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就业平等性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
——一个同时考虑非货币效用的分析框架
2023-10-09徐志刚赵小松
徐志刚 赵小松 刘 静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跨省迁移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有悖经典劳动力迁移理论的现象。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因是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学界也普遍认同城乡收入差距的推拉力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就业。考虑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的非农就业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出至省外发达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概率较低。
然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无法全面地解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迁移现象。一方面,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长期保持着人口净流出态势,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跨省迁移(刘志敏等,2017)。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9.01%降至2014年的8.02%,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历年累加的人口净流出规模达到219万人,比2000年的40.4万人扩大了5倍(杨玲,张新平,2016)。另一方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如云南、青海、新疆等省(区、市)的人均GDP仅为1.6万元、2.4万元、2.5万元(1)数据来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但其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却很低,分别为3.2%、2.7%、0.8%(2)作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显著低于6.22%的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当存在除了地区间收入差距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了劳动力的跨省迁移。对上述农村劳动力迁移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流动规律的认识,也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家庭和区域收入差距缩小,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必须从微观层面去剖析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动机与过程。现有的托达罗模型无法直接解释上述现象,其原因与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关。根据该模型,农村劳动力是否迁移并非取决于城乡实际工资差异,而是取决于城乡预期工资差异,预期工资差异包括实际工资差异与劳动者个体就业概率的差异。该理论的两个假设限制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解释。第一,该理论假设劳动力迁移的决策目标是货币效用。但事实上,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迁移两地间饮食和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等差异带来的非经济收益(Sjaastad,1962)。因此,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目标应当是经济收益带来的货币效用和文化差异等带来的非货币效用之和的最大化。非货币效用考虑的缺失可能会限制对文化差异和冲突明显地区间的劳动力迁移的理解。第二,该理论和模型只是假设迁出和迁入两个地区之间存在工资差异,就业概率差异主要来自劳动力个体,地区间的劳动力市场都是竞争充分和有效的。但现实中,中国不同区域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就业平等性差异很大,这无疑会对劳动者的就业概率、所能得到的工作和工资等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其迁移的货币效用和决策。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拓展了托达罗模型,把劳动力迁移非货币效用引入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的目标函数,将区域文化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就业平等性差异作为决策的外部约束条件,探究地区文化差异和就业平等性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并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两省际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前述现象进行解释。
相较现有研究,本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边际贡献:第一,通过分解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的目标函数,刻画平等就业环境通过影响就业与收入,进而影响劳动力迁出率的过程,补充了有关劳动力迁移的研究;第二,将非货币效用纳入托达罗模型,明确其对劳动力迁移的负向作用;第三,纳入少数民族语言变量,扩展了方言距离的测度范围,丰富了文化指标的内涵。
二、考虑非货币效用与就业平等环境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迁移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经典理论与研究文献(Shen,2012;Zhao et al.,2014;Falck et al.,2018;张广胜,田洲宇,2018)。早期的文献集中于探讨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影响,认为地区间收入差距是主要推动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文化因素对劳动力跨区迁移行为同样具有显著影响。例如,Falck等(2012)采用德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语言相似性来衡量方言距离,通过拓展引力模型发现语言相似性对跨地区移民流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李秦和孟岭生(2014)发现,中国劳动力流动同样受到地区间语言与文化差异的显著影响,劳动力倾向于流向拥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地区。刘毓芸等(2015)利用中国方言分区数据构建劳动力跨方言区域流动的县级数据库,重点探究了劳动力在方言区内和跨区的流动现象,发现方言距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倒U形。钟甫宁(2021)则认为,文化传统和语言民族等人文因素对迁移成本的高低也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地区间文化差异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劳动力跨区迁移,例如阻碍社会关系网络构建、降低沟通交流效率、影响迁移人口生活效用等。首先,劳动力在迁入地往往面临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新构建,以方言复杂程度为代表的文化冲突无疑会增加其构建发展关系网络的难度(章平,莫雪艳,2021),进而降低城镇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收入,并阻碍外来劳动力进入高收入行业(马双,赵文博,2019)。其次,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冲突既不利于不同群体间沟通交流学习,又影响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信任程度(黄玖立,刘畅,2017),增加劳动力交易成本。最后,劳动力对迁入地的社会文化认同、生活习惯适应、精神情感向往是影响劳动力流入的“迁入门槛”。李东阳和樊春良(2020)发现,基于迁出地环境的熟适性而对迁入地陌生环境可能出现的心理负担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行为。同时,也有研究发现,缓解文化冲突的公共政策如文明城市评比、推广普通话等显著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王麓淙等,2020;朱金鹤等,2021)。
