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之路径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2023-09-28朗双菊

中国校外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生家校协同

朗双菊 郑 妍 陈 瑶

家校社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影响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为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劳动素养,需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与育人作用[2]。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校社之间优势互补、交叠影响,共同促进劳动育人目标的实现。基于此,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然要求,是践行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大多数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以及建立与之配套且有效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渠道,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之维和社会之维,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3]。共生理论关注共生单元之间的某种联系,强调共生体之间依据内在联系结成共生关系产生新的共生能量,推进共同发展[4]。基于共生理论,分析家校社在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为家校社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发展理念探索出一些可行的路径。

一、基于共生理论对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适切性分析

(一)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

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Heinrich Anton de Bary)最早提出了“共生”这一概念,“共生”指的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积极主动地按照某种特定的模式或机制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一种共同生存、协调发展的关系,去适应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最终使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5]2。由此可知,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共生都至少具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要素在内的相互作用,其核心要义为合作、互惠、和谐、互补发展[5]7。随着共生理论的持续发展,其应用领域突破生物学范畴,逐渐进入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无论是生物学领域的个体还是社会范畴的个体,均为属于某个系统中的成员,与其他成员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互利共生关系。“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辨识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重塑状态[5]5。因此,对共生的认识不应局限于生物现象,也可用于分析社会现象。在相关的劳动教育理论中,劳动具有育人之维和社会之维。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单元之间积极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之维和社会之维,形成一种正向的、稳定的、发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透过共生理论探讨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适切性。

(二)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体系的建构

首先,共生系统包含共生单元,即构成共生体的基本单位。产生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能量和交换单位属于共生单元[5]7。在劳动教育系统中,实施主体、内容、场域等并不局限于学校,而是极为多元的、广泛的和复杂的。家庭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基础,学校是主干,社会为补充,因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分别构成了劳动教育的三个主要共生单元。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基本状态及互动水平直接影响到家校社系统推进劳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其次,共生系统包含共生模式(亦称共生关系),共生模式是以资源为纽带的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依赖、彼此作用的方式或形式[5]8。家校社作为劳动教育的共生单元,三者之间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在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体系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体现了共生模式,且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共生能量,以满足共生单元的发展需求。完善的、动态的共生模式承载着信息传输和物质资源交流的界面功能,有助于家校社在合作中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再次,共生系统还包含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指的是共生单元之外所有因素的综合构成,共生单元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与发展[5]8-9。劳动教育的教学设施和资源被投入不同的单元中并在单元之间流动,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可互换劳动教育资源,以促进劳动教育良性运行。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共生环境是家校社共生单元及其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环境表现为正向共生环境和负向共生环境的相互角力。正向共生环境主要包括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家校社共生体系所形成的强大政策支持、家校社共生平台的多方构建、家校社共生体之间丰富资源的共享等。负向共生环境则不利于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育人的诸多活动的正常开展。

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基本要素,初步建构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生体系。家校社协同推进的、和谐共生的劳动教育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与时代诉求。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之所以能构建共生体系,是因为它们彼此在特定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家校社之间的协同互动,不仅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亦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二、对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困境的审视

全面了解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是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不断优化、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基于共生理论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这三个要素,分析目前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系统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生单元相互疏离,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生模式僵化,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育人的负向共生环境凸显。

(一)家校社共生单元相互疏离

共生单元之间相互连接、优势互补是推动家校社共生体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5]11-12。然而,家校社之间利益相关群体的角色意识模糊,从而造成了共生单元之间彼此疏离。在劳动育人实践活动中,家校社共生单元对自身角色意识的认知程度存在局限性,包括对其角色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角色规范等方面认识不足,以及对自身角色意识的坚守程度不彻底,从而造成了自身角色意识与体系规则的意图不一致。共生体的认知局限还表现在,共生单元之间沟通不畅或互动不足,致使共生单元在参与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时目标纷杂,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共生发展,难以真正建构良好的育人模式。例如,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单元之间的劳动教育目标互不关联,部分家庭、社会机构单纯地将体力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成为纯粹的“劳力付出”,与学校劳育目标中的“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感、培养劳动能力”的理念相背离,诱发家校社三者在劳动教育目标上的割裂。家校社共育资源匮乏,家庭、社会在推进劳动教育时缺乏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专业场所的供应以及专业考核的评价体系,三者较少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缺乏真正的合作,使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体系的实施流于形式[6]。

(二)家校社共生模式僵化

家校社共生单元通过合理配置家校社教育资源,建立各种共生关系,实现能量动态交互,以满足共生体的发展需求,从而保证家校社育人成效的高质量实现[5]10-11。在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其共生模式进行反思可知,三者在实际参与家校社劳动教育活动时,并未体现出积极的、动态的、因地制宜的劳动育人共生模式。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多以家务劳动为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集中于清洁卫生、手工制作和作物种植等,社会劳动教育的内容侧重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7]。由此可见,各共生单元的劳动内容单一且流于形式;同时,劳动教育内容的不同造就了共生模式的差异,家校社之间各自独立,具有明显的边界且互不融通,这也导致了共生关系的割裂。目前,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模式更多地趋向一种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在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育人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在构建家校社共生关系时动态交互相对不理想,不利于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形成。长此以往,易造成共生模式的僵化和共生关系的散裂,从而较难产生新的共生能量来维持共生关系,并提升共生单元的质量,最终阻碍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三)家校社负向共生环境凸显

