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视角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困境与突破探微
2023-09-25张文静
张文静
摘要: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教学双方对课程思政教学认知不足、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存在协同性问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评估机制等困境。高职院校应通过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完善专业课教研体系、营造专业课思政环境等策略突破困境,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6-0033-0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必须承担好育人责任,这为大思政体系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构建大思政体系的关键,在于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不同的价值功能和作用机制显隐相彰,在主体、资源、平台等各要素上同向汇聚,这样才能打造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不断引入、渗透思政元素,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但当前一些高校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不够紧密,在知识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之间无法做到兼容并蓄,导致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塑造”目标仍有一段明显的差距[1]。在课程教学改革视角下,各高校亟须重新审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找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改革对标破题的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1.教学双方对课程思政教学认知不足
(1)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认同不足。当前,一些专业课教师对待课程教学的态度,明显体现出“以知识为中心”的趋向[2],对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认知不足,主要表现为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不足,认为自身职责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是独立于教学活动的一项额外任务,而且不认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实质性的帮助。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茫然无措”,实质上可以归因于他们长期以来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不思考科学知识的价值取向,从而割裂了科学知识与时代背景下社会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致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出现偏差,未能从思想上对单科育人的旧思想积极破冰。在这种固化的认知下,一些专业课教师疏于对课程思政内涵的学习和理解,认为课程思政难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高校管理层对课程思政的推进权责不明。除了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问题外,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对课程思政的具体落实存在权责上的认知差异,而且推进工作的水平也不一致。有的高校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实施计划,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原则、要求和具体实施内容,同时联动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协同推进。而有的高校仅仅是增设一至两门德育课程,或者是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增添一些思政环节和思政元素,对教师判断不清、生搬硬套的情况也未能进行及时的纠察和反思,各职能部门、学院之间权责混乱,对谁来监督、谁来落实、谁来评估都未进行有效的权责界定,这导致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校管理层应担负起主导和支持的责任,为专业课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升他们的教育素质和思政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高校的课程思政培训有时存在走形式、搞敷衍的现象,使得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遇到困惑和问题时无法依靠培训活动和制度支持等加以解决,严重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
(3)学生思想建设不足,消极配合。尽管当前大学生整体思想风貌积极向上,崇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思想建设不足、对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消极配合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课程思政理解不足。部分学生无法领会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和意义,只是将课程思政内容视为一种硬性规定的学习内容,持有“可学可不学”的消极态度。第二,部分学生的思想觉悟不高。一些学生政治观念薄弱、思想消极,不够关注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课程思政存在认识不足、思想麻木的问题。第三,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参与意识。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时,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表现为听课态度不佳、讨论参与率低、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难以真正投入到课程思政的学习和实践中。他们更关注如何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主观上淡化思政学习,忽视对自身观念、态度和情感的塑造[3]。
2.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存在协同性问题
(1)课程思政实施主体之间缺乏合力。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关键。高校管理层和各门课教师是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设计者,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主体。各实施主体只有通力合作、共担职责,才能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收到实效,真正形成全校合作共建的“大思政”教学氛围。然而,当前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之间缺乏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管理层工作不到位。很多高校为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门设立了领导小组,但部分高校的领导小组并未形成长期的、可具体落实的工作规划与考核方式,只是片面要求教师套用、挪用既有方案,未能从教师角度出发研判方案的可行性,没有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这导致部分教师教学思路僵化,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不接地气、一笔带过等现象。第二,二级学院各自为政。部分高校的不同院系之间在学科建设上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的思政素养和学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二级学院的教师为了完成自身教学任务,无视本院系专业课的特点,照搬其他学院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导致育人机制混淆化,不仅未能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还容易对所任教的专业课产生危机感或倦怠感。
(2)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也就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存在“两张皮”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材之间缺乏衔接。专业课教材和思政课教材在内容上衔接较少,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素材极其有限。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知识时,如果缺乏思政元素的适当引导,其专业知识就难以与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人文关怀等有机融合起来。第二,教师之间缺乏跨学科合作。在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学之间,教师团队缺乏协同合作,甚至处于脱节状态。专业课教师几乎不会主動与思政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更遑论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而思政课教师在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明显参与不够,未能与专业课教师形成常态化的指导与合作关系。
3.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评估机制
(1)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有待落实。制度保障体系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改革实验性研究项目的经费支持、硬件购置、技术环境创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多个方面。其中,经费支持是保证教学改革出成果、促应用的关键,充足的经费支持可以帮助高校建立起课程思政的教研体系与科研体系。然而,各高校的情况不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的财政状况并不足以支撑相关课题的探索性研究。同时,在线上、线下课堂相辅相成的教学常态下,高校需要承担长期的技术维护和内容更新成本,但部分高校并不具备长期投入开发线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平台的能力。可见,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就难以从根本上走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困境。
(2)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机制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内生驱动机制,但当前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估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评估标准单一化、评估效果量化程度低、未形成配套的激励措施等。评估标准单一化表现在课程思政考评方式多以学生、教师的感性评价为主,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只有科研业绩和学生成绩,而没有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融入评估机制。评估效果量化程度低主要指评估效果量化部分较少,分析价值低。比如一些高校仅在学期末的评教问卷中添加课程思政的若干问题,对于课程思政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落实及成效与反思等未能进行有统计意义的详细数据的收集。未形成配套的激励措施主要指教师的评职、评优、晋升、薪资评定等,未能与课程思政成绩挂钩,这难以激发专业课教师沉下心来钻研课程思政的动力。
