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剂量摆药中2种操作模式对比
2023-09-23林兴喆黄怡靓洪雅松林秀贤张忠诚
林兴喆 黄怡靓 洪雅松 林秀贤 张忠诚
(1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 厦门 361003;2 福建省诚毅技术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我国由20世纪70年代起,在国内医院陆续推行单剂量摆药制度[1]。随着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药房开始逐步用打印的口服标签贴在药袋上取代传统的摆药杯。常见住院药房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单剂量摆药,这种模式对于防止配伍禁忌、避免药品损失、超剂量使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其存在一些可改进。药品拆零是指药房药师通过住院医师和门诊医师开具的处方和药品清单进行配药,将原有包装完整的药品进行拆零,再次进行调配,以此对患者所需的药品达到充分满足,方便患者用药,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减少药品浪费[2]。笔者所在医院的住院单剂量摆药模式是通过系统摆药后生成条码,条码上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药品信息及用药信息。工作人员将药品汇总条码贴于口服药袋上,将药品的使用明细贴于透明塑封袋上,并将药品分装于塑封袋里,后将同一床的所有药品装入贴有汇总标签的口服药袋里。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是将先统一贴标签后在分装药品的操作方式效率更高,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是按床位顺序逐一贴标签并同时逐一分装药品的操作方式效率更高;对于这2种方式有不同的见解,导致工作模式不统一,为了统一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将上述2种操作方式进行对比,记录2种调配方式的调配工作时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2月12日住院药房新生儿科的单剂量摆药处方。
1.2 方法 由药学部工作人员共4人组成。每人都分别进行不同操作,第1种操作方式是将同一床患者的药品汇总条码贴于同一口服药袋上,再将药品的使用明细逐一贴于透明塑封袋上,贴好后放置在调配桌面上,全部标签贴完后再进行分装药品,将相对应的药品分装至透明塑封袋里。同一床患者的药品都分装进塑封袋后统一将塑封袋装进向对应的口服药袋。第2种操作方式是按床位顺序逐一将汇总贴标签贴于口服药袋上,将药品的使用明细贴于透明塑封袋上,贴好一个药品明细后马上进行向对应药品的分装,同一床患者的药品都分装进塑封袋后将塑封袋装进相对应的口服药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从第一张标签开贴时候开始记时到最后一个患者的药品装进口服药袋结束记时,记录所用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计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工作人员情况对比 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不同操作方式所用时间记录 研究组的操作时间为(28±0.0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0.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9,P=0.013)。
3 讨论
药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患者来说药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为了确保医院不会流通假冒伪劣的药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医院发放出去的药物,不能进行退换[3]。药品配发是住院药房的主要工作,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医院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直接关乎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采用的常规药房药品管理措施存在制度不完善、配发药品包装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以致药品损耗严重,故需要采取更为科学、完善的管理方式改变现状。
当前时代的发展,医院患者比较多,给住院药房的药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基于此必须要在其中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更加贴合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从而帮助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在本文中便探析了工作效率在住院药房中的改进方法。住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为患者提供准确、合格的药品。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药品调剂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错。加之药房并未开展良好管理,使得取药流程繁琐,候药时间延长,使得医患矛盾增加[4]。诸多医院均提高开具处方速度及增加服务人员,缩短候药时间及提高就诊体验,但未从根本上精简流程或规范操作步骤,使候药实际体验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情况应该根据药房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确定适合药房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模式,完善药房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相关调配流程。精细化药房管理是目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优化病房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提升药房工作效率[5]。
