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23-09-27冯美臣杨武德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两段式农学农业院校

王 超,冯美臣,杨武德

(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一、背景

开展来华留学工作是发挥大国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大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同时,来华留学工作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1]。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建设“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加快融入世界和打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2]。近年来,我国农业学科发展迅速,影响力日益提升,为高等农业院校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3],同时也需要重新认识来华研究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争夺国际人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效地吸引了国外研究生来华深造、求学,也对我国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近年来,虽然我国部分农业学科方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业学科起步晚、发展慢,相比于其他学科和高校,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对于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仍然存在时间短、经验不足、机制不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笔者拟围绕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中心问题,从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方向入手,结合农业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探索一套具有农业院校特色,能够培养兼备创新与科研能力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一主线、两段式、分类别”培养模式内涵

当前,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与管理,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对外声誉。目前,在农业院校中,来华研究生培养、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改进。首先,农业院校留学生招生专业背景不一,部分院校招生门槛较低,培养质量不高[4],造成授课效果差、考试通过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其次,传统的培养方案仅仅是国内学生培养方案的翻版,并不适合农校的来华留学研究生,而且在农学领域缺少针对性,培养过程缺乏农学特色;再次,语言基础过于薄弱,以英语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语言不利于知识的传播,而来华留学研究生大部分汉语水平过低,不利于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5];最后,部分规章制度和政策,不能适应农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影响了工作效率,给后期的学术和科研培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为了做好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根据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与我国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确定了“一主线、两段式、分类别”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一主线”是指贯穿招生宣传、审核招收、教育培养、过程审核、毕业要求五个环节。在招生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引入良好生源,以农校特色吸引外国研究生来华学习。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审核,招生培养注重科学性和严格化,对具有农学专业良好背景以及对农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择优录取[6]。来华留学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除基本的培养制度外,更应重视语言与农耕文化的教育,实现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过程审核,及时发现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设置相应的毕业要求,使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符合相应的制度和要求,保证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旨在坚持扩大招生宣传、严格审核招收、做好管理服务、突出教育培养、加强过程审核、优化毕业要求的全过程和全环节的主线式教育培养。

“两段式、分类别”是指在教育培养过程中,针对具备不同语言基础、不同专业知识强度的学生进行筛选分类,具体包括语言培养和专业培养两个阶段,即为“两段式”。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分类别”培养,语言培养分为语言基础差和语言基础强两类,根据不同基础进行针对性培养之后,共同进行文化涵养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7],普及农业文化相关知识,传扬耕读教育。专业培养分为专业基础薄弱和专业基础良好两类,根据各自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方案和计划。

笔者探索“一主线、两段式、分类别”科研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摒弃了“一视同仁”的教学理念,采用“分类别”的主要思想对不同层次的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精专细分培养,从而调动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动性。具体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一主线、两段式、分类别”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模式

三、“一主线、两段式、分类别”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目前,我国农校来华留学研究生在语言与专业领域背景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个体差距较大,给后期的学术和科研培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应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语言和专业的筛选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计划,根据不同层次的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教育培养质量。

(一)语言培养阶段

1.语言能力提升。(1)语言基础差。很多来华留学研究生汉语基础大多较为薄弱,其语言基础培养的手段首先是提高汉语水平,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通过日常生活语言教育,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将对话灵活地运用到基本的日常言语交际之中,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是加强对农学专业术语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了解农业相关的基本术语,学习农学基本知识、基本农学试验的操作和认知,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与强化,通过语言基础测试,减少语言学习对农业专业领域学习造成的障碍。(2)语言基础强。对于语言基础较好的来华留学研究生(部分语言基础较好的研究生或者已经过语言第一阶段测试的研究生),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使其深入了解农学相关学术名词,补充农学相关知识背景,了解国际农业前沿发展,为农业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对我国文化背景和农业农耕教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文化培养学习打好基础。

2.文化交流与培养。来华留学事业的现代语境中透射着“文化杂糅”的种种表征[8]。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提出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9]。提供来华留学研究生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的平台,组织来华留学研究生参与相关活动,通过文化交流提高更多来华留学研究生了解我国文化的积极性[10],正确引导来华留学研究生塑造有效的跨国文化观念,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给予来华留学研究生了解外国文化的平台,同时给予来华留学研究生展示生源国文化的机会[11]。组织来华留学研究生参与相关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专业培养阶段

1.专业基础薄弱。对于自身专业技能缺失,缺少农学背景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采取与同校的高年级本科生共同听课和学习的方式,当基础薄弱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转入基础良好的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习和培养计划中,继续进行培养和教育。同时进行一些基本的农学实践活动,在提高农业实践水平的同时,提升来华研究生对农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来华留学研究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学习[12]。

2.专业基础良好。对于有一定科研学术基础的来华留学研究生,鼓励其了解学习学科前沿动态,提升和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拓宽其学习思路,提升其科研水平,有利于来华留学研究生做出最新、最具科研价值的研究成果。

从学校角度出发,可以为来华留学研究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使其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发展。具体如下:(1)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优秀的专家来主持和开展,定期举行中外师生的学术交流会议。同时由院校教师召开相关的学术报告会,积极鼓励和资助来华留学研究生参加校内、校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其开阔学术视野,拓展科研思路,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动向。(2)鼓励来华留学研究生参加院校举办的各类知识科研创新竞赛活动,激发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超前的学术思想。另外,举办相关的培训班和热门的科研论坛,让具备超前专业知识技能的院校学生与来华留学研究生进行学术探讨,共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心得,交流科研知识,共同进步与创新。(3)举办融入农业文化的集体活动,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农业文化活动作为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在农校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培养来华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包括文献阅读能力、前沿动态掌握能力、科学试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文化知识储备技能力等,提升和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毕业质量。

结语

结合当前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的国际环境与国内背景,借鉴和总结国内外高校在培养和教育外籍来华留学研究生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做法,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采用“一主线、两段式、分类别”农学特色培养模式,根据语言基础,专业背景等方面进行不同学习阶段划分和培养教育,归纳提出一套适宜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农学特色并兼具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进而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两段式农学农业院校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氧气纯度对两段式煤粉气化炉气化特性的影响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