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小升初阶段学生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10-02居新凤

今天 2023年14期
关键词:孩子课程教师

居新凤

(陇南市成县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 甘肃 陇南 742500)

对于学生来说,小升初能否顺利度过,会直接影响着他们升入初中后几年的学习状态。但由于初中的课程种类较小学更多,而且很多课程的内容与小学相比,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思维逻辑方面都和小学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小学没有的课程,使学生的压力骤然增加。另外,步入初中后,孩子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随着孩子们逐渐步入青春期,这些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因此,本文根据孩子小升初阶段所出现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家长、老师及学生应如何面对和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宜刚刚步入初中的生活,顺利完成这个过渡阶段,从而使学生能够更自然的开始初中的学习生活。

1.小升初学生的入学适应现状

在升入初中的前期,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非常大,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理解、分析与思考,在面对小学的问题时,可能死记硬背还有点作用,但对于初中的学业来说,可能不会起作用。如今大部分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作业量增多,留给学生的复习时间、预习时间越来越少。部分家长与孩子都反映出,当前学习的压力太大,孩子很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又不想被同级的孩子落下,所以也只能一个比一个努力,在努力学习的环境下,孩子就很难再去适宜其他的环境因素了[1]。

小升初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环境发生变化,校园面积变大,教师数量变多,接触的学生也变多了,身边的同学组成更加复杂。

(2)教学的内容发生变化,升入初中后,学习的课程变得更多,更复杂,学生的任务更加的繁重。例如语文这门课程,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大概是五万字左右,而初一的语文书字数达到了十四万字,初二达到了十八万字,且初中的语文课程内容比小学的更加繁琐、也更加让人晦涩难懂。科目内容中,常识性的类型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的知识种类却越来越强,因此,很多学生在步入初一后,最先产生的情绪就是紧张、害怕,在感到新鲜感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能否适宜。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同学由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最终导致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导致成绩下滑。

(3)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改变。在小学的课堂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一步一步给学生示范如何操作、学习,学生就一步一步的跟着做,学生的主要任务基本就是听老师的话,每天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学习任务就算完成了。而到了初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留给学生自己自主安排,要学会自学,除了对知识最基本的记忆之外,更要加强自身对知识的思考与理解。

(4)对成绩的评价机制发生变化。小学和初中的成绩评分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小学,考90 分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在初中普通学生大部分都是70-85 分左右。有些孩子的成绩会不如小学时优秀,如果教师和父母不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成绩下滑。而有些在小学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到了初中发现成绩不如以前,会更容易难过,产生严重的落差感,也会影响其在初中的学习与发展。

(5)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在步入初中后,孩子的身高、体重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的各个器官逐渐走向成熟,其思维逻辑能力和记忆力也会逐渐加强,开始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2]。

(6)初中的管理方法发生变化。在小学时,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都非常严格,从上学到放学,学生基本都离不开教师的视线,做什么都是先报告老师。在初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逐渐放宽,逐步向自我管理的模式过渡,主张学生树立自我的意识,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但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学校管的很松的心理,从而也会对自己的要求放任自由。

2.小升初入学适应的对策

2.1 对学生来说建议的对策

2.1.1 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通过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可以提前对课程内容有一个了解,发现疑难点,然后等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格外注意这部分的内容,便于自己理解。同时,提前预习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从而在课堂上能更快地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与老师互动,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尤其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预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前者的做题效率快,完成度高,在同一时间里,他们所用的时间较少,因此也能比别人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预习。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更要重视预习的重要性,提前预习,就可以为自己省下更多的时间,这样可以更快地完成作业,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预习,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但也有一个问题,如果留给学生的时间本来就很短,应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求学生要合理对时间进行划分,对于一些难度较简单,内容不复杂的课程,可以对其付出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难点,复杂的内容,就要对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更牢固的掌握整体课程的内容体系。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先记在笔记本上,在课后再进行研究。预习课程的好处就是在课堂上可以更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优化课堂听课效果[3]。如果有一门课程时间较紧张,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预习,可以在上这门课的前一个课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这节课进行快速浏览,掌握大概的内容,使自己能够熟悉大概的讲解内容,以便能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

