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比较

2023-10-09吴凤菊

会计之友 2023年19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

吴凤菊

【摘 要】 绿色投资能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文章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绿色投资领域1992—2022年的高质量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发文数量看,2016年后国外绿色投资文献呈井喷式增长,而国内文献增长不快;从发文作者看,国内高产作者的发文时间明显早于国外作者,但依据普赖斯定律判断国内外都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从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看,国内外文献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从研究前沿看,国内文献更多关注环境规制、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等,国外文献则较多关注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度。为推动国內绿色投资研究,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国内学者应提升绿色投资研究热度,形成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丰富已有研究方法,促成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关注国际环境法规变化,优化中国绿色投资政策研究。

【关键词】 绿色投资;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中图分类号】 F234.3;F2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19-0111-09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绿色投资是解决环境问题、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世界各国近年来都高度重视绿色投资,如欧盟筹集1 050亿欧元打造“绿色产业”,美国计划在清洁能源研发上投资5 500亿美元,韩国推行“绿色增长”振兴经济战略,日本建立“低碳社会”推进绿色经济。绿色投资作为一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投资模式,对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绿色投资的概念方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界定。从企业的视角看,绿色投资常被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投资,Voica et al.[ 1 ]认为绿色投资是指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清洁环境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的低碳投资。从金融机构的视角看,绿色投资即“绿色金融”,李晓西等[ 2 ]认为绿色金融是以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信贷、保险、证券、产业基金等金融活动。绿色投资的动机方面,崔秀梅[ 3 ]认为企业绿色投资驱动机制有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道德驱动三种。武立东和周亚拿[ 4 ]从声誉管理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绿色投资行为的动机,发现绿色投资是企业声誉管理的选择。绿色投资的影响因素方面,外部货币政策[ 5 ]、媒体监督[ 6 ]、分析师关注[ 7 ]及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产权性质[ 8 ]等对企业绿色投资影响显著。绿色投资效率方面,肖黎明和李秀清[ 9 ]发现绿色证券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绿色投资的后果方面,曾胜和张明龙[ 10 ]认为绿色投资对碳排放强度有“倒U型”或“倒N型”的影响,而更多学者则认为绿色投资能显著改善企业环境绩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与循环经济耦合协调,更好地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 11 ]。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学者从绿色投资的定义、动机、影响因素、投资效率、后果等不同方面进行了众多研究,但运用计量工具对绿色投资文献进行可视化比较分析的论文很少。量化的知识图谱能客观地展示绿色投资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演变路径,从而更好地促进绿色投资未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运用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从发文量、作者、研究热点等角度,对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知识图谱和聚类归纳,客观展示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的异同,为推动我国绿色投资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因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促使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投资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故而后续对国内外文献的比较分析侧重于企业绿色投资视角。本文研究的绿色投资,也称为环保投资,通常指企业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的投资,进而改善环境绩效,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权威性,国外数据来源于美国科学网WOS中的核心合集数据库。在WOS数据库中,以“green investment”or“environmental investment”为主题词,文献类型设置为论文,索引设置为SSCI,时间跨度设置为1992—2022年,共检索到11 041篇文献。为保证文献的代表性,将Web of Science类别和出版物标题均设定为排名前五,最终检索得到2 506篇外文文献。

国内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网络出版总库。在高级检索中,以“绿色投资”或者“环保投资”为主题词,并选择影响力较大的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检索得到1 086篇文献,手动剔除会议通知、征稿、新闻报道、评论等非研究性文献,最终得到1 029篇中文文献。检索时间跨度为1992—2022年,检索日期截至2022年11月28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绿色投资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进行可视化比较分析。研究工具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两款软件。CiteSpace是一款可视化软件,被当前学术界广泛认可和应用,目前已经过数个版本的更新与优化。VOSviewer虽然目前应用不太广泛,但该软件在图谱绘制方面比CiteSpace更有优势。因此,本文同时采用这两款软件,从作者、关键词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出作者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突变图谱等,比较近30年国内外绿色投资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化路径,以期对国内学者未来绿色投资研究提供借鉴。

三、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的基本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历年的发文量能反映出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程度。国外最早的绿色投资文献出现在1971年,而国内最早的绿色投资文献在1992年。为便于比较,本文将时间统一界定为1992—2022年,利用Excel对国内外的发文量进行统计绘图,如图1所示。2006年之前,国内外的发文量都不多;2007—2015年,国内外的发文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出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绿色投资。2016年之后,国外的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全球178个国家在2016年一起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在当年召开的G20峰会上将“绿色金融”议题首次写入会议公报,绿色投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比国外,国内的发文量2016年后增长并不快,甚至2019年还下滑到仅8篇,但2020年迅速增加到41篇,2021年达到60篇。究其原因,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并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发文趋势上看,国内外都呈增长态势,反映出学术界对绿色投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国内发文增速明显低于国外。

