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策略与实施

2023-10-11刘玥

高考·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选修课程设计策略高中语文

刘玥

摘 要: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回归教学的本质,要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高中作为学生人生中较为重要的分水岭,需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高中教学的关键任务。语文选修课程的引入所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上的变化,更是语文育人功能在本质上的彰显。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大亮点,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体系趋向完善的动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价值意义,针对目前选修课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合理、缺乏评价机制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案,以期为其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策略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体现课程的自主性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选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成为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程的引入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大选择空间,扩大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尤其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资源,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策略及其实施,将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赋能助力。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意义

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契机。语文选修课程的引入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选修课程的引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最终促使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主要关注学生的基本学科素质,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获得全面的、系统的提升。通过必修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然而语文必修课程在数量和内容上的有限,使得其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选修课程能够有效地弥补必修课程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成长空间,促使学生的语文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选修课的设置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识和语文素养。通过特定的选修主题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意识,使得学生以更加开阔的眼界,认识中华文化,了解世界历史,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涵养得到提升。此外,选修课程较为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选取合适的选修教学资源,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选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与必修课程进行高度结合,使得教材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和利用[1]。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选修课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较为强烈、个性化特征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高中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选修课引入和设计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通过丰富化的选修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使得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选修课程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选修课程的引入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中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语文育人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是我国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扩大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将会为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提供动力支撑。我国原有的语文课程建设已经不能滿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国家人才体系建设需求,积极促进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高中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使得课程设置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选修课程设计从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出发,力求达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这将是我国语文课程持续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有助于开辟新型的教学模式,完善语文教学体系

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在实施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对现有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面对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是教育革新大势所趋,其设计路径和实践路径的全面探索,有助于创新一套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推动语文教学体系的完善。语文选修课程设计有助于促使教学内容走入学生内心,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道德素养提升助力,使得学生从选修内容中汲取精神力量。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在教学中,教师以更加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根据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估促使教学体系实现优化和完善,为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不足之处

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选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组织管理不当、顶层设计的不足、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以及课程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高中选修课程教学革新的摸索阶段,其中问题和挑战的出现在所难免,然而也需要引起各方主体的重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不足,将问题逐一突破。

(一)学校顶层设计不足,整体价值定位不准

学校对选修课程设计的不重视是影响其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未能对选修课程建设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学校师生以及家长对于选修课程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学校在选修课程教学时间和内容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必修课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遭到严重的挤压,选修课程设计中未能进行前期的调查和研究,导致其内容设置与学生需求不相符;部分学校选修课程的设置围绕高考考试大纲进行,导致学生对选修课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丧失,这种形式化的现象不仅使得课程设计难以开展,同时也在无形中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导致与最初的预期大相径庭[2]。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教师在选修课程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确保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引导者,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教学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课程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自身的储备不足、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思想的落后等问题制约着语文选修课程的顺利推进。首先,部分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落后,他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缺乏责任心,未能全身心地投入语文选修课程建设中,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长期难以提升,教学改革也难以深入推进。其次,部分教师自身缺乏课程设计的专业技能,对选修课程驾驭能力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选修课程的专题性,更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缺失,导致课程设计中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得选修课程设计效果不佳。最后,部分教师在选修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模式、讲座模式等导致选修课程的设计存在形式化的现象,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着不同选修课程特色的发挥,导致选修课程设计的真实用途未能得到实现。

(三)设计内容不够合理,设计依据不够全面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并非机械化地搬运和照抄,其课程设计内容的不合理、不全面也使得学生难以获得真正发展。部分学校语文选修课程在设计内容上机械照搬其他学校选修课程的模式,或者将大学选修内容原样呈现,未能深层次地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历史人文,导致课程设计千篇一律,难以凸显学校的特色和定位。另外,其课程内容在设计中也未能以各方需求为建设依据,未能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和选修课程中教材的特点,也未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以上成为选修课程设计中的主要困境,影响着课程设计和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缺乏有效评价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设计完整性的重要体现。目前部分学校在课程设计中忽视了课程评价的建设,使得教学设计难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部分学校存在课程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分数方式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也不利于对目前课程设计成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影响着选修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策略与实施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对于完善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优化的有效方式,因此,选修课程设计策略和实施的路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下面主要从学校、教师以及课程评价和课程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加强学校顶层设计,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实施

学校首先要提升对于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实施的重视程度,通过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促使语文选修课程教学资源得到全面聚集和开发利用;其次,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通过开展实践的调查和研究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数据化的总结和归纳,将其融入选修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搭建语文选修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后续课程设计奠定基础。最后,学校也要合理设置选修课程开设的时间,根据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制订完整选修教学计划,同时也要建立长效的选修课程教学机制,促使学生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内更加深刻地接受课程内容的熏陶,對学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二)更新教师设计理念,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在课程设计中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增强自身引导责任意识,同时也要通过参与培训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程设计中整体把握选修课程的专题特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有效的选课指导。其次,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也要形成主题系列课程,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引导其更加主动学习,发挥教师的领航作用;教师借助情景模拟、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锻炼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性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语文的魅力[3]。最后,教师也要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彰显。如教师借助电影教学法,通过为学生选取与讲授内容相适应的主题电影,通过为学生分析、鉴赏影片中的语文要素,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要注意电影教学法要作为辅助,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三)结合选修教学目标,完善选修课程

内容

教师在选修课程设计中要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在课程设计的前期要关注选修教材编撰的特点以及编辑者的意图,为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思维和方向上的指导,据此确定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方案。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认知水平进行课程设计,要在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在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读写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等融入内容设计中去,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引入有效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设计整体规划

高效的教学评价是课程设计完整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要通过丰富评价形式和评价主体的方式推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教师要将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融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去,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投入选修课程的实践探索中,也促使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教师也要丰富评价主体,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其他教师的评价融入评价体系中,确保评价信息的完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引入对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针对目前在语文选修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地融入创新性的理念和高效性的实践活动,为选修课程的完善做出实际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的复合

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文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关系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9(6):61-63.

[3]王彦.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7):55.

猜你喜欢

选修课程设计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历史选修的教学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潮课”热现象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