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2023-09-26黄丽芳蔡桂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浮针量表疼痛

黄丽芳 邹 莹 蔡桂清

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妇产科,广东封开 526500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妇科发病率较高的炎性病变,以育龄期女性为高发群体。相关数据调查显示,CPID 在我国妇女中发病率为30%~60%,患者多存在多产、早婚、人流/药流频发病史[1]。经期或产后卫生不洁、宫腔手术感染、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等是引发CPID主要病因,该病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甚至可造成不孕或异味妊娠,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目前,西医治疗CPID 包括手术治疗、微创介入、药物治疗等,其中以抗生素类西药治疗为主。单纯抗生素治疗CPID 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治疗周期长,见效慢,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出现不良反应,影响临床效果。中医治疗CPID 已有丰富经验,口服中药、中药灌肠、硬膏外敷等中医疗法在CPID 中取得了理想效果[2]。研究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辅治,可充分结合中西医治疗优势,起到协同增效作用[3]。故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治疗,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疼痛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客观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7 月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我院)妇科收治的60 例CPID 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 例,年龄26~43 岁,平均(34.52±3.65)岁;病程8 个月~6 年,平均(3.35±0.63)年;基础病:输卵管炎9 例,子宫内膜炎10 例,盆腔腹膜炎7 例,其他4 例。对照组30 例,年龄25~45 岁,平均(34.96±3.57)岁;病程6 个月~7 年,平均(3.62±0.7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Z202101130001)。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Glass’门诊妇科学:门诊妇科学》[4]中CPID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临床妇科学》[5]中气滞血瘀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②年龄20~45 岁;③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④近4 周未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⑤近期未参与过其他研究;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合并重要器官(肝、肾、心等)功能异常;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③合并妇科恶性肿瘤;④同时伴特异性阴道炎、急性宫颈炎、结核性盆腔炎等;⑤易过敏体质;⑥预期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33943;规格:100 ml;甲硝唑0.5 g 与氯化钠0.8 g),100 ml/次,2 次/d。皮试后静脉推注头孢唑林钠(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213508;规格:1.0 g),0.5~1.0 g/次,2 次/d,若患者感染严重,则增加药物剂量至6 g/次,分2~4 次静脉推注,连续用药7~10 d 为1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疗法。四方散组方:取大黄粉、黄连粉、黄柏粉、黄芩粉各50 g,以适量温水和蜂蜜调制成膏状,患者保持仰卧位,显露下腹部,用棉球清洗敷药位置,并用纱布擦干。取一次性护理垫,用压舌板将调制好的四黄散借助模具将其摊平,覆盖在患者盆腔腹部,并以透气胶布固定,敷药时间为每次2~4 h。同时联合浮针疗法,取下腹肚脐作为顶点,两侧耻骨结节位置,做一个三角形,取线上痛点明显位置进针,进针位置避开皮肤瘢痕、结节、浅表血管;用75%医用乙醇对进针位置消毒,对准进针点进针,针体平行推进,待软管全部进入皮肤后抽出针芯,使针尖做扇形扫散动作,2~3 min 后退出针芯,用胶布将软管套固定,留置时间约24 h 出针。连续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标准评估,将下腹剧痛、发热或伴恶寒、带下量多、带下色黄或脓血4 项主证根据无、轻度、中度、重度计0、2、4、6 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②疼痛程度:分别在治疗前后参照建议McGill 疼痛量表(Short form-McGill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7],量表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疼痛评估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和选出词的数目值(number of words chosen,NWC)4 个维度,总分0~6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③生活质量: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8],量表包括8 个维度,共36 个问题,总分1~14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④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不振、头晕、皮肤瘙痒等。

1.5 疗效标准

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华妇产科学》[9]中相关评估标准,并结合中医症候积分综合评估疗效。痊愈: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体格检查显示,下腹部无压痛感及反跳痛,影像学(B 超)检查结果显示无炎性包块或积液,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下腹坠胀和坠胀感明显缓解,阴道分泌物改善明显,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体格检查显示下腹压痛、反跳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见炎性包块和/或积液较治疗前减少1/2 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下腹坠胀和疼痛减轻,阴道分泌物减少,血常规一定程度改善,体格检查压痛和反跳痛减轻,B 超检查炎性包块缩小1/2~2/3,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经治疗,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变或加重,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所有计数、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选取双侧α=0.05,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腹剧痛、发热或伴恶寒、带下量多、带下色黄或脓血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再次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 < 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F-MPQ 量表和SF-36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SF-MPQ 量表评分降低,SF-36 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cGill 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SF-MPQ量表和SF-36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SF-MPQ量表和SF-36评分比较(分,)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 < 0.05;SF-MPQ:McGill 疼痛量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1 例食欲不振,1 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6.67%(2/30),观察组食欲不振1 例、皮肤瘙痒1 例、皮疹1 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3/3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6,P=0.394)。

