤。例如在初一《彩云追月》乐曲的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环节练习“唱简谱”或是“模唱法”:对于抽象理解能力和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直接唱出简谱,同时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来找准音乐节奏;对于节奏感不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使用“啦”来模唱乐谱,同时注意把握简谱中切分音的使用。课后教师则可以布置学生单独进行视奏演唱的作业:(1)《彩云追月》是我国的一首经典民乐,它节奏悠扬、顺畅、柔美,请你使用木板、棍棒等道具,尝试跟着乐曲和简谱来敲打出它的节奏,根据节奏快慢设计出特色动作吧!(2)请你根据自己打节奏的“乐器”和經验,来试着边打节奏边演唱这首歌曲。(3)请大家集体演唱《彩云追月》,首先相互比赛看谁唱得好、找出“主歌领唱”,谁节奏打得好就做“伴奏”,其他同学担任“副歌合唱”,大家一起来唱出歌曲里的少数民族特色风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完成作业任务(2)或(3),通过将节奏表演加入到作业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节奏韵律感、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三)优化综合表演主题作业

要使得“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多元主题作业能够更好地突出“多元综合”的特色,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艺术表达的意愿,将歌唱、表演和艺术创意创作等多种元素融入到音乐作业之中来,使得学生不仅能够用眼看、动口唱,更能够拓展思路调动身体各个感官“动手做”,使得学生感受到完成音乐作业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为学生预留出更多的作业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里的“综合表演主题作业”主要分为“音乐即兴创作”“音乐角色表演”“音乐综合实践”三种主题类型。即兴创作强调带动学生在鉴赏和感受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此时此刻的灵感和奇想来写出配合乐曲的音乐故事、进行富有动感和节奏的舞蹈动作表演等;“音乐角色表演”作业强调针对一些故事性强、情节性强的乐曲来进行设计,如《癞蛤蟆与小青蛙》讲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教师在这一课的课后作业可以布置如下的任务:请大家4人一组分别扮演“蛤蟆”爸爸和宝宝、“青蛙”爸爸和宝宝,请大家根据歌词来自己设计“台词”、制作“青蛙”面具,把《癞蛤蟆与小青蛙》的故事演出来吧,请大家注意歌曲里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服务的环节组织表演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为表演配上生动有趣的背景音乐,也可以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表演,增进学生对于歌曲情感色彩和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要最大限度地突出作业减负提质增效的特色,保证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之中感受到成长和乐趣,多元主题特色作业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教师要围绕学生主体、依托学习内容做好作业主题的分类和特色个体设计,以此来有效提高作业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佳慧.智慧教育下初中音乐个性化作业的实施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2(6):52.

[2]黄燕茹.初中音乐作业设计的研究[J].家长,2022(32):148+150.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