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aiser模型的某医院专科分院区灾害脆弱性研究

2023-10-08郭君伟梁瑞峰秦一力郜惠子楚晓岚栗会芳郝小强李少刚

中国医院 2023年10期
关键词:脆弱性灾害科室

■ 郭君伟 梁瑞峰 秦一力 郜惠子 楚晓岚 栗会芳 郝小强 李少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这是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公共安全和重大疫情新形势提出的战略举措,对于医院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医院应根据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既往发生的事件,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预防纳入日常工作管理中。为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事件,减少对医院和患者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定期开展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Kaiser模型是灾害脆弱性分析中较为常用的评估模型。本研究运用Kaiser模型对某医院专科分院区(西院区)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对该院区潜在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明确应急管理重点,提出应对高风险事件的策略措施,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医院西院区为研究对象。该院区临近高速口和多条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内煤矿伤害事故、建筑工地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等比较集中;院区以骨科创伤急救为特色的医疗服务能够满足区域内医疗需求。经过多年发展,该院区形成了以创伤骨科为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分院区。平时常态化的创伤急诊急救和疫情时期专项医疗工作,使该院区积累了应急管理实战经验,具备较强风险防范意识。

1.2 研究方法

1.2.1 确定风险事件。Kaiser模型适用于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和评价,其应用较广泛,结果相对科学、可靠[1]。灾害脆弱性是指医院受到某种潜在危险事件的可能性、损失的严重性和其对灾害的防范性。可能性由发生概率表示,严重性包括危害情况和防范准备;危害性指标为人员伤害、资产损失和运营影响,防范性指标为应急准备、内部响应和外部响应。严重性和防范性成反比关系。在Kaiser模型量表设计中,由西院区党院综合办公室牵头,组织院内应急管理小组成员会议,采用德尔菲法讨论医院曾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性事件,删除部分从未出现的灾害性事件。

本研究调整了2个维度,将“技术事故类”调整为“服务不够和技术事故类”,将“人员伤害类”调整为“人员伤害和社会危害类”。最后参考国内外医院脆弱性评价文献[2-4],结合日常工作记录,总结出4个维度28项风险事件。其中,自然灾害类4项,分别是A1破坏性地震、A2冬春低温雨雪冰冻、A3夏秋高温暴雨冰雹洪水和A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甲流等);服务不够和技术事故类有10项,分别是B1医疗事故(医疗技术事故、责任事故等)、B2护理不良事件(跌倒、用药错误、误吸等)、B3检查手术等设备故障、B4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故障、B5医用气体故障、B6供水供电故障、B7门急诊挂号缴费等便捷服务不够、B8出入院手续办理不顺畅、B9院内停车导引盥洗等设施不够、B10药品耗材等满足临床不够;人员伤害和社会危害类有10项,分别是C1暴力性医疗纠纷、C2暴力性伤医事件(如伤医、暴恐)、C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C4院内感染暴发、C5职工满意度低造成的影响、C6医患认知差异引发的争议、C7食品安全问题(食物中毒、商品过期等)、C8医疗医保等主管部门检查问题、C9舆论媒体等报道的问题、C10患者走失;危险品伤害类有4项,分别是D1医疗废弃物离散(医疗垃圾等)、D2放射性物品暴露(X射线等)、D3危险化学品暴露(酒精、甲醛等)、D4易燃易爆品火灾事件(用电、煤气等)。

1.2.2 确定Kaiser模型评分标准。Kaiser模型要求调查对象对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人员伤害、财产损失、运营影响)和防范性(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响应)进行评分,每项评分为0~3分。按照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计算方法,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值Risk(%)=(发生概率/3)×(人员伤害+财产损失+运营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响应+外部响应)/18。根据Risk大小进行排序,排序靠前的是医院面临的主要(潜在)风险事件。结合该院区实际,本研究中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危害性和防范性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Kaiser模型评分标准

