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育视角下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3-10-10薛之薇傅星
薛之薇 傅星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19;2.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20 年10 月,国家体育总局就曾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扩大体育公园规模,在2025 年前增加一千个体育公园。2022 年3 月23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体育生态圈,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体育公园建设。体育公园作为城市乃至国家全民健身体系中的重要载体,是满足居民体育锻炼需求的主要场所,其在全民健身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基于生态体育理念,本文将从生态体育的内涵、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结构、制约因素出发,探讨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可行方案以及路径。
1、生态体育与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内涵
1.1、生态体育的内涵
生态体育的出现是体育与生态高度融合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在今后发展的走向。德国动物学家Haeckel 在1866年首次引出生态学这一概念,主要内容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包括自然生态、半自然生态以及人工生态。起初,人们把生态体育视为体育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认为生态体育即体育尽可能向自然靠拢。这一时期对生态体育的认识较为片面,人文环境与体育关系被忽略,半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之于体育的作用并未得到研究。随着学科融合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体育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比如生态体育就是人、外环境、体育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学者不仅认为生态体育是一种新型体育系统,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理念,这一时期学术界对该研究跳出了体育与自然环境的框架束缚。如今生态体育已经被视为从生态学角度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利益冲突,不断优化人、体育、生态环境三者的发展,从该角度来看,对实现体育事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内涵
在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等硬性条件能够初步满足居民锻炼需求的今天,场地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参与度的重要因素,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体育公园的发展和转型的主要方向。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将体育公园和生态公园进行传统合并,而是以生态体育为指导,以人、体育、环境三者共同的利益诉求为前提,在政府的干预下运用自然环境并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在其生态系统承受范围内改变传统公园的建造模式,使体育公园成为集人文特色、自然景观、运动设施于一体的理想运动场所,结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过程的关键在于将生态体育系统与传统公园充分融合(图1)。
图1 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流程
2、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结构分析
生态体育公园是包含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在内的体育系统,本文将该系统划分为资源系统和治理系统两个子系统,共包含五个要素(图2)。
图2 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结构
资源系统中包含体育资源和自然资源。建设前期首先需要调查体育器材、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体育资源和空气质量、植被面积等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这是建设的前提,要综合考量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治理系统中包含建设主体、享用主体和评价主体。建设主体是建设的中坚力量,包括政府及社会体育组织等,由政府对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享用主体以当地居民为主,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保障人民群众拥有高质量的体育锻炼场所,所以在生态化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群众的年龄结构、运动习惯等因素,了解实际体育需求;评价主体要根据资源投入与收益产出的比例对生态化建设进行评估,实时监督公园使用效果,对建设短板及时补救完善,使生态体育公园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3、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现实阻碍
3.1、传统体育公园缺乏整体性规划
自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后,我国体育公园的数量显著增加,但缺少整体性规划。首先,各个地区在体育公园的布局安排、绿化面积等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区域性差异较大,政府无法开展有效的统一管理,体育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部分体育公园由于缺少长效的管理,造成公园内部杂草丛生、场地龟裂、设施废置,自然环境与体育设施无法得到保养维护;其次,当前绝大多数体育公园都存在功能高度重叠的问题,在建造初期缺少对周边居民年龄结构、运动习惯、健康状况等调查,体育场地和设施多集中于篮球、足球等强对抗性项目,缺少对特定人群的关注,尤其缺乏对残障人士锻炼需求的关照。在建造过程中鲜有体育公园与特色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融合,忽视了地方特色,公园主题不鲜明,难以激发居民的运动兴趣。
3.2、体育资源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存在冲突
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需要体育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支持,体育资源虽然能够在数量上满足当前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但功能层面仍无法与智能体育设备媲美,与生态化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工业进程日趋完善的今天,我国的环境问题却难言乐观,体育资源的规划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样存在冲突。首先在体育资源的生产环节,难免会产生废水、氨氮等对自然环境产生损害的工业垃圾。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5-2020 年我国空气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日趋频繁的雾霾天气使大家对户外运动望而却步。在体育资源的使用与处理环节,场地的建设与器材的摆放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对植被、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废弃体育资源的处置同样会不可避免的带来噪音、废气等一系列污染。体育资源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3.3、建设主体缺乏生态体育意识
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需要多方参与,政府作为建设决策的制定者,通过向城建公司、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当前建设主体的生态体育意识还停留在体育与自然环境的二维框架中,认为在城市中的体育不能被称为生态体育,导致建设决策的制定过程中无法有效融合生态体育理念,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也沦为空中楼阁。城建公司、社会体育组织多受到趋利主义的影响存在玩忽职守的现象,对生态体育理念未加重视,建设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并未得到合理保护。目前,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具备满足城市居民锻炼硬需求的足量体育场所与设施,建设主体要在生态化建设过程中贯彻生态体育意识,以对自然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为要求严格控制建设行为,实现体育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满足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软需求。
3.4、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供给失衡
