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男曲十四运赛前身体机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2023-10-10宋爱晶翁海勤段小平王佳琪廖红娟

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曲棍球酮体机能

宋爱晶 张 援 翁海勤 段小平 王佳琪 廖红娟 杨 帆

广东男曲十四运赛前身体机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宋爱晶1张 援1翁海勤2段小平1王佳琪2廖红娟1杨 帆1

(1.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国家体能与训练适应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男子曲棍球队, 广东 广州 510663)

【目的】根据备战十四运的训练节奏对广东省男子曲棍球队进行定期的生化指标监控,评价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疲劳恢复等身体变化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教练员调整训练计划,提高科学化训练效能。【方法】以广东省男子曲棍球为研究对象,按照队伍训练计划和节奏,对运动员进行晨血和晨尿生化指标监控和评价。【结果与结论】(1)整个赛前监控期HGB和T保持较高水平,运动员能较好地适应赛前高负荷训练,机能状态良好,符合赛前训练的要求;(2)与其他生化指标相比,BUN和CK最先出现异常变化,提示在训练监控中,可将CK和BUN作为预警指标,一旦出现BUN达到7mmol/L及以上,CK超过600U/L以上时,队伍需迅速做出训练负荷的调整,同时辅助营养的调控,以帮助运动员及时恢复,避免过度疲劳的出现;(3)尿十项检测可作为高水平曲棍球运动员赛前训练机能监控的有效手段,结合广东气候及项目特点,应将尿比重、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和尿酮体5个指标作为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训练机能监控中尿十项的主要关注指标。

广东男曲;十四运;赛前训练监控;生化指标

曲棍球运动是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相结合的混合供能运动项目[1],其特点是攻防转换频繁,技战术复杂多变,在专项和体能训练中均体现出高速度和高强度的要素[2-3]。通过查阅文献,曲棍球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技战术、发展状况以及体能方面的研究,对于训练监控的相对较少,特别是应用生化指标进行训练监控的报道。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但训练负荷过大易导致过度疲劳,疲劳未得到充分恢复就可能发生过度训练综合征[4]。本研究对备战十四运的广东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从尿十项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较全面的赛前训练监控,通过加强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监控,在赛前训练中辅助教练员准确掌握运动员对训练刺激的适应及恢复状况,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辅助教练员及时对运动员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水补液、营养补充以及恢复调整措施,防止运动损伤、过度训练以及运动免疫抑制的发生,探寻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训练身体机能评定和训练监控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最大化提高运动表现,增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从而助力队伍在十四运夺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省备战十四运男子曲棍球运动员21名,均为健将级,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运动员基本情况

1.2 测试指标及方法

收集队员晨起静脉血和晨尿,1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其中,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睾酮(TSTOII),皮质醇(COR),尿十项(尿比重、尿糖、酮体、尿胆原、尿蛋白、隐血、胆红素、PH值、亚硝酸盐、白细胞十项)等。检测仪器主要有西门子ADVIA2120i血液分析仪、Dimension EXL2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SIEMENS CLINITEK Status+尿十项分析仪。

1.3 数据统计

数据用Excel表格进行管理,用Origin7.5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Mean±SD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部分氧运转系统指标变化情况

图1 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数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变化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以及红细胞比容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以3月25日为基础点,到7月28日为最低点,后续呈逐渐回升状态,至9月6日测试于3月25日结果基本持平。

从图2可以看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与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以及红细胞比容变化趋势基本呈相反的趋势,以3.25为起点,逐渐升高,8.23为最高点,至8.30和9.6测试逐渐回落,并与3月25日结果基本持平。

图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情况

2.2 睾酮、皮质醇及睾酮/皮质醇比值变化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男曲21名队员赛前7次生化指标监控,TSTO的变化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COR呈现变动性起伏变化,当8.23COR趋于峰值时,TSTO值也相应增加,较好地保持了TSTO/COR的水平,TSTO/COR比值呈波动性稳步上升的趋势,肌肉组织保持了良好的合成代谢功能。

图3 男曲赛前训练TSTO、COR及TSTO/COR变化情况

2.3 肌酸激酶、尿素变化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以3.25为起点,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BUN)在21.4.8达到峰值,队伍平均水平达到了602U/L和7.0mmol/L,之后逐渐下降,到21.9.6出队前CK平均水平为266U/L,BUN平均水平为5.0mmol/L。

