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术兼授以文化人的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

2023-09-28孙海涛张国华戴娇娇贺松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课程育人

孙海涛 张国华 戴娇娇 肖 炜 贺松其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目前,国内外形势变幻、复杂多变,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三观交互,激烈碰撞,使得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其价值引领作用也日益弱化。“孤岛”困境成为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亟需多学科协同,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责任,做到全员育人[1]。中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中医类基础课程包含了大量医学人文素材和医德元素。充分挖掘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医学人文素材和医德元素,大力发扬中医药学的“大医精神”,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人才有重要意义[2]。本文就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作一论述,以期为中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1 当前中医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1 对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医学院校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对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经费、教育研究等方面关注不够,投入较少。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学院校的部分学生重实用而轻思想政治学习、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人生规划,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趣乏味,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人生没有太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上课表现消极。另外,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课程任务较重,专业课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更无暇顾及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注时事,使得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结果不理想。因此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急迫。

1.2 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僵化教师队伍思政专业性能力有待提高中医院校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内容不能很好地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目前,部分课程思政内容与实践相脱节、与学生生活相脱离,且部分教师授课时语言枯燥、缺乏激情、照本宣科,把缺乏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思政内容强制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兴趣、难以接受,从而消极怠工,使中医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专业课程教师大多毕业于相关的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必要的思政教育的专业能力,将思政教育与中医优秀文化相融合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僵化,教师队伍思政专业性有待提高。

1.3 专业课程思政缺乏明确的标准及有效的评价体系目前,如何评价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还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制度。对于“课程思政”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手段还不完善,大部分规划仅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尚未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也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且被边缘化、随意化,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没有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背离、缺乏相关自觉意识。

2 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2.1 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政教学内容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立足“德术兼授、以文化人”,把中医专业课程划分为中医基础课、中医临床基础课、中医临床实训课3 个模块,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开展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中医学专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基础课程:关注“以文化人与文化自信”。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强调“回归经典与传承创新”。临床实训课程:注重“德术兼授,大医精诚”。从中医基础到临床、从中医理论到实践、从中医传承到创新,构建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方案见图1。

图1 德术兼授、以文化人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构建方案

2.2 从中医专业课程知识点中发掘思政文化元素中医学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华文化精髓,而如何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做到胸有成竹后付诸课堂,如此才能“有的放矢”,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如中国医学史,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中医药学历史的同时,树立民族自信心,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学生正式接受专业课培训前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将课程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中医学专业课中,含有大量的医学人文素材和医德元素,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医学的奉献、对科学的追求,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知识点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思政内容,要认真研究、总结、提炼,才能润物细无声地融思政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引导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以及尊重生命的意识。还有阴阳学说可以启发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自然界一切事物,理解中医学的大生态医学思想以及正确对待人生的顺与逆。

2.3 整合中医专业课程思政文化模块中医学专业各门课程之间、各个章节之间散在地分布着一些思政元素,但要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还需要将思政文化元素重新组合,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将课程内容用一条思政线索串联起来,将思政点连接成思政线、思政面,与学术和方法融合成“多维体”,这样课程思政教育才会上台阶、上等级。

如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有绪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预防、治则与治法十章内容,可以整合成绪论、自然哲学观、生命观、疾病观、防治观5个模块。绪论的思政文化元素是文化圆融、有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思政文化元素是整体观念、有机动态;疾病观的思政文化元素是阴阳失和、整体失衡;防治观的思政文化元素是未病先防、防微杜渐。这样,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教育就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系统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大健康、大生态,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调节思想。

3 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3.1 创新教学方法融课程思政内容于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一定要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的情况,要将思政教育巧妙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针对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特点,采用翻转课堂、案例讨论、讨论辨析、隐性渗透等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锻炼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融思政教育于教学活动中,可以大大提高师生互动,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德育教育。

如在温病学课程中,结合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发病特点、治疗以及预后,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温病的关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学“疫病”或“温病”范畴,其基本病机是疫毒外侵、肺经受邪、正气亏虚。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介绍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及效果,同时组织学生讨论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积极成效的原因。使学生们认识到,科学(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全面扎实继承前人的经验及教训,更要结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学习经验又不拘泥于经验才是发展中医药的必由之路。藉此建立学生对于中医药辉煌历史的认同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发展创新的责任感。

3.2 多维度多层次拓展课程思政教学时间与空间课程思政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时间,要做到全覆盖,必须思考多维立体教育模式[4]。具体而言,可分为课堂、校园以及社会实践,多维度、多层次相结合。课堂教学时间往往有限,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课堂以外时间可以无限延伸课堂思政教育。同时,思政教育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社会大课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意义重大,课程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而是要走向社会,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并深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3.3 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与方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是课程思政,是对于课程思政运作相关情况的有效检测。一门好的思政课要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真正地融合。即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并认为思政元素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思政是否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课程知识[5]。

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要想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起到引导、主导及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同时还承担着塑造灵魂、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4]。针对教师的评价,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熟练地把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中应讲授的职业道德融入知识与技能教学中;能否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巧妙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活动结束后,能否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要接受者,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应针对学生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唯成绩论”,制定相关的思政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本身和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对课程的综合性思政感悟、小结与心得等多种形式进行评判,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专业学习有更深的了解。

《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才智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中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互促进,真正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一体化育人,才能培养出有理想、爱国家,讲文明、守纪律,能吃苦、稳基层,实践动手能力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医务人员。

猜你喜欢

中医学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