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问题剖析与实践路径*

2023-09-28王莉芳

中国校外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

燕 凌 马 克 白 婧 王莉芳 孙 璞

青少年处于体貌特征、心理状态剧烈变化及认知和情绪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面临着来自生理、心理与社交等方面的挑战。已有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抑郁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进入青春期后风险显著增加[2],由此可见,青少年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2019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Adolescent Mental Health)显示,全球约有14%的10 ~19 岁青少年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且未得到充分诊疗,其中抑郁问题尤为突出;1.1%的10 ~14 岁青少年、2.8%的15 ~19岁青少年受到抑郁症的困扰[3]。抑郁问题是我国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研的主要内容,针对3 万名青少年的调查报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抑郁检出率为14.8%,其中4%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4]。社会支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支持的普遍增益作用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5]。基于此,本研究拟在深入探讨社会支持的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践建议。

一、社会支持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价值

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社会联系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6]。在20世纪70 年代,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精神病学的专业术语被提出,之后逐步被引入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从个体角度来说,社会支持主要指那些可以利用的诸如爱、亲密关系、信任、尊重等特质和令人满意的关系,以及在压力环境中可依靠的他人的建议、信息、理解、指导和帮助[7],通过社会支持,个体感到被爱、被尊重、被重视以及归属于某一社会网络。然而,社会支持不是单向的关怀与帮助,而是提供支持者与接受支持者两者之间的资源交换[8]。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镶嵌于社会互动之中,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部分,由提供支持者、支持行为、接受支持者的感知与评价共同构成,是情感运行、实际支持、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综合体。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可提供情感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估支持[9],其具体形式包括:物质支持,主要指有形的支持,例如钱或其他实物等;行为支持,即通过实际劳动分担任务;亲密互动,即传统的非指导式咨询行为,例如倾听、尊重、关心或理解等;指导,即提供建议、信息和教导;反馈,即向个体提供有关其行为、想法或感受的反馈;积极的社会互动,即为了娱乐或放松而参与的社会互动[10]。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显著地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11],青少年时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积极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2];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能对青少年的不良情绪状态或所遇到的负性事件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帮助个体调节压力,使个体更好地应对困境与压力,从而起到心理保健作用[13]。从社会支持的主体来说,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控制情绪、专注目标具有一定效果;来自家庭、学校、社区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或行为的影响更显著[14]。从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来说,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是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社会支持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作用,即无论青少年个体处于何种压力状态,以及获得外界支持的状况如何,社会支持均具有增益作用;换言之,参与社会网络会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与身心状态之间呈正相关。此外,社会支持还可通过缓冲压力的方式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即社会支持通过改变青少年个体对压力事件的知觉评价和抑制不良反应,达到缓冲压力的作用。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2023 年5 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坚持系统治理”的原则,即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家政策中出现的频次呈现出随年代递增的趋势,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层次和各个要素予以统筹规划,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15]。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校社的协同推进,其中家庭支持满足了青少年的归属感与对尊重的需要,有利于青少年自我潜能的发挥[16],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区、网络及社会服务机构,来自这些因素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增进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和谐。目前在学校管理层面,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管理体系日趋成熟,无论是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课程体系建设都已逐步完善,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重要支持。然而,其他方面的支持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家校社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微观环境,共同承担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责任。其中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具有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但目前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还较为薄弱,协同育人格局尚未形成,这一方面表现为学校的主体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在组织和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家校社教育观念互不匹配,教育责任与边界不清[17]。

第二,家长群体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因而为子女心理健康提供支持的能力普遍不够。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域,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家长群体存在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的突出问题,尚未认识到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尤其是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缺乏对子女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在应试的压力下,家长群体存在较为突出的重智育而轻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倾向,很多家长仍将升学、分数作为评价青少年的核心甚至唯一的标准,过于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子女的情感关怀,容易导致青少年压力过大,进而引发心理问题[18]。对于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家长来说,无暇顾及子女的心理需求,缺乏对子女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和关注;当子女面临心理危机时,很多家长对这一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甚至采取漠视等不当的应对方式。

第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社区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基本单元,既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阵地[19]。目前,我国社区服务尚未将心理健康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还缺乏制度层面的设计与刚性要求,经费投入、专业人员匹配尤为欠缺,相关的宣传工作容易流于形式。作为社区居民,青少年与社区服务之间缺乏情感连接,参与社区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网络环境的支持作用尚未受到重视。网络环境是青少年的重要生活空间,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生活态度、社会交往等具有重要影响[20]。一方面,网络环境的丰富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元化、更具创新性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使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着多种挑战。例如,网络社交媒体呈现的信息一般都经过了编辑加工,呈现出理想化的样态,容易引发青少年的消极、自卑情绪,增加抑郁风险。网络“丧”文化等容易导致消极情绪在青少年群体之间传递。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会导致焦虑症状高发生率的风险[21]。电子产品使用强度正向影响亲子矛盾发生频率,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22]。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而青少年自身的分辨力、自制力尚未发展成熟,因而容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因沉迷网络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如遭遇网络欺凌、进行非理性消费,进而使身心遭受侵害。

第五,社会服务机构专业效用的发挥水平有待提升。社会服务机构是指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及其他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公益组织。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实践来看,社会服务机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的重要防线,也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应对力量。当前,社会服务机构专业效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由于我国心理健康行业服务的发展历程较短,尚未形成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专业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总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23],难以满足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心理健康工作市场也影响了社会服务机构功能的发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社会服务机构的运营模式尚未及时跟进,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与此同时,社会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尚不充足,很多家庭和青少年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并不了解如何规范解决问题,甚至容易做出错误决策。此外,心理服务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很突出。