3 讨论

CPID 是因身体抵抗力差受到病原体感染或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而引发的炎症反应,其为妇科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腹不适或疼痛,同时伴月经紊乱。CPID 病情迁延难愈,易复发,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起各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还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病原体感染、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彻底治疗而造成病情迁移等,由上述因素引发的炎症反应是CPID根本病机[10]。受炎性浸润,累及盆腔器官造成组织粘连,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致机体组织抗氧化能力及代谢下降,从而致病,故西医治疗本病以广谱、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为主。头孢唑林钠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能明显缓解CPID 患者症状,能发挥一定治疗效果。由于CPID 病机复杂,且盆腔内环境特殊,单纯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甲硝唑是临床常用的抗厌氧菌类药物,其抗菌谱广,对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同时还通过促进厌氧菌DNA 分解,抑制细菌DNA 合成等过程起到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有效控制感染。研究证实,采用头孢曲松钠结合甲硝唑治疗CPID 能提高治疗效果,但停药后复发率高[11]。

中医中并无CPID 病名之记载,根据其症状将其归入“带下病”“癓瘕”范畴,中医典籍关于CPID最早记载,可追溯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其中有“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之记载;《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亦有“凡妇人经行腹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中医学认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为CPID 之根本病机[12]。经期、产后耗伤气血,血室正开,易被外邪侵袭,或因宫腔操作不洁,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又或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累及脾胃,气血不行则运化失司,化生湿热;外感湿热,湿毒之邪令气机受阻,水湿内停,留于下焦,血脉瘀滞,蕴积胞脉,不通则痛;由于湿热蕴结于盆腔,湿阻而血瘀,瘀阻静脉,冲任失调,发为本病。可见,CPID 实为湿淤互结之症,治疗应从“湿瘀”入手,应用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法为宜。四黄散为清利湿热,化瘀止痛之方,组方由大黄粉、黄连粉、黄柏粉、黄芩粉组成,方中大黄有清热泻火,逐瘀通经,凉血解毒之效;黄连、黄柏和黄岑可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纵观全方,可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效。

有研究表明,大黄能抑制铜绿假单细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同时还具有强效抗炎作用,降低内毒素生成[13]。黄连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与一般抗生素比较,不易产生耐药性,黄连中黄连素对急、慢性炎症均有较强抑制作用[14]。黄柏中生物碱成分有抗炎、镇静、镇痛等作用[15]。上述中药外敷,药物经人体表皮层、角质层、真皮层渗透进入循环系统,可加快局部组织血液运行,使气血运行通畅,缓解局部组织粘连,减轻炎症。中西医结合治疗CPID虽能起到较好临床效果,但起效慢,无法立即缓解疼痛。浮针疗法作为中医外治之法,目前多应用于各种痛症,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且具有易掌握、操作简单、取效快捷等优点[16]。浮针疗法以浮针作为治疗工具,通过针刺患肌周围皮下结缔组织,通过引来效应快速缓解CPID 疼痛症状,同时预防疾病复发。吴杨等[17]在中药方剂红藤煎剂基础上,联合浮针治疗CPID 患者,结果显示,联合浮针治疗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7.50%,较未联合浮针治疗患者的82.50%高,且联合浮针治疗患者的VAS 评分、相关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明显低于未联合浮针治疗患者。可见,联合浮针治疗显著降低CPID 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提高CPID 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疗法能进一步缓解CPID 症状,分析原因是采用中药外敷、针刺等途径,两种方法相互配合,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进一步缓解症状。成自霞等[18]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艾灸治疗CPID 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3%,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提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CPID 治疗效果,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McGill 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疗法能进一步减轻CPID 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是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发挥药理作用,起到标本兼治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联合四黄散外敷及浮针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证实其安全性。由于本研究研究样本较少,故结果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还需加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此获得更严谨客观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该方案治疗CPI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CPID 患者,采用四黄散外敷联合浮针疗法能显著改善CPID 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浮针量表疼痛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