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涪陵区预防接种人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认知调查及报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26杨德明王小明秦雪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对象问卷

杨 帆 杨德明 向 于 王小明 龚 莉 毕 玲 秦雪松

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8000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1]。2016—2020 年全国报告AEFI 的病例数波动在18 万~24 万多例,AEFI 报告水平总体上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2-6],随着大众对AEFI 认知的增加,AEFI 的发生也引起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度[7],因此及时有效的AEFI 处置工作可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8]。由于我国AEFI 监测工作目前仍然采用被动监测方式进行[9],基层接种门诊人员是AEFI 监测系统的前沿哨点[10],AEFI 监测工作的质量与监测工作人员对AEFI 知识的掌握、报告认知及态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于2022 年4—5 月在重庆市涪陵区对全区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开展AEFI 监测认知及报告影响因素调查,为后续AEFI 监测工作的质量提高及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对AEFI 的认知水平及报告态度改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涪陵区27 个街道和乡镇预防接种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将持有预防接种上岗合格证且在岗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涪陵区疫苗免疫接种安全性监测质量研究调查问卷》。于2022 年4—5 月由调查员现场对各接种单位所有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发放电子问卷,调查对象自行现场扫码无记名自填问卷,当场提交。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AEFI 监测的基本知识、报告态度、监测与报告情况、AEFI 监测的培训情况等。

1.3 质量控制

1.3.1 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进行现场讨论完善,严格遵循问卷设计的原则。在多次讨论后形成问卷初稿后,开展预调查59 份,随后对问卷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终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在线调查问卷。

1.3.2 调查员培训 所有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主要是统一调查目的、调查问卷的结构和内容、填写时的注意事项等。确保现场做好答疑和质量控制。

1.3.3 数据导出 将“问卷星”平台上的问卷数据导出,剔除其中存在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EFI监测知识共设置9 个问题,每答对1 个得1 分,计算知识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二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所有统计检验水准α 均为0.05,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现场共发放问卷502 份,有效回收463 份,有效回收率92.23%。463 名调查对象中男111 名(23.97%)、女352 名(76.03%);年龄26~59 岁,平均(36.83±9.64)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50.97%);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60.69%);从事免疫规划工作年限多在10 年以内(88.34%);免疫规划专职人员占比较小(18.14%);近1 年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为326 名(70.41%)。本研究资料的收集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规定。

2.2 AEFI监测知识

AEFI 监测知识共9 分,平均得分(4.13±1.14)分。数据显示正确率较高的有:对接种后一般反应的处理(分别为96.54%和43.41%)、一般反应的识别(68.47%)、预防接种后发生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类(63.28%)等。回答正确率偏低的是群体性AEFI的报告(39.96%)、AEFI 的责任报告单位(15.33%)、AEFI 的分类(11.45%)等。

2.3 调查对象对AEFI报告的态度

所有调查对象中认为开展AEFI 监测有必要的占98.92%、认为AEFI 负面事件会影响当地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占81.86%、认为AEFI 监测有助于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占98.27%、认为报告AEFI 是工作人员自身职责的占92.66%、认为开展AEFI 监测是额外工作负担的占17.49%。

2.4 AEFI的发现方式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16.63%(77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是通过受种者或其家长自己报告而非主动询问;51.40%(238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是在受种者接种后通过主动询问其是否发生AEFI;21.81%(101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由预检或登记岗位人员在受种者下一次接种时询问上一次疫苗接种后是否发生AEFI;7.34%(34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由接种岗位人员在受种者下一次接种时询问上一次疫苗接种后是否发生AEFI。

2.5 AEFI报告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5.1 AEFI 报告情况 65.44%(303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日常工作中接到过AEFI 咨询;其中17.49%(53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接到AEFI 咨询后从未进行报告,33.66%(102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曾经在接到AEFI 咨询后存在未报告的情况。对于未报告的原因59.35%(92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咨询的都是局部的红肿、发痛等轻微反应没必要报告;19.35%(30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监测指标完成后没必要报告;16.13%(25 名)的调查对象表示咨询量太大应接不暇,事后忘记导致未报;4.52%(7名)的调查对象表示害怕增加工作量而未报告。

