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冰“飞声”

2023-09-26鲁晓敏

文学港 2023年5期
关键词:缙云缙云县小篆

鲁晓敏

唐上元二年, 公元761 年深秋的一天清晨, 江面上大雾弥漫, 一艘帆船解开缆绳, 缓缓地离开了安徽当涂县城的码头, 向着雾气深处驶去。

当涂县令李阳冰站在送别的人群中, 向着帆船挥手告别。 船尾上, 伫立着即将远行的友人, 江风裹挟着雾气吹来, 不停地卷起他的长衫。 他捋了捋飘起的长须, 眉宇间落寞的神情, 似乎藏着一股难以读懂的情绪。 当年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洒脱、 豪放, 如今……李阳冰心中感慨万千, 百般不舍, 再见又待何时?

惆怅之余的李阳冰, 俯首展开了友人临别时相赠的一卷诗作。 在这首名为《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的诗中, 字里行间满是对自己的赞誉, 看到把自己比作齐国著名的隐士鲁连、 楚国著名的侠客季布时, 李阳冰忍不住哈哈笑出了声。心想, 你呀你呀, 如此心高气傲的人, 怎么也学会放下身段夸别人了?

朋友接着写道: 我离开金陵时, 朋友都为我打抱不平, 他们资助了我一点小钱, 虽然像拔根羽毛一样, 但情意重于泰山。 原本不好嫌弃, 但是我拖家带口, 平时花费又大, 这些钱就像舀起一壶水浇在长鲸身上一样, 实在是入不敷出啊! 读着读着, 李阳冰不禁皱起眉头, 这哪是送别诗, 分明是一封求助信。

当他目光落到 “我弹着宝剑, 高声歌唱苦寒的曲子, 夜风呼呼地吹过堂前的柱子, 仿佛发出阵阵哀鸣。 唉, 长叹一声, 回家吧, 可是回家的路在哪里呢? 我的脚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呵……” 李阳冰再也无法抑制纷乱的情绪,跳上一只小船, 紧赶慢赶, 终于将驶远的帆船追了回来。

李阳冰追回来的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李白, 李阳冰称之为从侄, 贺知章称之为 “谪仙人”, 天下人称之为 “诗仙”。 原来,李白明的是来拜访李阳冰, 实则想来投奔, 只是碍于面子, 实在开不了尊口, 只能将苦衷灌注于这首诗中, 以笔墨来打探族叔李阳冰。

此时的李白, 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多年前的李白, 也在当涂, 曾写就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那时候是多么意气风发。 可如今, 贫病加身, 再也无力追寻“诗和远方”。 无路可走之时, 他想到了李阳冰: 一则两人是同族宗亲, 从辈分上称其为从叔; 二则李阳冰是自己的铁杆粉丝, 又是情趣相投的好友; 三则李阳冰出了名的仗义, 特别讲究江湖之情, 绝不会垂怜不救。 考虑再三,李白决定投奔李阳冰, 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李白称年纪比自己小很多的同宗远亲李阳冰为从叔, 也就是同族的叔叔。 其实, 他们血缘关系已经隔得很远, 但李白觉得他们关系很亲, 应该称之为季父。 这就是李白诗中 “吾家有季父, 杰出圣代英” 的由来。 与李白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的游历人生不一样, 李阳冰的生活轨迹显得简单了许多, 长期担任帝国低级官员, 与底层百姓打交道, 看起来与纵情四海的李白相去甚远。 交集不大的两个人, 在公元761 年走在了一起, 筑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唐天宝元年 (742), 李白因唐玄宗赏识受召进京, 供职于翰林院, 在京城上演过天子调羹、 贵妃敬酒、 力士脱靴的佳话。 李白 “赐金还山” 之后, 历经了 “安史之乱”, 又不幸遭受永王叛乱的牵连, 被流放夜郎 (今贵州境内)。 761 年, 李白在流放途中接到了大赦天下的昭告。 被赦免后的李白从重庆白帝城出发, 沿着长江一路东去, 挥毫写下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名篇, 即使千年之后, 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他那难以掩抑的激动心情。