共生环境对共生单元的正向激励作用是共生理论关注的焦点。正向共生环境有助于推动共生单元之间的良性互动,负向共生环境则反之[5]34-36。目前,虽有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正向共生环境并不突出,没有形成强大的、多方构建的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平台,尚未能充分促进家校社劳动教育共生单元之间丰富资源的共享。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育人的负向共生环境主要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尚需进一步建构和完善;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体系的定期运行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有关部门对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管理机制、评价奖励机制尚需进一步优化;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布局较不理想,家校社共生体责任边界不清晰,合作的文化环境尚不完备;对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体系的专业发展支持力度尚不足[8]。诸多负向共生环境不利于诸多劳动活动的正常开展,因而成为阻碍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体顺利运行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路径的建构

基于对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体系运行困境的分析,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这三个构面的影响因素出发,本研究提出了建构和谐共生的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共生单元的角色意识,形成协同育人的共生基础

要建构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首先要唤醒和加强共生单元对其自身的角色意识,并且融通多元主体的育人理念,形成相互融合的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把唤醒与协调主体意识作为劳动育人活动开展的前提任务,家校社利益相关群体形成劳动育人的正确观念,促进各域释能。从育人主体的角色本位出发,凝结对劳动教育价值的共同认识[9]。要加强共生单元的角色意识,首先是明确家校社三方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各自扮演的角色,学校扮演主导性的角色,家庭扮演基础性的角色,社区扮演支持性的角色,在广泛的教育场域中形成对家校社劳动教育统一的角色认识。其次要明确各单元在实施劳动教育时的功能,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功能性较强,应根据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劳动教育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各学年劳动教育计划,让学生对相关劳动理论进行学习和实践。学校应采取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以及利用网络媒体等途径加强专业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而家庭的功能是协助学校完成劳动方案的设计、劳动项目群的布置和劳动评价标准的制定。学校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相关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同研发和开展劳动育人活动;社会则在劳动场地的修建与维护、劳动安全责任的督导、劳动教育理念的渗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总之,要通过加强家校社共生单元的角色意识及其功能的发挥,促进家校社共生单元全场域融合育人模式的形成。

(二)构建互惠共生模式,创新协同育人共生关系

共生理论揭示了系统中协同作用和共生作用的本质,共生作用可以涵盖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在共生过程中表现为共同适应、共同激发、共同合作和共同进化[5]86。 依据劳动类型的差异以及不同阶段劳动育人要求的不同,构建新的、动态的、发展的家校社共生模式,以促进三大共生单元中的劳动文化相互交融,增进家校社彼此之间的互动,突出合作内容的丰富性及合作形式的多元化,由外而内地产生对劳动育人价值的认同[10]。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生模式,应以涵盖家庭为基础的“生活化”的劳动教育、以学校为主导的“课程化”的劳动教育、以社会为支持的“基地化”的劳动教育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不同区域的学校应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项目,将学生生活、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等转化为学习资源。例如设置一些家校社合作项目,依托地方产业和基地,创建烹饪、手工、养殖、制造、维修、志愿服务等劳动教育合作项目,并且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会等,及时对劳动教育合作项目实施成效给予反馈。以项目式学习将劳动教育的“生活化”“课程化”“基地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之维和社会之维,实现学校课程与家庭参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结。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新共生关系,将家庭劳动文化中的柔性、学校劳动文化的规范与社区劳动文化的包容全面融合,促进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共生单元之间的平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互惠共生模式,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总之,各共生单元积极主动组织劳动育人活动,在育人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不断产生共生新能量,推动家校社共生关系的稳固与持续动态发展,最终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关系。

(三)优化家校社共生环境,完善协同育人共生条件

新时代,劳动教育从顶层设计层面得到强调和重视,为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校社在共同教育目标、共同育人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平等、互联、共赢的教育合作实践体系[11]。 有效的家校社合作实践体系需要优化家校社共生环境。优化共生环境,首先需要建构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包括劳动教育管理机制、劳动评价反馈机制等。从劳动教育管理机制方面来看,优化共生环境需要完善劳动教育管理的制度支撑、工作计划和组织架构,促进政策条例与劳育实际相结合的高效落地,制订符合当地特色的劳动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劳动教育各组织部门的劳动教育职责。劳动评价方面应以评价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为主,评价重点依据不同形式、不同时间和不同单元而不同。其次,积极推进家校社的劳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例如创设和应用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平台“劳动小能手”,通过“劳动小能手”平台推动家校社携手合作,让家校社在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内容上形成共振,在行动上保持共进。最后,良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环境还需要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互惠共生的文化环境,为共生环境的良好运作提供专业的、系统的支持。总之,教育的进步需要来自教育主体的活力与动力,积极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保持这种活力与动力的关键。良好的劳动育人生态环境是构建积极的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生态环境的基石,家校社多元主体和场域的和谐共生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亦是教育生态环境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结语

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构建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核心构面的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共生系统来实现劳动育人目标。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全面性覆盖、多元化育人主体、有效的互动渠道等打破传统教育场域中时空客观因素的藩篱,冲破劳动教育参与主体的关系边界,构建相对独立又开放的劳动教育共生场域,在不同场域中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具有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的劳动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共生家校协同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