1.2.3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调查方式为研究者到各科室做医院灾害脆弱性评价培训和现场调查。临床和医技科室利用早晨交班时间,职能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培训后当场扫描问卷二维码答题,以保证调查质量。培训内容为开展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的必要性、灾害风险事件、评分标准和问卷填写规范等,培训时间15~20分钟。所有参与者先阅读问卷说明,填写年龄、工作年限、性别、学历、职称、岗位及培训掌握程度评分,再对量表题目逐个评价。2023年5月16~25日共进行10次讲座,培训215人次;问卷回收151份,答卷率70.23%,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为100%;平均答题时间639.66秒,现场培训理解程度平均得分81.47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Excel 2013计算4个维度和28项灾害风险事件的相对风险值。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151名参与调查的人员中,男性53名,女性98名;年龄20~30岁33名,31~40岁53名,41~50岁46名,51~60岁19名;工作年限5年以下24人,5~10年30人,11~20年54人,20年以上43人;职称为初级65人,中级60人,高级26人;学历为专科4人,本科119人,硕士及以上28人;岗位为医师43人,护士60人,医技30人,行政后勤18人。

2.2 信度效度分析

4个维度的信度检验Cronbach系数均高于0.9。效度检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7,巴特球形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该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表2)。

表2 Kaiser模型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2.3 各维度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

医院灾害脆弱性整体评估结果显示,自然灾害类的相对风险值高于服务不够和技术事故类、人员伤害和社会危害类,危险品伤害类的相对风险值最低(表3)。自然灾害类事件结果同新冠疫情和近2年本地季节性极端天气等给医院带来的影响密切相关。

表3 4个维度灾害脆弱性评价平均相对风险值情况

2.4 风险事件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

28项风险事件评估结果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夏秋高温暴雨冰雹洪水、护理不良事件、冬春低温雨雪冰冻、破坏性地震、医疗事故、药品耗材等满足临床不够、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故障、医患认知差异引发的争议依次为前10位的风险事件(表4)。这与杭继红等的脆弱性分析结果大体一致[5-8],表明近几年国内医院面临的风险事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医院之间应急管理工作可以相互借鉴。

表4 28项风险事件灾害脆弱性评价相对风险值情况

3 讨论

3.1 各项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值及排序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排在第1位,符合本研究所在时期新冠疫情实际情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排在第2位,符合该院区在承担疫情防控任务时存在职业暴露感染风险的情况;同时,该院区主要以骨科创伤急救等为特色医疗项目,外科手术多,锐器、针刺等风险大。夏秋高温暴雨冰雹洪水和冬春低温雨雪冰冻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5位,这与医院所在地在2021年10月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和2023年春季遭受异常雨雪冰冻天气等有关。破坏性地震排在第6位,虽然其发生概率较低,但严重性很高,导致其相对风险值排名靠前。护理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分别排在第4位和第7位,原因可能是该院区以骨科为特色,手术量相对较大(例如2021年手术量8715台次),尽管医院高度重视手术安全和术后并发症的管理,但由于其发生符合大数定律,难免会出现医疗事故或者护理不良事件。药品耗材等满足临床不够排在第8位,原因可能同医院应首先满足或保证带量采购品种的政策有关,医院应逐步扩大带量采购品种和数量满足临床需求。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故障排在第9位,发生概率排在第2位,说明在大数据网络技术时代,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对医院有效运行越来越重要,在人才、技术和经费等不足的情形下,出现网络信息故障的风险会更大。医患认知差异引发的争议排在第10位,说明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医患之间对技术服务和诊疗结果等认知存在差异,需加强健康宣教,增进医患沟通。第11~24位的灾害风险事件主要在服务不够和技术事故类、人员伤害和社会危害类两个维度。患者走失事件排序第15位,相较于2020年(第6位)明显下降,同近两年该院精神科加强患者及陪侍人管理有密切联系。暴力性伤医事件和暴力性医疗纠纷分别为第19位和第20位,与2020年(第1位和第5位)的评价结果比较明显下降,发生概率也低于整体风险事件平均值,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政府、社会和媒体等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冲在一线抗击疫情的正面舆论导向有关,也同该院区在完善医患沟通机制、投诉接待处理制度、建立内保巡查和医警联动制度等有关,更多地将医患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第25~28位是危险品灾害类风险事件,医疗废物、放射性物品、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火灾等均属于低风险事件。这与该院区在人员、物资、技术和协同配合等安全防控方面做的比较充分有关,在此类事件发生时大部分可以在能力范围内解决。

