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3-10-04程娟王正义尹玲娜

科教导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对策研究青年教师

程娟 王正义 尹玲娜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青年教师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未来。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其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探讨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23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G Juan1, WANG Zhengyi2, YIN Lingna1

(1.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College, Wuhan, Hubei 430212; 2.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Young teache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young teacher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ducation industry, relate to their ow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i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young teacher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young teacher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wordsyoung teachers; career happiness;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立院校转设为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有研究表明,民办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长期高压力引发青年教师的挫败感,同时由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心理失衡导致民办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降低。而职业幸福感是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助于提高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探讨民办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影響因素和解决对策。

1  职业幸福感的定义

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知,其包含了身心健康、愉悦感受和精神富足等多个因素,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其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通常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其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得到满足、职业理想和个人价值得到发挥和实现并获得持续的快乐体验。研究表明,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职业发展、学生的教育与发展以及校园工作氛围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2  民办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学校的制度和管理尚不成熟,社会对民办高校的看法褒贬不一,这也导致民办高校的教师身份认同比较复杂,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主要是职业幸福感不高,职业角色模糊,职业归属感较低三个方面。

2.1  职业幸福感普遍不高

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来看,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不高。大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博士通过访谈发现,一些在名校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到民办高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产生了想要辞职或者寻求其他工作机会的想法。有些学校商业化办学模式严重,重盈利、轻教学,把学生当客户,把教师当服务员,学校的各项制度都是以盈利为主,让刚入职的教师难以适应和接受。同时,因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层次相对较低,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压力较大,加上青年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就会充满无力感,易产生辞职的想法。还有一些青年教师选择民办高校是为了暂时“过渡”,等待机会进一步深造或考入编制。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过大,让现有的教师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职业幸福感。

2.2  职业归属感较低

归属感是指个体把自身理解为群体中的一分子并且认可这个群体而获得的一种愉悦享受的感觉。我国现阶段的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混杂,办学定位不明确,社会认可度低,加上薪资待遇,协助青年教师安家、子女上学等问题上与公办高校差距较大,对教师的发展缺乏经费支持和人文关怀,导致青年教师大多缺乏职业归属感。

访谈发现,在许多民办高校的師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据大半,主要是以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为主,而中老年教师逐年减少,这与民办高校采用聘任制的人事制度有关。新型的KPI考核制度,让中老年教师赶不上改革的步伐,不得不被淘汰,这也无疑给了青年教师一定的工作压力,“非升即走”加上聘期考核的制度,虽激励了工作的积极性,却也加速了人才的流动,影响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和质量的提升。一些经营不善的民办院校甚至还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加上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培训、绩效、奖金上较为吝啬,有些民办高校的投资方也是直接的决策者,普通教师在学校的管理决策上几乎没有话语权,教师代表大会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机制缺乏民主性,使得民办高校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淡薄,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归属感低的重要原因。

2.3  职业角色不清晰

尽管法律规定了民办学校教师在工龄教龄计算、业务能力培训、职务聘任、继续教育、表彰奖励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应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民办学校教师的权利得不到完全的保证。编制问题受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是社会性问题,靠民办高校自身难以解决。编制问题也是民办教师职业生涯的困扰和痛点。公办高校大多是财政拨款办学,教师大多解决编制,工资福利好,五险一金缴纳系数高,在各类职称聘任、培训发展、退休养老以及各类生活补贴上都有保障;而民办高校大多采用企业管理模式,教师享有的各种福利待遇依靠高校自身的经营状况,具有不稳定性。部分民办教师表示,因为编制问题,让社会对民办院校教师的认同感低,这主要体现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上,一些学生家长对民办高校教师带有偏见,认为民办学校的教师是“杂牌军”、水平低,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民办学校教师的不尊重和不配合,这让民办高校教师的权威感降低,对自己的职业角色产生困惑。

综上,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受到他们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待遇、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可以及他们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的直接影响。工作负荷过重、考核机制不合理、职业认同感低、工作情感投入不够都会降低其归属感和成就感,进而影响职业幸福感。综上,想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效能感,就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促进民办高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

3  民办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  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样化个性给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挑战

近年来三本院校的改革,促使民办院校生源的不断增加,处于“00”后的大学生们,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更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和抗压能力普遍较差。这对于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是一种挑战,如何把握学生特点与学生们相处,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实现教师工作的价值,将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3.2  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

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职称晋升等多重压力降低了民办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幸福感。青年教师往往承担较大的基础教学工作量,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因此,各个高校迫切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教师。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的资历还比较浅,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积累。因此青年教师一上岗,就不停地花时间去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技巧。同时,为了个人职业发展,青年教师还要面临职称评审,目前高校对于职称评定大多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不仅要有教育教学成果,还要有科研实践成果,这也迫使青年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申报课题、发表论文。一些青年教师不能很好地平衡教学和科研,一方面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忽略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缺乏科研经验,资源受限,无法承担级别较高的科研任务。某些教师还兼任行政岗位,承担学生管理等工作。由于工作量繁重,精力有限,长期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挣扎,许多青年教师身心疲惫,工作幸福感降低。

3.3  民办院校青年教师的薪资待遇普遍不高

青年教师家庭经济压力普遍较大,物质生活水平是人们幸福感提升的基本保障。高校教师的职务和职称直接影响其薪资,但青年教师大多入职年限较短,职称较低,工资待遇自然就低,而当前民办院校青年教师中“90后”越来越多,他们普遍收入低、消费高,房贷、车贷、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多重压力使得这部分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3.4  职业认同感较低

