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载道 气盛言自宜
2023-09-27范吕超
范吕超
摘 要 《师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论说类文章的经典之作,言事说理,极具思辨性,是我们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好文章。作为一篇论说类文章,《师说》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为:观点的针对性,说理的充分性,说理的情感性。
关键词 《师说》 针对性 说理 情感
《师说》文体特征十分突出,言事说理,极具思辨性,是我们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好文章。《师说》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为:观点的针对性,说理的充分性,语言的情感性。
一、观点的针对性
《师说》创作于唐贞元十七年,韩愈时年三十五,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一职。唐朝的国子监是国家的教育行政机构,其下设立的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才是具体的教育机构,四门学专门负责传授儒家经典,传授的内容与太学相似,只是学生出身不同,四门学的学生门第较低。博士属于学官,负责教课工作,也即今天的教员,韩愈担任四门博士之职,便是在四门学的讲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可见,创作《师说》与韩愈当时的担任学官的经历密切相关。
韩愈心怀“继圣”之志,以正统儒家自居,以传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传道和做“传道”之师是其毕生理想。他反对当时盛行的骈偶文风,主张“文道合一”,倡导“文以载道”,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他攘斥佛老,不顾个人安危,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皇帝。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正是因为其不畏流俗,他才敢为风气先,正是因为其勇,他才敢抨击时弊。因为《师说》,“愈以是得狂名”。
韩愈生活的唐朝中期,是一个看重人的出身门第的时代,国子监中太学与四门学从学者身份的区别就可见一斑。门第观念在魏晋时代达到高峰,建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为了以优劣论人才,但最后被士族门阀控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结果,重门第、重出身,自然就不重视从师学习。改变人固有的观念,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到隋朝,九品中正制被废除,代之以科举制度,到韩愈生活的中唐,科举制度已经实行了二百年,但是门第观念依然顽强地存活在人们的心底,只不过此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官爵高低成了区分门第高下的新标准,造成了人们以门第高下选择老师的现象,这正是文中所说的“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旧的门第标准造成人们轻视学习的风气依然在社会上蔓延——“耻学于师”,新的门第标准又误导人们不能正确地选择老师,这是韩愈写作《师说》时社会上关于从师学习存在的两个问题。正是基于此,韩愈在文章中观点鲜明地批评了“耻学于师”的现象,并且提出了正确的择师标准,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很有现实针对性,可谓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二、说理的充分性
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现象,指出正确的择师标准,是韩愈写作《师说》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也可以认为是文章的中心,所以文章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
《师说》全文四段,首段直接讲了两个问题: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从师的必要,韩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古人的事例,学习必有老师;二是老师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三是人们为什么要从师——不从师,就会造成不解“惑”,因为人出生之后一无所知,就注定了人是一定有疑惑的,有了疑惑不去请教老师,疑惑不会自己消除。围绕择师的标准,韩愈先是谈了自己选择老师的具体做法——看其是否“闻道”,不关心年龄大小,其后抛出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文章的第二段正面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论证。第一层,将古代的圣人和普通人进行比较,圣人“从师而问”,众人“耻学于师”。第二层,将士大夫对自己和对孩子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对孩子是“择师而教”,对自己则是“耻师”。第三层,将处在社会上层的士大夫与处于社会底层的巫医乐师进行比较,士大夫听到有人说老师便“群聚而笑之”,巫医乐师百工却能够“不耻相师”。三组对比就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现象批判的体无完肤。文章第三段以孔子为例,阐释了“从师”和“选师”的问题。圣人有多个老师,这首先是从师的问题,老师多自然意味着圣人学习“必有师”;其次是择师的问题,“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孔子择师时“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表现。这样文章就批评了时代的弊病,从不同的层面充分论证了“从师而学”的必要,说清了择师应该以“道”为原则的原因,说理充分,论证严密。
三、说理的情感性
文章富含情感是韩愈论说文独有的特征。情感是属于感性的,而论说类的文章以理性见长,但韩愈的文章却将这看似不相容的二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呈现出鲜明独特的说理风格。
说理富于情感,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自于大量语气词的使用。以文章第二段为例,全段一共有十五个句子,而反问句一句,感叹句就有五句,足见其情感的强烈。该段包括标点在内共有二百八十八字符,光“矣、其、也、焉”之类的语气词就有二十六个,接近十分之一,也足以见出情感的强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你能感受到韩愈的痛心疾首。“其可怪也欤!”你能听到韩愈的咄咄惊诧。
说理富于情感,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自于句式的灵活变化。《师说》在行文上无拘无束,骈句散句交错使用,长句短句富于变化,陈述句、感叹句连缀一处,让文章饱含情感。圣人與众人对比一段,在句式的变化方面就很精彩,先是圣人与众人的所达到的高度与不同做法的对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是长句,散句。不同的做法造成不同的结果,做法分析完了,结果呈现的斩钉截铁,毫不迟疑,“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这又是短句,短句急促有力,再加上“圣益圣,愚益愚”句式的整齐,读起来让人觉得这个结果不容置疑。“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分析圣人与愚人是怎么成为这个结果的,用的是整句、陈述句,而后的问句“其皆出于此乎”发人深思,这里既有整散句式的变化,也有陈述、疑问语气上的变化。正是这整散上、长短上、语气上的各种变化,让整篇文章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让文章在说理充分的同时又富有情感性。
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的创作主张,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其所谓的“气”就是作家个人的道德修养境界,“气盛言宜”就是说要注重个人的修养,思想境界高了,写出的文章,不管是句子的长短,还是声音的高低,都是适宜的。《师说》中句式的丰富与变化,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旧唐书》称韩愈“发言率真,无所畏避”,作为儒家中兴的大家,韩愈关注时代思想的发展,以舍我其谁的勇毅振兴儒家,深得后世宋代理学家的推崇。他倡导古文运动,提出陈言务去、文以载道、言之有物的文学主张,这既是对六朝以来凋敝文风的矫正,也是他“直率”方面的表现。通过一篇《师说》,你就可以看到他的性格,他的思想,他的文风。一篇《师说》,真可谓文章要载道,气盛言自宜。
[作者通联:四川巴中绵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