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实
2023-10-02陶改文
陶改文
(白银市白银区第七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最初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意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使之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同时不断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以丰富的阅读内容陶冶其情操,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1]。整本书阅读就是阅读一本完整的书,旨在让学生通过连贯、有序的阅读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的基本脉络和行文思路,同时从中积累相应的语言知识、表达技巧等,以进一步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与思考探究能力,并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然而阅读一整本书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若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其很难坚持读完教师规定的篇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新路径,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引导小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1.1 拓展阅读素材,增加学生阅读量
从目前来看,多数时候的阅读教学活动都是单篇教学,局限性较强,学生在实际学习时,能够积累和储备的语言素材与写作技巧都是有限的。而通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规避单篇阅读的弊端,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按照既定的思路,主动挖掘整本书中的有效信息,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
1.2 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其语言素养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串联已知的各种信息,形成整体感知,也要深入品味,对重要的语段进行鉴赏和剖析,还要及时总结和归纳,利用准确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训练学生的理解、鉴赏、感知和表达能力,促进其语言素养的稳定提升。
1.3 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其学科品质
阅读本就是思维运动的过程,因而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就是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学生可立足全局进行思考,也要整合所有信息进行深度探究,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所得信息进行分类、规整,继而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同时挖掘文本之中的精髓来充实个人的头脑,有助于切实提高其学科品质,并不断强化他们的人文素养。
1.4 感染学生内在,完善其综合素质
优秀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当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就需要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了解其创作意图、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从中挖掘人性光辉、自然之美,并将其作为行为导向,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助于促进其价值观的发展,推动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彰显出语文阅读的价值。
2.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面临的突出问题
结合前文意识到,引导小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有着突出的作用,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学科品质,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着突出的意义[2]。
然而在当前阶段,虽然小学语文开展了整本书阅读,但是面临的问题却非常突出,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没有与时俱进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大部分的书籍选择都是结合教材内容。没有适应学生个体的需要,没有结合小学低年级阶段、中年阶段、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这样就无法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和提升。另外没有教给学生相关的方法,现阶段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一味套用,缺乏灵活性。整本书阅读工作需要依托教材,并需要超出教材,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新课程标准等相关规定来找到合适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但目前仍然有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整本书阅读的根本目的,认为整本书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教材上学习到了相关内容之后,将学习到的方法进一步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而言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过度依赖课本教材的内容,没有进行课外拓展,造成整本书阅读不能发挥突出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另外在进行阅读评价的过程中,结果和过程之间相隔离,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整本书的过程中会有老师的指导,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之后,就好像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学习,缺乏教师的有力指导,也不知道自己整本书阅读之后有任何的收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会对这样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模糊,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所造成的。
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3.1 由浅入深选择阅读书籍
当前图书市场上的书籍种类繁多,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整本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分阶段分层次为学生提供整本书阅读规划,实施有效的阅读指导,完成阅读计划。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材主要以童话故事、寓言、歌谣和浅显易懂的故事为主;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材以叙事性故事为主;高年级的教材则适当添加了说明文等具有逻辑性的阅读课文,阅读难度不断增加。兴趣是学生保持阅读激情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对某类书籍表现出强烈的喜爱。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意志薄弱的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不断求知的欲望,以寓言和童话故事为主,帮助学生感受阅读世界的神奇和美好。比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4 第13 课《乌鸦喝水》教学中,这篇课文是篇幅短小的寓言故事,学生在阅读和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从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低年级段的学生提供绘本和童话寓言书籍,绘本是以插图为主,配上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的故事性和可阅读性较强,书本上的文字较少,能够辅助学生理解图片,适合低年级段刚开始认字的学生。绘本和寓言故事中色彩鲜艳的图片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满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从图画到文字阅读的过渡。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伊索寓言》这种语言浅显,故事人物形象生动,能够被学生吸收和理解的整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都篇幅短小,但是人物形象和故事比喻都十分贴切,结尾一句画龙点睛的道理升华文章主旨,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在联想和想象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经典故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对于小学中年纪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数量,理解力和阅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在阅读中他们不只是简单的阅读和感知,更是知识内化和吸收,进行独立分析思考的时期。教师在为中年级段的学生推荐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蝙蝠和雷达》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主旨,了解科普文中的写作方法,增长科学知识,通过对蝙蝠的了解知道飞机上的雷达工作原理。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要多为学生介绍一些故事性、叙事性较强的书籍,比如《宝葫芦的秘密》,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根据故事主人公的线索和故事线索进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故事中获得新的体验,对自然万物产生敬畏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阅读作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的意识。