2.1.2 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足够的精神去面对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步入初中后,课程增多,作业量也随之加大,学生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劳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养成午休的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学习效率。在晚上,不能学习到太晚,以免影响到第二天学习的精神状态。在晚上临睡前,不要做一些难度较大、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也不要喝刺激性的饮品,要将自己放松,做一些较简单的任务或习题。另外,有条件的话也要坚持每天做运动,保证身体的机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1.3 学生要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学校中,同学是与自己相处时间最长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身心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能促进自己自信心的提高。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社交群体,学生们可以在与曾经的朋友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多去接触新的朋友,努力和每一位同学、老师都保持一种和谐的朋友关系,使自己的心情能得到及时地倾诉。

2.1.4 面对压力,不要憋在心里,一定要释放出来。释放压力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做运动、唱歌、听歌、与朋友出去玩等等,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释放压力[4]。

2.1.5 要学会独立,自己主动去探索环境、适应环境。只有自己独立才能支撑自己更好地生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独立照顾自己,独立研究学习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不太适应某个教师的讲课思路和方式,可以自己主动去找寻更多的方法,而不是逐渐对这门学科失去信心。

2.2 对教师来说建议的对策

2.2.1 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学生在步入初中时,大多数的心情都很复杂,很紧张。教师在这个时候要主动亲近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浓厚有爱的课堂氛围。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几句话、几个眼神,都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情绪,甚至导致学生出现焦躁、自卑等心理。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与性格,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带领学生,塑造更加健全的心灵与品质。

2.2.2 培养学习方法

目前,新课程的标准是倡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同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而是更多的对课本内容进行延展,扩展学生的思想与视野。尤其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时,面对一切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个特点,迅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启发式教学的授课方式,建立情景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初期要尽量把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他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过渡。在平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记笔记、课前做好预习、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一步一步带领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5]。

2.2.3 加强课后的辅导

由于升入初中的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小学,各自的学习模式、学习水平都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重视,及时帮助他们学习,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培养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心态,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有耐心地解决,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整体效果。

2.2.4 教育过程中弘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都比较敏感,在升入初中的前期,对于新的学习环境与社交环境等方面,都会与小学时期的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些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进入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后,自身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而有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面对这种新环境时,可能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更想多一点父母的陪伴与照顾。面对这类学生,初中教师要多给予身心各方面的疏导与关照,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在这个衔接时期,初中教师若是对学生做好心理、生理、能力等方面的衔接,将会对学生往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意义。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主动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倡导师生平等的关系。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积极组织每位学生都参加,保证让每位同学都有体验感、参与感。另外,在课余时间,校内可以开展艺术活动,比如演讲、歌唱比赛、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来陶冶同学们的情操,也可以加速学生们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提供开展艺术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到展示的机会,不仅使自身得到了满足,也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心理素质。

2.3 对家长来说建议的对策

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中,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教育。经研究表明,家庭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步入初中的前期阶段,更应该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积极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因此,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准备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升入初中衔接的重要环节。

2.3.1 帮助孩子做好心态调整的准备

在孩子步入初中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并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初中的压力比小学大很多,让孩子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初中在附近的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带孩子事先去新初中了解一下学校的整体概况,熟悉熟悉新环境。另外,如果有已经上过或正在上中学的亲朋好友的孩子,也可以聊聊天,让他们为自己的孩子介绍一下中学的情况。这些做法都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与焦虑的心情,有利于度过升入初中这一时期。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主学习、预习等,提高孩子的主观学习性。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可以更好地帮助对初中课程的理解。

2.3.2 推动孩子自主安排学习

由于初中比小学的课程增加了很多,且教师也不会像小学教师一样时时刻刻看着,初中的教师更看重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想取得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具有自觉性。自主学习体现在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之中,因此家长更要积极培养孩子树立起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

2.3.3 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

孩子步入初中之后,课程骤然增多,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都被紧急压缩,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与孩子都会不知所措。这个时候的重点就是要把时间进行有效的划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具体化,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计划,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借助清单罗列出来等[6]。

2.3.4 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家长对孩子要尽可能的真实,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让孩子真实认识到自己家庭的状况,包括家庭的资金状况和父母的工作等等。同时,家庭在做决策时,也要考虑孩子的意见,让他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孩子知道,他不仅是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也要教会他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在选择朋友方面,也要慎重,对于好的朋友,要珍惜、重视,同时也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引导孩子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结束语

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是孩子学习路上的关键时期,也是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父母与老师都要对孩子具有足够的耐心,正确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与学习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各种研究表明,在小学尤其是六年级后半学期到初一上学期这一小升初过渡的关键期,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候,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也要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保证自身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对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孩子课程教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