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肇庆市老年群体健康养生路径研究

2023-10-10

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肇庆市太极拳广场

王 盈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肇庆市老年群体健康养生路径研究

王 盈

(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广东 肇庆 526100)

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科研方法,以肇庆市486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研究了疫情前后老年群体健身养生现状以及健康意识变化。相对于疫情前,老年群体健身运动次数增加明显,对健康养生资讯更加关注,健身走和广场舞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健身方式。特提出突出政府作用,提供政策保障;引进太极养生,提高受众基础;修缮增添老年健身器械,营造良好健身氛围等建议。

疫情常态化;老年群体;健康养生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流行性疾病一直都威胁着人类的日常生活[1]。2019年12月以来,一场比2003 年初暴发的“非典型肺炎”还要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开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2]。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这场疫情初始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本身身体免疫系统的下降以及对养生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他们成为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使人们的健身模式悄然发生改变[3]。现如今,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在后疫情时代下,健康养生的路径也会变的丰富起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500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通过搜集相关数据来研究后疫情时代下肇庆市老年群体的健康养生路径。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与部分老年人交谈并且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关问卷。针对调查问卷题目能否被调查者理解,笔者特与两位本地学生一起发放问卷。在正式调查前于2021年10月进行预调查。通过预调查的50份有效分卷,利用SPSS22.0进行信度检验,测得克朗巴哈系数为0.857.说明问卷信度可以用于本次实证研究。2021年11月开始,陆续在肇庆市牌坊广场、肇庆碧莲湖公园、高要金沙咀国际广场、肇庆市波海公园、益华国际广场、万达广场、儿童乐园、中华茶楼等老年人比较多的聚集地发放问卷500份,共回收5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486份,问卷有效率97.2%。

1.2.2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比疫情前后肇庆市老年群体健康养生方式的变化以及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探讨养生方式的发展轨迹。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肇庆市目前尚有常住人口411.36万,60岁以上老人占16.41%。由表1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486位老人中, 男性为201人,女性略多于男性,为285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笔者选择发放的地点多为公园以及广场,尤其是傍晚时分,广场舞人群聚集,女性活动人数多于男性就很正常了。从年龄结构上看,60岁—69岁之间的占大多数,比例为48.2%,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调查的人群逐渐递减。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仅有70人。一方面由于身体原因,使其不能长时间活动,另一方面,健身养生方式的局限性也遏制了这一人群的活动热情。从文化程度上看,由于这一特殊人群都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学历层次比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71%。本科或专科学历成为所有调查对象中的最高学历,仅有29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身体比较健康以及健康人群分别为165人和126人,但也有10.1%的老年人被疾病缠身。这也从侧面说明老龄化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老龄化人群的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期[4]。预计到 2025 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3亿人,到 2050 年将达到 4.8亿人,如何使得老年人主动去追求健康,让老年人寻得适宜的健身养生方式也成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2.2 疫情前后肇庆市老年群体健康意识对比分析

本文所阐述的健康意识主要是指老年人为使自己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所具备的健康养生理念,包括健身次数、健康养生资讯关注度等方面。

2.2.1 疫情前后老年群体健身次数对比分析

疫情来临之前,大部分老年人对健身活动的参与次数不是太高,主要是儿女们工作繁忙,留下孙子、孙女没人照看,只能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因此用于健身的时间也就变得奢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把动的运动方式转移都静的养生项目上来,比如说太极拳、太极剑。还有部分老人以麻将,象棋为主要方式。而广场舞确是女性群体的最爱,这一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69岁之前。从图1可以看出,疫情来临之前,213位老年人每周运动次数为2次及以下,只有91人能够坚持每周5次及以上的运动量。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尤其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关注养生节目,开始慢慢改变以前不好的生活作息,逐渐的增加了自己的锻炼次数。

图1 老年群体健身次数折线图

2.2.2疫情前后老年群体健康养生资讯关注度对比分析

图2 老年群体健康养生资讯关注程度折线图

从调查结果来看,收看电视养生节目成为老年群体获取健康养生资讯的主要渠道,其次就是通过与老年群体组织的沟通交流获得,选择看报纸,听广播的就比较少了。从图2可以看出,在疫情前后人们对于健康养生资讯的关注程度是有多提高的,而且提高幅度很大。如果按照从非常关注到从不关注分别赋值5分—1分,那么疫情前的平均分为3.63分,而随着疫情的发展,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到疫情后平均分达到了4.05分。

