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司马谏议书》“讽刺艺术”探微

2023-09-28江苏省昆山中学杨恂骅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名实苟且意味

江苏省昆山中学 杨恂骅

《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 是新党王安石回复保守党司马光对于新法责难的一封信。 信中王安石提出了“名实之辩”的命题,运用道理论证、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逐条批驳了司马光的谬论, 展现了北宋熙宁年间革新派与守旧派的矛盾斗争,被标举为中国古代驳论文的典范之作。 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新增的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受到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高考的重视。 然而在高中语文一线教学实际过程中,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驳论文的写作教学上,却忽略了这一名篇的讽刺艺术的阅读教学,这样恐怕会使名篇的艺术价值显得单一化、扁平化,笔者拟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以期校正于方家。

一、于诚恳态度中见讽刺

《答司马谏议书》开头,王安石反复陈述自己与司马光的交情深厚,受到司马光的厚待。“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重念蒙君实视遇厚”[1],讲起自己和司马光交往的时间很长,提及司马光对待自己也很优厚,从而来突出两人之间的情意深厚。 正因如此,他还特别强调了自己写作这封信的郑重其事,“于反覆不宜卤莽”“具道所以”, 以及祈求原谅的心愿“冀君实或见恕也”。

如果从书信的一般格式上看, 这些本就是一些客套话,似乎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因为书信的开头一般都是些寒暄语和客套话。 但是我们知道,王安石并不是写信给司马光叙旧的,而是在政见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如果从批驳和斗争这个目的来看,王安石在字里行间是在强调这样一个原则:即便你和我之前关系多么好,如果你反对变法,我也会不讲情面。 但是君子之争,讲究的是有理有据,所以为了批驳你的错误,我必须整理好我的思路,审慎地进行回击。

《答司马谏议书》作为表达对司马光的保守思想不满和愤慨的论文,这种驳斥和讽刺随着行文的深入而日渐加深,“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与前文诚恳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换句话说,开头越是诚恳,越是能与下文的抨击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对司马光的讽刺显得更为有力。

“于反覆不宜卤莽”,反映出王安石在驳斥司马光谬论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具道所以”与下文的逐条驳斥形成映照,显示出王安石凌厉的攻势和缜密的逻辑;“冀君实或见恕也”表面上是希求司马光原谅,实则为下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驳斥蓄足了气势。

因此,《答司马谏议书》开头的诚恳态度实际上是为下文的讽刺和驳斥埋下伏笔,是一种独特的反讽艺术。 特别是措辞往往含有双层意义, 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琢磨,而不是一般书信开头没有实际作用的单纯客套话。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这一点。

二、于多义文本中见讽刺

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把第二段的驳论艺术作为教学的重点,把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讲得很透彻,但却忽略了某些词语的多层含义,因此也就无法将本文的讽刺艺术分析到位。

一是“名实之辩”的命题中的讽刺意味。王安石开始就提出了论点:“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天下之理得矣。 ”[2]从表层意思上看,名是名义,实是实际,与先秦儒家特别重视名实的思想一脉相承。 而深层意思是在援引先秦儒家思想, 讽刺司马光的保守主张是有名无实,纯粹是道德说教,于治国惠民毫无作用,而自己的变法主张才是名义和实际相符,既是道德上的典范,又能为百姓谋福祉。

“名实之辩”的命题在封建王朝赖以立身的儒家学说中是一个基本命题。 以这个命题切入,就使得司马光没有可以质疑的理由。 而一旦司马光同意应答这个话题,就必然落入了“只求名不求实”的怪圈,注定自己无法在“实际效果”的比拼之中胜过王安石。

二是“邪说”“壬人”的讽刺意味。 教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句话,往往会被认为是驳论文的一条分论点而一带而过,实际上这里的讽刺意味很强。 表面上是在批判当时朝堂上的风气,深层意思是直接讽刺司马光等人是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守旧派的思想是歪理邪说。 这样既彰显了自己大义凛然的气概,又含沙射影地指出了司马光一党为人和做事的卑劣无耻。

