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02赵六录

今天 2023年14期
关键词:育人信息技术素养

赵六录

(陇南市武都区莲湖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新课标指出,教师需在数学课堂上主动的应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能多渠道导出,并助力学生强化学习兴趣以及计算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等学科素养。当前有些教师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差强人意的问题,出现了信息化教学主题模糊、手段僵化等现象,无法灵活利用网络元素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上的应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1.1 让数学知识变得有趣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丰富了知识输出的媒介,这使得数学知识能动、能听,吸引着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探究,使数学课堂能转变“我讲你听”的授课模态,助力学生受网络元素驱动高效的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在视频中小明、小花正在算同一道题,但是两人都算错了,教师指引学生化身为“小侦探”,找出两人计算结果不正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万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要点,如列竖式数位需对齐、要从个位算起、中间的零退位时需从前一位退1、积极验算等,继而助力教师有效的传导计算知识。相较于教师直接说明计算要点,学生观看视频、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不仅能助其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并强化高阶思维,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在“侦探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1.2 加强衔接育人

衔接育人指的是幼小衔接,这是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专注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均较差,所以教师要做好衔接教育工作,助力低年级学生步入学习正轨。基于此,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规设游戏化育人方案,将数学游戏视为衔接育人的发力点,同时让数学变得亲切、有趣,指引学生树立求知意识,有效减小教学阻力。例如,教师在进行“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展示《雪人》这个绘本的插图,同时引导学生玩“画一画”的小游戏,鼓励学生在绘本的启发下创设雪人形象,而后教师提问,如“你画了几个雪人,他们正在做什么”、“你的雪人身上有几枚纽扣”、“你用树枝做雪人的手,这根树枝上有几个分叉”等,继而在绘画游戏中引导学生认识1-5,并能简单的进行计算,如“脸上有两枚纽扣、身体上有三枚纽扣,一共有五枚纽扣”等,继而在有趣的绘本插图助力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1]。

1.3 利于实现双减目标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构建高效、轻松、低负的课堂,因为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多种多样的元素引入课堂,所以能改变数学知识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使数学变得亲切,点燃自学热情,驱动学生求知,实现减轻学生观察、计算、数据统计等学习负担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走进玩具生产车间,学生会发现为了便于统计,箱子都是在装满10 个玩具后封装的,教师鼓励学生和统计玩具生产数量的工作人员一起数一数,继而掌握以10 为基准数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帮助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算一算一条流水线10 分钟一共生产了多少个玩具,学生需在看视频的同时提取信息并列出算式,学生在分享计算结果时会发现答案并不唯一,这将成为生生探究的动力,教师指引学生分析不同的算式及其含义,继而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算法,有效消除歧义,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水平、计算能力等核心素养。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阻力

第一,数学教学主题不够明确,网络元素在数学课上存在“抢戏”的问题,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看动画短片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虽能记住动画片的主要内容,但却无法将动画片中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求解的基本条件,这就会降低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质量;第二,信息技术未能积极与其他的育人手段“嫁接”到一起,信息技术应用路径随之变窄;第三,数学课程开发效率较低,教师并未使用信息技术统筹育人内容,这使得网络元素犹如一盘散沙,很那在数学课上被高效利用;第四,家校共育的力度较弱,教师未能使用信息技术建成校内、校外及课上、课下一体化的数学教学体系[2]。

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思路

3.1 解析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数学课上需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高度的融合在一起,同时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高效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算能力、建模意识、抽象思维等素养。这说明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需有目的,盲目的引入网络资源不仅无法渗透数学素养,还会浪费数学课堂上的时间,学生会因内容过多而变得茫然,学习效率随之降低。为了高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剖析教材,有结构化的加以设计,精选教育资源,教学内容要有逻辑性的延展,为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表达提供条件。例如,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为了使点子图更加的直观、有趣且有启发性,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三军仪仗队在检阅时的影像,而后引导学生把图像抽象成点子图,想一想怎样计算人数最为简便,教师指引学生把两位数拆分为整十数与个位数,进而理顺乘法计算的基本思路,为学生高效掌握算法给予支持。

3.2 指向核心素养创建数据库

为了使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功能作用,教师要积极创建数据库,以创新精神、抽象思维、数据分析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指向聚拢网络资源,同时引用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存储技术、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夯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高度交融的基础,使网络资源能持续的引进课堂,并在课上发挥着启发思考、优化环境等积极作用。小学院校在自主创设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与多种公共教学平台对接,发挥网络资源能流动、可共享等优势。赣教云平台立足江西打造良好的线上教育环境,师生能共享教育资源,这利于学、教同频,还可满足作业设计、学习自测、教案规划、整理复习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指引师生更好的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学、教方面的现实问题。各省市应借鉴赣教云平台运营的成功经验,从服务义务教育的角度出发创建数据库,同时各地区的电子图书馆需入网,为教研、教改提供资料方面的支持,使更多的数据资源能转化为小学数学教师高效育人的动力。

3.3 在学情的驱动下应用信息技术

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要做到育人为本,所以教师要在学情的驱动下应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能成为学生形成与发展数学素养的一大力量。新课标对各学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予以说明,教师既要从宏观着眼解析学情,又要关注各个班级里每位学生的表现,并用动态眼光分析学情,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实施分层教育理论,大致把学生分为三层,其中A 层学生数学“四基”扎实、“四能”较优,同时学习热情高涨,数学素养较强,B 层学生能力、兴趣等方面次之,C 层最次。在科学分层的条件下,有倾向性的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育情境,并提出问题,确保情境有吸引力且问题符合学情。例如,教师在进行“除法”的教学时,可以创设“错题诊断”情境,先播放视频,再给学生时间思考,而后根据视频中提供的信息梳理利用除法知识计算的思路,同时纠正错误,使学生能在质疑精神、逻辑思维的助力下高效学习。因为信息化问题情境具有开放性,所以各个学习与发展层级的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从多个角度切入观察、思考、表达,进而为学生差异化求知、多元化发展给予支持。