3.2 依据灾害脆弱性评估结果分类提出应对策略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应注重前端设计,不断查找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风险,实现应急管理关口前移。灾害脆弱性分析结果为医院重点加强高风险和中风险事件的应急准备提供了数据支持,是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策略的依据。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应对相对危险值居前10位的高风险事件重点防范(其中4项自然灾害类风险事件全部列入,10项服务不够和技术事故类风险事件中有4项列入,10项人员伤害和社会危害类风险事件中有2项列入)。在排名11~20的灾害中风险事件中,4项属于服务不够和技术事故类,6项属于人员伤害和社会危害类。第21~28位的灾害风险事件属于低风险事件。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两点建议:(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端天气、地震等自然灾害类的医院外部灾害脆弱性风险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因素性,多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关。尽管这些外部脆弱性因子难以预测,但能够对其有效预防,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医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筑牢应急管理安全防护网。(2)针对医院管理、技术和服务等内部灾害脆弱性因子,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护理不良事件、医疗事故、药品耗材等满足临床不够、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故障、医患认知差异引发的争议、检查手术等设备故障、院内感染暴发等风险事件,需要在完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对每个风险事件进行根因分析,从问题、原因、措施等方面深入分析,梳理风险事件的系统流程、客观不足、人为影响等因素,查找并改进事件的关键环节。

3.3 加强医院风险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

第一,厘清灾害防范重点,明确责任划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科室为医务科和防保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责任科室为医务科和院感科,夏秋极端天气责任科室为后勤科,护理不良事件责任科室为护理部,冬春极端天气责任科室为保卫科和后勤科,破坏性地震责任科室为院办、后勤科和保卫科,医疗事故责任科室为医务科和保卫科,药品耗材等满足临床不够责任科室为药剂科、设备科和医保科,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故障责任科室为信息科,医患认知差异引发的争议责任科室为医务科和门诊部。以上应作为该院区2023年灾害防范重点。

第二,完善预案、培训和演练。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应对策略。按照风险事件责任划分,相关科室要梳理和补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确保在发生灾害事件时能及时响应,明确行动方案、处置流程和保障措施。按照灾害脆弱性分析结果,分别组织专场培训,特别是对风险较高事件要进行实地演练。通过专项演练,使职工熟练掌握识别灾害、启动预案等内容,努力将灾害对医院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做好应急队伍和物品的管理。应急队伍是应对风险事件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应急队伍的素质,强调业务技能学习。应急物品是应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相关职能科室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规范应急物资、药品、耗材及器械设备等库存制度,定期自查,使应急物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在应急行动结束后及时恢复补充,不断总结与持续改进,为下一次应急反应做好准备。

第四,做好应急值守及信息发布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法定节假日领导干部带班制度。认真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畅通报告渠道,及时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突发事件信息,避免负面舆情带来不利影响。

4 结语

应急管理工作关联着民生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发展。本研究通过Kaiser模型对某院西院区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讨论了4个维度28项风险事件的风险排序和应对措施,既有多数医院脆弱性评价的一般性,也有该院特色专科分院区的特殊性。在今后工作中,医院不仅要做好内部灾害风险事件的防范,更要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例如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外部灾害风险事件,定期动态评估,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提升医院应急能力。

猜你喜欢

脆弱性灾害科室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