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现状分析

2023-10-02苟小平

今天 2023年14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技能

苟小平

(通渭县陇山教育学区 甘肃 定西 743300)

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劳动素养的培养。实际上,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性不能够被忽视。在农村环境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农业生产实践,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素养是指个体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感等。而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1.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重要性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需求之一,有劳动常识、有劳动技能、有劳动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能够学习平凡而实用的劳动知识,如农耕、种植、饲养等,通过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增进对劳动的理解与尊重。同时,劳动实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需动手使用各种工具,对身体协调和机械能力提高至关重要。此外,劳动实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勇气和毅力,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生活中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对挑战。

另外,劳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环境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解与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当学生参与到农作物的种植之中时,他们会发现种植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气候变化、病虫害侵袭等,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究世界、拓展自己的认识。

其次,劳动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或者生态环保等公益项目,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可以为他人带来更多福利,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关注环保、关注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在农村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社会问题和公益项目,劳动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好公民。

最后,农村中小学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能够丰富其人生经验,提升其全面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身处农村环境,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职业和人生阅历,同时从社会共同体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支持。这些经历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更能增强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状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走向起到引领作用。

在今天的社会,高质量的劳动素养对于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小学生也是一样。在劳动实践中,学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感,丰富人生阅历,为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性不可小视,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针对性、有质量的劳动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成为人格完善、能力全面、积极向上的未来公民。

2.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现状

2.1 学生方面原因

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兴趣。农村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相关教育和培养,对劳动缺乏认同感和兴趣,导致无法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其次学生缺乏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农村中小学生往往缺乏优质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劳动场景时无从下手,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

2.2 家庭方面原因

孩子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教育。很多家长未能及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劳动认知和态度。家长对孩子的劳动素养重视不够。很多家长缺少对孩子劳动素养的认识和意识,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而不是工作时间,忽略了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缺乏提供孩子劳动实践机会和环境。很多农村家庭转型非农和从事小农经济,缺乏提供孩子劳动实践机会和环境的条件,这也限制了孩子在家庭中获得劳动经验和劳动素养的机会。孩子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教育。很多家长未能及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劳动认知和态度。家庭对孩子的劳动方式和强度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劳动方式和强度的合理规划和指导,导致孩子一味地进行重体力的劳动,缺乏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多样化的劳动经验。

2.3 学校方面原因

劳动教育以课程为主,缺乏劳动体验和实践培训。目前学校普遍缺乏劳动实践课程和活动,往往只是通过课程讲解来教育学生,缺少真实的劳动体验和实践培训。其次学生劳动素养测试评价缺乏规范和标准。目前学校中缺少统一的、可比较的劳动素养测试评价体系和标准,这也导致学生劳动素养水平无法比较和检验。学校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一些农村学校在教育目标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传统思维和局限,导致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使得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学校劳动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多样化。学校应该注重创新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而在一些农村学校,传统的老师口述,单纯的看图讲解等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3.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途径

3.1 学生方面

3.1.1 增强劳动意识和兴趣

首先,学生应该从内心产生认同和乐于参与劳动的意识,树立劳动是值得尊敬和推崇的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劳动实践、田野调查、生活园艺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转变他们的劳动态度和动手能力。提供自主选择劳动内容的机会。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劳动项目,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提升劳动参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1.2 培养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

其次,学生不断积累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技能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劳动技能比赛、工作坊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强化劳动技能的培养。

3.2 家庭方面

3.2.1 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众所周知,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长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会通过言传身教和日常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和认同感。从小就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学会尽力而为,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另外家长需要尽早培养孩子的正确劳动观念,与之互动、沟通,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劳动实践,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2.2 提供劳动实践机会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强化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劳动过程中伤害和不安全因素。家庭要提供适当的劳动实践机会。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种菜、挑水等家务劳动,或者帮助附近邻居干些力所能及的力活,让孩子真正地参与到实际劳动中去。积极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向。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劳动活动,让孩子体验各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向。家庭要进行劳动素养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亲身讲解、身体力行的示范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家庭劳动制度和奖励机制。建立一个家庭劳动制度,明确家庭成员的劳动要求和分工,以及奖励机制,激励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去。

总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劳动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家庭上,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环境。

3.3 学校方面

3.3.1 加强劳动教育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劳动教育是学校必须开展的教育内容之一。学校应该加强劳动教育的引导,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多渠道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组织开展劳动体验活动、田野调查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传统的农业技能和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劳动经验和动手能力。

3.3.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接受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活动探索和发现实际的问题和需求,这也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环境下提升劳动素养。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课程教学、劳动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的价值。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在假期或者节假日,学校可以开展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劳动中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了解各种职业性质和劳动条件。利用多种资源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利用学校周边的农家乐、庄园等资源,安排学生去现场参与农业劳动、农村建设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建立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建立劳动素养评价指标和标准,通过考核、测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评价,形成可比较和可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水平。

结语

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想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需要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劳动教育,在实践中促进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庭“煮”夫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