三、社会支持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践路径

基于学理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协同发力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良好生态;从政策导向来看,《行动计划》中亦提出要将心理健康工作贯穿学校、家庭、社会的各方面。据此,本研究建议应强化来自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支持,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构筑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充分利用学校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进行信息采集、资源整合的优势,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青少年健康发展之社会支持的重要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及“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要求。学校在家校社合作方面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24],拥有整合家校社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优势,能够主导家校社合作的方向,提升家校社合作的质量。若要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家校社协同支持青少年健康中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第一,学校应建立并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库,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资源调研机制,掌握家庭、社会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储备现状,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功效。科学评估家庭、社会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劣势,通过强化整合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消解资源劣势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针对家庭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学校可通过联合社会资源组织家长课堂等活动来提升家庭心理健康知识的储备量。第二,学校与家庭、社会应建立多层次协作关系,家校社之间既有组织层面的协作,也有个体层面的合作,或是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依据学校现状和基础条件在各个层面开展合作,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例如,学校与社区建立联系,与社区共同创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环境;学校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为家庭提供针对性的帮助等。第三,应不断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储备,提升教师群体推进家校社合作的实践能力。教师既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者与引导者,也是实施家校社合作的主要实践者。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为教师提供系统、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提升教师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为教师提供开展家校社合作的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同时提供资源保障和时间保障,充分发挥教师在家校社青少年心理健康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师与家长持续沟通的意识与能力,为家庭提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反馈。

增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升家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能力。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域,父母是家庭场域中的主要角色,提高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支持力度需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多方发力重塑家庭教育观,提升家庭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能力。重塑家庭教育观有助于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观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协同发力。一是以家长学校的形式为家长提供系统教育,组织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家庭教育观。二是通过宣传引导为家庭教育提供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多维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对话机制,缓解家长群体“教育利益丧失”的社会焦虑,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三是通过改革创新教育评价理念和方式,逐步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教育倾向,消解家庭教育的焦虑问题,重塑指向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四是在这一过程中,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而使家庭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第二,进一步提升相关领域政策制订的问题导向性,加大对优秀案例的宣传,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支持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政策体现了我国从政府到社会层面对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视,以及以法治引导家庭教育的导向。但是从政策评价视角来看,上述法律政策在内容上仍需进一步细化,仍需以问题为导向分层治理。例如,农村与城市的家庭心理健康资源差异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相关立法可借鉴国外家庭教育立法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法律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度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完善。此外,从宣传引导的角度来看,应加强对优秀家庭故事的宣传,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榜样和参考。

完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社区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可为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重要、持续的心理健康服务。一些国家探索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已有数十年。例如:美国在1963 年就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 Act),以此推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瑞典从1970 年开始将心理服务从医院转向基层社区,开设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社区已经成为重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场所,社区心理服务也因此成为世界心理卫生工作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社区已经在预防、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作用仍较为薄弱,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区支持。第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制度、配备专业人员、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筛查与追踪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制订心理危机事件应对预案等,旨在实现社区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建立社区心理健康监督评价制度,不断提升社区心理健康的支持水平和服务质量。第二,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并完善关于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心理危机预警方案,积极与学校、家庭沟通合作,为有心理危机的青少年进行及时且持续的心理疏导,同时为青少年所在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第三,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长期社区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做好社区心理健康文化宣传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氛围。

净化网络环境,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充分发挥网络支持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媒体的涌现,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媒体可以拓展青少年的视野,便于其广泛搜集各类信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网络媒体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其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知识与行为指导。作为一种社会支持力量,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重要。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网络平台上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更多,由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青少年也更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寻求社会支持[25]。针对网络媒体的特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升网络支持的力度。第一,持续加强网络环境监管,净化网络环境,统筹网络资源传播,加大优质内容供给,完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措施,加强对不良网站及信息的监管与惩戒力度,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立屏障。第二,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指青少年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的能力,包括对网络媒介的认知、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道德、网络参与行为以及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能力[26]。建议以学校为主体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提升青少年对信息获取和辨识的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加强网络道德培养,同时社会及社区也应通过多种渠道对如何健康使用网络进行宣传教育。第三,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研究表明,网络干预有助于增长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个体寻求专业帮助的行为,改善个体对心理问题污名化的态度[27]。因此,应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研发相关平台及软件,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青少年应对心理问题提供更适合其认知偏好、年龄特征的解决渠道。第四,发挥家庭在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从家庭方面避免不良平台或网络的不法行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或侵害。

发挥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效用,提高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创办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28]。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医院、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其他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公益组织,这些机构也是高质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社会服务机构在心理健康支持的系统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方面更具优势,若想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机构的支持力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扩大和提高心理专业服务人员培养规模与质量,完善心理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体系,尤其是加快对从事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以此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第二,重点关注特殊处境中的青少年,发挥社会公益机构的组织优势,为诸如乡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处境中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第三,应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使青少年及其重要社会关系成员建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科学认识,帮助他们了解处理心理问题的科学途径。以社会机构为主体,通过科普教育、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营建积极的心理环境,注重对乡村地区心理健康资源的精准供给。

四、结语

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为个体一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重要基础,来自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及社会服务机构的有效支持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每一环节中社会支持的“闭门造车”“功能不畅”都有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新时期,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亟须充分发挥各支持主体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各支持主体作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实施针对性的实践优化。此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一方面要立足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另一方面也要基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探索更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为人才强国的建设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