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的有效性策略
2023-10-06包建虎
包建虎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之下,校本课程成为当前教学任务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介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内涵,进一步阐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所出现的问题,从确立课程目标、提升教师素养、做好教学备课、加大生活联系、丰富作业形式等方面,全面研究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的有效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前 言
校本课程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是指学校即教育的本位,课程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国家及地方课程内容,从而优化和确立自己本校的课程.实施此项教育体系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施教者提供更好的开发课程决策机制.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在此基础之上做了优化与改善,校本课程生活化体系概念的诞生,使得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文章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内涵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知识本身就源于生活,而学习知识的目的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服务于生活,因此生活与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育的重心不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在满足学生对于知识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社会当下及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国现代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校本化与个性化的概念,这使得基础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学校也将当前教学资源与国家重大教学指导方针相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素养的协同发展,以此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也是时代发展对其课程体系建设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琐碎且传统的教育形式枯燥,这使得学生始终无法对学习提起兴趣.而通过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的方式,拓宽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路径,也使得学生对课堂与学习产生了更多的期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知识内容的现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加强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不仅与解题的思路有关,而且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着较大的联系.课本内容较为抽象化,即便是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部分知识的展示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生活化的校本课程可以在扩充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使得知识变得更立体化.
(三)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科目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在考试中占据学生成绩分数的题型大多是应用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将试题与知识生活化,将生活教育化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在考试中灵活应用,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
(四)培养师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几代的革新,其目的是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将教育进行创新,则成为了严峻的课题.通过生活化数学校本课程的形式,能够拓宽小学教育创新思路,使得教育体系立足于生活本质,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问题
(一)教师备课不充分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学校负责执行与下达任务的同时,教师更要通过选择、改变、整合、补充、扩展的方式,科学构建整套课程体系.这也是当前校本课程生活化的难点以及重点.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只加大了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使得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未能与校本课程生活化体系的建设相衔接,在课程的准备上也不充分.
(二)教学过于表面化
当前部分教师由于对校本课程生活化的理解不透彻,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所谓校本课程,即使在原基础知识上所进行的内容扩充也要符合课本内容以及国家课程体系建设标准.教師对课程体系的盲目扩充,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生硬地添加了情境教学内容,使得生活化教学存在局限性.
(三)未与生活化联系
如何平衡生活化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关键.一是生活化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衔接性较差,有些教师会为了体现生活化而将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活情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往往会迷失学习重点,最后整个课堂的进度都会难以把控,二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平面化,虽践行了生活化情境教学内容,但未能加大实景、实物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这使得教学过于空洞.
(四)忽视实践性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的关键,基于“双减”政策,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地将作业内容进行缩减,而没有加大对政策的解读,导致作业无法在课程体系中发挥实效.一是实践性作业缺失,我国在实践性作业的起步较晚,教师也没有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意识.二是未能结合生活实际循序渐进地布置作业内容,使得学生作业效果不理想,这也与教师未能充分抓住现阶段学生的心理有关.
四、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对策
(一)确立课程目标
在开展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体系之前,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以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良与优化,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第一,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小学年龄段的学生玩心较重且想象力丰富,所有知识和教学内容的设置,都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按照学生当前年龄段心理,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二,注重教学的开放性.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忠于教材且高于教材,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时,应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但要不仅限于教材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特色性与实践性.
第三,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数学科目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教师要加大对于课程体系资源的发掘,加强生活与数学教学内容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考试中灵活应用.
第四,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现代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中,重视的是寓教于乐.基于小学年龄段学生心理,教师要为其树立学习的信心,使教学任务向学习兴趣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现代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教学体系与内容,使得学生未来也能够充分适应社会,部分课程体系中所出现的生活素材已无法跟上社会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素材研发的灵敏度,对于课程体系中无法体现时代性的内容要经常性革新,并加大与学校的研讨,形成良好的教育决策机制.
(二)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因素,为使得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优质,应加大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
第一,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转变教学理念,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思路,提高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校本性以及科学性,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学校应加大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力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体系需要在沿用基本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前提下,实现特色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扩充.学校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师进行定期评测,如成绩较好的教师,可作为培训主体,面向整个教学团队,从而实现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三,注重社会资源的动用.校企合作等形式的落地,使得教师个人专业水平的提升又有了全新的实践途径.因此,学校可通过邀请专家结合外派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注入全新的教学及知识整合采编灵感,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第四,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基于新课程改革标准,教师不能仅依靠学生在校的表现与成绩来判定和优化当前的教学思路,家长作为学生课后引导的主体,教师应与家长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通过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以及作业布置内容做进一步的调整.