2.4 晨尿尿十项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葡萄糖在21.4.8的晨尿测试中有11人出现阳性结果,但为一过性结果,后面的检测中无阳性结果;尿蛋白个体化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3名队员,其中一名队员7次测试中出现6次尿蛋白阳性且有2次是1+;尿胆原在21.7.28的晨尿测试中有5名队员出现阳性结果,且1名队员在8.9和8.30的测试中依然呈现阳性结果;21名队员的PH值大多能保持在6及以上;尿比重以大于1.03严重脱水的人数最多;尿潜血个体化比较明显,1名队员在3次测试中出现阳性,且有一次1+;尿酮体的个体化也比较明显,1名队员在2次测试中出现阳性,且1次为1+;胆红素和亚硝酸盐出现过1次阳性结果,均为一过性结果。

表2 广东省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备战十四运赛前晨尿检测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3.1 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HGB、RBC和HCT结合在一起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携氧能力、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和流变能力[5],以及对负荷的适应、营养及身体机能水平等[6]。长期连续大负荷训练可引起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7-9]。本研究中,队伍整体RBC和HCT值在(4.88-5.05)×1012/L和44.40%-46.36%内变化,均属于正常范围,对于血液流变影响不大。从监控尹始3月25日到7月28日,男曲运动员HGB、RBC以及HCT均处于不断下降趋势,且以7月28日的为最低点,此时TSTO水平亦处于最低点,与此相反的,MCH以及MCHC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分析与4月份参加全运预选赛、7月份与其他省队开展教学赛,比赛与训练兼顾,强度大,体能消耗,红细胞老化,TSTO下降引起的HGB水平下降,与匡晶等人[8]的研究相一致。同时,MCH和MCHC以及COR的变化提示运动员存在疲劳恢复不足现象,后期经过调整,逐渐恢复至监控初期的水平。整个监控期,队伍整体HGB保持在15g/dL以上水平,T保持在570ng/dL以上水平,T/C值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且在出队前9月6日检测时达到峰值,提示整个赛前训练监控过程中运动员身体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平衡状态良好,对训练负荷比较适应,未发生过度训练和营养不良状况,出队比赛前队伍整体身体机能状态佳,处于较好的竞技状态[1,10]。

CK和BUN常被作为反映运动负荷的指标[10 ],血清CK对训练强度的反映更加敏感一些[1,11-14],大强度训练更容易造成肌细胞的损伤,而BUN通常被作为反映运动量的指标[8,15],BUN作为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产物,是评定运动员蛋白质代谢的常用指标[4],负荷量越大,蛋白质分解越明显,则BUN水平越高,可用于反映赛前机能状况[1]。训练后次日晨血检测CK和BUN可以反映机能恢复[7,16-18]。研究认为,我国运动员训练课后升至8.35mmol/L以上时[19],可认为训练量过大,对身体构成较大刺激,另有研究报道,次日晨起BUN水平超过8.0mmol/L时就是运动量过大,要注意调整运动量[ 18,20],日晨能够降至7mmol/L以下较为合适[21]。研究表明,男运动员赛前CK水平应保持在300U/L以下,如果超过300U/L,则是运动量过大、身体尚未恢复的表现[22],当CK超过600U/L时运动员的心脏及肝脏会收到影响[23]。本研究中,4月8日的晨血检测中BUN达到了7mmol/L,而此时队伍的CK值达到了601U/L,提示训练后恢复不够。在4月8日至7月28日期间一直持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教学比赛,队伍未得到及时调整,导致能量大量消耗,由此出现7月28日晨血检测中红细胞系及T、COR结果的出现。研究认为 CK和BUN是训练监控的敏感指标[20],而HGB、T、C和T/C具有一定的滞后性[7],不能即时显现。由此,提示在训练监控中,在膳食正常情况下,可将BUN和CK作为预警指标,一旦出现BUN达到7mmol/L及以上,CK超过600U/L以上时,队伍需迅速做出训练负荷的调整,同时辅助营养的调控,以帮助运动员及时恢复,避免过度疲劳的出现。8月9日之后的4次晨血检测中,红细胞系和T、COR以及CK、BUN指标,无论从氧转运能力,激素合成水平还是机能恢复情况均逐渐恢复至良好的状态,保证了出队比赛前队伍整体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有效助力全运会夺冠。

3.2 尿液指标结果分析

尿十项测试是一种无创的、快捷反映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和身体机能恢复情况的训练监控手段。研究表明,尿十项具有明显的强度依从性,个体差异很明显[24],能有效反映运动员机体恢复情况[25],可作为短期整体训练负荷的评估指标[26]。汪洋等人的研究认为尿十项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运动负荷对泌尿系统的刺激及机体供能物质的代谢情况[27]。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对广东省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而言,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以及尿酮体具有较强的个体化指标,葡萄糖和尿比重属于群体性指标,葡萄糖、胆红素和亚硝酸盐属于一过性指标。