经过 “流放夜郎” 的变故再到无罪赦免,李白来到金陵投亲靠友, 发现原先众多故人朋友对自己冷淡了许多, 有的干脆闭门谢客, 李白深深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患难之中见真交, 李阳冰伸出援手, 让贫病交加的李白老有所依, 让颠沛流离的李白居有定所, 李白在李阳冰身上感受到了人世间难得一见的真情。 但这些还不是对李白最大的帮助, 李阳冰干了一件为中国文学史具有重大贡献的大事。

李白现存一千多首诗歌, 收录于 《全唐诗》 的就有九百多首。 我们难以想象, 如果李白的诗作散失了, 我们在读唐诗的时候没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 等经典的诗歌, 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如果没有李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我们前进的步伐该遇到多大困阻……这样的假设差一点就发生了, 挽救这一切的是李阳冰。

唐宝应元年 (762) 的冬天, 寒风凛冽地吹彻着李白下榻的茅屋, 李白躺在病床上, 久久地凝望着李阳冰。 一阵剧烈的咳嗽后, 他长长地吐了口气, 开口说话, 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话里有话: “万卷诗歌托于何人呢?”李白话音刚落, 仿佛一块巨石掉进李阳冰的心里, 李阳冰半晌答不上话来。 他知道, 李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不放心的就是多年以来创作的诗稿, 生怕这些耗尽心力的诗稿随着生命的逝去而没入尘埃。

李阳冰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 他不是不愿, 也不是推托, 而是生怕力有不逮。 李白抓住了李阳冰的手, 浑浊的目光落在李阳冰身上, 渐渐变得清澈起来, 清澈得如同春日的泉水, 泛着粼粼的波光。 李阳冰想说话, 忽然觉得喉咙里被泥沙堵住了一般, 发不出任何声响, 只能任凭眼泪 “刷刷” 地流淌。 他用力地拍着李白的手, 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李阳冰一边诵读着诗仙的诗作, 一边以书法家的浑厚功力将诗作重新抄录了一遍。 历经数月, 终于编成 《草堂集》 二十卷。 他又为诗集精心写就了 《草堂集序》, 仔细交代了李白的身世, 并对李白的文学成就作了高度评价: “千载独步, 唯公一人” “唯公文章, 横被六合, 可谓力敌造化欤” ……一千多年后, 我们发现李阳冰的评价没有一丝造作, 也没有一丝的浮夸, 李白就是中国诗歌史上千古一人!

今天, 《草堂集》 已散佚, 但经过李阳冰编录的诗歌大多流传下来。 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李阳冰, 《唐诗三百首》 会丢失李白不少经典诗篇, 《全唐诗》 也会变得黯淡, 盛唐的文学高峰会矮了许多。 当后人捧着李白的诗集,每一次注目, 每一次朗读, 似乎都饱含着对李阳冰的敬意。

历史上真实的李阳冰, 除了是李白的从叔之外, 最重要的标签是书法, 特别是小篆。 他代表作有 《三坟记》 《谦卦铭》 《般若台铭》等, 它们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是丰碑。 出人意料的是, 作为一代小篆书法大师级的人物, 在《旧唐书》 《新唐书》 等正史中均无李阳冰传记, 从而使得李阳冰的身世充满了谜团。

在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一诗中, 有一句 “弱冠燕赵来, 贤彦多逢迎”。

李白与李阳冰为生死至交, 他的说法应当准确, 燕赵之地, 即为河北。 更详细的应为河北赵县人。 至于是祖籍还是出生地就难以考证了。 李阳冰的生卒也只能根据史书中的推测,大致生于唐开元年间, 去世于唐贞元年间, 生活在公元721—787 年之间, 与颜真卿属于同一个时代。

时值 “安史之乱”, 唐军与叛军在中原大地上反复进行拉锯战, 李阳冰在一片纷乱中接到一纸委任书, 提拔为缙云县令。 缙云县成立于公元696 年, 李阳冰是缙云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县令之一, 却是迄今为止最让缙云百姓记忆犹新的一位县令。

