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快乐读书吧”开展整本书阅读

2023-09-24李怡冰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

李怡冰

【摘要】从统筹课内课外、统筹能力兴趣、统筹评价体系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快乐读书吧”活动设置的原则,并结合《中国古代寓言》教学,从教学目标分析、统筹读前读中读后活动设计、实施阅读综合评价等方面详细分析教学步骤,以期为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提出,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要求[1],為具体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明确的落地引擎。整本书阅读的观念提出已久,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寓言》的教学实践,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视角出发,开展依托“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快乐读书吧”活动设置原则

1.统筹课内课外,实现整体阅读

在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树立大阅读观,坚持统筹课内课外阅读,从而实现整体阅读。课内阅读选篇注重育人性和经典性,需要教师在特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阅读文本展开细致分析,充分发挥教材语篇的育人功用。同时,教师应当意识到教材阅读语篇在数量上的欠缺,及时通过课外阅读进行补充。牢牢守住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底线,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为提升综合阅读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撑。

2.统筹能力兴趣,实现快乐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体会、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同伴互助的阅读中感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2]。兴趣和能力在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中不可或缺,兴趣体现个体差异,能力指向培养需求,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从而充分激发活动潜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通过一系列阅读策略的传授,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培养差异化的阅读技巧,从而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综合培养和全面提升。

3.统筹评价体系,实现全面评价

评价具有促学、促教的作用,“快乐读书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全面有效地构建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学生群体和教师甚至其他相关人员都应积极参与,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作用;评价对象既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应当涵盖教师阅读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地多元互动;评价手段应当是多样化的,既要有终结性评价,又应当包含形成性评价,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评价的客观性;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尊重多方建议,吸纳多方观点,更好地实现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全息式表现性评价为教师开展阅读评价活动提供参考,随着学生阅读感受与体验的逐步加深,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促进学生去回顾、反思、总结和提升,并时刻关注学生阅读过程的兴趣度、参与度、专注度,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个性化思考。

二、依托“快乐读书吧”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目前而言,整本书阅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策略单一化、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层级化、阅读材料参差不齐等,对一线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提出挑战。本文将以《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展读前、读中、读后活动以及实行综合的阅读评价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阅读教学。

1.教学目标分析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阅读材料自身价值和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就阅读材料的自身价值而言,教师应当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育人价值,根据不同的阅读题材和主题内容设计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阅读目标应当既涵盖短期目标,又能与学生阅读素养综合发展的长期目标相联系,实现统筹兼顾。就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而言,教师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目标的现实性,即教学目标应当在一定范围内,不能盲目扩大或简化教学目标。以《中国古代寓言》为例,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维度出发,依托阅读材料内涵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①掌握《中国古代寓言》的基本事实性信息,如作者信息、故事主人公等;②根据教师提示,简要概括故事内涵并进行故事复述;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带给自己的生活启示;④开展读写结合,谈一谈你最想与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对话,你想说些什么并谈一谈你的理由;⑤根据自身经验和阅读所学,尝试进行故事创作并谈一谈创作体会。

2.读前活动设计

读前活动的设计需要遵循“统筹能力兴趣,实现快乐阅读”的原则,即读前活动设计应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思考。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交流、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并将它们置于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先级。完成阅读文章的挑选,在进行单一阅读故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插图、音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奠定心理基础。在《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教学中,导读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开端,趣味性是其核心。精心挑选趣味性浓厚的故事,可以在充满趣味的导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题目预测法,即根据题目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如《老虎与刺猬》《一叶障目》等;故事表演法,如在《眉眼嘴鼻》一文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精彩的表演,展示故事中嘴巴、鼻子、眼睛、眉毛四个各具特点的角色;悬念制造法,如在《东郭先生与狼》一文中,引导学生思考狼饿了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3.读中活动设计

读中环节是阅读活动的核心所在,读中活动的设计既可以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又可以设置合作阅读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圈是一种集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为一体的阅读模式,有效契合“快乐读书吧”的活动理念,从而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将学生分为阅读组长、词汇员、篇章分析者、总结者、文化联系者、生活联系员等,引导学生基于不同的阅读角色和阅读任务,从某一特定的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信息,从而进行高效的自主阅读;完成相关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活动,在观点交流融合中实现阅读育人和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应当指出,每一个寓言故事的开展都可以基于阅读圈阅读模式展开,不同角色之间应当适时调整,保证不同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从而实现阅读素养的全方面培养。

4.读后活动设计

读后活动设计是对前期阅读活动的综合和升华,教师应当抓住读后活动这一杠杆,撬动学生的阅读潜力。读后活动设计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文本主题和前期活动开展形式等一系列因素。在《中国古代寓言》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发掘人物特定行为背后的原因所在,从而进一步地挖掘文本价值,实现阅读文本的价值升华和提升;另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寓言故事和生活经历相结合进行观点表达,是打破学科学习和生活应用之间壁垒的重要渠道,一线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挖掘具体活动形式和背后的育人价值;与此同时,“快乐读书吧”要求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的联系,实现整体阅读。因此,读后活动的设置应当在对前期阅读进行总结完善拔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更加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大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5.开展阅读评价

“快乐读书吧”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支撑。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对象是小学生,评价实施的主体是语文教师,评价过程应广泛发动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交互立体的评价网络。阅读评价应当是基于阅读目标的评价,就《中国古代寓言》而言,教师应当通过不同方式考察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理解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文学常识填空的形式予以考察,如考查学生某一篇寓言故事的主要故事情节,考察学生的作者信息等等;对于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目标,可以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反馈等综合评价,力求全面客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侯春艳.在“读书吧”快乐读书吧—统编本教材“快乐读书吧”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9(22).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
统编本四上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编排简析
小学低段学生“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初探
立足教材方法指引趣味阅读
浅析如何设计“快乐读书吧”课型
部编本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现状分析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