2.3 老年群体健康养生方式分析

后疫情时代,老年群体更加注重身体锻炼。在参与调查的486位老年人中(表2所示),男性最喜欢的健身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健身走、气功和球类运动,女性最喜欢的健身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广场舞、健身走、太极拳。对于身体条件稍差的老人,无法去做剧烈点的运动,只能在公园或健身步道上进行健身走,这也就是健身走能成为所有老年人喜欢的健身方式的原因。女性老年人最喜欢的健身方式非广场舞莫属,这种参与度高,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项目,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增加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表2 老年群体健康养生方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后疫情时代,老年群体逐渐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健身次数从疫情前的每周2次及以下提高到了每周3-4次。

3.1.2 老年人获取健康养生渠道的主要方式是收看电视节目,随着疫情常态化,老年群体对于健康养生资讯的关注程度由疫情前的一般关注提高到了比较关注。

3.1.3 老年群体的健身方式中,女性老年人更喜欢韵律比较优美的广场舞运动,男性老年人更喜欢健身走运动。

3.2 建议

3.2.1 突出政府作用,提供政策保障

根据现阶段工作实践进行分析,传统的养生运动是融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风向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倾向影响了传统的养生运动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具体融入效果。从现在的分析来看,政府活动的具体展开有必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政府要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强调传统的养生措施。如果有足够的经费,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根据传统养生运动的具体实施,进行相关资源的筹措、业务人员的培养等,这样传统养生运动的发展就有了更稳定的支持力。简而言之,经费问题是传统的养生运动融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政府需要积极解决经费问题。第二,政府可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实现传统养生运动的普及。在工作实践中,政府积极动员有关部门、社会相关组织等,实现传统养生运动价值宣传,不断组织养老机构参加传统养生运动宣传实践。使得传统的养生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更加突出。第三,政府可以通过相应政策实现对传统养生运动的扶助,并将其引入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传统的养生运动的整体发展效果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简而言之,传统的养生运动要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6]。这样,传统养生运动发展的理论研究才能不断深化,其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肯定。

3.2.2 引进太极养生,提高受众基础。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也指出: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操(舞)、健步走、太极拳(剑)、骑行、跳绳、踢毽等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大力推广传统养生健身法[7]。太极拳是—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感受其精髓和内涵,才能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直谛,起到陶冶心性品质的效果。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单公布,太极拳名列其中,至今已有较大的受众基础。太极拳的创作受阴阳五行学说的理念启发,虽动作缓慢,但却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在调查中虽然有一部分老年群体比较热衷于太极拳,但是其受众基础不够,并且其动作要领拿捏不到位,主要原因还是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培养类似于太极拳、太极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把这项运动普及出去,从而带动更多群体去参与进来。

3.2.3 修缮增添老年健身器械,营造良好健身氛围

目前,老年人的健身器械严重落后,并且大部分已遭到损坏,在疫情环境下,老年群体是弱势群体,除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各类疾病趁虚而入。还应该引导老年人进行健身运动。维护老年人的职责不仅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也是社区的责任,在疫情环境下,社区要做好老年群体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8]。还可以在社区适当增加简易健身器械,供老年群体适用,还可以联系电台广播部门拍摄健身养生节目,让老年群体从中获益。

[1] 柴云龙. 主动健身养生 共同战胜疫情[N].中国体育报,2020-02-26(005).

[2] 新华社.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1-20].http://www.gov.cn/xinwen/2020-01/20/content_5471057.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3] 蔡诚.后“非典”时代公共卫生体系建构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4] 杨伊宁,励建安.应对老龄化社会:协同构建医养融合的养老新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9(02):73-78.

[5]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 2021[5-11].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0.html.

[6] 李梦桐,张晨昕,李金龙.试析中庸之道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0):69-74.

[7] 程元.传统养生体育融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7):251-253.

[8] 龚正伟,刘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我国体育治理方略[J].体育学研究,2020,34(02):34-40.

Research on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Path of the Elderly in Zhaoq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WANG Ying

( Guangdong Technology College,Zhaoqing 526100,Guangdong,China)

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疫情时代下肇庆市老年群体健康养生路径研究”(20ZC—43)。

王盈(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肇庆市太极拳广场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在广场上玩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肇庆市排舞运动的推广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