缙云地处浙江中南部, 山高路远, 虽未遭兵燹, 但是自然灾害频发, 百姓生活维艰。 唐乾元二年, 公元759 年夏秋之交, 缙云遭遇了一场特大干旱, 连续四十多天不下雨, 庄稼面临着绝收的困境。

按照当时的惯例, 李阳冰率领百姓到城隍庙祈雨。 可李阳冰的祈雨却显得很另类, 他与城隍老爷约定: “如五日之内不下雨, 就火烧城隍庙!” 在信奉鬼神的古人眼里, 李阳冰这种冒犯神灵、 挑战神权之举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会遭到神灵的天谴。 可以想见, 当众人正跪在地上磕头祷告之时, 听闻此言一定吓得赶紧起身, 争先恐后地从庙里涌出, 生怕跑慢一点会受到牵连。

李县令竟敢恐吓城隍, 这种闻所未闻的爆炸性新闻在缙云县传开了, 人们议论纷纷, 生怕得罪了神灵天更不会下雨。 一连数天, 人们伸长着脖子看天, 依旧是烈日高悬, 没有一点下雨的征兆。 到了第五天, 晴空万里, 热浪滚滚, 地上冒着一丝丝白烟, 人们开始担心县令会不会真的毁掉城隍庙? 就在七嘴八舌之时,天空中刮过一阵狂风, 乌云一团团地聚集在头顶, 紧接着瓢泼大雨 “噼里啪啦” 地砸了下来。 人们成群结队地扑入大雨中, 疯狂地喊叫着, 跳跃着.....

经此一事, 缙云百姓将李县令传得神乎其神, 什么城隍老爷惧怕李县令, 甚至说李县令有着呼风唤雨的神力。 其实, 李阳冰就是一个凡夫俗子, 但是为了老百胜不管不顾地豁出去了。 李阳冰兑现了诺言, 将城隍庙迁至西山山顶, 扩大了殿堂, 重塑城隍像。

这场旱灾让缙云县粮食锐减, 有些村子甚至绝收, 不少百姓家里断了炊烟。 秋收没有了指望, 春季种子的欠款要还, 该交的田租、 税收少不了, 缙云县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李阳冰下令开仓赈灾, 动员富户捐钱捐粮, 此举救活了不少灾民。 同时, 李阳冰言辞恳切地向上级呈报缙云现状, 据理力争为灾民减免税赋,老百姓对李阳冰的义举感恩不已。

事后, 李阳冰用小篆体为城隍庙撰写了碑文, 将此事前因后果一一记之。 这就是 “城隍庙碑” 的由来。 北宋方腊造反时, “城隍庙碑” 为乱兵所毁。 北宋宣和五年 (1123), 缙云县令吴延年命人按照拓片重刻, 碑高1.65米, 宽0.79 米, 全文共86 字:

城隍神, 祀典无之, 吴越有尔风俗, 水旱疾疫必祷焉。 有唐乾元二年秋, 七月不雨, 八月既望, 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 与神约曰“五日不雨, 将焚其庙”。 及期大雨, 合境告足, 具官与耄耋群吏, 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

如今, 这方碑静静矗立在缙云县博物馆,它的存在, 让长长的一列碑刻成了附属物。 阳光穿过长廊, 透过枝叶的空隙, 照射在褚红色的石碑上, 荡出霞光一样的绚丽色彩。 刻进石头的线条, 颜色更深邃, 仿佛铁线一般, 显得劲道十足。 凝视着浑厚古朴的碑刻, 大唐时光仿佛触手可及, 却又分外遥远, 千年的时光腐蚀了石碑表面的光泽, 却磨蚀不去它的神和韵。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李阳冰下笔是如此地稳健——逆锋起笔有势, 中锋行笔有序, 回锋收笔有神。 通篇行间字间均匀排列, 笔画粗细一致, 字体结构圆润, 接笔之处干脆利落, 线条明快而不失庄重, 教人看得心潮起伏。 那些一斧一凿而成的优美的曲线, 汇聚成一条蜿蜒的大河, 或浪涛澎湃, 或静水流深, 它们裹挟着一股来自大秦的光华、 大唐的豪迈气势, 向我奔涌而来……