2.5.2 AEFI 报告影响单因素分析 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工作情况、培训学习等情况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各组报告AEFI 的差异。单因素统计结果显示,能够影响AEFI 的报告因素有年龄、职称、工作地点、免疫规划工作年限、培训情况、是否为专职人员、知识得分、岗位情况、查阅文献情况(P均<0.05),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及AEFI报告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5.3 AEFI 报告影响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以是否报告AEFI 作为因变量,将AEFI 报告单因素分析中有影响的因素9 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表2),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模型拟合,采用向前法进行变量的筛选,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4 个,分别是职称、免疫规划工作年限、培训情况、是否为专职人员。多因素结果显示,职称较高、免疫规划工作年限较长、参加培训以及专职人员都会导致AEFI 报告率的提高(表3)。

表2 AEFI报告的影响因素及赋值说明

表3 AEFI报告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疫苗是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疾病防控手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11]。然而随着疫苗种类和接种剂次的增加,接种后AEFI 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这就对基层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关于AEFI 监测与报告的相关知识掌握及态度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AEFI监测知识掌握情况

从AEFI 监测知识的得分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对AEFI 监测相关知识整体掌握较差,体现在对AEFI 分类、AEFI 的责任报告单位等掌握不全,对工作中较少见到的AEFI 反应的报告及处置流程不清,如群体性疑似AEFI 的报告等。从AEFI监测知识的来源看,培训获取知识的占比相对较低,这也侧面反映出AEFI 监测工作的培训应扩大受众,应全面提高基层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人员对AEFI 监测工作的认知,才能真正将AEFI 监测工作普及到每个相关工作人员上,从而切实提高AEFI的监测水平。

3.2 AEFI报告态度及发现方式

从AEFI 报告态度来看,全区工作人员都较为积极,认为AEFI 报告既是工作职责同时非常必要。从AEFI 发现方式来看,全区AEFI 的发现方式主要为主动询问(占比为51.4%),其中以预检或登记人员询问既往AEFI 发生情况占比较多。这样的工作模式易导致AEFI 监测报告不及时,提示主动监测的开展时机应在接种后数天内,可有效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和报告及时性。调查中仍然有17.49%的调查对象认为AEFI 监测是额外工作负担,占比略低于钟小荣等[10]、陈佳婧等[12]的调查结果,提示基层接种单位管理人员应加强对AEFI 监测的人力投入,同时提升相应工作人员的监测意识。

3.3 AEFI报告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接到AEFI 咨询的调查对象中有较多工作人员存在未报告的情况,主要原因为对轻微AEFI 的忽视、指标完成后的懈怠、事务繁忙导致的遗忘及害怕增加工作量等,这些都体现了工作人员对AEFI 监测与报告工作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基层接种单位面临着工作负担重[13]、人员短缺、专业技术水平受限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12]等困境。因此需科学合理分配经费,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确保预防接种AEFI 监测相关工作落实到位[14]。

影响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较高、免疫规划工作年限较长、参加培训以及设立专职人员都是AEFI 报告的影响因素,对AEFI 报告敏感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加强基层接种单位预防接种人员的能力建设,强化专业培训[15]和日常工作的考核,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保证AEFI 监测工作的人力投入,落实专岗专人,减少人员流动,保障预防接种岗位人员的固定性。长此以往,才能保障AEFI 监测报告与处置能力得到稳定提升。

本问卷调查研究是结合日常督导工作时开展的预防接种人员普查,调查时存在部分预防接种人员因外出工作而未调查到的情况,故而无法保证将全部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纳入本研究,有可能导致部分结果出现偏差。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对象问卷
神秘来电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问卷网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