(二)发文作者分析

分析发文作者可以了解该领域学者的总体状况,并探究是否形成核心作者群。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分别对国内外绿色投资的样本文献进行处理,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国内外高发文作者(因篇幅限制仅列出前5名,如表1所示)。国外前5名作者的总发文数量为60篇,国内为63篇,相差不大。从时间上看,国外高产作者发文主要集中在近5年,而国内高产作者发文多在10年前,反映出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绿色投资研究的关注度不如国外高。

普赖斯定律认为,当某个研究领域的所有核心作者发文量达到总发文量的50%时,表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而发文最少的核心作者依据公式M=0.749×(Nmax)1/2计算,其中Nmax指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由表1可知,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是逯元堂,发文21篇,根据公式计算出M为3.43,表明发文量大于3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经统计,国内样本文献中核心作者共发文195篇,占比为19.60%,并未达到50%,表明国内绿色投资领域并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而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是Murshed Muntasir,发文量为16篇,计算出M为3.16,表明发文量大于3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国外样本文献中核心作者共发文358篇,占比为31.77%,虽然高于国内核心作者发文的占比,但仍未达到50%,同样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

四、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某一领域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代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进行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为清晰地展示绿色投资领域的主要关键词,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形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和图3所示。图谱中节点表示關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频次出现的高低。为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并反映出高频关键词的具体频次,本文还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根据结果整理出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因篇幅所限仅列举前5个,如表2所示)。

由图2和表2可知,从关键词节点大小和出现频次上看,国内文献排名前三的高频关键词为“环保投资”(193次)、“绿色投资”(73次)、“环境保护”(39次)。中介中心性指标反映该关键词在网络中的中介作用,一般把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认定为核心关键词。由表2可知,国内文献中频次排名前三的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1,表明这些关键词不仅是国内绿色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且对其他关键词起到重要的引领和中介作用,可见国内学者重视环境保护,依靠环保投资和绿色投资,推动企业转型绿色发展。

由图3和表2可知,国外文献排名前三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CO2 emission”(561次)、“Impact”(507次)、“Renewable energy”(473次)。但中介中心性不低于0.1的关键词只有“CO2 emission”,其他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偏低,表明与国内文献相比,国外文献研究比较分散,并未形成学者关注程度较高的核心关键词。从研究频次看,国外学者更多关注环保影响、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为深入分析绿色投资领域共性的研究热点,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运用LLR算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Q值表示聚类模块值,Q>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值代表聚类的平均轮廓值,S>0.5表示聚类合理,S>0.7意味着聚类令人信服。图4中,Q值为0.7574>0.3,表明聚类结构显著,S=0.9166>0.7,说明国内文献聚类结果令人信服。图5中,Q值为0.4987>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S=0.8136>0.7,表明国外文献聚类结果令人信服。

按照同质性原则,利用图4和图5中显示的聚类标签,结合每一聚类中的其他核心关键词,归纳出国内外绿色投资领域的研究重点,如表3和表4所示,从中可以发现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既有共同的地方,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

1.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

(1)绿色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即绿色经济。国内文献包括#3环保产业、#4环境与经济、#5经济增长三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环保产业、投融资、经济增长等。国外文献包括

#0 financial performance(财务业绩)、#1 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两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impact(影响)、investment(投资)、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等。如佟贺丰等[ 12 ]通过情景仿真分析,发现中国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曾胜和张明龙[ 10 ]则认为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U型”或“N型”的非线性影响。Starr[ 13 ]认为绿色投资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故而绿色投资被称为“三重盈余”投资。可见,国内外学者都非常关注绿色投资对经济的影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绿色投资对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少数学者发现绿色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2)绿色投资的对象及途径。国内文献包括#6工艺和设备、#7节能减排两个聚类,主要关键词有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国外文献有#2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4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发展分析)、#5 emissions trading(排放交易)三个聚类,关键词有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等。如廖显春等[ 14 ]认为企业绿色投资的对象是清洁项目。Musibau et al.[ 15 ]指出企业应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提高能源效率以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可见,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绿色投资的对象是清洁项目及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应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使用低耗能技术等途径刺激绿色投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国内外文献不同的研究热点

(1)国内文献研究的侧重点。由表3和表4可知,相比国外文献,国内文献在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影响因素上关注较多,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绿色金融对应#1绿色投资聚类,主要有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等关键词。王康仕等[ 16 ]实证考察了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发现绿色金融不仅有直接投资增长效应,还能通过缓解企业债务期限错配产生间接投资增长效应。绿色投资的影响因素包括#0环保投资、#2环境保护两个聚类,涉及环境规制、产权性质、媒体监督等关键词。张济建等[ 17 ]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投资显著正相关,而正面媒体报道能使环境规制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且国有控股公司受媒体监督的影响更大。覃予和王翼虹[ 18 ]认为环保投入与技术创新是企业绿色投资的两种方式,强化环境规制会激励企业投资更多技术创新替代环保投入。