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能够从独特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整本书阅读的数目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名著,让学生在合适范围内进行阅读,从自己的角度进行阅读鉴赏和分析。小学生的认知和成年人是不同的,他们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年人不同的见解和认识,看到另一个世界。比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教学中,课文中节选了《鲁滨逊漂流记》的一部分,让学生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进行一定的了解,知道这本名著讲的大概内容。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培养学生在多角度的阅读和思考中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鼓励学生相互探讨和分享自己的挂点,对鲁滨逊、星期五等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整的阅读一本书,培养学生阅读和发现优秀作品的能力。
3.2 阅读方法灵活应用
兴趣是学生的情感动力能够对学生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围绕着学生的兴趣,找到有效地方法助力学生学习[3]。另外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任务引领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就能提高整本书的阅读效率。整本书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读完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通过任务式的引领,将整本书划分为相关的任务,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这样的阅读方法更加地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每个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是有不同的,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围绕着相关的项目,也可以帮助整本书的阅读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这一课选自于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水浒传。水浒传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片段,为了调动学生对整本书的学习兴趣,老师就可以通过播放电视剧、动画片的相关片段。例如动画片中武松打虎的场景非常精彩,让学生在观看之后,透过观看视频中的描述来进行相关的对比。然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武松为什么要经过景阳冈?第二天别人得知他打死了老虎,有什么反应?后期武松又会经历怎么样的事情?这样的故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另外在水浒传中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受宋朝招安以及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创意的反映了整个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乃至失败全过程深刻,揭示起义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讴歌起义英雄们的反抗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进一步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历史原因。如果老师直接的将这些内容告知学生,小学生就会认为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极大,《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问世之后在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章回体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有史诗特点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就可以将《水浒传》的文章结构进行划分,划分之后,按照具体的项目化落实。让学生们能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地过程中轻松掌握整本书的阅读[4]。例如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地小说,结构有着突出的特点,老师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的任务。第一部分讲述各个英雄好汉的故事,这时候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就是对鲁智深、林冲、杨志、晁盖、吴用、武松、宋江、李逵、花荣等故事来进行汇总。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各个英雄百川归海,逐步走向水泊梁山大聚义,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找到线索,明确他们水泊梁山聚合的原因。最后一个项目是让学生们描述一下最终这群梁山好汉归顺朝廷的原因,以及为何走向失败。在水浒传的阅读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有着突出的效果,那就是把握人物形象,呈现出的20 多个鲜明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阅读之后,这个人物的形象仿佛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所以老师可以推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具体的任务来进行人物形象的认知。在认知过程中,除了阅读名著之外,还可以配合相关的文艺形式作品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阅读过程和结果关注
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明确不同年纪段的评价重点,综合考虑学生阅读基础、心理发展因素等情况,注重考察学生能否流利的朗读文章,在阅读中是否获得愉快的体验。由于整本书阅读多数是在课外进行的,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评价的过程中要了解家长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反馈,在教师、家长、学生多种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完成之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反馈活动,比如图书交流会,这样的交流会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格外具有指导作用的。例如在阅读方法灵活应用过程中,提到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相关的项目完成了具体的阅读,那么因为每个小组学生的侧重点不同,完成的项目不同,所以最终的结果也不同。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最终的结果进行反馈[5]。比如说进行第一部分水浒传阅读的学生就可以将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行说明说明。之后由第二部分阅读的小组说一说这些英雄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们就会通过讨论意识到这些有血有肉的英雄们由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最终走到了梁山,再到最后接受招安,再到最后的失败,这样一个变化过程,透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将会更有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帮助小学生们更有透彻的进行分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某一个独具特色代表的人物,例如宋江、武松和林冲,这样的分析就能以小见大的揭示整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阅读中进行自评,写出自己在阅读中的优点和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疑问,通过每个阶段自评内容的对比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围绕素质化教育背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突出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此有一个明确清楚的认知,意识到整本书的重要性。结合现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选择阅读书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情况,做好有力指导。另外要将阅读方法灵活地应用其中,还要关注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这样才能够帮助阅读发挥突出成效,让学生实现更好地提升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