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中考物理试卷的变化
2023-09-27李越林秀敏李睿陈志华
李越 林秀敏 李睿 陈志华
摘 要:对比并深入分析2017—2021年福建中考物理试卷与实施“双减”政策之后的第一份中考物理试卷,发现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更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更加凸显物理模型建构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为适应这种变化,文章提出初中物理教学应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将真实问题情境融入教学、深挖教材并用好教材,从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实现既“减负”又“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2021年7月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1 ]。在“双减”背景下,2022年的考试命题工作也相应地做出有利于落实“双减”政策的变化。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通知》,要求科学设置试卷难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2 ]。2022年新出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理念。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初中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3 ]。因此,应当提高命题质量,实现从“育分”走向“育人”的教育转向。福建省从2017年开始实行全省统一命制中考试卷,2022年的中考是“双减”政策颁布之后的第一次中考。本文以福建省2017年至2022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为研究对象,分析“双减”背景下的中考物理试卷的变化,同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學建议。
1 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新特点
2017—2022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均包含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和计算题6种题型。一般情况下,各类题型中的试题由易到难排列[ 4 ],最后一两题的区分度较大,最能体现命题思想,对初中教学的导向作用更强烈[ 5 ]。相较于2017—2021年的福建省中考试卷,2022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具有3个新特点。对于每一个新特点,下面以这6年中考试卷中一种对应题型内区分度较大的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1.1 更加凸显物理模型建构能力
202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2011年版基础上增添了核心素养内容。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3]。通过仔细分析2017—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选择题最后一题的考查关键点,并结合解题思路得到试题所包含的科学思维要素,如表1所示。
显然,近6年中考试卷选择题最后一题都考查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2022年试题还考查模型建构能力。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描述的过程,学生应学会分析所研究问题的主、次影响因素,抓住其本质特征进行合理抽象,进而建立能解释和说明问题的物理模型,揭示相关的物理规律。
1.2 更注重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挖掘教材资源进行命题,是实现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所注重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措施。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填空题最后一题就来源于福建省统一使用的沪科版物理教材,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分别将2017—2022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与沪科版教材进行对比,其中2020年与2022年的对比情况见表3,明显可以发现2022年中考试题与教材的相似物理模型个数有明显提升,说明“双减”背景下的中考试题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加强中考试题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考查教材中熟悉的模型,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考试的难度,也能引导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教材资源,重视可以深挖教材资源的课堂,更多精力用在物理知识本身而不是解题技巧,减少机械刷题,有利于学生从校外培训机构的超前超标学习回归教材学习,进而实现“双减”目标。
1.3 更注重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题着重考查科学探究能力。2022年中考试卷实验题增加了2分,总分值在所有题型中占比最大,说明“双减”背景下的中考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使命题更加符合《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通知》提出的增加探究性、开放性题目的要求[ 2 ]。
电学实验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关键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实验操作、电路故障分析及排除、电表的使用、数据处理。2021年和2022年的中考试卷均增加电路设计这一考查点,具体见表4。
2021年电路设计思路主要依据欧姆定律实现安培表替代电压表,2022年电路设计的主要思路还是欧姆定律的应用,但是学生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或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设计出多种方案,如图1所示。这样的命题方式在考查探究能力的同时更能促进学生勇于创新。
综上分析,如图2所示,“双减”背景下的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对学生模型建构、探究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体现了“提质”的教学要求,同时命题回归教材又可以促进“减负”的实施。由此可见,2022命题新特点能更好地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2 教学建议
中考试题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中考命题的新特点必然会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并在教学上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快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双减”的落实。下面根据2022年福建省中考物理命题新特点提出教学建议。
(1)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实验题在中考的分值占比增大,考查形式也越来越灵活,学生仅掌握实验理论知识,并不能适应中考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切身体会物理的乐趣,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2)真实问题情境融入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真实问题情境建构物理模型,培养模型建构和科学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从中也让学生亲身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
(3)深挖教材,用好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教材中的练习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题目进行深挖,举一反三,促进学生的发展。
3 结论
实施“双减”之后,福建省中考物理命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更大程度回归教材,更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为落实“双减”政策提供落脚点。在“双减”背景下,结合中考命题新特点,学校教学应该较以往有所改变,实现“政策、考试、教学”三者方向的一致性,从而逐步实现中学生“减负提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 546566.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Z].教基厅函[2022]6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
[4] 王伟宜, 王晞, 等. 考试与评价[M].2版.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74-75.
[5] 张恩德. 近10年我国高考物理压轴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启示[J]. 物理教师, 2015, 36(2): 75-83,86.
[6]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 物理(八年级全一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