我们从这方碑文开始追溯小篆源头。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下令废除各国文字, 在全国推行标准的新文字,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同文”。 丞相李斯担纲重任, 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 创造出一种使用直线、 弧线、 曲线等线条来表现文字结构的 “小篆” 体。

在小篆诞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 小篆名家屡出不穷, 东汉曹喜、 蔡邕, 唐代李阳冰, 五代徐锴, 北宋徐铉, 元代赵孟頫, 清代邓石如、 吴让之、 赵之谦等人。 在这些留名史书的小篆书法家当中, 可比肩李斯的仅李阳冰一人而已。

李阳冰自小研习书法, 尤为擅长小篆, 李斯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终身老师。 李阳冰最喜爱的李斯作品是《峄山碑》 拓片, 李斯笔力厚重, 线条刚柔相济, 如同自然分布于美玉当中的筋线, 人们形象地称之为 “玉筋”。 李阳冰走到哪里, 都带着《峄山碑》 的拓片, 他时常呆呆地看着, 不饮不食, 陷入冥想。 他时常临摹, 有时以手指作笔, 蘸着水就在墙壁上、 地面上、 石头上书写起来, 磨破了皮也浑然不觉。 乡人看着李阳冰着魔的神态, 都笑他为痴人一个。

李斯的 “玉筋” 线条已近完美, 即使模仿得再逼真, 也难以突破极限。 李阳冰必须要推陈出新,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来才是出路。 然而, 路在何方? 这就是李阳冰苦思不得其解的缘由。

秦朝高压政策下, 凡事都很规矩, 做事一丝不苟, 不能出半点差池。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李斯的字透着一股浓浓的压抑情绪, 甚至闪着刀光剑影。 从珍藏于西安碑林的李阳冰代表作“三坟记碑” 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继承了李斯的笔法, 笔运刚劲, 笔落齐整, 呈现出矩法森严的气象。 而且, 他已从李斯肃穆、 规矩的书风中破茧而出, 圆弧形笔画明显增多, 线条纵势而修长。 不少线条甚至呈现出婉曲流动之势, 显得婀娜飘逸, 画面富有绮丽感。

时人称李斯篆书为 “玉筋”, 称李阳冰的篆书为 “铁线”, 这让人觉得有些疑惑。 有一种说法似有道理, 李阳冰的篆书线条如铁线草的叶柄一般细长、 如铁线草的叶茎一般发着黑亮的光泽, 所以谓之 “铁线”。 其实, 字骨如铁, 字形如线, 这就是李阳冰独步书坛的独门绝技。

值得一提的是, 唐代顶流书法家颜真卿书碑时, “必得阳冰题其额” 才算完美, 颜、 李联手形成了珠联璧合之妙, 故时人称为 “颜李合璧”。 他们为世人留下了不少绝世珍品, 如书法史上的杰作 “颜氏家庙碑”, 碑文为颜真卿所书, 碑额为李阳冰所题。 这块碑矗立在西安碑林, 成为镇馆名碑之一, 每一天都迎接着人们膜拜的目光。

保存书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刻碑, 保存艺术最高的境界就是流传。 李阳冰存世的石刻作品尚有不少, 它们散落在全国各地, 如福建福州乌山的 “般若台” 摩岩石刻、 江苏苏州虎丘的“生公讲台” 摩岩石刻、 浙江缙云仙都 “倪翁洞” 摩岩石刻、 广西桂林虞山的 “舜庙碑”、湖北武昌的 “怡亭铭” 石刻、 江苏无锡惠山的“听松” 石刻等数十处遗迹。 由于李斯存世的作品极为稀少, 唐代人学习小篆多转向李阳冰, 时人将李斯与李阳冰并称为 “二李”, 亦称之为 “大唐笔虎”。 可以说, 李阳冰是小篆体上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

李阳冰不仅擅书法, 也善词章, 有着 “秀句满江园” 之说, 只是书法之名太盛, 文章之名尽被淹没。 但是, 我们在他留下的不少书法论著当中, 还可以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他的书法理论功底和文章功夫。 李阳冰撰写的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 对李斯的书法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总结。 此外, 他留有 《重修汉许慎<说文解字>》 《翰林禁经》 八卷、 《翰林密论用笔法二十四条》 《字学推原》 等书法理论著作。 这些论著体现了李阳冰很深的书法理论造诣, 奠定了书法评论家的历史地位。