职业认同是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肯定和认可。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积极性、成就感和事业心,认同感越高,员工的工作效果也就越显著。许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都是硕士以上学位,工作的民办院校与自己毕业的院校相比会产生一种落差感。同时薪资待遇相对偏低,工作条件较为一般,职业发展受限。而目前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制度不完备,依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青年教师由于工作年限短,前期积累较少的现实条件,在申报重量级科研课题和发表高水平论文上比较困难,在量化考核中,成效不显著,难以得到领导和单位的认可,这也会影响青年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如果长期没有突破,进步较慢就容易丧失工作信心,演变成“躺平”情绪,进而也会降低工作幸福感。

3.5  教师自身工作情感投入不够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在求职时只是将选择到高校工作视为一种谋生手段,缺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敬,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较低。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人事改革,直接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比例逐渐减少 ,各高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都从国外高校或国内高于本校层次的学校引进,离开读书的学校来到新的工作环境,使得青年教师与工作单位感情不深,身边知心朋友较少,与同事关系不够密切,缺乏情感支持,导致民办院校的教师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低归属感势必会影响青年教师对工作的情感投入,缺乏主人翁意识最终也会影响到工作的激情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幸福感。

4  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4.1  个人方面

第一,广大青年教师应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对教育事业报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爱,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投身高校教育事业建设;建立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自觉维护教师形象,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厚植教育事业的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并为之奋斗终身。抵得住外界的诱惑、受得住寂寞、心无旁骛、矢志不渝地潜心做研究、做学问;广大青年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被社会浮躁的风气所影响,根正才能苗红,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个人价值,通过时间沉淀,感受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第二,青年教师要不断发扬工匠精神,努力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强化职业素养以期胜任工作岗位,掌握工作技巧,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工具,不断提高授课质量,这也是增强工作信心、提高工作幸福感的根本保障。青年教师应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认真总结规律,掌握教学和科研工作方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建立广阔的学术资源和稳定的学术方向,不断累积教学科研成果。工作讲方法、讲效率,不拖延,通过不断努力奋斗取得成绩以期得到学校的认可与尊重,自豪感与成就感也将大大提升工作幸福感。

第三,青年教师应该调整心态,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教育成果具有难以量化性,需要长期大量地积累和沉淀,保持终身学习,所以,这就需要青年教师除了完成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外,还应该增加生活情趣,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找到让自己释放压力的方式,劳逸结合。生活中与家人、朋友、同事建立良性关系。关注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合理调节和舒缓工作压力,让自己能够保持舒适的状态。

4.2  高校层面

首先,高校应该从最初的阶段开始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给予师德教育工作更多的重视,深入贯彻学高身正,立德树人的精神,将师德师风纳入学校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纳入教师入职环节,开展德育主题系列讲座,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宣传片和警示片,大力宣传全国道德模范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跡,不断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建设和政治素质,切实贯彻立德树人。

其次,高校应该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党群组织、教研室、科研团队的积极作用,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在福利待遇上给予充足的保障,在青年教师的精神和情感上给予关心和关爱。协助青年教师解决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生活问题,适当提高青年教师的薪资待遇,使其不为生活所困,专心教学科研。各学校还应该不断改进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为经费报销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条件。学校各部门应当协同合作,大力推进信息化办公,让青年教师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潜心做科研。

再次,高校应注重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完善优化聘用制度,建立晋升通道明晰、职称评审规范、考评考核公平公正的长效机制。学校人事部门除了不断从外部引进人才,还要加强对在职有潜力的教师进行培养,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国内外访学、继续教育、各类培训、科研启动经费等条件,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另外在岗位设置和考核指标评价体系上,要设置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破除“五唯”和“非升即走”的一刀切政策,切实让青年教师感受到高校重视人才、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以期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工作热情,降低青年教师的流失率。

4.3  社会层面

首先,各界媒体应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对高校教师总体形象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报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点击量而片面夸大高校负性事件,损害高校教师的声誉和形象。同时要加强对优秀教师典型事迹的正面宣传力度,削弱不良校园事件的负面影响,让广大教师能够受人尊敬,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工作,并且需要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指导各高校规范进行聘期考核和职称评审工作,利用本科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价、巡视组进校、各类专业认证等契机,纠正高校不良倾向和不规范的制度,持续推动各高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合理的顶层设计为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最后,全社会应继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不能因为少部分教师的失范行为和不良网络舆论而以偏概全地看待整个教师行业。各大中小学家长理应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教育是开端,从小培养孩子继承优良的中华传统,引导孩子要尊敬师长,谦虚好学。社会各界人士应主动捍卫教师的权威,高度重视科教兴国,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先尊师。切实让广大高校青年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事业的成就感和工作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倪国栋,王文顺,刘志强.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幸福感形成机理与改善策略[J].教育评论,2018(7):112-116.

[2]胡晓颜.基于个人工作实践对比的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绿色科技,2020(11):239-241,243.

[3]杨雪琴,王国忠.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8-49.

[4]郑楠,周恩毅.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0):58-64.

[5]张泓.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以工作幸福感为中介变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102-107.

[6]白文昊,孙艳霞.民办高校教师身份认同困境及破解之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2):29-32.

[7]蔡玲丽.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6):39-41.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对策研究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孔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