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死亡,揭示痛苦
——《兰亭集序》行文逻辑及思想内涵
2023-09-28张婧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太原030000
⊙张婧[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太原 030000]
《兰亭集序》作为千古名篇,文与帖皆为妙品,古往今来无数大家为之作出批注赏析。关于《兰亭集序》的主旨以及王羲之在此篇中寄寓的情怀,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对庄子的生死观进行否定,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观,对当时“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现象产生一定冲击。王羲之在魏晋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缘何能产生如此超越性的思考,历来学者们却缺少解读。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公认的情感脉络是“乐——痛——悲”,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转向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但情感转折的缘由,却大都语焉不详。郭沫若提出,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悲痛,悲痛得没有道理①;施蛰存《批〈兰亭序〉》,也称该文“来历不明”,认为“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和“死生亦大矣”这三种思想相互冲突,前后矛盾,“中间十多句全是杂凑,迷乱了主题”,文章实为“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②。为了将个人和时代的联系与王羲之的“矛盾重重”的思路解释清楚,有的学者干脆认为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情感喜怒无定、大喜大悲、大开大合的表现,正是魏晋时代狂放不羁的名士风格。③《兰亭集序》究竟想表达什么主旨?王羲之的行文思路是按怎样的逻辑进行的?本文将尝试对此篇的行文脉络做一个梳理,由此探究王羲之真正想表达的思想主题。
一、王羲之由乐转悲的思维轨迹
古往今来流传千年的不朽名篇,其内在思想一定是超越时代的,可以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王羲之当年写作时,也是抱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想法,认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他写的内容一定不仅限于批判当下,而是上升到了一种普适的哲学高度,传达基于真实情感的永恒思考。要想理清王羲之的思路,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感悟,而非一味追求考据。
(一)从“信可乐也”到“岂不痛哉”的心路历程
文章开篇写出了兰亭雅集盛况以及作者感受:“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再其后,便突然跳到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从这里,文意出现第一个转折,也是历来学者语焉不详、模糊解读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地方。
要想理清这两段的联系,我们需要先明确“夫人之相与”一段的主要内容。不难发现,此段感情归结为“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主要内容是哀叹“变化”与“无常”。
从大方向上,由“良辰美景”的“信可乐也”到“终期于尽”的“岂不痛哉”,其间的逻辑是很好搭建的,在战乱频仍、天灾连年、民不聊生、政治腐败、人心惶惶的魏晋,要进行这样一场集会并不容易。大家忘却生计的困顿,抛开尘俗的思虑,纵情享受着“天朗气清”的快意,在崇山峻岭的清幽美景中,一觞一咏,便已经齐聚了视觉、味觉、听觉的极致享受,加之与会皆为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在“畅叙幽情”的情感分享中,多时的积郁一扫而空;吟诗作赋又增添了更高级的精神享受。下次再这样齐聚一处不知何时,生发“胜地不常,盛宴难再”的感慨当属自然。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王羲之在由乐转悲前的一个举动是登高望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无论是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还是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古往今来登高者都很容易生发宇宙广阔、人生渺小的悲慨,王羲之面对广阔的天地,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自在情理之中。
(二)从兰亭雅集到“欣于所遇”的逻辑搭建
虽然后文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王羲之的思考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也并不仅止于此。虽然产生了美好不能长存的惆怅,但他并没有马上沉陷于“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了悟中,而是在拼命寻求一个解决的办法。由当前兰亭集会的欢乐不永而联想到有没有更长久的快乐——他先想到了“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会再美好,最多也只局限在上巳节这一天,受着时间、地点、他人的局限,有没有超越这些限制的快乐呢?于是王羲之想到了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同样可以达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忘我境界,这种境界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无论悟言一室还是放浪形骸,可以脱离时间地点的限制。
历来很多学者将“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进行重重考据,认为王羲之在影射批判当时的两种人物,“静者谈玄说道,躁者归隐山林”。但我们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想,这两种类型,难道不正涵盖了世上大多数人吗?“取诸怀抱”者,侧重向内心进行挖掘,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玄言哲理的思悟;“因寄所托”者,更关注将思想寄托于物质与外在,追求名声利益、丰功伟业乃至及时行乐、酒池肉林者,当都属这一类型。所以后文王羲之用一句“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来作总结概括,即是对形形色色人物的总说,没有特指的意思,更何况他又加上“虽”字作让步,更消解了特指某类人的意义。