3.4 反观教学效果,调整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应用的对策

在电子设备、数字系统、教学软件、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将持续更新,并驱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改革与升级,这说明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需具有时代性,阶段性的育人经验将为下一阶段教育活动的腾飞而蓄力。基于此,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反观育人效果,从实际出发,调整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应用的对策。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把教研视为教学体系的关键一环,先自评教学成效,再发现信息技术应用阻力,而后确定教研对象,开展教研工作,继而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例如,有些教师在反观教学效果时,发现数学文化引用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聚拢人文资源,以“克、千克、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介绍古代的计量单位,以及称重的方法,还可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而用数学文化、历史故事启发学生,有效导入新课,优化学习体验。

4.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4.1 明确教学主题

为了使固有的教育资源、网络元素能在数学课上共同完成育人任务,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主题,一方面为筛选网络元素提供标准,另一方面保障多种教育内容能拧成一股绳,并共同搭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选定主题:第一,与教材相关,并能结构化的重组教材内容;第二,与学情相关,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助其自主思考与实践探究;第三,与数学素养相关,对学生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建模等能力的发展有益。例如,教师在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时,可以“观察商的变化规律”为主题,率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一些计算题,如200÷40=、200÷20=、6÷3=、6000÷3000=等,鼓励学生迁移认知、观察思考,找出商有逻辑关系的几组算式,教师操控鼠标调整算式的顺序,并纵向排列算式,用一些动画效果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商的变化规律,如“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除几”、“被除数、除数均乘相同的数,商不变”等,继而助力学生提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师在主题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要点有以下几个:第一,注重夯实基础,传导基础知识,增强网络元素的知识性;第二,网络元素要少而精,侧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第三,渗透学科素养,如数感、符号意识、数学思维、计算能力等。

4.2 发挥“信息化+”教法的优势

信息技术能在多种教学情境中发挥育人优势,如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基于此教师要推行“信息化+”数学教学手段,达到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简易方程”的教学时,可以应用“信息化+合作互助”的教法,教师指引各组成员观看视频,并从自己较为感兴趣的视角着眼提取信息创编应用题,组内成员互相提问,同时在探究数学问题时尝试应用多种方法解题。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视频内容“看过就忘”的现象,教师可指引学生边看边摘录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有逻辑性的应用题,使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列方程求解。如题:运动会上,小明参加跳远比赛,成绩是4.3 米,超出本校记录0.07 米,请问本校原先的跳远记录是多少;小红妈妈帮助小红测量身高,期间说道小红比去年长高了7 厘米,已经有1.54 米了,请问小红去年多高;长江的长度为6300 千米,比黄河长836 千米,请问黄河多长。因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若干小视频剪辑到一起,所以学生能在感兴趣的网络元素驱动下应用数学知识列方程求解,加之小组成员的启发与互助,达到提高学生逻辑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等学科素养的目的。相较于仅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或信息化教学法开展育人活动,“信息化+合作互助”教法能更好的凸显支架教育的价值,小组成员能围绕视频内容高效探究,应用集体的智慧解答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共同进步[3]。

4.3 高效开发微课

微课是信息技术、网络内容集成下的产物,能增强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延展性,满足学生开眼界、涨知识及综合性学习实践的需求。例如,教师在数学课后服务环节可以围绕“动手制作古建筑模型”这一综合实践主题开发微课,将介绍古建筑的历史及特点、用图纸与视频呈现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利用小视频演示加工处理木材的方法等方面设为微课内容汇聚的支点,有效聚集网络元素,包括图片、视频及音频,学生需利用计算、测量等知识完成建造模型的任务,期间用到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图形面积、周长的计算公式,还需用到比例相关知识,继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较强,所以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会自觉回顾、高效复习所学知识,这可起到数学复习指导的效果,继而提高基于微课的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在基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微课时需渗透“创客”思想,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微课的启发性与开放性,更好的取用网络元素,使学生能在数学综合活动中全面发展。

4.4 基于信息技术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小学数学教师高效育人的关键之一,主要源于“双减”政策对数学作业管理提出了要求,亦需家长助力学生减负,基于此数学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共育水平。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钉钉作业、QQ 作业布置线上习题,引领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时绘制思维导图,并将导图拍下来上传至作业端,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使学生能找准自学方向并明确复习重点。当前多数作业软件具有提示功能以及数据统计功能,这便于家长在线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有指向性的制定数学家庭辅导计划,以免数学作业对学生来讲负担过重,基于家校协作避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机械性较强的作业,继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作业管理质量。教师还可应用信息技术在线共享课上的教案、微课等内容,便于学生居家复习,打造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赣教云系统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家庭、学校联动育人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教改领域具有借鉴意义,未来将有更多的数字软件涌入教学领域,助力教师有效健全数学教学体系[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具有让知识变得有趣、加强衔接教育、实现双减目标的价值,基于此教师要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教书育人的意识,明确教学主题,应用“信息化+”育人手段,有效开发微课,还需应用信息技术家校共育,完善育人体系,继而提高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育人信息技术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