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023-10-03郭海霞
郭海霞
(灵台县新开中心小学 甘肃 灵台 744400)
前言
教师需要遵从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在阅读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以多样化的观察角度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能力,养成自主分析与独立思考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1.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1.1 熟悉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能巩固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阅读是识字的基础,学生平时单一的抄写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教师把新词与阅读文章结合到一起,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的记忆。
1.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训练时,要重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比如,组织阅读练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每位学生都读两句,能让很多学生参与到文章的阅读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有限的时间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设计提问环节,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并在课堂中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确保学生顺利表达自己想要抒发的语言。
1.3 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发展机遇。根据应试教育的发展形式需求,锻炼学生对阅读技巧的理解与把握,进而合理运用到学习中。目前小学语文传统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老旧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很大的阻碍,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限制,无法提升其阅读能力,这与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是不符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化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瓶颈,巩固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培养其独立自主的阅读思想与能力,提出学生自主学习是目前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1.4 有助于学生个性培养与教学质量的优化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指导者与协助者,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想要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就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可教师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行阅读教学讲解,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被老师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想要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心理,对正确的自主意识有正确的养成,正确面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对提升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水平都有好处。
2.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1 确定清晰地培养目标
由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不清楚,直接影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指导,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符的教学标准,并确定具体的教学实施目标;教师需要转变子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所悟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快速接受学习新知识,只有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更像能力与学科素养,进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2 拓展阅读范围
推动小学运教材改革给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发展机遇,特别是近些年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与阅读素材的丰富给了教师拓展的机会。教师需要对目前阅读教学的文本进行探索与研究,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兴趣,拓展阅读的深层含义,并结合相关知识补充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
比如,学习“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拓展教学范围,不要局限于这个故事的教学,通过衍生的方式阅读其他相关的深化故事。像学习草船借箭时,为学生布置阅读三国演义的学习任务;学习刷子李时,给学生推荐阅读俗世奇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强化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只不过需要注意,教师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期间应该选择与文章内容真正有关的内容或是相关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完成拓展学生阅读范围的目的。
2.3 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发育完整,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活力,即便在阅读教学中也表现的躁动不安,想要休息、玩或想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阅读方式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巩固语文知识,那教师就要鼓励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每天不能阅读少于一个小时。学生在学校时可以在课间阅读,在家里则是完成作业之后阅读;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并合理分配阅读时间,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相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记录进行不定期抽查,表扬那些用心记录的学生,激励那些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提高其阅读的自信;在阅读过程中,其实很多小学生都是逐字阅读文章,这样虽然能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可容易忽视上下文的关系,整体的阅读效率不理想。教师这时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快速整理主要的学习内容。
2.4 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环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那教师给学生普及语文知识时一定要关注学生所在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促进作用。教师想要化解传统课堂的枯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互动式白板作为主要载体开展阅读教学,赋予课堂活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比如,学习“触摸春天”时,教师可以插入沉思这首小提琴曲,给学生进行朗读示范,之后邀请朗读能力较高的学生阅读,吸引学生置身于小提琴创建的情境中,能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激发学习热情。
2.5 读与写的结合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为了更好地练习写作,阅读收获的语文知识可以用到写作中。小学生具备了基础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强化其写作练习,重视把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一起。小学生一开始接触写作练习时,教师一般会选择让学生写读后感练习,把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的想法与观点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加以表达,这样的练习就是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创作是一个良好的练习方式。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字片段进行记录,并分析对其喜欢的具体原因进行交流,当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能够累计丰富的写作素材;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记录也可以优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敏感性。
2.6 合理设疑
阅读教学是枯燥、乏味的,这就需要较为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对于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情境模式,抛出问题,调动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帮助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思考与理解,能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增加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深刻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学习“司马光”时,教师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自爱到司马光吗?司马光只是故事里的人物,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存在过?”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高探究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关于司马光的基础情况,让学生清楚司马光就是以为真实存在的古人,然后顺利引进新课知识,通过阅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假如是你的小伙伴掉进了水缸中,你会害怕吗?还是用使用同样的方法,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吗?”以这样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其阅读能力,探索知识的合理回答。
2.7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对知识的记忆,不断摸索、研究,形成收获知识的能力。首先,做好预习指导。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只掌握了较为基础的知识内容,对于预习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提出了解文章内容、学习新字词、理解词语含义等预习任务,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课堂中的指导预习过渡到课外预习,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其次,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对于字典的使用做到完全掌握,字典是自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自学内容,更是高年级应该具备的自学能力,可以熟练查阅字典。教师讲授新的文章,先要求学生找到文章中的生词,并自己查阅字典解决,让学生培养查字典的习惯,进而合理把握查字典的方式;想要提高学生对查字典方法的了解,深刻记忆所学内容,学生还要学会查资料。最后,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开发利用。完善学生各项自学心理品质,例如,学习兴趣、化解难题等自学品质,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结论
在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限制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想要得到提升,需要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遵循循序渐进的提升,其实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方式很多样,都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深入探索、实践,顺应新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只以来于教师,更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