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文言意境“三步曲”
2023-10-06潘翠
潘翠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也正因如此,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教学和学习文言文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文言文这类学生较少接触且略显晦涩的内容讲解得透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深层内涵,正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多角度进行学习。听觉、视觉、触觉作为产生认知的最基础形式,对于情境化营造文言意境是最佳选择。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从三个步骤探寻体验文言意境的策略。
一、听觉——课前预习阶段:感知初现
作为基础感觉,听觉对学生的接受与分辨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结合能力等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通过听,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他们学习文章的畏难情绪。此外,从听觉入手,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初步感知。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其具备独有的朗读特点,在停顿及断句上,均有规律可循,生僻字和通假字较多,朗读过程中,不仅拗口,还可能误读字音。同时,文言文中一个字词可能有多种不同读音,在不同读音和不同情境下,含义各不相同。知道了正确的读音,理解才能更轻松、更近一步。因此就需要重视听的作用,听得准确才能读得正确。
《两小儿辩日》一课文章简单,词句精简,并没有太多生僻字,容易听懂。一种听,是听标准的朗读。教师在让学生注意读音的同时也要注意朗读者的语气神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文章中对孔子的描写虽然只有两句旁白,但圣人孔子在面对这一场景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朗读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描述?两小儿的语气各有什么不同?由问题引出答案,由答案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某种程度而言,听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重要实词的释义理解得更加透彻。
另一种听,则是学生之间互相听。《两小儿辩日》作为一则值得思考的故事,在学生眼里会有各种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演绎,在班级营造学习氛围。听他人朗读,学生之间可以各自交换想法,从而拓展思路、打开视野。如,学生之间对两小儿的态度各有不同,对孔子应如何选择的想法各有不同,那么读的重点必然不同。通过互相听取读法中的不同,让学生有了课前交流的机会,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
课前预习阶段的听觉训练,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整篇文章整体框架的把握,由听入文是情境化构建文言意境的第一步。听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表面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画面描摹和情境再现将更加生动。
二、视觉——课中学习阶段:画面营造
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接收的信息80%来自视觉。作为信息的最直接来源,眼睛直观的视觉感受是最深刻的,也是记忆最扎实的。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很大,文言文只需几个词语就能表情达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学生对其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时由文字在眼前营造出画面,画面即是情境最重要的表现。有了画面,就不会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加,也更能激起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作为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带来的画面感很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大。视觉画面的营造来自多方面。
1.课本插图。课本插图是最直接也是最浅显易懂的讲述故事的手段,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从抽象和具象两个方面交织构建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插图中,两小儿是天真娇憨、充满童趣的形象,孔子是成熟稳重、学识渊博的形象,加上文字的描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故事内容也就更加清晰。
2.教师的画面建构。构建画面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想要实现将文言意境真切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营造相应的情境,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基本的课堂导入让学生迅速适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以层层深入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整体氛围,让学生跟随教师在脑海中进行画面构建。如:“文中的两小儿观察的是同一个太阳,观察的时间点也相同,结果为什么不同?”“文中一共用四句话描写两小儿的辩斗,想一想,他们争辩的语气是怎样的?文中的哪些字能体现出来?”这些问题从最基础的对语句的解读要求逐步过渡到人物塑造特点、文章思想主旨的理解分析,让学生自觉地到文中找依据,由此完善由文字衍生出来的画面。“文中的‘辩’如果改为‘智’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含义?”“孔子虽然博学多才,但最终也不能做出决断,这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抽丝剥茧后,通过场景化的逐步营造,在身临其境中加深了对字词和主旨的理解。
3.学生的自我联想。课本插图和教师引导的画面只是单一静态的画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联想将静态画面延伸成动态的画面。如,从“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进行联想,从“问”“斗”“决”“笑”一系列动词将故事串联起来,动态的视觉画面感更加强烈。
课中学习阶段的视觉训练,是与预习阶段的听觉训练相辅相成的,视听结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的学习,不仅记忆将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触觉——课后复习阶段:情境再现
如果说听觉和视觉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那么触觉,通过自我行为进行感知就是主体对外界的主动探索。主动探索带来的不同体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的过程。触觉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进行教学,以此达到巩固的目的。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背景不复杂,以人物对话为主,有情节有过程,描写细致,适合改编成课本剧。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通过演绎课本剧,将自己代入人物和文言情境,在学习的同时也增添了乐趣。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听取教师的讲解,更应让学生有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领者,可引导学生基于课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创编,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两小儿见到孔子会如何行礼,孔子在面对“不能决”的问题时,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学生也可以亲手制作所需道具,获得多方面的体验。课本剧的演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将文言文自行翻译成白话文,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塑造个性。这种特殊的学习体验因其自身独有的吸引力改善了学生对文言文晦涩难懂的印象,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
课后复习阶段的触觉训练,可以构建最具体的文言情境,学生与教师彼此之间的互动有利于确保学生的需求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设计的相关性与教学内容主题性相统一。
总之,从听觉、视觉、触觉这三方面入手的文言意境体验体现了一种渐进性,符合人的由浅入深、從易到难的认知规律。这种动态性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应语文学科特色,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得以养成追根究底、揣摩主旨、理解人物的习惯,全方位培养概括、逻辑、归纳等能力,在不断的品味吟诵中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学好文言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