李白称赞李阳冰 “落笔洒篆文, 崩云使人惊”。 当今尚存有李白的书法作品 《上阳台帖》, 功力十分了得, 那恣意纵横的笔划, 一如他张扬不羁的个性。 行家夸行家, 并没有夸大其词。 北宋著名诗人杨忆为了习得李阳冰真传, 专程跑到缙云临摹 “城隍庙碑”,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缙云六载掌关征, 学得阳冰小篆成”。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对李阳冰备加推崇, 在 《续书断》 中将李阳冰、 颜真卿、 张旭三人推为唐代神品。 唐代是书法史上最为强悍的时代之一, 李阳冰能够与他们齐名, 可见名不虚传。 清代孙承泽也感慨 “篆书自秦、 汉以后, 推李阳冰为第一手” ……

穿越千年, 缙云县设立了李阳冰学校, 书法走进了小学部和初中部的课堂。 李阳冰的文字如同水波纹, 层层地漾进学子们的心中, 他们一笔一画书写人生的时候, 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缙云人为什么如此喜爱李阳冰, 难道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吗? 实际上, 李阳冰文字刻在了缙云的山川之中, 更刻在了缙云人心坎上。

李阳冰与缙云的缘分还在延续, 他的儿子李援后来定居在了缙云, 今天已经繁衍成一支望族。 翻开这支李氏留下的宗谱, 开篇绘有一张李阳冰画像, 满脸慈祥, 目光温顺, 眉宇之间充满儒雅。 虽着官服, 看上去如同一介书生, 抑或像一个隐者。 历史中的李阳冰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真的可以找到历史中的李阳冰画像,只不过不是画作, 而是李白写的 《当涂李宰君画赞》。 在这首声情并茂的诗歌之中, 李白用特有的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他心目中的李阳冰:

“……缙云飞声, 当涂政成。 雅颂一变,江山再荣。 举邑抃舞, 式图丹青。 眉秀华盖,目朗明星, 鹤矫阆凤, 麟腾玉京, 若揭日月,昭然运行。 穷神阐化, 永世作程。”

作为挚友, 作为无私帮助自己的恩人, 李白心目中的李阳冰是完美的。 他说道: 你名字在缙云广为传播, 你在当涂获得了显著的政绩, 老百姓为你欢欣起舞, 国家为你感到荣耀。 你的书法四海名扬, 一定会名垂于青史啊!

如果说这些评价还算中肯, 李白马上笔锋一转, 使用了他最擅长的狂放诗风, 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笔墨之功: 眉清目秀的你啊, 那炯炯有神的双眸, 宛如天上星辰一般光芒烁烁; 英气逼人的你啊, 宛如矫健的仙鹤一般亭亭玉立于高门之中, 显得格外高贵优雅; 高大威武的你啊, 行走之时凛凛生风, 宛如麒麟飞腾在天宫; 明亮得如同日月的你啊, 昭然行于天空;阳冰啊阳冰, 你简直就是神明显现, 是我们膜拜的偶像, 更是永世的典范!

这些带着李白腔调的美誉, 让今人读得云里来雾里去, 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 或许这才是诗人的气度所在。 要不然, 怎么会有 “飞流直下三千尺” “白发三千丈” 的夸张呢? 他才不管你读得是否别扭, 只要自己淋漓畅达就好。

从诗中可知, 李阳冰长相俊朗, 身材修长, 气质高雅, 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偶像级人物。 李白交代得很清楚, 李阳冰不是只顾自己创作的文艺青年, 而是脚踏实地为民谋福祉的好官。 李白发出慨叹, 为李阳冰陷于一隅, 无法在更加宽广的天地中一显身手而深深地惋惜。 在山河崩裂、 世道衰微的境况下, 李阳冰何尝不为无法施展抱负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呢?

