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2023-10-02曹春艳

今天 2023年14期
关键词:桂花文本文章

曹春艳

(灵台县教研室 甘肃 平凉 744400)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大力推行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教学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教学目标逐渐从以往传统只注重知识灌输与传授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转变。教师需积极更新教学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读写结合,注重对学生语言整合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训练,在不断阅读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拓写作视野,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获得审美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注重精细阅读,引导梳理文本,夯实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

阅读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阅读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不同学生对于文本的认知、自我认知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会经历一个创造性整合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仔细梳理文本内容和阅读思路,运用课堂所学语文知识去解读出文本的中心宗旨。语文读写是建立在基本知识学习基础上,需要学生灵活掌握阅读与写作方法及技能技巧,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所以,无论是从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运用方面,还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的核心素养方面,教师都要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侧重对相关基础知识点进行讲解与训练,虽然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较少,且属于基础中的基础,但学习过程中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表现,帮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精细阅读发现文本素材中隐藏的“线索”和各类语文知识,使学生在不断的总结积累中,逐渐把握住阅读的思路及方法,让学生在接触阅读物时,能够快速反映出自我阅读理解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夯实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素养的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对文本素材予以加工,创设趣味情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边阅读边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并通过画面与文字之间的对比更好的理解素材中语言的内涵。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桂花雨》,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文中作者回忆了故乡童年中两个场景,即“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文章中,作者在初始就点明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并继续引出“摇桂花”这一趣事,整个情境初步成形,尤其在“母亲”看到“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时的焦急,而文中的“我”则在—“扑”—“抱”—“摇”中,充分体会到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最后作者描述离开家乡后,再赏桂花,为母亲带桂花,心中却时时想起,在远方的故乡和童年深深的回忆“摇花乐”和“桂花雨”。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现出“漫天桂花落”的场景,并以真实的“桂花香气”来为学生营造出更加贴近真实的情境,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身体会中,领悟到作者营造文章场景的方法、用词,让学生逐渐明白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2.立足课堂实际,读出素材韵味,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训练与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之一。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立足于课堂实际,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读出素材的韵味,在写作中体会到创造与抒发内心情感的“成就感”,借助读写结合模式,通过思维训练强化学生读写能力。

如学习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珍珠鸟》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启发与感悟,如教师可以设计阅读问题:

“从‘我’与珍珠鸟的相处过程中能够发现哪些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相似的场景?或相类似让人记忆深刻的经历?”

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够逐渐激发学生的联想,促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记忆,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写出“某一次经历”或“某件事情”所带来的启示。这样既锻炼其思维能力,使其思维更加发散,又在表达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学生通过“向日葵”低头联想到“做人谦虚”,粒粒饱满却并不“张扬”,而那些“高高扬起”的“向日葵”大多“虚有其表”。有的学生会从“蚂蚁”合力的情况下举起比它们身体重几十甚至几百倍的“东西”,联想到“团结合作”的力量。而学生能够联想到哪些内容,是由其个人的经历和思维所决定的,这也能够保证学生对所学文章独特的理解,对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群文阅读来帮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积累更多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群文阅读所强调的不是“全面覆盖”,而是利用一组带有相似特点或风格的文章为依据,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策略,借助不同方式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利用自主阅读寻找到文章关键句,并剖析出文章的主旨。而不同文章所运用的描写方法不同,表达思想情感的技巧也不同,需要学生围绕中心句反复体会和推敲后方能揣摩出文章的中心大意,由此逐渐摸索出习作创作的思路,感受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这样,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能得到甚好的锻炼。

3.注重文本鉴赏,深化品鉴感悟,以读促写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本欣赏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小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这也是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不可只关注阅读,还要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思考、领悟中懂得如何鉴赏文章的美感,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现美的,在获得一定收获后,则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将自己鉴赏的收获应用到文章写作当中,使学生懂得如何从阅读鉴赏中提炼出作者写作方法、用词技巧和语言风格,并在进行习作创作中灵活应用。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在阅读文章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春节的传说》《春节文化的生活德育智慧》,完成阅读后,将几篇文章共同鉴赏,尝试从中提炼出写作方法与语言运用技巧,如《北京的春节》中如何阐述“老北京春节的饮食文化”的,具体运用的语句、词汇和修辞方法,而在《春节的传说》中又是“从哪一角度描绘了春节的哪些习俗”,再到《春节文化的生活德育智慧》中对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人对春节文化的看法,以及现代社会中春节生活的“新想法”,在不断地思考、总结中得出不同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从培养小学生能力角度来讲,要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去体验、欣赏,并将自己的一些收获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将其中的写作技巧进行迁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去鉴赏文章内容,借助一些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以及语言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然后尝试将自己体会到的描写美的方法融入到写作创作中,进而提高小学生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4.丰富表达积累,融入传统文化,以写促读推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很多传统文化题材的文章和小古文以及经典的古诗词作品,这些文章素材及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全面深挖教材内容,精准定位读写结合点,把握衔接原则,在语言体验中唤醒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接受和认可传统文化。在实际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刻意影响学生,将文本语言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利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去描述,并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进行表达。

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每一篇课文所描绘的故事都有着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且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本配置图文也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如《猎人海力布》是年画及剪纸形象设计,《牛郎织女》与课后的日积月累故事相搭配,插图也是传统旧版连环画风格为主,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元素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的主题元素,如了解剪纸艺术,了解本地民俗特色,寻找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等等,使每一名学生都主动传承传统文化。尤其课外阅读拓展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此外,在教材中有着大量古诗词,教师可以不同的主题为线,在每一单元中将其与现代文相结合,对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另外,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等等,让学生可以结合这些元素尝试进行古诗词“新作”,或模仿民间故事进行续写,以不同视角大胆想象与民间故事中不同的结局,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对文化的传承。

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教师需从阅读入手,实现多点串联、综合渗透,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和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合理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语言整合能力与利用能力,并加强对学生语言及思维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正确解读阅读文本素材含义与写作方法基础上,产生新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灵感,使学生能够正确解读文本并用于自身对思想的表达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桂花文本文章
桂花
做桂花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桂花蒸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打桂花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