三是“苟且”“不恤国事”“自媚于众”的讽刺意味。“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往往会被认为是单纯的事实论证,是在讲当时朝堂上大臣们不思进取、不为国事着想,只知随和流俗的风气。深入探究其实不然,其深层意味上是一种讽刺的加强。 如果说上文“邪说”“小人”还是一种存在于表层名义上“戴帽子”的讽刺之言的话,这里就深入到司马光的日常行为和丑态形象的深度讽刺上来了。

首先,“苟且”一词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反映出王安石认为司马光等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尸位素餐之流,这比讽刺他是小人更深一层。 相比于小人进谗言,占居高位却不为国家谋取福祉的人,带来的危害性比在君主面前说几句坏话的小人更大,这里暗含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极度愤怒和不满。其次,“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深入解释了“苟且”的具体表现,讽刺意味又再度加深。 王安石认为司马光丝毫不考虑国家的现实情况,只顾自己的利益,在朝堂上向众人献媚,作附和的“应声虫”。 如果我们联系司马光的个人身份,那么对这句话的理解将会更为深刻,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第146 页的注释①中特别提到“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应该是当朝最有学问的人, 也是对于政治问题最能提出解决对策的人,在王安石看来像这样的人对于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定然“必有高论”,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可真称得上是一种讽刺。 这里就毫不保留地直接揭露了司马光的丑态,深度讽刺意味达到顶峰。

四是“上乃欲变此”的讽刺意味。教学“上乃欲变此”这句话, 通常按照表面意思译为“皇帝于是想改变这种风气”,许多老师就会一带而过,认为这句话不值得深究。 其实不然,“上乃欲变此”其实也带着很强的讽刺意味,这是对司马光的一种警示和告诫,勿要得意忘形。 它的意思是皇帝早就想惩治像司马光这样的人了!这里的“乃”字既包含针对如上乌烟瘴气的现象皇帝下定更改的决心, 又有“亮一亮底牌”彰显自己背后“靠山”的意味,表明自己推行新法事实上是得到了皇帝暗中的支持。 与上文司马光在朝堂上只顾自己、附和献媚的表现形成对比,也提醒司马光和自己对着干就等于得罪皇帝, 从而达到一种讽刺的新境界。

三、于倾慕向往中见讽刺

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在教学《答司马谏议书》的时候,认为本文的最后一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与第一段开头的寒暄客套语一样,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是书信惯常的结束语。 其实不然,这十二个字是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而形成的,其目的就是把本文的讽刺艺术推向了顶峰。

一是“无由会晤”的极端讽刺。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同朝为官的同僚,他们两人每天上朝都要遇见,怎么能说自己遇不到司马光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即使上朝遇不到司马光,两人的官邸就在京城里面,见个面也是很容易的,怎么能说自己见不到司马光了呢?其实,“无由”两个字反映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不是没有理由见面,事实上是不屑于和司马光见面,政敌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了, 正与邪在王安石心中已然十分明了,王安石就是用这种态度来表明自己鄙视小人,不屑与之为伍。所以,“无由会晤”是一种对司马光的极端讽刺,其中暗含着对他的极度愤慨不满,同时也彰显着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怀。

二是“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的反讽艺术。明明是仇恨司马光,愤慨保守党的行为,怎么还在书信结尾中表露出不胜倾慕向往之意呢? 这里其实是恰当地运用了反讽的修辞。反讽,又叫反语,特点是言非所指,语意相反。王安石越是强调向往和司马光见面,仰慕司马光,就越是衬托得司马光地位之高,名声之大。 设想如此高官厚禄之人却无能力为国分忧解难,只会尸位素餐,人云亦云,那么其他才能不如司马光的人就更是照样学样。 在王安石看来,司马光给保守派作了一个十分不良的“榜样”,越是这么说越能从反面表现出他对司马光所作所为的愤慨和不满,这使得文章的措辞委婉又有骨力。

综上所述,《答司马谏议书》“绵里藏针”, 这根针就是王安石的讽刺艺术。教学《答司马谏议书》除了要学习驳论文的有关写作常识之外, 更要注重名篇讽刺艺术的教学,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角色模拟,亲身感受体会,否则难免会使得经典作品的学习减损几分成色。

猜你喜欢

名实苟且意味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别让苟且 成为习惯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婚姻需要“远方”,也要善待生活的“苟且”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髦(猫、毛)儿戏”名实之辨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试析公孙龙子《名实论》
功成名就的高晓松配谈 “苟且”吗?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