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于统编版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的思考

2023-10-11段俊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教育 2023年28期
关键词:方志敏革命课文

段俊丽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指明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育又是关键中的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中革命文化类课文占有很大的比例。革命文化类课文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等精神以及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是培养小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要做好小学语文中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工作,以发挥其以文育人、文道兼得的作用。

一、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意义

(一)利用语言范式,提升文字运用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是以对革命历史场景的描绘、对革命人物形象的刻画为主要内容来传递革命精神的。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营造革命氛围,用凝练的语言对人物细节进行刻画,塑造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有着浓厚的语文价值。教师要着眼于具体的文本语言,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挖掘出具体可感的语言典范,将学生在生活中靠经验积累的“言语”转化为符合表达规范的“语言”,形成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文中有很多新颖的表达:一是全文用序号分开每个部分;二是关于还乡河环境描写的语言文质兼美;三是比喻句独具特色。这些表达有助于训练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比喻句的运用好处。文章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谋篇布局,都是优质的语言范式。学习这样的表达,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为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这些作品还潜藏着丰厚的革命情感,细细品味,有利于学生感受话语体系背后的思想。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中的革命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推动自身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建构。

(二)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高尚品格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最终培养复合型人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他们现在正是形成思想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一旦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极易形成不正确的“三观”,走上歪路。有些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思想。他们对课本中的革命背景不熟悉,对革命文化内容不接受、不认同,甚至对主人公的行为产生怀疑,或者是没有兴趣,更不用说受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了。

革命文化承载的革命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述不良思想能给予有效纠正。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人格,有助于摆脱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心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文化认同和高尚品格。例如,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中红军战士战胜严酷自然环境所经历的频繁而激烈战斗,最后夺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军神》中革命家刘伯承在眼睛受了重伤后,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着巨大的疼痛接受手术的故事,感受军人钢铁般的意志,感召学生在生活中不惧艰难困苦,在逆境中磨炼自己,积极乐观直面困难;通过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体会革命人物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通过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感悟革命人物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人民幸福,视死如归、英勇牺牲的精神风貌……由此可见,每篇、每单元革命文化类课文都蕴含着做人的道理,是青少年纯粹而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二、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把握学情,定位教学起点

把握学情,就要准确研判学生的知识储备起点和心理认知起点。知识储备起点就是学生对革命文化类课文中的人和事的看法;心理认知起点就是一定年龄段的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感觉、知觉、记忆等方面的特点。

1.分析学生知识储备起点

分析知识储备起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前交流、预习导学等方式进行,重点了解学生阅读此类课文的疑惑、认同和期待。革命文化是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人物身上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作品时代久远,与现在国富民安、和平安定的现实生活截然不同,学生对一些情节、背景、条件会产生很多疑惑,很难理解当时英雄人物为什么舍生忘死、艰苦奋斗。例如,《军神》中刘伯承为什么在手术中不使用麻药?不使用麻药怎么可以承受得住那么多刀手术的剧痛?《清贫》中方志敏为什么当了大官还那么“穷”?《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部分学生会认为董存瑞的做法不可取。他们认为,炸了暗堡自己也死了,为什么还要去炸?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师教导我们,在做任何事情前,先要保障自己的安全,董存瑞这样做太冲动。所以,由于对背景知识认知的不足,知识储备甚少、体验匮乏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准确了解学生对这类课文的知识储备起点,对于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大有裨益。

2.了解学生心理认知特点

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明显不同。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想象具有简单模仿、具体形象的特点,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阅读内容大多侧重童谣、童话,对于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接触甚少,对革命历史故事的认知很浅或者没有。所以,这个学段的教学要立足于感知层面,要侧重于粗知、认识,即对课文的故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对相关的意义、背景不做过多要求。中年级学生阅读视野开始拓展、生活见闻不断丰富,对于革命故事认识不断提高,甚至有了探究历史事件根源的兴趣和愿望,所以,这个学段的教学立足于感知层面,通过学生个性阅读和理解后接受人物故事,认同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产生崇敬之情。高年级学生思维形式以抽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会产生自己的看法,能运用比较、区别、分析等思维方式进行评判和选择。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上升到感悟层面,要侧重学生的体悟、省悟,让学生产生深度的觉察、内省和自省,既要让学生主动接受,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又要走进文字,交流情感体验,成为有创意的表达者。

