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体会

2023-09-28艾克拜尔加马力谢克莱阿布力肯陈世保吴新山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通率脑组织溶栓

艾克拜尔·加马力 谢克莱·阿布力肯 赵 晶 陈世保 吴新山 张 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血栓形成、栓塞、夹层等多种因素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随病情进展可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案,虽能有效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控制病情进展,但时间窗较窄,只有少数病人有条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而且血管再通率较低,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1,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4]。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5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诊断标准;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病人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或颅脑损伤史;合并颅内肿瘤;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存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禁忌症;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

1.2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59.09±4.3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4.5 h,平均(2.1±0.5)h;合并高血压病16 例、高脂血症10例。

1.3 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6],即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6 分、动脉穿刺时间在发病6 h 内;Alberta 卒中项目早期CT 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me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6分。局部麻醉下通过Seldinger 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全身肝素化后,行主动脉弓造影。然后,根据造影结果确认病变血管部位及侧支循环状况,选择适当的血管内介入方法(支架取栓、抽吸导管取栓,或者两种方式结合)。取栓成功后,若血流不能维持,则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导丝牵引下将球囊送至血管狭窄部位,不断扩张球囊成形后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支架送至病变血管处,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将病变血管全面覆盖后释放支架。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给予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血管再通率:采用脑梗死溶栓再通血流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0~Ⅰ级为血管未通,Ⅱ级为血管部分再通,Ⅲ级为血管完全再通;血管再通率=完全再通率+部分再通率。②神经功能:采用NIHSS 评分评价神经功能。③不良血管事件:术后随访3 个月,统计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等不良血管事件情况。

2 结果

术后血管完全再通16例,血管部分再通7例,血管未通2例;血管再通率为92.0%。术后NIHSS评分[(10.84±2.41)分]较术前[(22.66±5.29)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随访3 个月,无死亡病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7]。该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和缺氧损伤,进而对神经系统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出现感觉障碍、失语、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溶栓治疗的开展有时间窗约束,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症状性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风险,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首选方案,可通过将支架送至病变位置,有效开通狭窄血管,增加缺血区域脑组织的血流供应,进而改善病人的缺血症状,促进脑内供血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姜腾波[8]研究表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病人预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庄礼源[9]发现介入治疗血管再通率、NIHSS 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溶栓治疗。另外,有研究报道,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促进新的侧支循环建立和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进而加速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10]。

本文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通率为92.0%。曹光宇等[11]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67.8%,且治疗后6、12 h NIHSS 评分明显改善。本文病例的血管再通率较高,而且术后NIHSS评分也明显改善。这说明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闭塞血管再通,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研究表明,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局部脑血管狭窄时或Willis 环发育异常时,可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和缺氧损伤,必然影响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且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加剧,血流动力学也发生明显变化[12]。这提示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功能修复,有效改善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且DSA 可准确反映侧支循环及脑血流情况,有利于介入手术的开展,降低斑块脱落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有利于闭塞血管再通,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通率脑组织溶栓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后再通的研究现状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