据此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跨省迁移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迁移成本过高造成的,其中,因方言和生活观念差异造成的负向非货币效用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假设农村劳动力的目标单纯是追求货币收入来解释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在多数情况下是合理可行的,但在劳动力迁入地收入较高并开始要求社会认同或者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文化冲突较大时,同时假设迁移目标包括非货币效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建立解释能力更强的迁移决策分析框架时,需要假设迁移决策的目标是迁移前后货币效用和非货币效用之和。其中,货币效用主要取决于两地之间货币收入的差值,这一货币收入差值除受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就业数量差异影响外,还受两地劳动力市场就业环境决定的平等就业权利和获取公平报酬差异的影响(钟若愚,屈沙,2019);而非货币效用则取决于与货币收入无关的两地工作和生活感受之差,比如两地饮食和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等的差异。
此外,货币效用虽基于两地之间的货币收入差异,但本质上还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就业平等性,即劳动力能否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能否获得平等的工资待遇(戴勇,2011:17-18)。前者要求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信息的及时有效性,而后者强调劳动力应当享有公平的就业制度保障。考虑到信息的自由流动是市场最关键的优势(Hayek,1937),平等就业性差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搜寻工作的交易成本上升,就业概率水平处于低位(周先波等,2016)。同时,当就业保障制度不完善时,作为非正式制度的资源分配方式——社会资本将发挥重要作用。寻租、垄断等行为极易导致机会不平等,权力者及其社会关系控制资源的获取机会并得到超额回报(边燕杰,2006),致使劳动力无法获得与其人力资本相匹配的劳动报酬。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较多正是因为其无法在本地城市部门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回报,导致跨省迁移有明显的正向货币效用。因此,本文引入平等就业环境概念,用以测度地区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信息的及时有效程度与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水平。
借鉴托达罗模型,本文构建一个由两地文化差异与平等就业性差异共同决定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理论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从迁出地流向迁入地的决策取决于迁移的总效用Ut,总效用Ut由货币效用Um与非货币效用Un组成,即:
Ut=Um+Un
其中,货币效用取决于两地间货币收入的差距,即考虑了迁移成本的两地实际净收入差异W,即:
实际净收入差异W=迁入地实际净收入W2-迁出地实际净收入W1
本文假设农村劳动力在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实际净收入W1、W2为关于就业概率、人均工资水平与当地生活成本的线性函数:
Wi=P(mi;Z)Yi-Ci,∂P/∂mi>0
其中,P(mi;Z)为地区就业概率,mi为地区平等就业环境,P(mi;Z)是关于mi的单调增函数,Z为其他影响就业概率的因素;Yi为地区人均工资水平;Ci为地区生活成本。i=1时,表示该地区为迁出地;i=2时,表示该地区为迁入地。
因此,货币效用Um可表示为:
Um=Um(W2-W1)
假设非货币效用Un由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文化冲突决定,可表示为:
Un=Un(D;K),D≥0,∂U/∂D<0
其中,D为两地间的文化冲突,K为其他影响劳动力文化适应能力的因素。由于两地间文化差异越大,劳动力在工作生活中付出的迁移成本越高,非货币效用明显为负,即Un是关于D的单调减函数。因此,Ut可表示为:
Ut=Um+Un=Um{[P(m2;Z)Y2-C2]-[P(m1;Z)Y1-C1]}+Un(D;K)
=Um[P(m2-m1;Z)Y2+P(m1;Z)(Y2-Y1)+(C1-C2)]+Un(D;K)
令m2-m1=Δm,Δm表示两地间平等就业环境差异,Δm>0表示迁入地就业环境好于迁出地,故上式可简写为:
Ut=Um[P(Δm;Z)Y2+P(m1;Z)(Y2-Y1)+(C1-C2)]+Un(D;K)
分别对Δm、D求偏导数可得:
∂Ut/∂Δm=∂P(Δm;Z)/∂Δm*Y2>0
∂Ut/∂D=∂Un(D;K)/∂D<0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有待检验的研究假说。
假说1:平等就业环境差异越大,则农村劳动力在两省之间迁移概率越高。本省平等就业环境较差会促使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至平等就业环境较好的省份。
假说2: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有负向作用。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迁往文化冲突较小的省份。
三、计量经济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计量经济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本研究建立如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区域平等就业环境差异与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
Mijt=α+βmarketijt-1+γcultureijt+δXijt+uij+εijt
其中,Mijt表示t时期从迁出地i省到迁入地j省的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marketijt-1表示t-1时期的迁出地i省与迁入地j省之间的平等就业环境差异;cultureijt表示t时期迁出地i省与迁入地j省之间的文化冲突;Xijt表示一组影响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控制变量,包括时间趋势、省际人均GDP差值、省际失业率差值、省际居民住宅购买能力差值、两地省会间驾车距离及两地是否为邻省、迁出省人力资本、迁入省是否沿海地区、迁入省是否边疆地区、是否南北方跨区迁移等;α为常数项;β、γ、δ、θ为待估参数;μij为控制省级层面随时间不变但因省份而异的不可观测因素;εijt表示特异扰动项,表示因省份而异并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
