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9-22周伟彬

今日财富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财政

周伟彬

近年来,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科学合理地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才能预防资金浪费和避免资金损失。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增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效果助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是为某项事业发展或开展某项特定任务而设置的专门资金。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效益,故相关部门需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有效措施提升整体资金管理工作水平,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高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概述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为群众提供一定的服务,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是专门用来促进某些事业或某些产业发展的资金。而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非常复杂,涉及工作范围和行业非常广泛,财政专项资金涵盖的面积也很广,资金规模较大,对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上还比较薄弱,致使财政资金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这样做的益处有两点:①能够提升资金利用率,并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②财政专项资金的精准、高效使用,还能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及规避风险的能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务预算的科学化开展,有效提升资金内控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一)预算工作不合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虽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预算管理活动,但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合理,很难保证资金的预算管理效果。一方面,预算编制内容不完善,没有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实际应用和需求情况进行预算编制,甚至出现了预算编制和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动态性地跟踪管理模式,这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分析预算执行与编制的偏差,难以对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管理体系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但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构建较为完善且高效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体系,也缺乏健全的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来规范工作人员,更难以通过考核评价和奖惩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难度。

(三)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若和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能够提升其管理质量。但目前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缺乏信息化建设,导致信息技术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的部門和项目十分繁杂,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个人往往需要承担多个工作角色。所以,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配置的人员就更少,同时相关部门缺少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这就造成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

(五)监管模式呆板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监管方面,出现了监管模式过于呆板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这样几条:①行政事业单位内缺少专业性的组织机构,难以实行动态化、精细性和全面性的监管措施;②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无法及时发现遏制资金浪费、效益不佳等现象;③相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不能及时提出改善资金管理模式的措施,制约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标准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对策

(一)提升预算管理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为改善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效果,应制定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并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从而最大限度规避因预算编制或预算执行等问题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第一,完善预算编制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时,需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模式和方案,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能够和实际工作接轨,并以预算为基础制定年度财务计划,最大限度预防专项资金浪费的问题。具体做法有这些:①编细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之前,需准确分析和深入研究上一年度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按照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状况,对下一年度的财政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进行准确预测,详细进行预算编制。②编实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调查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和各类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需求情况,并按照不同部门和不同项目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使财政专项资金能够用到实处,从而提升专项资金的利用率,也最大限度杜绝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③严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旦发现预算编制内容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或部门需求不符,应立即提出预算编制的改正建议,从源头层面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管控。

第二,强化预算执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任务后,需重点强化预算执行的力度,通过对预算执行的动态化控制,保证资金得到良好应用。具体措施如下所示:①在预算执行前,将预算编制内容下发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或项目负责人,使相关工作人员在深入了解预算编制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应用计划方案,并履行自身的预算执行职责,最大限度杜绝预算执行不合理的现象,进一步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效果。②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要及时对比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的内容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偏差,再根据偏差情况,科学地调整预算执行工作,优化各部门及项目的预算执行计划,从而提升预算执行效果,保障财政专项资金良好应用。

(二)制定管理工作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利用健全的制度体系提升专项资金的管理效果,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第一,深入研究并掌握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各类专项资金的应用范围,并详细记录资金应用情况,再根据自身的财政专项资金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同时,结合各部门的特点,编制财政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标准,明确具体的管理细则,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二,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细则,每项细则的设定都必须体现详尽性和严谨性的特点,以便于相关部门全面掌控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提前预测资金应用的风险,确保安全、科学地利用财政专项资金。

第三,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每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人员应承担的职责,使管理人员能按照责任制度的规范要求,科学开展相应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并有效杜绝工作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发生。

(三)制定绩效考评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需制定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制度体系,来考核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及应用的绩效,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人员的奖惩,从而增强工作人员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其一,明确工作人员在预算执行方面的职责要求,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考核内容包括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资金计划编制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资金风险防控情况、资金效益情况等,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来保证考核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此全面、准确地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其二,善用考核评价结果信息,按照具体的评价结果对被考核人员进行相应奖惩,以此强化工作人员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完善信息化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和项目十分烦琐,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所以,合理开发和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势在必行,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信息平臺系统。在平台系统中设置资金预算、核算和监督管理等模块,使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收集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信息和核算信息,使用相应的软件高效、可靠地完成预算管理、核算管理等工作,也有效预防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二是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大数据系统。管理人员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部门或项目的资金应用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准确识别和研究资金应用中的问题,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以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助力器,改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模式,提升管理工作有效性。

(五)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各项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有着密切关联。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引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以专业人才的力量来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第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不同部门及项目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特点,再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招聘专业技术人才。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多渠道招聘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并让他们全方位地参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充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专业性。

第二,完善培训方案。为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方案,具体做法有如下三条:①强化理论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深入分析历年来的资金风险问题案例,归纳总结相应的工作经验,改善人才的理论知识架构;②定期开展实践演练活动,模拟不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情景,带领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演练,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增强技术技能;③定期开展思政教育和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及廉政知识,号召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六)完善监管工作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期间,需重点完善和优化监督管理模式,利用科学有效的监管措施,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和高效化利用,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组建监督管理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需组建专门的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组织机构,安排经验丰富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参与相关的监管活动,由组织机构的领导负责制定监督管理的计划和决策方案,再组织机构成员落实计划、遵循制度,动态准确地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要及时提出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最大限度预防资金浪费或损失。

第二,完善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相关部门需制定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制度,以制度来提升监督管理的效果。具体做法有如下几条:①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计划审批和审查制度,要求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分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的内容,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不同部门和不同项目对资金的需求,来严格审查和验证计划的可行性,一旦发现资金使用计划或预算方案存在问题,就必须要和相关部门共同对资金使用计划与预算方案进行整改,以确保资金计划的完善性和可靠性。②制定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督制度,要求监督管理人员要动态化地检查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来准确识别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和高效利用做出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还存在预算问题、管理体系问题、信息化建设问题、人员专业性问题和监督问题等,因此建议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要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完善和优化相应的预算管理模式体系,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的专业性,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模式,利用综合有效的措施来增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