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策略分析
2023-09-22侯泽
侯泽
[摘 要]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规划是对农村村庄的整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建设布局、道路交通等多个方面,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全域土地整治是对某一地域范围的全面整治,包括耕地质量提升、土地流转、资源节约,旨在加快推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升土地综合质量和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指导下,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整治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村庄规划;全域土地;整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风貌以及农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势在必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科学、系统、全面的思想指导,而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则是这一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村一直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土地流转、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进行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的相关问题,旨在加深对农村发展的认识,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1 村庄规划与全域整治融合分析
1.1 全域土地整治与村庄规划空间融合
全域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一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对于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深化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的融合,将两者发展成相互推动的关系,加快新农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当前,城乡二元结构趋于消散、城乡空间格局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全域土地整治与村庄规划在空间上的融合势在必行。首先,互通式城乡发展模式。通过完善交通设施的建设,实现城乡之间交通、信息的流通互通,打破城乡间的空间隔阂,促进城乡资源共享、经济要素互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其次,空间整合。通过全域土地整治,优化维护村庄规划下的闲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此外,还应该考虑乡村文化、历史遗迹及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打造优良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品质。最后,重视生态建设。在互通式城乡发展的框架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即通过促进生态保护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提供,强化村庄规划,实现全域土地整治与村庄规划紧密融合。
1.2 全域整治区域、村庄规划范围融合
村庄规划与全域整治的融合,应是全域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1]。首先,需要制定整合规划。为了让全域整治区域和村庄规划范围实现融合,可以先制定整合规划,即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划框架,将全域整治区域和村庄规划范围进行整合和优化。其次,需要确定重点区域。针对村庄规划范围和全域整治区域,找出一些可行的重點区域,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进行整合,实现全域整治、村庄规划等相关领域的有机结合,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目的。第三,注重空间联动。在村庄规划和全域整治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村庄规划和全域整治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加强统筹协调。针对全域整治区域和村庄规划范围,加强统筹协调工作,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合作联盟,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和优化,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和宜居化的乡村发展模式。
1.3 全域土地整治目标与村庄规划指标融合
全域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都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其目标和指标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进行全域土地整治目标和村庄规划指标的融合,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乡村发展的多赢局面。首先,进一步统筹规划。在全域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的统筹性和协同性。比如,在制定全域土地整治方案和村庄规划方案时,需要认真考虑两者的目标和指标,并进行合理的衔接和补充,确保实现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的同步推进。其次,开展社会普及教育。对于农村群众和相关部门来说,加强社会普及教育,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认识水平,能够更好地实现全域土地整治目标和村庄规划指标的融合。最后,推进落实。这需要将全域土地整治目标和村庄规划指标落实到相关的农村建设项目中,鼓励政府部门和乡村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在落实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因素,并积极探索有关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2 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规划融合路径
2.1 村庄规划范围与整治区域的融合
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规划融合,需要在以下方面改进和加强。一是统筹规划。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需进行统筹规划,确保两者的目标一致和互相补充。其中村庄规划应该作为整治区域之一,并符合整治总体规划的要求。二是加强协同。应当协同相关行政部门、专业人员和村庄居民等多方合作,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消除工作障碍,使各项规划之间可以无缝衔接。三是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力量和经费,优化村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效益,实现规划整体协调和效率最大化。四是整合产业布局。将土地整治策略与村庄规划相结合,为全域提供优质资源和产业支持。五是建立问责机制。建立监测评估和问责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2.2 村庄规划指标与整治目标的融合
村庄规划指标与全域土地整治目标的融合,是保证规划实施有序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一是确认规划目标。在制定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时,应该明确规划目标,村庄规划和整治规划的目标应该相辅相成。二是统一规划标准。村庄规划的指标和整治目标的标准应该统一。规划指标应该符合整治目标,否则就无法达成全域的目标。三是坚持可行性原则。村庄规划和整治规划的目标必须符合可行性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压力。四是依靠科学指导。为了保证指标和目标的科学性,可以依靠专家和科技支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规划指标和目标。五是强化监管和评估。对于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和目标,需要建立监管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指标和目标得到落实。
2.3 规划空间衔接融合
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规划融合,需要实现规划空间衔接和融合,以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协同发展。一是调研分析。需要对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进行调研分析,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问题和瓶颈,发掘空间潜力和资源优势。二是严格规划流程。在制定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三是统一空间布局。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的空间布局应该高度统一,实现有效协调和衔接,村庄规划应该作为全域土地整治的一部分来进行规划设计。四是创新规划理念。在规划设计中要创新思路,遵循生态优先、循序渐进、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社会发展要求和经营效益。五是加强监管。对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地段和关键节点,需要建立监管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2.4 项目融合
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的融合,需要考虑到项目层面的具体实现方式。综合采用多种形式的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等[2]。对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的项目进行统筹管理,重点关注跨行政区域、跨部门合作以及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建立完备的评估机制,监测项目成果,对项目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进行全周期的风险控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在提高投资收益的前提下,更好地推进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的项目建设。强化政府领导,明确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的项目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各级人员的督办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和达标。
3 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策略
3.1 农用地整治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策略的背景下,农用地整治规划应该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确定农用地整治目标。明确农用地整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优化土地空间结构,保护农业生产资源。二是提高农用地质量。针对不同类型的农用地,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农民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三是开发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方式的集成,提高农业产值。四是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新型服务业和产业支撑业,扩大农村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共同发展。五是建立健全农用地监管机制。完善农用地管理制度,加强农用地资源调查和评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等制度,遏制非法占用、乱用、破坏农用地的行为。
3.2 建设用地整治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在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策略的背景下,建设用地整治规划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确定整治目标。明确建设用地整治区域的定位和功能,根据实际需求,明确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二是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遵循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推行闲置用地复垦、利旧改造、容积率提升和城市森林化等多种方式,在不扩大城市范围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既有用地。三是優化建设用地结构。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建设用地分布和空间布局方案,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四是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推行资源节约型、环保型、智能型、共享型城市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管控,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五是加强建设用地管控。规范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用途审批程序,严厉打击违规用地行为,确保建设用地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六是强化建设用地监管。制定健全建设用地资源监控体系和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和分类指标管理,注重建设用地协同管理和统筹规划。
3.3 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在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策略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整治规划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恶性开发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恢复和保护。二是生态修复与重建。对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生态重建,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三是恢复湿地和水生态系统。对于湿地和水生态系统,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保护措施,加大对湿地和水资源的保护、修复、重建和利用力度,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四是推进绿色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节能减排、建立绿色生产方式等举措,以达到经济高效、社会公平、生态安全的目标。五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环境治理制度、加强监管执法机制,落实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六是促进参与和协调。强化社会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公民教育,广泛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行动中来。
3.4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在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策略中,村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域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桥梁、水利、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村庄的交通便捷性、水电供应等基础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提升。二是村庄公共设施建设。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优化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三是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保力度,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新建或改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机制,推进农田水源地保护及治理工程等。四是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建立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健康养老基础设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居家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全域覆盖率,逐步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4 结语
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进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注重科学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以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鲍镇,王成华.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刍议[J]. 房地产世界,2022(1):43-45.
[2]宋依芸,何汇域,唐娟.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