第五,建立科学的巡课、评课机制,从思想上提高教师将教育落到实处的意识.
(三)做好教学备课
在教学备课方面,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结合国家及地方教学内容,累积优质的教学资源,做好整合与梳理.
第一,教学备课方法:建议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开展.校本课程生活化不仅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且要将生活化教育形式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教学思路的梳理,这样能够将教学资源有序排列,有利于教师掌握整体教学进度.
第二,教学资源收集:其一,绘本教学资源发掘.为充分迎合当前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教师可结合绘本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设置,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模仿绘本情境内容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宣导.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按照绘本内容,设定不同的角色,通过实际购物场景,依据角色定位,利用现金购买需要的商品,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利用废品自行动手制作钟表、计算器、直尺等与数学相关的文具,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课堂中应用电子课件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在设置课件的同时,教师还要将庞大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弥补一些无法将生活化教学案例搬进课堂的现状.
(四)加大生活联系
为加大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加大实物应用.教师使用生活中的实物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是较为直观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钟表搬进课堂,并可以通过拨动表针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课本中的时间内容,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同时,更能够观察到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通过掌握三者之间运动的规律,从而完成时间的换算.
第二,将学生带出教室.为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色性,减少时间、空间、条件对于学生解题思路的束缚,教师还可将学生带出教室,利用实践探究学习方法,从而加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带出教室,到操场上利用校内建筑物方位,来学习位置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校园中的几个建筑物,让学生通过自主摸索探究,按照课本内容画出平面圖、方位图等,在课堂中展示其研究成果,并要结合课本内容向其他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理论依据,这既提升了学生自信心,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第三,创建数学游戏.教师可利用数学素材,创设数学游戏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在一年级下册中在第一课学习了“认识图形”,在第六课“100以内的加减法”中,教师可通过“跳房子”的游戏形式在地上画出学生要学的图形,并在其中设置100以内的数字与加减符号,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竞赛,哪组跳的最快,所得出的数值最大,则可实行奖励.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应用于课堂,而且可另设数学体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符合当前素质化教育对于课程内容设置的要求.
(五)丰富作业形式
为践行“双减”政策理念,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基于校本课程生活化教学体系建设背景之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可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实践类作业.校本课程的开设要基于教材,又要实现突破.因此,可通过打破现有学习格局,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生活化课堂作业.如在学习“统计”一课时,教师可以设定与数学或学习相关的题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内容的统计,设立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自由分配组内的任务,最后通过组内人员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最终课题的总结与整理,在第二天的课堂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教师与学生当堂进行课题作业的评价,既打破了传统批改作业的形式,又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第二,日记类作业.我国在设置生活日记类作业方面起步较晚,部分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便开始设置将动手实践结合日记形式的作业,从而提高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与家长加大沟通,在购买生活物资时,让学生以现金的方式购买,并要保存购物小票,以周或月为单位,将这期间的现金消费,做账目累积,通过日记的形式做成家庭账本,这样不仅能够为家长分担家务活,而且可以通过实际购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现金的换算过程.同时,利用日记模式设立家庭账本,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财观念,为后期的学习及生活打下基础.
(六)注重课程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生活化教育体系的重视,教师还要加大日常的教学管理,通过设立科学的校本课程生活化评价体系,检测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实时革新教学内容及模式,为学生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一,评价时间应按照活动方案开展,确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模式,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发现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改正问题.
第二,评价内容涉及范围要广,在贯串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同时,更要加大对于单元性项目的评测,像小组合作、课题展示以及自主学习等.
第三,评价方式要有创新性,当前校本课程多是活动型以及体验型的课程,因此可结合教师评、学生评、自评等多种模式确立评测档案,从而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及客观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建设是结合我国教育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所形成的现代化教学体系,针对当前小学课本内容知识过于平面化,教师课程改革教学无头绪的现状,可通过此项决策机制,深度发掘教材内容知识,将教育落到实处.也希望校本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未来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桂杏.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1(44):31-33.
[2]李世利.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68.
[3]吴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陈春艳.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生活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26.
[5]潘胜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调查研究:以郑州市五所小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