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的漫步者
——浅析《十一种孤独》中的自我认知与建构

2023-09-28张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3

名作欣赏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幻想身份建构

⊙张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 210023]

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一生共创作七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曾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耶茨讲述了十一段和孤独相关的故事,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焦虑个体的挣扎与孤独。而书中对于个体的思考,更多体现在个体的自我价值认知与建构的困境上。主人公尝试用多种方式摆脱孤独和窘困,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价值的认知与建构,然而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行为上无力改变、状态上不被理解与认同的状态,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自我价值认知与建构的迷茫与质疑,最终接受并不断重复失败的命运。

一、以幻想为导向的自我认知与建构

在经历了“二战”、冷战时期一系列政治举措后,美国民众普遍陷入焦虑状态。同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也使人们对现有的生活状态产生了质疑——他们无法看到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于是对美国传统边疆精神中冒险与奋斗等信条产生了质疑,焦虑成为整个时代的底色。耶茨因受到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孤独具有必然性。在个体与时代的双重冲击下,人们开始通过幻想进行自我认知与建构。

耶茨笔下的主人公习惯将自己幻想为具有世间所有优秀品质的形象,并且可以体面生活在当时残酷的世界。正如萨特所言:“他既不企图隐瞒这个意向也不企图掩饰这个意识的半透明性;相反,在涉及决定下一步的行为时,他正是参照这个意向,这个意向对所有的态度明确地实行调节控制。”①书中鲍勃、沃尔特等主人公对自在世界存疑或否定,于是以“自欺”的方式在想象层面全新认知并建构自我与主体、他人、世界的关系结构,并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将这种幻想而来的“自欺”上升成为自我意识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秩序与规范,控制人们进行下一步的活动。

为了使这种幻想而来的自我认同得以实现,作者需要建构一个完美的身份对此进行安置。小说中包含了诸多作者对于艺术的情感,因此,耶茨幻想出的理想形象多为处于社会中产阶级的文艺工作者,如《建筑工人》中的新闻撰稿人、《与鲨鱼搏斗》中的报社记者,或者是《绝佳爵士钢琴》中的酒吧钢琴演奏者等。这些人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并取得过一定的成绩。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认识到现实的平庸,并借以文艺作为自己高尚品质与追求的外衣,与现实生活相分离。正如《建筑工人》中的新闻撰稿员鲍勃通过将自己视为优秀的作家来粉饰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与困境。他既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又不愿承认自己能力的欠缺,最后导致与现实社会相脱离。

以幻想为导向认知与建构个人身份之所以会失败,陷入孤独的绝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主体通过幻想重新营造了一个自我世界,从而与现实世界产生了割裂,产生了双重性,一方面个体对现实世界安定有序的生活极度适应与留恋;另一方面,通过幻想产生的优越性也使自己鄙夷目前所在的现实世界,坚守幻想所营造出的自我认知建构的假象。正如鲍勃一方面极度厌恶伯尼的无知和愚蠢,另一方面又因自己处于失业的边缘而无法与伯尼彻底决裂。当主体无法支撑由幻想所建构出的身份,在幻想与现实这两种空间的夹缝中无法喘息时,这种身份建构的无效性便显现出来。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秉持的幻想往往与社会时代相悖,并在其中不断失去对于自我的认知。随着战后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消费需求以及个人名誉等方面的追求与日俱增,这又与美国一直宣扬的追求理想与自由的价值观念背道而驰,造成了人的异化与精神世界的扭曲。耶茨笔下的主人公虽然憎恶现实生活中平庸与僵化的主流价值体系,但他们为远离现实生活而追求的幻想生活方式,其衡量标准与价值内涵依旧是对功利性成功的向往与追求——即拥有财富、名誉、地位,而非通过艺术的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只是想通过幻想的方式填补自己生活的空虚,并试图逃离现存的精神困境,因而无法实现。

梦想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当梦想建立在对自我与现实的错误幻想上并以此作为导向时,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人物在失败后继续沉迷于幻想则又加剧了失败的悲剧性。

二、以他者为标准的自我认知与建构

自我认知与建构往往是主体对“我是谁”和“我的存在价值”等问题不断追问的过程。如果说耶茨笔下的人物是以幻想作为行为导向进行自我身份认知与建构的话,那么在进行价值追寻与重塑的过程中,个体往往会依照他者的标准对自我个体进行规范和重塑。自我认同多凭借他者的认同得以实现,正是由于“他者”的存在,主体意识与权威才得以确立。

在《十一种孤独》中,关于自者与他者的冲突矛盾始终存在。而这种冲突矛盾多体现于主体根据外界事物即他者的假定期许,扮演一种理想的形象,并从言谈举止等多方面约束和打造自己,从而变成他者眼中优秀的形象。在《万事如意》中,格蕾丝与丈夫拉夫尔都在潜意识中迎合了他者的要求,塑造自我主体与爱情的范式,而小说篇名《万事如意》正是用他者的祝福来反讽自我的沦陷与陨落。注视具有为他的虚构性,当主体觉察到这种“他者注视”的行为,开始用他者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时,主体可能会因“被注视”而对自身做出相应改变。

个体依照他者的注视,在他者的期待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与建构,“在他人的注视下,主体体验到了‘我’的存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是‘为他’的存在。没有意识中的‘他者’,我的主体意识就不能确立”②。此时“注视”由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变成了他者入侵自我本体的一个行为过程。他者注视所产生的虚幻期许改变了自我认知结构,此时真实性受到威胁,人们只希望自己好的一面得到注视,失败的一面被忽视。主体的权力话语和思想意识在此刻被阉割,陷入失语的状态。

