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地理课堂活动设计与思考
2023-09-27陆冬群
陆冬群
[摘 要] 深度学习是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八年级地理“农业”一课为例,设计“探究高淳农业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真实学习情境,以此作为探究主线,明确活动设计的“核心任务”,搭建教学内容和学生真实生活的桥梁,阐明深度学习视角下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思路,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活动改进策略。
[关键词] 深度学习;核心任务;真实学习情境
初中地理的深度学习旨在通过创设真实的、来源于学生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情境,形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活动探索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归纳地理事象的本质规律,并将学习所得用于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素养。要达成這个目标,课堂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构建基于真实学习情境的教学活动,能够将孤立的、碎片的、浅表的学习资料整合成主题式、项目式的“核心任务”,能够让学生在建构与探索、迁移与运用中真正开展深入学习。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地理课堂活动设计思路
基于情境的探究活动贯穿深度学习的始终,是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关键。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关于“农业”的内容比较分散,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的分类、农业的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及科技强农等相关内容。构建主题项目式“核心任务”能够有效整合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问题,主动探究问题,思考深层次问题。
(一)立足真实情境,见“树”也见“林”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真实的问题情境。地理学科真正的学习是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生的。因此,教师只有转变观念,重新思考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情境、真问题。定位于知识点的学习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忽略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忽略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价值,导致学生的学习只见“树”而不见“林”。
例如,学习“农业”一课,核心是综合分析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差异及自然影响因素,并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思想。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高淳农业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探索高淳本区过去发展农业的条件、现在发展农业的特色、未来发展农业的方向,多角度综合分析,可以让学生见到学科的“森林”。区域地理的真实案例研究,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的深刻理解。学生在见“树”也见“林”之后,可以灵活进行学习迁移,分析探究其他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奥秘。
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搜集生活中的地理案例,整理加工后为课堂教学服务。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驱动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问题解决中建构新的知识,并进行归纳迁移。学生从现实素材中抽丝剥茧地发现地理规律,可以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
(二)创建“核心任务”,聚“形”更聚“神”
美国教育专家韦伯提出的知识深度理论指出,教学活动和任务设计内容要有深度,学习过程要复杂。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上,教学的关键不是设计简单热闹的活动,而是要提升探究活动的质量。要设计能实现学科培养目标、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任务,要设计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能激发学生持久思考和探究的任务。我们将这样的学习任务叫作“核心任务”。教师联系实际生活,确定主题情境,寻找教学资源,确定一条能够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活动主线,同时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整合课内外资源,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的“核心任务”。
在“农业”一课教学中,教师围绕“农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项目式活动——“探秘高淳螃蟹养殖的奥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情境:高淳农业类型的发展演变过程、选择发展螃蟹养殖业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未来高淳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
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寻访高淳农业的“昨天”。该环节核心任务是运用调查、读图、归纳等多种方法分析高淳以往的农业类型,并判断传统水田农业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种植历史等。由此,学生可以迁移分析我国其他区域的传统农业,比如北方的旱地农业,归纳我国农业的分类和空间分布。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高淳农业的“今天”。核心任务是分析现在高淳发展螃蟹养殖业的主导因素及影响。在这个环节,学生同样需要借助查找资料、多角度分析、数据归纳等多样的学习方法来完成深度探究。学生需要从螃蟹养殖业的经济收入变化、旅游发展方向、生态环境演变等多角度综合分析高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第三个环节是规划高淳农业的“明天”。在该环节中,学生可以实地调研,深入挖掘高淳螃蟹养殖中蕴含的新科技,并思考高淳螃蟹养殖业的未来提升方向。这一环节是科技强农的实践探究,更是学生为家乡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的真实应用。
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在做“核心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了区域农业发展的独特魅力,领略了今日新农村的崭新面貌,也为振兴乡村提供了新思路。
在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生能够从区域差异中真正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要素,能够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思想,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在学生深入探索“核心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创新设计活动形式,包括历史资料调查、养殖场寻访打卡等,在活动中融入地理学科的思维内核、学习技能,让探究活动既聚焦丰富多样的“形”,又聚焦学科价值的“神”。
(三)强化迁移应用,生“根”并生“花”
