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蹼的治疗现状

2023-09-28尚发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管腔远端颈动脉

高 松 孙 欢 尚发军

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除了常见病因外,部分脑卒中的病因并不明确。研究显示,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25%[1]。有20%~32%的ESUS 出现复发,提示这些病人在首次发作康复后,仍存在潜在病因[2]。研究发现,颈动脉蹼是ESUS 的主要原因之一,占ESUS 的9.4%~37%[3]。然而,有关颈动脉蹼的文献报道仍然较少,其自然病史和最佳治疗方式尚不明确。本文对颈动脉蹼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了提供参考。

1 颈动脉蹼概述

颈动脉蹼,又称非典型局灶性颈动脉球部肌纤维发育不良、颈动脉网或颈动脉隔膜,是一种颅外颈动脉血管系统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3]。颈动脉蹼多见于年轻、非洲裔女性,特别是,非洲裔年轻女性无血管危险因素且诊断检查阴性,伴有复发性、单侧、前循环卒中事件,应怀疑颈动脉蹼[4]。1968 年,Rainer等[5]总结分析1例年轻女性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后首次描述颈动脉蹼的存在。CTA是颈动脉蹼首选的检查方式,表现为一种独特的腔内充盈缺损,通常发生在颈内动脉近端后外侧壁[6],灵敏度在78%~93%[7,8]。DSA 也可作为检查方式,在动脉晚期可以看到远端血流瘀滞[9]。然而,由于蹼样结构往往起源于后内侧或后外侧壁,因此正侧位造影可能难以发现。尽管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在相同部位,但颈动脉蹼已被证实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为内膜纤维增生,与非典型局灶性颈动脉球部肌纤维发育不良的局限性病变一致,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的证据[3]。诊断颈动脉蹼取决于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排除同一部位的其他病理改变(动脉夹层、非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腔内血栓),理想情况下需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认诊断[4]。目前,颈动脉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最佳的识别方式尚无统一意见,需要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研究来确定颈动脉蹼的发病率,并通过系列影像检查来确定是静态病变还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改变。

2 颈动脉蹼与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蹼是ESUS 的一个重要潜在机制。自Rainer等[5]首次描述颈动脉蹼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其与卒中发生密切相关。Joux 等[9]发现,37%的ESUS病人合并有颈动脉蹼。Kim等[10]在51例年轻、不明原因、单侧半球缺血性卒中病人中发现13例颈动脉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不同,颈动脉蹼病人卒中的机制可能是继发于蹼远端的血流湍流和淤积,导致血栓和栓塞[3]。这一假设在脑血管造影中得到证实,在动脉晚期,可见蹼远端造影剂明显瘀滞[10~12]。此外,在颈动脉蹼病人病变远端有血栓的存在,在进行抗凝治疗后血栓消散[6]。

在颈动脉狭窄病人中,缺血性卒中有两种可能的机制:一是,动脉-动脉栓塞,血栓形成在粥样斑块上或周围,并导致远端栓塞;二是,颅内灌注受损,严重的狭窄、不良的颅内侧支或斑块破裂伴突然的管腔狭窄导致远端灌注受损。当颈动脉或颈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时,这些过程也可能同时发生。然而,颈动脉蹼很少有严重的狭窄,它导致卒中是正常的层流中断,远端的湍流形成导致血小板聚集的风险增加[4]。颈动脉蹼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可能有着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模式,颈动脉蹼是一个局部、光滑的组织突入到血管腔,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更长一段不规则血管壁。此外,多达67%的颈动脉蹼病人的蹼上有血栓[13],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假设。

计算流体力学已经被用来模拟由颈动脉蹼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14]。先在病变侧近端颈动脉管腔中对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再与对侧颈动脉分叉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在有颈动脉蹼的血管中,病变的远端有一个较大的湍流区域;此外,与对侧管腔相比,颈动脉蹼远端管腔的壁面剪切力和振荡剪切指数更高。这两个指标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增加趋势相关。而最小残余管腔大小和湍流区域尺寸之间没有必然相关性,也进一步说明蹼状结构的其他特性比血管狭窄更重要。

3 颈动脉蹼的治疗

颈动脉蹼的最佳管理策略尚未确定。目前,颈动脉蹼的治疗主要包括[3]药物治疗(例如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和手术治疗[例如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3.1 药物治疗 根据ASA/AHA 最新指南,在缺乏颈动脉蹼治疗最佳方式随机数据的情况下,抗血小板治疗是一种合理的管理策略[15]。然而,颈动脉蹼相关卒中的病人似乎有很高的复发率,在接受标准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药物)的症状性颈动脉蹼病人中,超过一半的病人出现了卒中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2 个月[3]。Choi 等[6]报道7 例颈动脉蹼病人的8年的随访结果,其中5例出现复发性卒中。这远高于ESUS 病人,ESUS 每年的复发率低于5%[16]。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疾病相比,药物治疗对颈动脉蹼病人似乎效果欠佳,可能是因为药物并不能改变卒中复发的潜在结构(蹼本身的存在)。抗凝似乎是颈动脉蹼二级预防的一个的选择,因为它可能更适合于减少因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的血栓形成[6]。然而,目前对抗凝治疗的研究仍然只是少数病例报道。系统性文献回顾也发现,即使行积极的抗凝治疗,颈动脉蹼病人卒中复发率也很高[3]。因此,采取更积极的二级预防策略可能是合理的。

3.2 手术治疗 CEA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方法,优点是可以在手术后得到颈动脉蹼的病理诊断;而且,颈动脉蹼的病人往往更年轻,血管危险因素更少,合并对侧颈动脉病变率更低,因此,术中暂时阻断颈内动脉导致脑灌注受损的风险更低。与CAS 相比,CEA 避免了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特别是当病理诊断明确为颈动脉蹼时。

CAS 适用于颈动脉“高分叉”、既往有颈部手术或放疗史等有手术高危因素的病人[17]。CAS也可以在行急诊机械血栓切除术同时实施。CAS的缺点主要包括缺乏病理标本,需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另外,在迂曲血管或颈动脉蹼位于另一血管开口附近(如颈外动脉)的血管中操作时,技术难度相对偏高。考虑到在蹼的部位血栓存在的可能性很高,应采用远端保护[18]。

目前,在颈动脉蹼CEA 和CAS 治疗的文献报道中,还没有关于卒中复发的记录,说明对症状性颈动脉蹼行血运重建是安全有效的。但对无症状颈动脉蹼的治疗还尚不清楚。

4 展望

颈动脉蹼是ESUS 的潜在发生机制。根据文献报道,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颈动脉蹼病人卒中发生后最佳治疗策略。一般而言,对症状性颈动脉蹼行单纯抗血小板治疗,卒中复发风险较高;而进行积极的血运重建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或随机对照研究来提高对颈动脉蹼的了解,更好地阐明其与卒中发生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开放性干预、血管内治疗或抗栓治疗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管腔远端颈动脉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