对于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可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来进行参数估计。统计学上一般使用Hausman检验来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用模型,其原理是检验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非观测效应是否相关,若相关则使用固定效应估计,否则使用随机效应估计。因此,本文首先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进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二)变量与数据
1.被解释变量: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
本文参考现有文献及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口径,将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定义为农村户籍的劳动力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且跨越省级行政边界(3)本文中劳动力迁移并非永久迁移,是指户口登记地与流入地不一致且持续半年以上的跨省迁移人口(包括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至一年、一至二年、二至三年、三至四年、四至五年、五至六年、六年以上)。。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资料将居民按照户口登记地类型划分四类,即“乡”“镇的居委会”“镇的村委会”及“街道”,并依据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同统计省内、省际迁移人口。本文将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资料中户口登记地为“乡”和“镇的村委会”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跨省迁移劳动力视为农村户籍跨省迁移劳动力。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计算全国各省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本文所用数据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两配对的省际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面板数据。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本省以外的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两配对,有930对组合,2000年和2010年两期共有样本1 860条。
2.平等就业环境: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
基于前文理论分析,本文选取市场化指数中的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测度各省的平等就业环境。原因在于:首先,平等就业环境的主要含义是劳动力能够获得平等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这要求在就业获取与岗位晋升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人力资本而非社会资本,而中介组织的发育能够降低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劳动力获得公平的就业和晋升机会。其次,平等就业环境的实现还取决于劳动力市场规制,即当平等就业机会受到社会资本等因素侵占时劳动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可能性,而法律制度环境建设可以保证劳动力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本文借鉴樊纲等(2003)建立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包含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选取各个省份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变量构建市场化指数来测度区域内平等就业环境。
3.文化冲突:方言距离
由于文化所包含的内涵丰富且难以度量,本文参考现有文献(李秦,孟岭生,2014;刘毓芸等,2015;鲁永刚,张凯,2019)的做法,选取语言作为文化的代理变量。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进行思想沟通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形式。语言的相似性不仅可以促进不同经济主体沟通交流,消除沟通障碍,还可以提升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搜寻效率(Chiswick &Miller,1998)。另一方面,语言也是社会成员相互辨识地域身份和族群归属的重要依据,是地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外在表现形式(金江等,2018)。迁出地与迁入地语言背景不同时,劳动力融入新环境的难度更大,遭遇文化冲突的概率更高。
参考《中国语言地图集》,将中国语言区划分为四级:汉语、少数民族语言—语言大区—语言区—语言片。通常一个县为一个语言片,因此本文采用语言片作为基本单元,将省行政单位视为县行政单位的集合。参考刘毓芸等(2015)的研究,通过赋值得到县与县之间的语言距离,再根据各县的人口加权,加总得到省际语言距离。方言分区来自《中国语言地图集》,各县所属方言片来自《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附录“全国各县市汉语方言系属简表”,各县市人口数据来自2000年、2010年全国各县市人口统计资料。此外,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少数民族语言卷》,一半以上少数民族语言并无通用文字,转用汉语比例极高,且具有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也仅在民族自治地区有限使用。因此,本文仅选取有传统文字并在全民族通用的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朝鲜语等五种少数民族语言。
具体赋值规则如下:以每个县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者确定该县所属语言片,当两个县属于同一语言片时,语言距离为0;属于同一语言区的不同语言片时,语言距离为1;属于同一语言大区的不同语言区时,语言距离为2;属于不同汉语语言大区时,语言距离为3;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不同语言大区的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距离为4。方言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ultureijt表示t时期迁出地i省与迁入地j省之间的方言距离,Iat表示t时期迁出地i省任意县a占全省人口的比例,Jbt表示t时期迁入地j省任意县b占全省人口的比例,dab表示a县与b县之间的语言距离。
4.控制变量
参考现有文献,考虑到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地理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迁出和迁入两省特征等都可能对劳动力的迁移决策产生影响,本文控制了时间虚拟变量、省际人均GDP差值、省际失业率差值、省际居民住宅购买能力差值、迁出省人力资本、两地省会间驾车距离及是否为邻省、迁入省是否沿海地区、迁入省是否边疆地区。同时,由于我国北方方言整体相似度较高,跨方言区交流的障碍低,而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地理隔阂大,不乏“十里不同音”现象,跨方言区交流的障碍高,本文进一步控制“是否南北方跨区迁移”以缓解低估南北方区域差异的影响。考虑到当期各省市场环境差异、经济水平差异及人力资本均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为控制模型内生性问题,平等就业环境差异、人均GDP差值、居民住宅购买能力差别、失业率差值、迁出省人力资本等变量均使用上一年的数据。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不同省际迁出率分组下平等就业环境差异及文化冲突的比较