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够体现学科价值,这是学习之“根”。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梳理清楚知识体系以后,需要进一步思考,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在落实迁移应用目标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助于他们以后学习新内容,增进对区域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知识的迁移应用更有利于形成学科思想,这是学习之“花”。学生所学的零碎知识、所做的练习题往往很快就会淡忘,真正伴随他们一生的是凝聚着学科概念以及学科思想的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科思想为主线,以问题解决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学科思想,并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迁移应用,达成学科概念和思想方法的意义建构。
迁移和应用是对学习结果的深化,也是深度学习的目的之一,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生活场景时应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地理区域的差异性也为学生迁移应用规律和解决现实问题创造了空间。例如,在学习高淳螃蟹养殖业形成发展的主导因素后,教师可以提供迁移应用的探究活动“探秘云南花卉种植”。学生从云南的自然条件和政策、市场、交通等综合分析花卉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学生还可以探寻“新疆棉背后的地理知识”“西南茶马古道还能焕发青春吗”等一系列紧跟时事、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的地理问题。
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落实学科内容的学习,更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用地理的思维探索世界,用地理的知识正确认识人地关系。通过分析南京本地真实农业的发展,探寻其他典型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与未来,学生可以感受到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农业更具特色、更加长久。因此,拓展应用地理学科的方法和规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建构地理思维模型,还能引导学生形成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地理价值观。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活动实施反思
(一)学科素养的培育与学科价值观的落实仍须深入
地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还要进一步落实学科价值观的融合渗透。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这也是教师选择生活素材、设计课堂探究活动的出发点。地理教育有其独特的学科价值取向,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一定是在地理课堂的探究活动中渗透的。因此,教师要以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价值观为导向来寻找地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融合点,创设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人地关系。
本节课探究高淳螃蟹养殖奥秘,学生人地协调观念更多的是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形成的。在迁移应用“云南特色花卉发展”活动中,学生能考虑到区域的独特自然要素,但未能进一步打开思路,从鲜花的保鲜运输、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可见学生的学科思维和素养培育仍须持续深入。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自然代入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认同,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地理价值观。
总而言之,地理课堂的活动设计需要基于学科价值观,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地理教学的基石。
(二)课堂活动方式多样性和“核心任务”挑战性有待提升
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更加綜合和复杂的地理“核心任务”。那么真实又有趣的地理“核心任务”怎么创建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核心任务”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认知冲突等联系起来,为“核心任务”加上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装置,使学生始终兴趣高涨地参与到探究和实践中去,让学生能做、敢做。
“农业”这节课需要教师将课堂活动转化为多样的探究任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探秘高淳金螃蟹养殖”设置的活动有:通过搜集资料,分析高淳农业发展的特色及带来的效益,归纳农业类型和农业的重要性;读图分析高淳自然因素特点,归纳农业的影响因素,绘图展示我国农业南北分布差异;调研高淳农业类型的变迁历程,推测农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模拟展示螃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类推云南鲜花种植产业,迁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地理思维。但本节课的活动更多地依托于读图分析、数据归纳,缺少实地调查寻访。因此,指向深度学习的地理教学还应加强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考察、深度调研等,对接实际生活,追求课堂学习的开放和深刻。同时,学习任务要更具挑战性,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在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问题时用地理思维来解决问题。
(三)持续性评价方案的设计要和活动环节一致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深度学习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与活动相一致的可观测、可操作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持续评价,以诊断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利于教师反思并改进后续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课堂观察、提问、展示、辩论、成果汇报、小组量表评价、自我评价等。
以高淳农业发展的“昨天”这一环节为例,教师不能简单以语言点评的形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设计该活动环节的评价量表,记录各小组调研的高淳传统农业发展的类型、带来的经济效益数据;搜集高淳本地气象、河湖、政策、经济基础等图文资料;分析本地区农业类型主要的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可以帮助学生汇总调研成果,保存活动过程材料,开展小组之间的量化评价。完整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采取终结性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有效检测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切性,为后续调整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总之,指向深度学习的地理课堂活动设计需要教师基于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选择真实情境,需要教师基于学情调整“核心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基于教学的整体规划进行持续性评价。深刻认识深度学习的本质特征,构建真实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科价值,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是每一位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慎中.深度学习视角下地理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1):38-40,44.
[2]李琳,陆静.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进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1):41-44.
[3]冯忠跃.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策略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