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赜
2023-09-25陈晶杨吟宇邓凤君
陈晶 杨吟宇 邓凤君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专业课程成为育人主渠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药理学是医药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护佑人民健康。文章以药理学课程建设为范式,从教师、教材、教法三维度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方式,把立德树人贯通整个教学体系,把课程育人融入大思政课,以此實现育人与育才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药理学;教师;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642;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6-0129-04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项目编号:XSP2023JYC147);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项目编号:XSP22YBC049);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2CXTD01)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可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在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长学生的见识上下功夫,培育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育人是教育的天然属性,而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内化为自身的德行修养[3]。课程思政既包含显性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又包含隐性的思政教育,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结合体,注重引导学生积累专业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以此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4]。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容具有丰富多元和侧重不同的特点。一是高职院校专业、学科数量多、范围广,内含的思政元素不尽相同。二是专业、学科的性质不同使得思政教育的方向和侧重点各有千秋。高职医卫类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医药人才的重大使命,对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对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负有战略重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药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节节攀升。高职院校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医药专业人才[5]。药理学是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融通医生、护士、药师等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价值塑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护佑人民健康的使命意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时代对医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升医药学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海高校打造的“中国系列”思政品牌课程为全国范围内高校的思政改革作出了表率[6]。在此基础上,全国高校在统筹规划、示范引领、师资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遴选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并启动建设系列课程思政资源库,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和教学成果[7]。但课程思政建设在探索与践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教育主体中高职院校教师缺乏课程育人意识
部分高职院校一直崇尚“职业”和“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专业教育为重,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全课程育人理念,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才是思政教育的主体,不重视思政教育,或流于形式,使课程思政边缘化。
2.教育介体中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与凝炼不充分
一是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点,其挖掘难度较大,导致思政资源直接利用率较低。二是受传统授课模式影响,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意识不强。三是部分教师挖掘整理的思政元素散乱,如简单地将国家各项政策、文件、精神堆砌,没有与专业岗位、课程特色充分衔接,或没有凝练成递进式、渗透式的课程育人体系。
3.教育载体中教学方式刻板单一,欠缺多样性与创新性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缺乏关联性的情况,生拉硬扯反而会干扰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削减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课程思政中采用“拼接式”“硬塞式”等单调、刻板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师生、生生间的良性互动,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不强就难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导致思政教育浮于表面,未能吸收入心,思政教育融入效果欠佳。
三、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方案
卓有成效的课程思政,是思政素养高的教师在收集成库的思政元素支撑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自然、有机贴切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是高度,教材是广度,教学方法是纵横介体,三者统筹协调发展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8]。基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教”问题,本研究通过“三教”维度的探索,旨在建设效果显著的课程思政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药理学课程思政设计理念是依据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医药岗位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应医生、护士、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岗位,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五爱”为方向,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者精神为基石,以国家岗位标准为框架,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砌成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质“三敬三爱”———敬畏药物、敬法守规、敬业爱岗;关爱患者、珍爱生命、大爱无疆,通过教学实践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四、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
课程思政是落实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举措,体现了课程教学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双向满足。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专业课教师“掌好勺”,又需要教材内容“制好方”,更需要教学方法“配好料”,以此煲出营养美味的“育人汤”。依据课程育人目标,结合“三教”改革要求,药理学课程思政设计涵盖培育人师、选用素材、融合教学三個方面。
1.培养育德能力强的专业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专业课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学生价值观塑造和品格锤炼的引路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建设一支有力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此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高职院校要坚持师德为先、质量为重的原则,培养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四有”好教师,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组织者和践行者,其知识储备、教学能力、育德能力可为教材教法改革的完善与实施奠定基础,其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9]。育德意识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因素和先决条件,专业课教师只有意识到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认同与理解专业课程不可或缺的育人价值,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育德能力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因素,专业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身正为范、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扎根深处的课程育德意识,高水平的育德能力,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积极承担育人与育才责任,培育既具过硬专业技能,又具正确价值取向和崇高理想信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根本[10]。
高职院校可通过榜样作用,提升药理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水平,引领教师向身边德才兼备的典型榜样看齐。例如,专业课教师可学习本校全国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的思政教学方法,提升自身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高职院校可组织教师参加党课培训、课程思政培训、课程思政比赛等,促使教师通过经验交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职业素养,或组织教师参加“三进”———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以及健康科普等社会服务活动,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课程思政的感染力、说服力。