根据语意,虽然每个人性格和喜好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只要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感受到快乐,这是人人都能享受的。但他马上又想到这种快乐的不能长久,其一是因为“所之既倦”:曾经能带来快乐的事,不一定永远能让人愉悦,总会有厌倦的一天。试想兰亭集会持续一年,即便同样的风景、同样的友伴,也该是一件让人乏味透顶的事;而世人种种追求与念想,若能长久得到,也便易生厌倦。其二则是因为“情随事迁”,客观现实可能会局限、改变人的思想感情,并不一定所有的爱好都能恰逢时机,良辰美景也可能因现实条件的变易而让人无心赏玩。若正逢周遭战火,兰亭盛会怎可能如此闲逸?客观条件变化而导致情感变化,曾经的喜好也随之改变的事情不可胜数;情与事不能相应,喜爱的事情没有条件去做,有条件了又不再喜欢的情况又何可胜道?总之,无论什么原因,最后走向的结果都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对于本段第一句“夫人之相与”,中学语文教材中将“相与”解释为“互相交往”,但如此解释似与后文内容逻辑不通。“相与”在古文中还有“相同”之意,如梅尧臣的诗句:“同来三四人,趣向颇相与。”根据后文内容,无论什么爱好、什么性格的人,有一点是相同的:都不能保持爱好的长久,甚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第一句应该是对全段的总结,在这里“相与”取“相同”之意似更为通畅:人和人都是相同的,俯仰之间很快便度过一生。
综上,从兰亭集会联想到“人之相与”,是为了给心灵寻找一个长久的寄托,从眼前短暂的快乐思索开去,探寻有没有更恒长的欢乐,因此他想到了基于性情的爱好,却发现爱好带来的快乐也不能长久,“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三)从“所欣陈迹”到“修短期尽”的合理联想
王羲之对于永恒欢乐的第一次探索失败了,人生时时在变化,自己性情会变,周遭环境会变,持续时间更久的爱好与快乐也是不能长存的。接续上文逻辑,他又向更恒常的时空思索,却发现整个生命都终究走向无可奈何的逝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到这里,王羲之才在层层铺垫下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悲慨。“生死”较之前番,是更大的变化啊!有了对“向之所欣”的深切体悟,生命的空虚与终结才格外令人痛苦。
汉魏时期宇宙人生意识觉醒,涌现出很多表达生命短暂的诗句,“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感性命之不永,惧凋零之无期的情绪在魏晋时期已经非常普遍,所以才会有后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的感叹。但王羲之并没有如喊口号一般直接表达出这层意思,而是寄寓了自己深切的人生体悟。金圣叹赞赏王羲之“真古今第一情种”,袁宏道也评价《兰亭集序》“于死生之际,感叹尤深”,大概都是看到了王羲之在行文中表现出的真挚而深沉的感情。
至此,我们已经梳理完成文章第三段的逻辑脉络。王羲之由兰亭集会美好的短暂联想到更长久的快乐——人的性情与爱好带来的愉悦,但这也是不能长久的;小的变化与无常已经令人悲慨,更何况整个人生都将覆灭呢?所有美好的、珍视的人事,都会随着生命的完结而彻底消失,不能不令人“嗟悼”。但既然一切都归于空无,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二、王羲之情感背后的生命思索
其实,对于“终期于尽”的生死问题,王羲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因为他自己也“不能喻之于怀”,没有彻底想通,无法自我排遣。后人将王羲之的思想归为积极进取的济世情怀,是受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影响,认为这句话批判了当时崇尚玄言清谈的虚无主义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参中,也认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④。
但这两句话之前,还有“固知”二字。“固”有“本来”“确实”之意,在这句话的语意中,其实暗含着王羲之本来就知道把生死彭殇等同起来是虚妄的,但还是有很多人这么做了(包括他自己)。在《兰亭集》收录集会上创作的诗歌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诗句,如“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谢安)、“超迹修独往,玄契齐古今”(王涣之)、“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王徽之)等。如果序文是在批判正文的内容,多少有点不合常理。
所以整句话的逻辑应当是:看到古人对于生命短暂而兴发的悲慨,自己也“临文嗟悼”,却“不能喻之于怀”,找不到排遣自适的办法。于是他想起人们为逃避生死之痛常常会生发的论断,这些观点往往将生死齐一,把长寿和短命看作等同,典型如老庄思想,在此不作深入赘述。但他本来就知道这是不真实的、虚妄的,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在死亡背后有一个无法填补的巨大的空洞,这是古往今来人类共同的痛苦,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王羲之的目的,在于承继这种感怀,并将它传之后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没有解决痛苦,并否定了一切看似解读实则逃避的答案。生命构不成积累,平生的努力随走随散,不断变化,甚至整个生命也都将化为虚无。而在终将一死的现实面前,我们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王羲之没有给出答案,他解决不了,也不想解决。他只是将生命的空虚摆放出来,让后人继续去感受,去痛苦。每一个人,都行走在空虚中。但当我们直面死亡的时候,便不会过分沉溺于短暂的快乐,也能够接纳无常的变数;当我们知道人生必有一死时,便能珍惜当下,重视过程,因为终点人人相同;当意识到死亡一视同仁,古今同悲时,便知道为死亡而惊惧痛苦的我们并不孤单,从而消解对死亡的忧虑,精神升华到人类共同体中……王羲之是一个提问者,但正是因为他对痛苦的直面与承担,才能调动我们自己真实的生命情感,去体悟、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而不仅仅是接受前人的解读。
这才是《兰亭集序》最珍贵的价值——直面死亡。每次吟诵《兰亭集序》,都仿佛置身于空荡的山谷,远方传来带着雾气的回声,放眼一片苍翠,水声流转在云山深处……
①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文物》1965年第6期。
② 陈子善、徐如麒编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③贾皋:《〈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与魏晋风度》,《汉语研究》2013年第4期。
④ 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