(二)着眼语文要素,提升文化素养

革命文化类课文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根植红色基因,培植爱国情怀,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样的目标达成,不能脱离单元语文要素和文本的语言文字。

1.关联要素导读,明确学习任务

要把革命类文化课文当作普通文本来教,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语文要素的训练,并进行情感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例如,《清贫》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本课导读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从方志敏自述中体会到怎样的品质,再和同学说说你对“清贫”的理解。根据以上分析,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借助预学单,通过联系上下文、工具书、查资料等方式,理解文中描写方志敏及“国方兵士”的关键词,能说出这些词语表达的情感及好处;默读课文,运用思维导图,找出四次搜身及方志敏的自述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四人合作,通过做编剧,补白方志敏的心理、语言、神态等描写,编写课本剧《共产党人的自述》,体会方志敏的品质及国民党士兵的贪婪,从而明白“清贫”的含义。

在目标的确立中,既要考虑整个单元的训练重点,还要关注本课的教学功能,坚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习、感悟、品析语言中理解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2.巧妙补白描写,走进人物内心

补白人物心理,联系自身进行体悟是把握革命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教学《清贫》时,教师可以从四次搜身入手,把握文章大意。在方志敏看来,两个国民党士兵四次搜身都没有搜到一个铜板,是一件趣事,所以抓住搜身时滑稽的动作,让学生补白方志敏的表现,对于理解方志敏的内心世界大有裨益。在“国方士兵”用手榴弹威吓方志敏时,教师用如下方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方志敏()地说:“哼!你不要做出那么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有的学生填写:“用眼一瞥,缓缓地说”;有的学生填写:“双手抱在胸前,轻蔑地说”;还有的学生填写:“不屑一顾地说”。这样运用补白动作、神态的方式与主人公的心灵进行了对话。不仅如此,教师在每个学生填写完成后,还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填,从中体会到什么?”这样的训练,既抓住了本单元“通过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内心”的重点,又将语言训练与思想情感的理解融为一体,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找准心灵“契合”,引起深入思考

革命文化类课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怎样深入学生心灵,引起学生内心震动呢?这就要求教师找准文本内容与学生心灵的“契合点”。《清贫》中,方志敏经手的款项高达数百万元,但他的财产只有一只时表、一支自来水笔,不管国民党士兵怎样威逼利诱,就是得不到一个铜板。但是方志敏是富有的,他的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矜持不苟的道德底线、舍己为公的革命情怀,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看到的贪官被处罚的情形,对比革命党人的高洁情操,以“如何看待清贫和富有”为话题,让学生开展辩论会,以此连接文本中的文物和自我感悟,让学生在自省、比较、思考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品质,形成对人物的深度认同。

(三)运用恰当资料,丰富知识认知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所描述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其中的不少情节和事件很难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要用此类文本达成学习语言文字,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就要让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对话人物、品悟语言,要让学生有认知上的震动和体验。而要实现深度解读、理解文本的重要措施就是运用资料、拓展资源。搜集背景资料,借助媒体资源、链接生活视野是获得深刻理解和认知的主要方法。

1.预习了解背景,初步走进故事

教师利用好课前预习环节,要求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相关的人和事的特殊背景,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感知,为走进文本、品悟情感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清贫》一文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方志敏的基本资料,了解方志敏,还可以查找方志敏入狱的故事背景,根据课文中两个“国方士兵”的名字,查找一下为什么叫他们这个名字。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方志敏的“清贫”品质奠定了基础。

