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EGF、α-HBDH和β2-微球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2023-09-25赵晶晶林志强张华丽鲁广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血清

赵晶晶,张 敏,林志强,张华丽,鲁广健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河南 卫辉453100)

白血病是我国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达4.3/1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每年在治的病患人数约4.5万,是儿童第2位的死亡病因,造成了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儿童白血病患中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比约2/3。目前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不详,早期诊断与尽早干预治疗是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有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成人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2-3]。为了探究VEGF、α-HBDH和β2-MG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本研究选取收治的5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未治的经白血病MICM(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综合诊断确诊的5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童33例,女童17例,中位年龄(5.2±3.3)岁。观察组中ALL41例(男童28例,女童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9例(男童5例,女童4例)。观察组患儿均按照我国急性白血病诊疗规范进行标准化的诱导化疗,经治疗后,40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在随访的2年内共有8例儿童患者出现复发。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疗效标准均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4]。另选取同期在医院门诊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童25例,女童15例,中位年龄(5.7±3.9)岁。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备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复发时抽取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空腹静脉外周血10 mL,室温自然凝固20 min,离心(2500 r/min,20 min),取上清进行检测。健康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外周血10 mL,标本处理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购于天津安诺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采用乳酸底物法(检测试剂盒购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测定血清中α-HBDH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购于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清中β2-MG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比较

急性白血病患儿在治疗前其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初诊未治和对照组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的比较

2.2 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其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的比较

2.3 治疗后完全缓解组与部分缓解组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比较

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组患儿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浓度明显低于部分缓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组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的比较

2.4 观察组患儿复发前后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比较

患儿复发后,其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复发前后血清VEGF、α-HBDH和β2-MG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依赖肿瘤新生血管,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其诱导形成的原始血管为癌细胞向外转移提供了结构基础,促进肿瘤向远端脏器转移和治疗后肿瘤的复发。VEGF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进展程度,在部分实体肿瘤中可作为一项独立预后指标[5]。牟晓梅等[6]的研究发现VEGF在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异常高表达,是一个有临床意义的预后指标。目前多项研究显示VEGF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的缺血、乏氧等相关[6-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HIF-1的活性亚基,受机体缺氧信号的调控,在乏氧的条件下,HIF-1α亚基和HIF-1β亚基聚合形成异二聚体,激活VEGF启动因子,诱导VEGF的表达上调。在本研究中,急性白血病患儿在治疗前其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与报道的成人白血病患者结果一致[6]。经治疗后,机体乏氧情况改善,VEGF的表达也随之降低,完全缓解组患儿血清VEGF浓度低于部分缓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治疗后显著升高,这进一步表明VEGF浓度增高可通过刺激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急性白血病不仅表现为造血功能异常,还存在代谢相关的酶学异常。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糖酵解酶,以 5 种同工酶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是一种监测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酶学指标。既往研究表明各类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LDH浓度升高,主要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破坏正常细胞有关[8]。a-HBDH不是一个独立的特异酶,其活力变化和LDH的活力呈正相关,其特异性高于LDH[9]。本研究发现,急性白血病患儿在治疗前其血清a-HBD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经过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复发时其表达水平再次升高。表明血清a-HBDH是一项能够反映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负荷以及治疗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β2-MG是一种内源性低分子量血清蛋白质,主要由幼稚淋巴细胞分泌产生,其在正常人中的合成和细胞膜释放的量恒定,在血清中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一种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物。有研究表明,血清β2-MG水平和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程呈正相关,异常增高常提示预后不良[10]。本研究发现,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初诊、复发时血清β2-MG显著增高,治疗后随着病情的缓解同步下降。这提示动态监测血清β2-MG浓度能够用于预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综上所述,外周血VEGF、α-HBDH和β2-MG检测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早期临床诊治有重要评估意义,其表达水平可反映患儿体内白血病细胞的负荷情况,而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白血病急性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血清β32-MG,Cys-C及U-mALB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