受举国体制的深远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发展供给不均衡,大众体育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在追求竞赛成绩的价值导向下,政府将绝大部分财政力量投入竞技体育发展,供省市级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专业场馆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但开放度较低,即使处于空闲状态也不允许附近居民进入活动,甚至出现大型体育场馆的“参观价值”大于其“使用价值”的情况。对于体育专业素养较高的人群,仅有小部分人愿意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相关工作,绝大部分人选择从事体育教师、教练员等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群众在锻炼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降低,进一步遏制了大众体育的发展。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群众的体育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于运动环境、设施等条件提出新要求,但供给与需求仍不成比例。若不增加大众体育的资源供给,政府对于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将始终处于“纸上谈兵”的局面。
4、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方案与路径
4.1、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可行方案
(1)以自然资源为依托。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害,但仍可以充分利用现存的山地、水系等自然资源,尊重场地的原生性,以此为基础实现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如宿迁市以黄河故道为依托打造了古黄河生态体育公园。政府对黄河故道进行淤泥清理,提高周边植被覆盖面积,同时公园内建设步行栈道、篮球场、门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将生态改造与体育改造进行融合。目前公园内设有两万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步行栈道6 条,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共计十余片。此外,宿迁市还利用骆马湖打造了骆马湖休闲体育圈,积极开展皮划艇、环湖健身跑等体育活动,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城市居民都能感受骆马湖的美景和体育的魅力。
(2)以特色传统文化为依托。
以特色传统文化为依托是指将具有城市特色的体育文化与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相结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借助城市蕴育的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以此为着力点开展配套制度与设施的建设。2014 年徐州被国家体育总局赋予“武术之乡”的称号,以此为契机,徐州根据武术运动的场地要求、人群分布等,以云龙湖、微山湖等水系为自然资源基础,建立武术运动主题的体育公园;常州作为阳湖拳的创始地,因其极具江苏地方特色和健身功效,进而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常州在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中也高度融合了阳湖拳的元素,改善居民体育锻炼环境的同时促进了阳湖拳的推广与传承。
(3)以大型群众活动为依托。
举办大型群众活动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城市影响力,对于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可以将大型群众活动作为依托,对活动期间建造的专业设施和场地进行再利用能够降低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成本,还能够解决场馆设施的闲置问题。以扬州为例,政府以2018 年举办的省运会与园博会场地设施为基础,对两会会场以及周边区域进行治理,加强基础性体育设施建设,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园林化改造,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借助赛事的热潮,建立仪征滨江体育公园、宝应县体育休闲公园等多个生态化运动场所,打造了集先进体育设施和优美环境于一体的生态体育运动圈。
4.2、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路径
(1)树立良好的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观念。
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要树立良好的建设观念,将生态化理念渗入公园的规划、建设、维护等方面。首先,将体育与自然的发展列入城市的发展体系,将生态体育理念融入建设决策的制定,将体育场地设施改造、自然环境保护嵌入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对体育公园的植被覆盖面积、负离子浓度、体育设施占地面积等指标设置把控标准,保证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目标精准性;其次,政府应对生态体育公园开展长效性的保养维护,保证公园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各项指标始终符合既定标准;最后,政府可以加大生态体育意识的宣传力度,在政府内部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生态体育意识,提高建设决策制定的生态性;加强城建部门对生态体育的理解,保证建设过程的精度;在学校开展生态体育主题课程,在社会通过自媒体等途径使群众加强对生态体育的了解;在公园内外培植生态体育文化氛围,进而规范群众在公园的体育锻炼行为,降低政府的后期工作压力。
(2)正确处理体育资源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规划。在选址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充分利用城市中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体育资源,以功能较为单一的公园为基础进行改造,最大程度缩小人为建设的规模。同时应根据公园功能合理选择地理位置,加强公园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生态体育网络,以较为安静的运动项目为主的公园可以选择近居民区的位置,以较为喧嚣的运动项目为主的公园应适当远离居民区,以健身绿道为线连接各个公园,构建生态体育公园网络,在遵照便民性的前提下保证对社会生活环境的保护。要加强生态体育产品的开发,注重生态技术与体育的融合,研制生态型体育设备时注重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循环使用率,减少生产造成的污染,降低对运动场地和自然环境的损害。
(3)重视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需求。
人是生态体育公园的享用主体。在生态体育视角下,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尤其是特殊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建设中要关照老年人的锻炼需求,通过专人培训的方式解决老年人智能化运动设备的使用障碍问题,积极开展健身气功等符合老年群体运动能力的项目,保障锻炼效果。针对残障人士,要将残障人士的运动场地纳入公园建设规划,设置专属于残障人士的运动空间,加强人文关怀的同时注意对其人格尊严的保护,通过体育促进残障人士的身心与社会适应的和谐发展。通过智能设备监测特殊人群的运动锻炼习惯,根据监测结果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在公园中设置医疗服务点位,保护特殊人群的运动安全。
(4)完善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配套制度。
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是促进城市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建设过程需要政策制度的有力支持。首先,政府应为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保护,从宏观角度对建设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地方政府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具体建设计划;其次,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政府制定的决策内容进行考核,分析决策的文本内容是否符合生态体育理念;此外对决策执行主体也要进行考核,实时监督生态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公园投入使用后开展周期性的维护检查;再次,鼓励政府外部主体的参与,整合外部力量,政府可以主动要求与社会组织的协作,对参与自然资源保护、体育设施供给的外部主体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最后,政府要搭建合理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邮箱、政务平台等途径倾听民声,以群众的体育需求为导向开展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
5、结语
生态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更与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基本国策完美契合。体育公园作为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在“十四五”时期对其开展生态化建设是生态体育理念践行的重要途径。在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中存在缺乏整体性规划、体育资源与自然资源冲突、建设主体缺乏生态体育意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供给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以自然资源、特色传统文化、大型群众活动为依托的三种建设案例,并提出树立良好的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观念、正确处理体育资源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重视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需求、完善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配套制度等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