在《自讨苦吃》中,耶茨塑造出一个为迎合“他者注视”而以表演化方式示人的主人公沃尔特·亨德森。他经历了恋爱、生活、工作等诸方面的失败,但他认为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被注视。为满足他者期待的虚荣心,他竭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卓尔不群却饱含悲剧色彩的失败者形象,从而形成理想自我的幻觉与假象,以此获得他者的尊重。最后沃尔特无法再掩饰真相,“向后颓然倒进椅子里”③,体面地宣告了自己又一次的失败。这种来自他者的自我建构终究无法改变失败的现状,只能令沃尔特陷入更深层次的孤独当中,并失去对自我的正确判断和考量,陷入了失语的状态。

这种以他者为标准的虚假自我认知,一旦在现实中受到打击,便会逼迫主体直视失败的现实,给主体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南瓜灯博士》中文森特用谎言妄图融入集体,但最终失效,反而将自己内心中的不堪放大,彻底失去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经过自我修正的“他者注视”往往并不被“他者”所承认。拉康认为,“他者”在确立主体的同时,就杀死了主体。“如果说想象的凝视可以暂时地让主体在幻象的支撑中获得存在的意义,那么,来自不可能之物的凝视就只会使主体再次去面对存在的挫败。”④于是经由“他者注视”所创造出的个人身份就带有很强的虚假性,使主体失去过往所坚持的所有的价值信念,从而陷入由迷茫所带来的永恒的孤独之中。

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他者建构的体系中不断丧失自我,而这种以失去自我为代价进行的自我身份认知与建构也必然会失败。

三、以隔绝为归宿的自我认知与建构

创作往往作为作家舒缓内心焦虑的某种手段。作家通过对生活中创伤与回忆的描述,进行自我身份的再认知与再建构。马丁·纳帕斯塔克曾说:“作为作家的耶茨通过将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变成小说来探索诚实。”⑤作为承载作者伤痛的人物,他们往往有着由作者经验带来的众多负面体验——即人对于自我身份的质疑和面对外界的陌生感,由此产生的是自我身份认同与建构的失效。人们无法对过去的创伤释怀,也没有办法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关系。于是为追求自我的安全感,他们选择以隔绝的方式完成自我身份的再认知与再建构。

为表现自我层面隔绝的绝望感,作家往往运用疾病书写的方式对自我隔绝这一主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往往审视个人如何面对疾病带来的大规模灾难:疾病引起的孤立与不安,传染本质的荒谬性与随机性,医生面对不可阻挡的传染病感到的绝望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愿望。”⑥耶茨在《十一种孤独》的小说《一点也不痛》和《旧的不去》中,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被隔离的环境和生活的塑造,将自我隔绝这样一种抽象的状态变得具体可感。他们在封闭的外部空间的影响下,使自我内部情感的感受力渐渐麻木,最终孤独由外向内侵袭,使主体彻底陷入隔离之中,丧失自我身份认知与建构的可能,向孤独妥协。这种孤独也包含着特殊的现实意旨:耶茨笔下的结核病人多为“二战”后的幸存士兵,他们承载着时代伤痛和精神病症。同时,这也与耶茨参军不幸感染肺结核的经历是相近的。

除了表现结核病人因自我隔绝而产生的内在孤独感外,耶茨也将视角聚焦在结核病人因长期封闭而导致的人与外部世界的割裂上。这种割裂在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亲情与爱情层面。《旧的不去》中耶茨就指出由于自我隔离所造成的亲情的隔离与被隔离的畸形关系。麦金太尔利用假期回家过圣诞节的情节深刻地表现出了被隔绝的病人长期与外部世界隔绝,致使家庭伦理关系中的个体之间产生了极大的隔阂。家庭的陌生感与隔离感使麦金尔太成为夹缝人,子女和妻子也仅仅变成空洞的符号,失去了有关亲情的意义。因此麦金太尔主动放弃了父亲的角色,而他对家庭角色的逃离,不仅意味着他对于“父亲”这一伦理身份的否认,而且也意味着他在混乱的家庭关系之中彻底失去了自我再认知和再建构的可能。

而在《一点也不痛》中,耶茨则主要表达了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在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上同时分离的状态。长期的隔绝生活致使麦拉和哈利之间的沟通失效,麦拉最终摒弃两性之间的稳固性和纯洁性,试图通过性放纵的方式摆脱婚姻带来的孤独。而用性的方式解决无爱婚姻的孤独感,最后只能到达更深层次的孤独。哈利最终回到热闹的演出氛围中,也象征着他对于自我隔绝状态的麻木。

所有处于隔绝状态下的人都被禁锢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逃脱,于是由此产生的孤独被赋予了必然性。同时因无法与外界形成交流与反馈,这种隔绝不断存在且循环,使主体沉溺于其中,产生畸形的思想倾向,并作为自我身份认同与建构的最终归宿,成为具有时代意旨的困境。

理查德·耶茨的作品从幻想、他者、隔绝三个层面剖析个体的自我认知与建构,对生命价值进行思考与追问。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对抗孤独与失败的出路,然而无法做到的是对于自我的正确认知与建构,在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反而不断失去自我。理查德·耶茨在孤独中漫步,目光所及,拾起人类对于自我的体察,不断踮脚试探被大雾掩埋的关于生命的道路。

①②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4年版,第79页,第339页。

③〔美〕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陈新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④ 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⑤ Naparsteck,Martin.Richard Yates Up Close:The Writer and His Work.Jefferson:Mefarland,2012,p61.

⑥ 〔美〕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王爱燕译,南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222页。

猜你喜欢

幻想身份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跟踪导练(三)(5)
建构游戏玩不够
锁不住的幻想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互换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