二、教学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路径
1.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精准对接课程思政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对专业课教材中思政元素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为此,高校可以要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成教材研究小组,鼓励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分享经验,充分考虑专业学科的背景和特点,在教材中系统梳理思政元素,找到与专业课知识的结合点,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素材。课程思政素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指导,即精确到单元节点的教学指南、教学目标、分层思路和教学策略。二是构建案例资源库,比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数学家的科研故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英语材料主题的多元化特征,结合每一课的主题引入思政阅读材料。每个学期,学校应组织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对既往的课程思政素材进行修订,融入最新思政内容,使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同频,精准对接课程思政。对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梳理,学校要及时汇总,注意搜集师生意见,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德育功能。
2.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课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在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很多创新性教学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教师积极尝试。以混合式教学法为例,其以“三全育人”为逻辑起点,融合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能够通过对教学时空与教学方案的整合,实现隐性教育。在混合式教学法中,教学环境被重置,教学环节被划分成线上互动引导、线下“翻转课堂”、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后的交流沟通、课外的平台资源引申等,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能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得课程思政更具“温度”。再以问题导向教学法为例,该方法比较适用于理工类学科,教师可以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接受德育熏陶。比如教学“力学”中固体与液体的区别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固体与液体的区别是什么”,让学生分析二者的体积、形状特征,得出性质上的不同,然后解释“固体对静剪切存在抵抗能力,而静流体则无”,适时引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外圆内方”,鼓励学生“要有固体一样坚强的内心,也要像流体一样能屈能伸,能够适应环境”,这就使科学知识具有了思政育人的意蕴[4]。此外,还有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及互动教学法等,教师如果能对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就能增强思政元素对学生的吸引力,彰显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
3.完善专业课教研体系,形成科学评价机制
完整的课程思政教研体系,一方面应以坚实的保障体系为基,全面服务于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另一方面要依靠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制,辅助教师合理判断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在保障体系方面,高校应当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牵头下,综合利用校史馆、校陈列馆、校内名人遗迹等建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同时与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进行合作,形成校内外课程思政教学基地,保证课程思政教学常态化。地方政府、高校应当为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划拨经费,列为专项预算开支,并积极争取企业捐赠、社会公益活动的支持,保障相关教研、科研项目顺利进行并产出成果[5]。
在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方面,高校应当积极构建贯穿课程思政全程的动态评价机制与配套的激励机制。在动态评价机制的设计上,应当从三个方面制定细化到每一课时的评价标准。一是该课时是否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包括是否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增强爱国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等。这些指标应当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和学生的具体反馈,以量化的方式在具体章节形成分数区段。二是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是否被充分挖掘、讲深讲透。可以将教师的“挖掘度”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各方评分进行判断。三是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在课后环节或下一课课初设置考查环节,检验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情况。动态评价机制的评价结果应当具有统计分析意义[6],能够帮助教师总结课程思政的整体完成度。在激励机制的设置上,规则不应过度严苛或难以执行,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应适当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荣誉评定、绩效考核等挂钩,树立并表彰育人典型,給予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对于优秀的科研、教研成果,应积极推广,以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代入感和使命感,点燃教师积极创造的火花。
4.營造专业课课程思政环境,丰富和拓展课外活动
高校应该为专业课教学营造全面沉浸的思政氛围,将课程思政贯穿于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校园社团活动、校外研学实践、媒体资源整合等作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分支系统,使它们相互补充、协同推进。在校园社团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参与制定思政教育主题,专业课教师应积极进行知识科普,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活动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教育。在校外研学实践方面,高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带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科技馆、博物馆等。活动中,专业课教师讲解文化知识,思政教师适时穿插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参访过程中感悟人物事迹、领略时代变迁,认识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报国之志。在媒体资源整合方面,高校应积极打造专业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平台,融合校报、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以及学校官方APP、微博、公众号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第一时间报道、解读时事热点,提供专业课教师教学所需的行业资讯、技术动态和思政热点等,为师生搭建信息共享、交流沟通的平台,使其成为课程思政实施的有力助手。
三、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要突破困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专业课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需要从思想上认同课程思政,并在实践中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需要协同合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宏涛.课程思政融入文化人类学理论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学刊,2023,9(04):150-152+156.
[2]张晨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分析[D].秦皇岛:燕山大学,2022.
[3]凌春光,于少杰.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框架体系及实践进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04):21-24.
[4]姜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2.
[5]杨宝东.课程思政提升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22.
[6]王菲,王亚飞.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2023,25(01):46-50.
Explor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Construction of"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Reform
Zhang Wenjing
(Shanxi Yunch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hanxi Province, Yuncheng 04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fac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both teaching parties, collaborative issu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a lack of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reak through difficulties through strategies such as sorting ou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creating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 professional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fficulties;break 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