为了深入探讨平等就业环境、文化冲突与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关系,本文将样本按2000年、2010年两年农村劳动力平均省际迁出率由小到大分为五组。表2为不同分组下平等就业环境及文化冲突的比较。可以看到,不同省际迁出率对应的方言距离及平等就业环境差异存在较大的不同。
首先,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平等就业环境差异与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农村劳动力倾向于从平等就业环境较差的地区迁往平等就业环境较好的地区。其次,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方言距离与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迁出率低的组别其方言距离大,迁出率高的组别其方言距离小。以上结果与预期假说一致,即平等就业环境差异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出率可能存在正向影响,区域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出率可能存在负向影响。
(二)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1.基础回归结果: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表3报告了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影响的基础回归结果。由于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效应估计量有偏,本文汇报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实证结果与表2的结果一致,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平等就业环境差异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农村劳动力往往从就业环境较差的地区迁往就业环境较好的地区。区域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文化冲突较大的地区迁入农村劳动力文化认同感低,交易成本高,文化冲突造成的负向非货币效用显著降低了总效用,促使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迁往文化相似地区。本文的结果能够解释东北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异常现象,即东北地区较差的平等就业环境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跨省迁往就业环境更好的省份,而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严重的文化差异阻碍了劳动力的迁出。
表3 基础回归: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因素、地理因素、迁出省人力资本、迁入省特征、南北差异均为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往人均GDP更高的地区及沿海发达地区;高人力资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概率更高,可能的解释是人力资本越高,其寻找更好工作的能力与愿望越强,越能负担前往较远地区工作的各种成本,因此其跨省迁移的可能越大;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迁往失业率较低的地区,在失业率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需要与本地居民及前期移民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预期收入降低;地理距离的增加,会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成本。相邻省份,如青海与新疆等,经济交流密切、交通便利,虹吸效应更为明显,即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往地理距离近的邻省。此外,由于南北方的文化、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在南北方内部迁移。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往边疆地区,赴新疆、西藏务工大潮频现。可能的原因是,边疆地区地理位置与民族具有特殊性,国家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这带动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进而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
2.稳健性检验: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民族人口聚居程度高,所处区位平等就业环境普遍较差,且文化习俗多样,与其他民族交流难度大,融入可能性低,这些可能会影响本文结论的准确性和普遍性。因此,本文剔除了少数民族占比较大的内蒙古、西藏、新疆,采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两配对的省际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于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效应估计量有偏,本文以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作为解释依据。
表4 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总体上看,表4的回归结果与表3基本类似。其中,平等就业环境差异的回归系数仍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系数略微增大,说明区域平等就业环境差异对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的影响更大;文化冲突的显著性水平由10%变为5%,且系数绝对值小幅提升,说明在剔除少数民族的影响后,文化冲突与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关系仍然存在。
3.稳健性检验:不同方言赋值条件下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考虑到0-1-2-3-4的方言赋值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本文重新选取0-1-10-20-30、0-1-10-50-100、0-1-10-100-200、0-1-10-100-1 000四种不同的方言赋值方式控制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而言,两省同属于同一语言片时方言距离仍为0,不同语言片时仍为1,但同一语言大区不同语言区赋值为10,不同语言大区分别赋值20、50、100,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不同少数民族语言间分别赋值为30、100、200、1 000。由于Hausman检验的结果同样显示随机效应模型有偏,故以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作为解释依据。
表5的结果显示,无论采用哪种方言赋值方式,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平等就业环境差异的估计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文化冲突的估计系数在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负,估计结果与假说仍保持一致。此外,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也与表3类似,说明本文的结论较为稳健。