药房药师的操作水平对医院的工作时效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对于现代医院的管理体制,时时刻刻都要求药师们要加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建良好的药师之间的关系,才能激发工作热情。在进行调配和发药时要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药房的药师需具备很强的责任心[6]。口服药袋摆药的特点总结如下:①口服药袋的自封口严密,袋体透明,护理人员无须打开就能直接透过药袋进行核对,药品未倾出、掉漏,潮解、污染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并且方便有需要的患者携带。②药袋打印标签,患者姓名、科室、床号、服药时间、药品名称、剂量及调剂人员姓名等信息清楚,使药包定位患者、精确时间,杜绝了患者错服、漏服及不按时服药的情况。③药袋摆药后,护理人员只是电话通知住院药房摆药,不必亲自端着口服摆药盘至药房等待。药包有自封口和标签两层封装,所以摆完后只需先清点药包数后再回病区核对;缩短了在药房的停留时间,从而节约了时间用于其他工作,也使药房摆药高峰时段的工作更加井然有序[7]。
精细化药房管理是目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优化病房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提升药房工作效率[8]。在药物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药物管理规定审查,对药物位置分解,常用药物放置在常用位置,方便拿取,缩短配药时间[9]。明确药房员工具体工作职责,加强对调剂及员工日常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把控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规范情况,进一步增强其合规操作意识,提高其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最大程度降低因操作失误给药房调剂造成的风险问题[10]。调剂管理针对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针对药物的存储、分类以及记录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整,使药物的质量以及性状得到良好的保证,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避免药物质量问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仔细核对处方以及药物信息,避免药物发放失误引起医患纠纷;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促使其积极进行工作,保证药房的整洁程度,提高工作效率[11]。
经过对单剂量摆药流程所用时间的对比,比较2种单剂量摆药模式所需的时间,选择单剂量摆药工作时效更高的方式。药师不仅要牢固的掌握药学知识以及比较扎实的分辨药品外部特征的知识,而且还要能够很快地辨别医嘱剂量。对于门急诊的患者,一般口服药品是整瓶或整盒出售的,但住院患者在院期间的口服药品需按服用时间分次发放。该项工作通常由住院药房的药师人工摆药完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摆药准确率,药品拆零工作就是为了满足医院患者的具体需求,将盒装或者瓶装药品拆零,重新装在专门的外用药袋中[12]。本研究中研究组使用优化后的贴签摆药方式进行单剂量处理,重视和加强药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培训,要求药师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药品的分类和操作的准确性,提高了配药量,降低了出错率,使得药品调配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第1种操作方式是将同一床患者的药品汇总条码贴于同一口服药袋上,再将药品的使用明细逐一贴于透明塑封袋上,贴好后放置在调配桌面上,全部标签贴完后再进行分装药品,将相对应的药品分装至透明塑封袋里。同一床患者的药品都分装进塑封袋后统一将塑封袋装进向对应的口服药袋。第2种操作方式是按床位顺序逐一将汇总贴标签贴于口服药袋上,将药品的使用明细贴于透明塑封袋上,贴好一个药品明细后马上进行向对应药品的分装,同一床患者的药品都分装进塑封袋后将塑封袋装进相对应的口服药袋。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第1种方式即按床位顺序逐一将汇总贴标签贴于口服药袋上,将药品的使用明细贴于透明塑封袋上,贴好药品明细后马上进行向对应药品的分装,同一床患者的药品都分装进塑封袋后将塑封袋装进相对应的口服药袋。这种方式明显优于第2种方式即将同一床患者的药品汇总条码贴于同一口服药袋上,再将药品的使用明细逐一贴于透明塑封袋上,贴好后放置在调配桌面上,全部标签贴完后再进行分装药品,将相对应的药品分装至透明塑封袋里。同一床患者的药品都分装进塑封袋后统一将塑封袋装进向对应的口服药袋。住院药房调配模式为常用药物由核对人摆药,之后再由核对人配送,能系统的剖析整个流程,找出流程中存在的可优化性问题,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通过这次活动,使得摆药人均耗时缩短了5 min,摆药效率的得到显著提升,摆药准确性也因此大大提升。药房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工作人员的严谨工作态度,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药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掌握药品是否合理,熟悉药事管理章程,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从而依法管理药品,保证药品安全,保障患者的利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提升工作效率是保证住院药房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为了满足医院的临床用药需要,必须严格对药品的进行调配。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量不够多,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