系统的学习、培训和实践,理论提升与实践体验多措并举,可深化药理学专业课教师对教师职责的认知和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使教师形成课程育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使命感,积极探索高效的课程思政路径,成为具备高尚人格和良好品质的“人师”“金师”“大先生”,做到“修身立德、传道树人”,助力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形成育人合力,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1]。
2.选用契合内容的思政素材
在药理学课程思政中,教师可融入“岗—课—赛—证”的内容,根据岗位需求深度挖掘医药文化历史、医药行业杰出人物的优秀事迹等思政教学内容,凝炼药理学课程思政元素为“三敬三爱”,并融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一课一目标”。在提取思政元素时,教师可从“学习强国APP”“人民网”“新华网”找寻思政热点、时政新闻,从《中国青年报》寻找时政热点与优秀青年相结合的真实思政案例,使学生从熟悉到熟知,从“眼到”到“心到”,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在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药理学专业教师可交流自己挖掘的思政元素与课程思政设计,讨论并确定课程思政的教法与学法,为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以“青霉素类抗生素”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播放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和医生佛罗理、钱恩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抗感染药物———青霉素的视频,引出青霉素的发现,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通过讲解目前金葡菌对青霉素的高耐药性以及出现的各种超级细菌,教导学生合理用药,培养学生敬畏药物、关爱患者之心;结合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临床实例,重点讲解过敏反应的防治,教导学生做好药物宣传,增强医患沟通,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通过介绍目前天然青霉素使用的局限性,应时而生的半合成青霉素延续青霉素生命力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形成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开展润物无声的融合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可能。教师可运用希沃白板和学习通在“三敬三爱”基础上进行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教学,遵循校企合作、课证融通、德技并修三原则,以理论课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三渠道,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线上提惑、线下解惑两覆盖,时政要点时时说、医药故事模块说、思政教育行动说的“三说”等方式实施教学。理论课引导启发、实验实训巩固夯实、社会实践拓展升华层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再加之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思践悟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这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筑牢药品安全防线,培养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下面以“头孢类抗生素”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1)理论课引导启发。①课前线上自学感受。学生可借助学习通观看在线精品课程“头孢类抗生素”微课,完成课前问卷调查和自测题。学生通过查资料、看案例、做习题,可感受到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②课中线下导学解惑。在课中,教师可借助药店无处方售药容易造成头孢类抗生素滥用的真实案例,讲解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严格控药,合理用药,以此培养学生的敬畏药物之心,使其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并安全用药;通过典型案例引出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强调头孢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教导学生做好用药宣传,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通过讲解头孢类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使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贴近生活的案例可让学生如盐在水般感知思政教育,从而内化于心,潜移默化地实现自我价值塑造。③课后线上线下拓学悟惑。学生可通过思考案例、完成学习通上的习题,领悟融入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从入眼到入脑、入心,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
(2)实验实训巩固夯实。在模拟药房实训室,教师可通过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与情境演练教学,强化岗位标准与课程育人目标,通过对肺炎患者进行头孢类抗生素的用药和健康指导,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常存敬畏生命、关爱患者的医者精神。
(3)社会实践拓展升华。教师可通过进工作一线、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头孢配酒,说走就走”类的用药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敬畏药物、敬佑生命之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职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需要高素养的教师、高质量的教材、高效率的教学,因此,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是课程思政成功建设的关键。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实现思政元素的收集与凝练、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2-05].https:// 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5-28)[2023-02-04].https://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4]彭爱辉,李建敏.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问题透视与路径优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3,27(01):111-118.
[5]王泽民,安硕,刘欢等.顺应时代重构思政元素赋能的药学专业育人生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4):21-24.
[6]高德毅,宗爱东.“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9-10.
[7]陈艳.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策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8):131-133.
[8]马树超,郭文富.走中国特色“三教”统筹协同发展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3(01):8-13.
[9]张志坚.“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2,21(05):63-70.
[10]林文清.以賽促教以赛促改———提升教师能力促进“三教”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3):112-115.
[11]沈楼.“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01):13-17.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armac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hen Jing, Yang Yinyu, Deng Fengjun*
(Yiyang Medical College, HunanProvince,Yiyang 413000,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way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subject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deeply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mak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main channel for education, and in a silent way, enabling students to grow into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 Pharmacolog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 with the teaching goal of guiding clinical rational medication and 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 The article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ology curriculum as a paradigm,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of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It connects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teaching system, and integrates curriculum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order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unity of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armacology; teachers; textbooks; teaching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