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3-10-02田华
田 华
(清水县原泉小学 甘肃 天水 741499)
1.“双减”背景概述
“双减”教育政策源于中国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度竞争和单一指标评价等。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学历和前景。这种期望的压力也传递给了教育机构和教师,其为了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相继推出了“双减”政策,即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学生参与选拔选拔性考试的门槛和次数,重塑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正常化的教育解决方案。
“双减”政策,旨在规范互联网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学习负担。这项政策限制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营业时间和教学科目,以及对学生的额外课程安排和减少作业量。此外,政府还要求互联网教育企业必须注册并接受监管,同时加强对在线教育内容的审查和管理,这项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公平教育和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1]。
2.“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学学生开始接触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指在学习中通过生产、劳动、实践等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合作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如下:
首先,劳动教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劳动教育是一种基于实际操作的教育活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同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也能够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其次,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通过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于培养自信、自立的人格特质是非常有帮助的。再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配合,并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风貌。最后,劳动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劳动实践的过程,学生能够树立艰苦奋斗和勤劳致富的意识,培养正确的财富观和劳动观。同时,劳动教育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2]。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通过劳动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际上,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3.“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小学劳动教育也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劳动教育难以实现科学有效的教育规划和组织管理。劳动教育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往往需要有规划的内容和有序的教育过程,但现实中,由于缺少专业团队和资源,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往往选取的任务难度不够协调,组织情况不够完善,教育效果也许不尽如人意。其次,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估系统和评价标准。劳动教育往往依靠实践、动手操作和试错纠错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难以用传统的考评方式进行评估,当学生出现失误、事故率较高时也无法及时发掘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的评估指标进行规范,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标准。再次,劳动教育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当前,很多教师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了解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好的劳动教育需要精通这方面的专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和优秀教育者的奖励机制来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水平。最后,劳动教育在双重减负的情况下,教育内容跨度过大。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需要面对很多课程和任务,劳动教育的内容跨度过大,难以统筹兼顾。如果教育局对劳动教育的完善管理效益,教师会有一个更加针对实际的“具体实践、分步操作、迭代探究”的学习模式[3]。
综上,虽然劳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了它。教师应该持续关注问题、完善劳动教育,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评价标准和教师培训来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优化策略
4.1 制定科学的课程方案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课程方案。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等课程,既能锻炼学生的手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劳动教育与科技课程结合起来,例如开展电子制作等课程。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劳动教育的实际应用性,确保课程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方案时,教师需要将实践操作作为课程重点,让学生亲手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应用到周围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当制定课程方案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专业性,为学生提供科学、严谨、权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综上,制定科学的课程方案对于优化小学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实用、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课程方案,才能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也需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劳动教育中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创新者。
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文化节、体验课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长学姐来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实践心得,让学生更加关注并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探索和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探索新的劳动技能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劳动教育中的主动创新者。最后,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式来规范劳动教育的开展,同时也需要加大劳动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设施和教育支持。此外,通过评奖评优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创新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优化小学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激励学生参与、发挥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才能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实现更好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也是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的关键因素。
4.3 建立劳动教育基地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寻求新的优化策略,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就是其中一种可行的方式。劳动教育基地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实践活动和教育培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得到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发展。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的首要意义在于提供更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劳动教育基地可以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劳动活动场所,如农场、工厂、动物园等,这些场所既有实践教育价值,也有文化教育价值。劳动教育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活动场所和实践平台,更好地满足学生劳动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学校自主建设,利用校园周边资源建立学校内部的劳动教育基地。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社会资源,与当地政府或社会团体合作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如合作农场等,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的方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选择。在建立劳动教育基地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劳动教育基地需要选择具备丰富资源和和良好环境的场所,如农田、工业园区等,地点要接近市中心,方便学生前往。第二,建立专业团队。建立劳动教育基地需要专业团队的支持,需要配备技术专家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和教育培训。第三,保障安全和环保。在劳动教育基地中,需要注意保障学生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场所需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设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总之,建立劳动教育基地是优化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策略,其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建立劳动教育基地需要注重选择地点、建立专业团队和保障安全和环保。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是必要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关注实用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勤奋创业精神和肯吃苦的精神,学生通社会实践,才能有所长进,体验劳动乐趣,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为自身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