4月8日晨尿检测中出现11人尿糖阳性结果,分析与前一天比赛后队员主观疲劳性严重,补充了大量的糖粉有关,当天的血液生化检测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数以及红细胞压积下降,而MCH、MCHC、CK和BUN上升,与队员的主观疲劳现象相一致,提示身体被消耗、疲劳未消除,大量的补糖导致阳性结果的出现。

运动性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适用于运动员的个性化评价[28]。运动性尿蛋白的数量与训练量有关,尤其与训练强度关系密切[22],本研究中,一名运动员W在7次测试中,6次出现阳性,且有2次出现1+阳性结果,结合同期血液生化结果,仅在4.8测试中CK和BUN升高比较明显,但运动员主诉睡眠差、疲劳,其原因需进一步深入探究;而另一名队员H出现3次阳性,且同期血液生化结果CK和BUN均偏高,提示该名队员呈现训练后恢复不够,存在过度疲劳的情况,需要注意休息。

尿胆原是体内HGB的代谢产物,7月28日检测中5名队员出现尿胆原阳性,与同期血液生化测试中队伍整体HGB急剧下降相吻合,而这5名队员的HGB值也是其个人测试的最低值,说明体内大量HGB被消耗,提示运动员机能水平下降,除1名队员外,其他队员后期经过调整均得到恢复。

尿潜血是运动量过大,能量消耗过多,使肾周围脂肪组织减少,出现肾静脉压力增高,导致红细胞渗出而产生,大运动负荷量、大训练强度都可造成尿潜血的出现,表明机体对训练量不适应或机体承受负荷量的能力下降。在接触性的运动项目及高原训练中更易出现尿潜血[22]。赛前晨尿检测中3名队员出现过尿潜血,其中2名队员是一过性的,1名队员P出现3次阳性结果,提示该队员对训练存在不适应性,机体能力下降,经过及时调整后,在后续3次检测中阳性消失。

酮体与运动员脂肪代谢有关,长期训练过程中,如果糖补充不足,即可过多的代谢脂肪,脂肪在不完全氧化分解的情况下出现酮体,当机体生成的酮体超过了肝外组织的分解能力,水溶性的小分子酮体是极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然后通过肾脏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出现尿酮体,可间接反映机体在运动过程中脂肪供能能力以及机体利用酮体的能力[27-28]。赛前晨尿检测中2名队员出现过尿酮体,其中1名队员出现过2次,经了解是因没有食用主食引起来的,经过及时进行营养的宣讲和饮食调整得到恢复。

运动后尿比重的变化主要受气温、训练强度、训练持续时间、泌汗、饮水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合状态下降会引起运动表现、认知功能下降以及劳累性中暑风险升高,甚至影响健康[29],Castro-Sepulveda M等人[30]对足球运动员赛前呈现不同水合状态进行比赛的研究中发现,轻度脱水可加剧运动员皮质醇(C)的反应。本研究赛前晨尿检测中,广东男子曲棍球运动员除个别队员轻微脱水外,大部分队员处于显著脱水和严重脱水的状态,尽管采取了各种补水措施,在整个监控周期仍未见明显改善,分析与监控阶段广州处于高温高湿天气有关。结合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队伍整体C水平呈波动性升高趋势,提示水合状态影响了C的反应和水平,而队伍整体RBC和HCT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提示队伍整体血液流变和体液储备未受到明显影响,T/C值呈波动性升高趋势,提示队伍整体的竞技状态较好,未受水合状态的影响。下一步研究中需调整工作思路,结合训练后15min内的尿十项检测,探寻解决思路,制定合理补水补液方案,以期改善运动员水合状态,提升运动表现,减少或避免运动疲劳出现。

项目特点可造成运动员尿十项中各项指标阳性反应不同,熊莉等人[28]的研究提示尿十项监控中尿蛋白、尿潜血、尿比重、尿酮体的阳性率较高,应作为自由式摔跤项目主要关注的指标。结合广东的气候特点以及项目特点,应将尿比重、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和尿酮体5个指标作为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训练机能监控中尿十项的主要关注指标。

4 结论与建议

4.1 通过进行晨血和晨尿生化指标监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训练节奏,整个赛前监控期HGB和T保持较高水平,运动员能较好地适应赛前高负荷训练,机能状态良好,符合赛前训练的要求。

4.2 整个赛前训练监控中,与氧运转指标和内分泌指标相比,BUN和CK最先出现异常升高,提示在训练监控中,可将CK和BUN作为预警指标,一旦出现BUN达到7mmol/L及以上,CK超过600U/L以上时,队伍需迅速做出训练负荷的调整,同时辅助营养的调控,以帮助运动员及时恢复,避免过度疲劳的出现。

4.3 尿十项检测可作为高水平曲棍球运动员赛前训练机能监控的有效手段,结合广东的气候特点以及项目特点,应将尿比重、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和尿酮体5个指标作为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训练机能监控中尿十项的主要关注指标。

[1] 肖梅.广东女子曲棍球队三次重大比赛前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5):25-29.