李阳冰从最基层的小官做起, 先后就任上元县尉 (今南京江宁区)、 缙云县令、 当涂县令, 长时间担任地方主官, 由此深刻地了解民间之疾苦。 李阳冰主政缙云期间, 重视农耕、兴修水利、 治理水患、 轻徭役、 薄赋税和惩治贪腐。 他还是缙云崇尚思想教化、 重视文化教育的第一人, 为当时偏僻蛮荒的缙云播下了读书的种子。 在短短两三年间, 他先后修建了破败的孔庙、 办好县学、 延请名师, 并亲自去学堂上课, 他打破了只许世家子弟上学的规矩,广泛吸收农家子弟入学, 从而使儒学通达于乡里, 读书声遍布村落, 举县风化, 脱胎换骨。

李阳冰的政绩蜚声于各地, 蜚声于百姓的口口相传之间。 即使到了其他岗位上, 他一样秉公心, 尽人事。

俗话说 “字如其人”。 从一个人的书法上可以管窥他的性格。 大唐盛世的文人尤为放达, 做人做事, 喜欢听从内心的召唤。 常常想, 我只要秉持公心,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往往不计后果。 从敢于呵斥神灵的举止就不难看出, 李阳冰是有着狂狷之气的。 身居低位之时, 李阳冰不善逢迎, 更不会钻营, 反而时不时与上级唱反调, 这样耿介的人自然无法获得上司的赏识, 注定会在官场中四处碰壁。 等到他的书法名气暴涨之时, 如果权贵求字, 看不顺眼的哪怕一字一金的价格也不为所动, 而普通百姓求字时常分文不取。 可以说, 李阳冰仕途的坎坷, 源于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孤傲的秉性。

还是 “字如其人”。 外表看起来, 李阳冰的书体气象森森, 却透着一股婉曲。 同样, 李阳冰外表冷峻、 内心清高, 但是对朋友充满着温情。 在李白万众瞩目的时候, 他在远处默默地关注。 在李白落难之时, 多少人视之为洪水猛兽, 李阳冰没有这么做, 他伸开双臂, 毫无怨言地接纳了李白。 不顾自己俸禄微薄, 变卖了收藏的字画, 典当了冬天御寒的裘袄, 为他安家, 为他治病, 为他送终。 可以说, 李阳冰做到了一个朋友所能做的一切。

李阳冰在底层厮磨了多年, 即使提拔到了朝中, 依旧无法得到重用。 到了仕途晚期, 辗转于集贤院、 将作等地任职, 最后官至将作少监。 将作是唐代专门服务于宫廷的官署, 掌管着宫室建筑、 宫廷的金玉珠翠、 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 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 少监是个副职, 从四品的官员, 这是李阳冰所担任的最高官职, 所以世人称之为“李监”。

李阳冰兜兜转转在自己所不擅长、 也不愿意待的岗位上, 浑浑噩噩地厮混, 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政治上失意的李阳冰, 只要握起一杆毛笔, 那颗枯萎的心立刻变得葱茏蓬勃, 宁静的血液立即沸腾, 浑身上下充满了使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力量。 从留存至今的精品力作来看, 如 《三坟记》 《拪先茔记》 《般若台铭》 《滑台新驿记》 等皆出自这个时段。 可以说, 李阳冰将秦汉以来走向低谷的小篆书法重新推向了极致。

“李斯之后, 阳冰第一。 阳冰之后, 千年者谁?” 唐代宰相、 诗人舒元舆发出了千年一问。

不幸的是, 小篆的命运被他一语成谶。 尽管有着拯救和编辑李白诗集的奇功, 尽管有着与李斯并驾齐驱、 与颜真卿合璧的高光, 尽管留下多地清澈的民望, 随着小篆书法在清末走向没落, 在小篆史上 “飞声” 千年的李阳冰也走向低潮, 只留给了今人一曲袅袅余音。

李阳冰已经足够了, 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太多的美好, 即便是余音, 也依旧澎湃。 诚如李白所言, 阳冰必将“穷神阐化, 永世作程”。

猜你喜欢

缙云缙云县小篆
“缙云烧饼”火了
宋伯军小篆作品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小篆的笔顺特点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Her Roots in Rural Jinyun
丽水风物志
缙云:不是相遇而是久别重逢
缙云县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