(2)国外文献研究的侧重点。相比国内文献,国外文献在优化对策与环境法规方面研究较多,包括#3 optimization(优化)、#6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环境法规)两个聚类,涉及的关键词有model(模型)、environmental regulation(环境法规)、policy(政策)等。Ahmadini et al.[ 19 ]提出建立绿色投资的多项目多目标库存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有4个:最大化利润率与总回购量,最小化系统持有成本,最小化每周期库存系统产生的总废物,最小化因绿色投资而产生的总惩罚成本。

五、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及前沿分析

追踪某一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及研究前沿,可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国内外文献的关键词突变图谱,分析关键词的突变强度和持续时间,探索绿色投资领域研究熱点的演化路径及研究前沿。

(一)国内绿色投资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及前沿

如图6所示,2007年之前,国内学者较为关注投融资和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关注程度并不高。2008年环境保护、环保产业和环境污染等关键词突变出现,尤其环境保护的突变强度最高,表明大批学者开始密切关注环境保护。2009年开始,学者的研究热点演变为经济增长和绿色经济,注重绿色投资对经济影响的研究。2011年又突变出现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等关键词,但持续时间不长。从突变持续时间看,2015年之前,只有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超过5年,表明大量学者持续关注如何发展环保产业,并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2015年之后,学者研究的热点转向环境规制、绿色债券、绿色金融、环保投资等,这些关键词的突变强度均超过5,体现出这一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从突变时间看,环境规制、绿色金融、产权性质、绿色投资4个关键词的突变年份持续到2022年,尤其绿色投资,从2020年开始突变出现,反映出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

(二)国外绿色投资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及前沿

从图7来看,energy efficiency(能源效率)、cost(成本)、sustainability(持续性)、industry(工业)4个关键词出现时间较早,且突变持续时间达20年之久,表明国外学者早期长年关注能源利用效率及工业可持续发展。2011—2018年,system(系统)、energy(能源)两个关键词突变强度超过了20,表明这段时期学者集中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关注能源利用。2019年之后,国外学者研究热点演变为financial development(金融发展)、trade openness(贸易开放度)、emission(排放)、trade(贸易)等,前面两个关键词突变强度较大,体现出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从突变时间看,金融发展和贸易这两个关键词突变持续到2022年,反映出国外学者近期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金融和贸易促进绿色投资,这是国外绿色投资领域的研究前沿。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两款文献计量软件,选取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科学网(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2—2022年绿色投资研究的高质量文献,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从发文数量看,国外绿色投资研究早于国内,2015年之前,国内外的发文量呈缓慢增长趋势。2016年之后,国外文献数量井喷式迅猛增加,但国内文献2016—2019年不增反降,发文量在2019年出现拐点,2020年因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发文数量反转增加。

第二,从发文作者看,国外高产作者发文时间集中在近5年,国内高产作者发文时间大多在10年前,表明近些年国内学者对绿色投资研究热度下降。依据普赖斯定律,国内外都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但国外核心作者发文量的占比高于国内核心作者。

第三,从研究热点看,根据关键词词频分布及共现图谱可知:国内文献中,环保投资、绿色投资、环境保护等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和频次较高;国外文献中,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及环保影响等关键词的频次较高,但中介中心性都很低,反映出国外研究热点较为分散。结合关键词聚类图谱,本文归纳出国内外文献既有共同的研究热点,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共同研究热点:一是绿色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绿色投资对经济有积极促进作用;二是绿色投资的对象及途径,国内外学者主张投资绿色能源,依靠节能减排、使用低耗能技术等途径推动绿色发展。从不同研究热点看,国内文献侧重研究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影响因素,国外文献在优化对策与环境法规方面研究较多。

第四,从研究热点演化路径看,国内文献研究的热门关键词为投融资和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环保产业、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绿色经济——环境规制、绿色金融、绿色投资。从关键词突变强度和持续时间看,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环保产业、环境规制、绿色金融,且持续时间较长。国外文献研究热点为工业和能源效率——系统、能源——排放、金融发展、贸易开放度,研究热点相对分散。从突变强度和持续时间看,系统、能源、金融发展等关键词持续多年受到大批国外学者关注。

第五,从研究前沿看,国内文献近两年更多关注环境规制、绿色金融、产权性质、绿色投资、碳中和等,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不同视角研究如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实现“双碳”目标。国外文献则较多关注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度,研究如何通过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并借助金融发展推动绿色投资。

(二)启示与建议

基于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的对比分析,取长补短,对国内绿色投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绿色投资研究热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

