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
2023-09-22陈晓艺王志芳
陈晓艺 王志芳
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管理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的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即由政府或政府机构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非营利组织,包括公共服务机构、文化、科技、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单位。这些单位是国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承载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能够履行公共服务使命的基础和保障,它包括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首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运营的基础。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资源,如资金、人力、物资等,而这些资源的运用必须有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其有效、合理、规范。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编制、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只有通过这些管理手段来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才能使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保持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其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事业单位必须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事业单位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服务要求时更加灵活、高效地运转。
最后,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从严治理。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资产、成本等管理制度,还需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合规运营。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人才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很难像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那样给予高薪、高福利待遇,所以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导致人才缺失。同时,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职位需要与其他职能相结合,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制度,这也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留存更加困难。
(二)体制不健全
首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需要依据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制度进行,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管理的体制不健全,一些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导致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事业单位缺乏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制度,导致资金使用不透明、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资产流失、浪费等问题层出不穷。
其次,事业单位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来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但目前事业单位管理的监督机制存在不足。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导致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审计不到位。另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导致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理。
(三)風险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需要高度的风险意识,以及对市场和政策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投资决策中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导致投资风险较高;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对风险控制的重视不够,导致财务风险不断。事业单位管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明确各种管理行为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漏洞和空白,容易导致违规风险。
三、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管理对策
(一)管理机制规范化
管理机制规范化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发展管理的重要方向,为了应对各种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管理机制规范化为核心,确保事业单位的管理合法性、规范性和稳健性。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类型,制定经营管理体系和流程。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和流程控制点,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管理的合规性和稳健性。
第二,要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是管理机制规范化的核心内容。要加强对人员、财务、物资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内部员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第三,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管理机制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采购、招标等业务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完善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事业单位管理对策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完善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发展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机制,明确事业单位法人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决策程序,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事业单位的决策科学、透明和公正。其次,要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创新。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管理体制完善的重要手段,故需要创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加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增强事业单位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定单位的战略目标
事业单位管理的战略目标应该紧密围绕着单位的使命和定位,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战略目标,其应该包括单位的经济收益、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资源的优劣,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战略目标制定之后,需要根据它来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计划,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步骤。实施计划应该分阶段制定,并确定相应的执行时间表和责任人。制定好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之后,需要落实执行,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和实现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协调,确保各部门的行动一致性和配合性,共同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单位的人力资源培养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对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加强单位的人力资源培养。
干部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中坚力量,故需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干部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要注重培养青年干部,推进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员工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协作能力。同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注重激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团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建设需要注重协同合作和知识共享,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协作能力。需要建立科学的团队管理机制,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强化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注重团队的学习和知识共享,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五)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办法:第一,事业单位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和支出计划,明确各项支出的优先级和权重,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第二,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保管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实践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政策,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还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的培训,加强环保监督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事业单位需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在实践中,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财务、采购、招标等业务的数字化。还需要加强管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提高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结语: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缺乏人才、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僅会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积极思考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要。这需要从管理机制、经济体制、战略目标、人力资源培养、资源利用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期达到优化事业单位管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