2.课上借助媒体,抽象转为具体

资料的引用可以是文字方面的,也可以是影视方面的。课前,学生自主搜集的资料可以侧重文字背景,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影视动画。影视资料在解决革命类课文因时空差距大带来的认识偏差上能发挥有效作用。适时引入视频、音频、图画、作品等资料,可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架起深入文本内核的桥梁。例如,在《清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呈现中国军事网的《武讲堂》中关于方志敏的事迹的视频介绍以及方志敏被搜身时的电影片段,双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方志敏矜持不苟、清廉奉公的品格,增强了文本的代入感,加深了对革命英雄的认识。

3.链接社会生活,打通情感通道

学生没有经历革命文化类课文中描述的故事背景,因此课堂上对某些本来很感动的情节却反应冷淡,无动于衷。教学中,我们可以打通历史与现实的通道,为学生寻找革命历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通点,激发学生的共情体验。例如,在学习《桥》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老支书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正因为有像老支书这样临危不乱、先人后己的英雄人物,我们民族才在历史长河中一次次躲过劫难,获得永久的发展。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去寻找、发现身边类似的英雄形象。无论是地震来临时挺身而出的解放军战士,还是洪水中冲在前面的消防员,抑或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岗位不计报酬的志愿者……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危难时刻,他们有责任,有担当,为我们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这样的教学,打通了革命故事和学生生活的通道,学生对舍生取义的老支书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从而慢慢走近英雄,直至深沉缅怀英雄,最后争做英雄。又如,在学习完《清贫》后,让学生阅读《狱中纪实》,观看纪录片《国家记忆》或者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形成对人物的立体认识,多角度理解、感悟人物品质,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强调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最终实现知中有行、知行合一。由于最后指向行为标准的要求,所以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方式要多样。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体验式、实践性评价活动来实践革命文化类课文以文化人的现实意义。

(一)根据年龄特点,“讲、说、辩”联动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经验背景、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和课标要求会有所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择适合的评价策略,以达成检测和导向作用。

低年级可以采用学讲革命故事的方式,可以在任务驱动下结合不同的活动实施评价。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的过程中,除了教师和同伴,家长和亲友等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可以从声音、情态等方面进行具体评价。通过这样灵活、具体、真实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使革命文化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

中年级可以聚焦人物形象,感受其品质。例如,《梅兰芳蓄须》可以布置两个作业:一是用几句简短的话讲一讲梅兰芳的故事;二是观看《梅兰芳》的电影,想想如果写梅兰芳讲信用。这个故事可以怎样编写?如果讲梅兰芳很仁慈,这个故事又怎么展开?通过这样的作业,引导学生对人物形成多元认识,达到评价拓展的目的。

高年级的评价可以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感悟,对人物的人格、行为的揣摩和品味,再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对人物理性的解释进行评价。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可以布置一个辩论题:李大钊明知危险,但不听家人劝告,不肯远离北京,这样做到底对不对?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召开辩论会,让学生在联系自身体验中体悟革命先烈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

(二)根据审美需求,“诵、演、研”并行

革命精神源远流长。革命精神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才能得以传承,所以语言文字是革命文化精神的实体性存在,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有情感的语言,进入审美意向世界,得到美的熏陶。所以,读懂语言文字、激发情感体验可以唤醒审美意向,对于评价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有感情地朗读是方法载体,也是表现性目标。

例如,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文时,教师应注重运用诵读的教学策略,在朗读时要注意设计明确的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把朗读作为学习方法的载体,通过让学生细读文本,理解文本中蕴含的强烈情感。

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内化学习情感,深刻走进人物内心。例如,学习了《小英雄雨来》一文后,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具体分为这样几个环节:一是编写剧本;二是准备道具;三是自主排练;四是上台展示。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革命文化类课文为知行合一提供了思想资源,而行为上的落实才是育人的必然要求。所以,教育的实践化是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手段之一。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研学活动去实践、探究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

例如,学习完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后,可以让学生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参观赵一曼的粗瓷大碗,制作“粗瓷大碗”馆藏卡,并开展交流会。

通过研学活动,深化学习认知,感悟革命精神。

综上所述,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立德树人”精神的渠道,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审美认知、文化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其价值和文本要求,做到学思并行、教评结合,在不断积累中提升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方志敏革命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背课文的小偷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