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3-09-24沈秋怡
沈秋怡
【摘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条件。基于新课标,语文教学应当主要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形态来呈现。而单元教学与此契合,它能够以各年段的学习任务为依据来确立每单元特有的学习主题,并且基于此设计的实践活动在逻辑上具有关联性。基于此,通过实践,对小学语文单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指出,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不仅加强了年段与年段、册与册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发展梯度,还使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加强了,使各板块的内容形成合力,学生的发展进而得到稳步提升。[1]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所以,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还是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依托。笔者以此为切入点,研读教材,深入探究,在实践中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探索。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于课程标准,把一個单元的学习看作一个整体。围绕着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依据单元教材不同的特点,使语文要素转化成具有操作性的阅读或习作方法,对人文主题进行思考,从而丰富思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凌绝顶,览众山”,将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整体育人”为教学起点,采用统一的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以情境化的单元教学任务构建起整个单元的教学框架和板块,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研读教材,解读单元目标
要让单元教学更整体化,在备课之前老师就需要研读整个单元乃至整本教材,知道本单元的构成,准确把握好每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研读完教材后,才能进行单元目标的解读。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田园生活”,用“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作为提示。将“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单元目标。在文学作品中,“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对周围事物、人生、世界等的理解和看法,通常表现为爱恨惧恶、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所谓“关键语句”,在本单元中,是指特别能够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能点明中心思想,在文中反复出现提示下文的过渡句,也可以是表现对事物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2.设计教学,渗透单元目标
单元的目标是统一的,而每篇课文的文本内容、写作风格与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老师依据不同的文本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步骤来渗透单元目标。老师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围绕单元主题,搭建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结构化特征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
(1)抓住内部联系点,前后结合。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中提出:“在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中,单元设计处于最关键的地位。单元整体教学的划分依据不仅仅是从文本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不同的目标、情境、任务和内容各个方面。”[2]所以,教师要抓住文章内部的各个联系点,前后结合进行教学。比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乡下人家》语言生动形象,抓住乡村景物的重要特点进行细腻描写。在教学时,始终紧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关键句,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的独特与美好,从而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对乡下人家喜爱的思想感情。在课文《天窗》中反复出现“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可见反复出现的这句话就是本文的关键语句。教学中,紧扣这句话,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初步体会,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前后联系,通过“寻找关键句—品读关键句”的联系点进行学习。
在单元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内涵之余,要启发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相似之处,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学习。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其中的精读课文要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则可通过优美的语言,借助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再来谈体会。因此学习略读课文《三月桃花水》时,笔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找到课文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但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时可以对前面几篇课文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总结,在比较中学习。
(2)构建外部联系点,拓展延伸。①勾连相似文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每一个单元、每一册语文书看似独立,实则在学科知识上有很深的关联。教师可以依托学情勾连学过的类似文本,形成组块,以巩固单元教学让实施单元教学后的学习更加集中与高效。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围绕单元目标“体会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依据课文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勾连与拓展。在教学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部分的内容,勾连四年级时学过的课文《观潮》当中的经典语段。在学习表现景物的动态之美时,尝试从多个角度来描写,这些描写角度可以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从而体会到了这种表达方法上的关联融合之美。
除了与课文文本的勾连,还可以合理地运用课本后的“阅读链接”。“阅读链接”里的内容可以是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对作家生平事迹的介绍、作家其他作品的片段或是具有相同主题的文本,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深化本单元的主题,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单元目标,所以在教学时是不可忽视的。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后,就有“阅读链接”《七子之歌》(节选)及《和平宣言》(节选)。“把共性拿出来做比较,容易让学生深入体会人文主题。”学习完课文后,同学们都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疾首,笔者此时引入“阅读链接”中的内容,结合“阅读链接”整合本单元的课文,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从而升华感情,很好地契合了本单元“家国情怀”的主题。又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桂花雨》后知道作者通过描写儿时的桂花雨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接着勾连“阅读链接”里《留予他年说梦痕》部分内容,通过品读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不仅达成了本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的单元目标,更了解了可以通过抒情句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了拓展延伸。
②注重创造性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不是老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而是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践活动,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笔者布置了制作《牛郎织女》连环画的作业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绘画及撰写重要的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次作业,同时也为达成本单元“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尝试与练习。
三、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成效
单元整体教学使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整个单元的课文围绕着一个目标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单元中的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习作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提高各项能力,并对单元目标也有了深刻的认知。
在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就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研读,对单元目标进行解读。然后依据教材的不同特点紧扣单元目标来教学,在每篇课文之间构建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模块式整合,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快速掌握知识,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并对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展开思考,以此来掌握知识点的应用。因此,单元教学相比单篇教学,教学结构更加优化。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传授了知识,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要想取得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还需要老师渊博的知识积淀、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更大的语文学习范畴里,做到游刃有余,化繁为简。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师教学用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