從国内外发文数量的趋势及发文作者来看,相比近年国外绿色投资文献数量的暴增,国内相关文献在近5年的增速明显变缓,核心作者的高产期都在2015年之前。加大绿色投资,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 1 ],还能提升居民绿色福利,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号召。因此,应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形成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充分发挥核心作者的引领作用和科研“集群效应”,提升我国学者绿色投资研究的热情,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

2.深化绿色投资理论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从国内外绿色投资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来看,国外文献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环境外部性理论、污染避风港假说等经典理论,而国内绿色投资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很多理论直接从国外引入。但我国环境治理历程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直接套用国外的绿色投资理论并不合适。如EKC曲线是西方学者根据发达国家“先发展,后保护”的经验提出的,而我国工业化道路是“边发展,边保护”,EKC曲线在我国是否适用值得商榷[ 20 ]。因此,我国学者应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的精髓,深化绿色投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投资理论体系。

3.丰富已有研究方法,推动绿色投资研究

剖析前述反映国内外研究热点的主要文献,并参考表3中的前三大关键词可知,国内外学者对绿色投资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通常在获取大量研究对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定量分析的手段进行研究,最终归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更好地推动绿色投资研究,建议丰富现有研究方法,增加案例研究法及实验研究法,这两种方法能够反映出公司绿色投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揭示绿色投资的深层机制和动态过程。将多种互补性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可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及应用性,进而更全面地揭示绿色投资的提升机制。

4.不断拓展绿色投资学科外延,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根据前述检索文献时排名前五的国内外出版物类型及标题可知,国内绿色投资文献通常涉及经济学、资源环境科学、政治学、金融学这几类学科,国外文献在此基础上还涉及社会学、数学、农业等学科。综合多种学科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更好地运用系统性思维深化绿色投资研究。建议国内绿色投资研究不断拓展学科外延,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金融学、社会学、资源环境科学、数学等学科,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5.关注国际环境法规变化,优化绿色投资研究

根据前述国内外研究热点的比较分析可知,国外学者在优化对策与环境法规方面研究较多,而国内学者在绿色投资影响因素方面关注较多。我国企业绿色投资一方面要遵守国内的环境法规或政策,另一方面要遵循国际环境公约。2016年我国和其他177个全球缔约方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国际环境法规必然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绿色投资。因此国内学者应密切关注国际环境法规变化,优化绿色投资政策研究,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使企业加大绿色投资,推动我国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VOICA M C,PANAIT M,RADULESCU I.Green investments between necessity,fiscal constraints and profit[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22:72-79.

[2]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李晓西,等.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20(10):30-40.

[3] 崔秀梅.企业绿色投资的驱动机制及其实现路径:基于价值创造的分析[J].江海学刊,2013(3):85-91.

[4] 武立东,周亚拿.声誉管理视角下企业绿色投资行为动机研究:来自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规避的证据[J].管理学刊,2021,34(4):64-77.

[5] 吕明晗,徐光华,沈弋.货币政策与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管理,2019,41(11):55-71.

[6] 辛宇.环境规制对绿色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媒体监督视角[J].会计之友,2019(14):91-96.

[7] 周亚拿,武立东,王凯.分析师关注与企业绿色投资:声誉管理还是业绩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21(3):157-162.

[8] 唐国平,李龙会.股权结构、产权性质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3(3):93-100.

[9] 肖黎明,李秀清.绿色证券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六大高耗能行业上市企业的检验[J].金融监管研究,2020(12):78-97.

[10] 曾胜,张明龙.绿色投资、碳排放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的非线性关系检验[J].西部论坛,2021,31(5):69-84.

[11] 康晓虹,赵立娟,红花,等.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以内蒙古为例[J].会计之友,2022(2):70-75.

[12] 佟贺丰,杨阳,王静宜,等.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展望: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情景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6):20-34.

[13] STARR M A.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and pro-social change[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6,42(1):51-73.

[14] 廖显春,李小慧,施训鹏.绿色投资对绿色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2):148-157.

[15] MUSIBAU H,YANOTTI M,VESPIGNANI J,et al.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West African economy:MM-quantile and 2SLS approach[R].Working Papers,2021.

[16] 王康仕,孫旭然,王凤荣.绿色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与绿色企业投资[J].金融论坛,2019,24(7):9-19.

[17] 张济建,于连超,毕茜,等.媒体监督、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投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18(5):91-103.

[18] 覃予,王翼虹.环境规制、融资约束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化投资路径选择[J].财经论丛,2020(10):75-84.

[19] AHMADINI A A H,MODIBBO U M,SHAIKH A A,et al.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ling of sustainable green supply chain in inventory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J].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2021,60(6):5129-5146.

[20] 王俊楠.绿色投资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国内酒店品牌管理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专家知识图谱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