表5 不同方言赋值条件下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4.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不同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以谋求更高收入为首要目标,因此多为劳务就业,解决的是生存需求;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以创业和谋取更高阶层职业为主,需求层级发生变化,更多的是发展需求。本文进一步按照迁出地的经济水平分组进行回归。具体地,将人均GDP高于2010年全国平均值的省份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反之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重庆等10省市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余省(自治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表6为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影响的估计结果。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本文以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作为解释依据。迁出地为经济发达地区时,平等就业环境差异的估计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正向显著,而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迁出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时,平等就业环境差异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文化冲突对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失业率差值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负向显著,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6 平等就业环境差异、文化冲突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农村劳动力省际迁出率的影响
上述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就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务就业,以提供劳动服务为主,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一类是创业就业,经济发达地区居多,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资本也流动。对于前者,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劳动力受到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较大。这些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需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收入提高带来的货币效用;二是,文化冲突、生活不适应造成的非货币负效用。对于后者,经济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冲突小,因此应更多考虑就业环境。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中国东北地区首先出现人口负增长且劳动力跨省迁出规模大,而另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跨省迁移却很少,有悖于劳动力迁移规律。本文利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和2010年两期数据,两两配对,得到1 860条省际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地区间文化差异和就业平等性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应同时考虑货币效用和非货币效用,就业平等性不仅影响劳动力工资水平、就业概率、岗位选择与晋升,也影响其迁移的非货币效用,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迁往平等就业环境较好的地区;而区域间文化差异造成的非货币负效用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存在阻碍作用。本研究构建的同时考虑非货币效用并纳入就业平等性和文化差异的分析框架,能较好地解释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现象。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由于居住地与经济发达迁入地文化差异大,迁移带来的货币效用会被文化冲突带来的非货币负效用部分抵消,削弱劳动力跨省迁移动机;而东北地区虽然经济并不落后,但由于地区就业平等性较差,制约了人力资本和能力获取应有回报,促使劳动力选择迁往就业平等性高的地区就业。
农村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灵活配置是建设要素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增长、区域和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政策启示。
第一,要采用多种举措逐步增强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削弱文化差异较大地区劳动力迁移的非货币负效用。首先,增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机会,以就业市场的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提升外来务工者就业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社会关系网络对迁移劳动力的就业与增收效应。其次,在劳动力迁入大省增加学习与推广普通话投入,如运用新媒体等新手段增加民间文化交流、旅游等宣传活动,增加少数民族集聚地区与经济发达迁入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消除相互之间因为缺乏基本认知造成的误解甚至排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和认同。最后,对于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增强地区的文化包容度,为多元文化人群创造包容性的生活环境,提升外来人口在迁入地的社会参与度,同时扩大公共政策如文明城市评比的范围与力度,发挥“评比表彰”政策工具效应,提升地区公共服务与城市建设水平,形成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宜居大环境。
第二,强化区域劳动力市场软环境建设,打造平等就业环境,增强社会就业平等性。劳动力市场就业平等性高、人才选拔和晋升竞争公平是有效激励劳动者潜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保障。相反,如果区域劳动力市场中社会资本等要素回报过高,人力资本回报难以有效体现,地区必然出现人力资本高、社会资本低的高质量劳动力和人才不断流失。对于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软环境不完善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着重改善就业软环境。一是要大力倡导人才优先策略,不断强化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全民意识;二是从体制内劳动就业管理开始,强化就业入职和晋升等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就业公平性,以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就业平等性提升带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就业公平性提升;三是减少政府管制和公共部门对体制外就业市场的行政干预,全社会聚力打造平等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