[2] 翁海勤.中国曲棍球运动发展趋势[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3):74-76.

[3] 武斌,樊晋华,张斌,等.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过度训练特征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 32(4):110-121.

[4] 尹利军,王晓慧.监控运动员机能状态和过度训练的生物标志物进展[J].生命科学,2020,32(10): 1124-1134.

[5] 魏琦.优秀足球运动员赛期身体机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6):31-33.

[6] 魏琦,范家成,熊莉,等.湖北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湖北体育科技,2011, 30(1):50-52.

[7] 张漓,魏良忠,洪志强,等.中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21(2):200-202.

[8] 匡晶,袁海平,史仍飞,等.摔跤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间若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监测研究[J].体育科学,2006, 26(5):37-40.

[9] 林丽雅,丛德全,张莉.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综合强化力量训练效果评价[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35(6):535-560.

[10] 严小虎,杨麟,崔冬冬.中国女足赛前训练指标分析与机能评定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4(3):138-140.

[11] 归予恒,陈文斌,曹文元.运用血清肌酸激酶值监控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承受力[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 23(2):180-184.

[12] 高瑞生,刘善云.天津男子橄榄球运动员高原冬训期间心率及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9, 35(5):393-395.

[13] Greenham G, Buckley JD, Garrett J, et al. Biomarkers of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periods of intensified, non-resistance-based exercise training in well-trained male athl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ports Med, 2018, 48(11): 2517-2548.

[14] Taisa Belli, Denise Vaz Macedo, Gustavo Gomes de Araújo, et al. Mountain ultramarathon induces early increases of muscle damage, inflammation, and risk for acute renal injury[J]. Front Physiol, 2018, 9: 1368.

[15] P B Travassos, G Godoy, H M De Souza, et al. Performance during a strenuous swimming s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blood lactate: pyruvate ratio and hypoglycemia in fasted rats[J]. Braz J Med Biol Res, 2018, 51(5): e7057.

[16] Di Blasio A,Izzicupo P,Tacconi L,et al.Acute and delayed effects of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resistance training organization on cortisol and testosterone production [J].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 2016, 56(3): 192-199.

[17] Fazio F,Assenza A,Tosto F,et al. Modifications of some acute phase proteins and the whit blood cell count in thoroughbreds during training[J].Veterinary Record, 2010, 167(10): 370-372.

[18] 肖梅,张敏,徐晓阳,等.广东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赛前机能水平监控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4): 25-26.

[19] 高瑞生,刘善云.天津男子橄榄球运动员高原冬训期间心率及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9,35(5):393-395.

[20] 冯雅丽,陈文鹤.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 87-89.

[21] Chiu YH, Lai JI, Wang SH, et al. Early changes of the anemia phenomenon in male 100-km ultramarathoners [J].J Chin Med Assoc,2015,78(2) : 108-113.

[22] 冯连世,冯美云,冯伟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3] 杨学达,李晓兰.陕西省女子举重夏训期间的血尿素氮、肌酸激酶的检测[J].中国应用生理杂志,2016, 32( 2) : 162-163.

[24] 尹玉娇,何少栖.大学生女子脚斗士运动员赛前训练监控中尿异常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 16(4):81-83.

[25] 孙振威,宋淑华,袁际学,等.云南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尿十项指标的变化研究[J].运动,2016(22):27-28.

[26] 王雅一, 李同建,金明,等.拳击运动员备战第12届全运会尿十项指标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5,19(2):63-67.

[27] 汪洋.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尿十项与训练负荷、恢复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8,5(12):87-93.

[28] 熊莉, 廖晶晶, 耿婷.湖北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备战全运会赛前尿十项分析评估[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2):1067-1069.

[29] Orrù S, Imperlini E, Nigro E, et al. Role of functional beverages on sport performance and recovery[J]. Nutrients, 2018, 10(10): 1047.`

[30] Castro-Sepulveda M, Ramirez-Campillo R, Abad-Colil F, et al. Basal mild dehydration increase salivary cortisol after a friendly match in young elite soccer players[J]. Front Physiol, 2018, 9: 1347.

Changing Characters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of Guangdong Male Hockey Players before the 14th National Games

Song Aijing, etal.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Training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of the State Sport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510663, China)

广东省体育局项目(编号:GDSS2020M008)。

宋爱晶(1982—),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机能测试、分析与评价。

段小平,硕士,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曲棍球酮体机能
对曲棍球比赛中短角球进攻得分重要性的探讨
曲棍球:持一棍而动全身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尿酮体“±”或“+”代表啥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用加法自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